03.06 不負春光 不誤農時,沅澧大地耕作忙

企業不負春光,鄉村不誤農時。

2月14日,記者走進柳葉湖旅遊度假區鄭太有機農場,棕木柵欄門廊後面是一個個鱗次櫛比的蔬菜大棚。棚內的芹菜、白菜、胡蘿蔔等蔬菜長勢喜人。

鄭太有機農場佔地1200餘畝,是全市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蔬菜供應基地之一。“往年正月初八才復工生產。今年為了保證抗疫一線的蔬菜供應,農場正月初二就復工了。”鄭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發明告訴記者。

人勤春來早。全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農業生產有序展開。

2月2日,市農業農村局向全市22萬多名農機從業人員發出《致全市農機從業人員的一封信》,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提前檢修、清洗農機,整裝待發備春耕。目前,全市農機保有量95.8萬臺,農機總動力65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68%左右。

魯尤軍是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白鶴鎮猴子巷村流溪湖6組的農民,去年栽種水稻310畝,純收入就有20多萬元。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未影響魯尤軍擴大種植的計劃,他今年計劃種植水稻400畝,其中雙季稻200畝、一季稻200畝。過年之前,魯尤軍在農資店預訂了複合肥15噸、尿素2噸、優質早稻種子500多公斤。目前,他正抓緊時機平整土地,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碌時,農技人員也沒有閒著,他們下到生產一線,為農民宣傳防疫知識、提供實用技術和信息諮詢服務,幫助解決春耕生產難題。桃源縣植保飛防大隊的技術員吳軍趁著春日暖陽,走進潯陽街道萬壽橋社區種糧大戶向登登的油菜地裡,用無人機灑藥。石門縣夾山鎮也組建了17支黨員便民先鋒隊,以協助生產、送物資、送技術等形式,幫助橘農做好春季培管,努力把疫情對農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