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歲小女孩一人坐飛機,13跑半程馬拉松,前萬科副總這樣教育孩子

不用的家長有不同的育兒觀念,家庭教育的不同,也養育出不同的孩子。

前萬科副總、優客工廠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這樣一個有著眾多標籤的成功人士,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卻有著不同於大多數家長的教育理念。

5歲小女孩一人坐飛機,13跑半程馬拉松,前萬科副總這樣教育孩子


毛大慶的女兒杜怡霖,年紀不大,就已經完成很多人一輩子不可能完成的挑戰,5歲時,獨自一人坐飛機前往加拿大找媽媽,13歲時完成北極圈極地馬拉松,每一項在我們外人看來都是無法完成的。

5歲小女孩一人坐飛機,13跑半程馬拉松,前萬科副總這樣教育孩子


杜怡霖5歲時要去加拿大找媽媽,當時爸爸毛大慶太忙抽不出時間,就把她送到首都機場,託付給空姐照料,媽媽則在加拿大機場那邊準備接機。想要走出偌大的機場,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本身就有很大的難度。可是,偏偏飛機起飛後不知什麼原因,中途迫降在某個機場長達六個小時,聯繫不上女兒,可把在北京的爸爸,還有加拿大等待接機的媽媽都嚇壞了,可杜怡霖卻覺沒有一點害怕和不安,反而在飛機迫降停靠期間,幫著空姐為其他乘客端茶倒水。

在北極跑馬拉松,對身體、對意志都有著極大的挑戰和折磨,馬大慶帶著女兒一起應對惡劣的天氣,應對低溫大風,整個賽程不僅考驗著體力,更是鞭撻著意志力和膽量。杜怡霖順利完成了半馬的挑戰,13歲的年齡,也刷新了北極馬拉松賽事最小參與者的紀錄。

5歲小女孩一人坐飛機,13跑半程馬拉松,前萬科副總這樣教育孩子


這麼對待孩子,究竟是苛刻,還是對孩子的愛呢?毛大慶有著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

首先,他認為每個孩子生出來,天性就已經不一樣了,不同於他人,也不可改變。所以他從來不去相信那些關於後天培養的教育學,他有一個自己獨特的教育觀念,就是節點式教育,就是在孩子到了相應的年齡以後,帶孩子去做一些讓孩子記憶猶新、記憶深刻的事情。

這件事情可能會讓孩子記一輩子,在做這個事情的過程裡面,讓孩子得到多方面、多元化的啟發,包括從中經受的挑戰,包括其中的自我實現,通過事情來教育孩子,磨鍊孩子。

其次,毛大慶自己來給孩子設置一些題目,讓孩子去完成。他帶著女兒一起跑的馬拉松有好幾場,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在北極的那一次。毛大慶很早就開始鍛鍊孩子的長跑能力,在初中階段,讓女兒開始做一些長跑,比方十公里。堅持到初三(杜怡霖上學跳級了),她開始接觸半程馬拉松這個運動。女兒總共完成了三、四個半程馬拉松的比賽,雖然跑得並不快,但是,她每次都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速度,順利地跑完比賽,這就已經足夠了,馬拉松的比賽就是重在參與。

5歲小女孩一人坐飛機,13跑半程馬拉松,前萬科副總這樣教育孩子


第三,關於讓孩子跑馬拉松的事情並不是折磨,而是自我調整。其實馬拉松是個很自我的運動,觀眾們看到的人山人海是整個賽事活動,作為參賽者,跑起來以後你會知道,這個事情跟誰都沒關係,就是跟你自己有關係。每一次就馬拉松都是跟自己的一次對話。中老年人跑馬拉松會聯想到自己多年的人生,生活裡碰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等等這些事情。

而作為13歲的孩子,她想得更多的是,這件事情要堅持做下去,家長定了這個目標,她就必須得跑完,更多的還是為了一種榮譽,為了一種這個挑戰完成時的快樂。

第四、讓孩子經歷苦難。在生活裡頭,已經沒有什麼能夠讓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社會的艱辛,所以家長是不是該在孩子生活、成長的路徑上,給他添加一些這方面的挑戰?毛大慶的教育理念裡,他認為學習知識,學校條件已經足夠好,家長不用每天強迫著孩子去學知識,孩子們更多缺的是那種生活裡面,對他們所謂“艱苦”這兩個字的認知。

不知道網友們是不是認同這位成功人士的教育理念,我贊同他說的孩子節點式的教育,通過事情去帶孩子進步。可是,讓孩子去認知艱苦,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沒有必要,我們普通的家長每天盯著孩子去努力學習,努力成才,不就是為了不讓孩子再遭受苦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