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製造業的企業員工工資到底啥水平?感覺做實業的越來越少了?

五—木—水


工資一般,廠子每天有多少人來,就有多少人走,留不住人,當然也沒人願意久幹。

網購的出現對實業衝擊很大,消費者選擇空間變大,即可以去網上購買,也可以去實體店消費,不過網購整體優於實體店。

實體店收益減少,賺不了多少錢,只能改行,所以越來越少。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七月平


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製造業和實業,製造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1、製造業是組成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柱產業,製造業的企業員工是推進社會進步的中流砥柱。

2、製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利用某種資源,按照市場要求,通過製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3、製造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製造業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份額。

4、製造業可劃分為離散製造業和流程製造業。 製造業包括:產品製造、設計、原料採購、設備組裝、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

實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實業以生產製造為主業,當然其中也可以包括服務業,但大多數還是以生產製造為主。創辦實業的公司叫實業公司。這是區別於投資公司而言的。



因此製造業只不過是實業的一部分,所以對兩個概念的理解不能錯誤。

現在製造業企業的企業員工工資也會因工種不同,收入也會不一樣,做實業的其實並沒減少,只是銷售模式和以前有了變化,只不過是現在的網上銷售發展的如火如荼而已。

一些高端製造行業,這方面的人才還是緊缺的,他們本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來,因此他們的收入是非常可觀的。


職場遊戲


現在的製造業企業除少量的國企外大多數都是私企,即所謂的企業家。這些老闆們個個會算賬,要求企業員工八小時拼命工作外,還要加班加點達到他們的目的。基本上沒有按照勞動法規定的每個月21.75天要求進行配發工資。鑽法律的空子,搞入職前的所謂的做六休一,除非你是搞技術的人做五休二,合理避稅,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的工資都不是特別高。這要看你在幾線城市。即便是在一線城市的上海,一般打工仔的工資在5000元錢,加班加點可以拿到6000塊錢。

由於製造業的競爭激烈,員工不一定好找一個公司。故入職的打工仔們都願意加班加點來賺錢。農村剩餘勞動力也知道在農村種地一年上頭也弄不了多少錢。也願意為這種老闆們打工。


知足常樂0724


製造業員工工資也分為管理層和現場操作工,現場操作工月薪五六千左右,管理層工資一萬左右,在製造業你值多少錢才能掙多少錢,幹苦力的人一般也就掙個飯錢,養活不了個人和家人的精神生活品質。只靠死工資,沒有副業收入,這樣的日子也就是混吃等死而已,吃不飽,也餓不死。物價肯定比工資漲得快。



MVC驚雷684


曾經看過一篇雞湯文說竹子是每天堅持一點點長高的,可是如果你一開始就選錯了方向你再怎麼堅持也是無濟於事。收入高是每個進入職場的人最主要的一個訴求,可能與努力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個好的行業和企業。

機械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根本,為什麼機械工程師賺錢卻不多?

軟件工程師可以通過勤學苦練短期內入行或者提高段位,機械工程師一般工作三年能入門就算很不錯了,基本上都得是有名師帶路還得有人願意燒錢給你練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絕大多數工作三五年以內的機械工程師覺得自己掌握了某某工具很牛這其實是種錯覺,什麼時候沒有這種錯覺開始重視專業基礎了距離入門就不遠了。

一個精通技術的工程師,固然為成為專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他往往只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不是主要作用。比如建造一個水電廠,首先就不是一個工程師能搞定的,而是需要數個工程師團隊,涉及不同領域。其次,光有技術指導也遠遠不夠,還需要購買設備,施工建造等步驟。一座水電廠的完工,涉及了許多複雜的環節,每個環節都不能說不重要。所以對每個環節中的高端人才來說,能力再強也無法分到大部分蛋糕。

在整個價值創造的鏈條中,技術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製造產品/部署服務的工序往往被外包。蘋果產品賺了那麼多錢,又有多少落在了富士康工人的口袋裡?在許多IT業的財富傳奇中,雖然也利用了類似傳統實業的大規模生產/部署服務的手段,但核心的產品/服務還是來自於高端人才的技術和創意,這是無法替代的,所以必然能分配到核心的利益。


做服裝的兵哥


目前製造業企業員工工資普遍的偏低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同時製造業的老闆卻又在為不斷上升的人工成本而犯愁,這同樣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下面以我熟悉的紡織服裝企業的狀況做一些分析

一,目前中小紡織服裝企業的工資水平

普通操作工人一般以計件為主,工作時間十小時左右,工資水平5000至6000左右。

技術工人(如機修工,工藝員等)一般以固定工資為主,工資水平在6000至8000元左右。工作時間也在十小時左右

管理人員按職責在5000至10000元不等,也有更高或更低。工作時間也普遍在十小時以上。

二,企業的利潤水平

一般的紡織服裝企業在支出了原輔材料及人員工資及社保費用後,企業的毛利潤也就在5∽8%,再加上交增值稅及其他稅收之後,基本上無利可圖。

三,企業為什麼還要生存?

從目前大多數的中小服裝企業的經營狀況分析,儘管員工工資比起社會上的其他行業已經是偏低且工作時間長,但企業的老闆己經是不堪重負,漲工資沒有空間,降工資招不到工人。在這樣的矛盾中員工與老闆各自為了生存而慱奕。但為什麼還要生存呢?

1,企業在前期開辦和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債務,寄希望於明天能有一批好的單子能從此翻身,結果是年年都是年初信心百倍,年終垂頭喪氣!

2,相對而言,這個行業畢竟是投入少,入門相對的容易,在沒有好的投資項目的情況下不願輕易放棄。

四,結論

實體經濟太難,員工嫌工資太低,工作時間太長。老闆則認為人工成本太高,工人難招。


徐老玩童


一般3000—4000左右,但是不要看工資多還是少,你只要項目多,獎金一多,每個月到手還是可觀的;

幹實業的還是大有人在,你沒看門頭房很少有空著的,有點人進來有的人出去。



萌寵界的哈士奇


製造業企業員工的工資基本接近平均工資或略低於此。當然也要看具體情況,因為決定一個人工資水平的,除了行業之外,還有地域和具體的工作崗位。

製造業企業員工工資低於平均工資

整體而言製造業企業員工的工資略低於平均工資,一是因為這個群體量最大,二是因為這個群體當中,絕大部分人的工資都和當地的最低工資有密切關聯。

當然,製造業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具體還要看是在什麼行業,公司所在的地域和具體的工作崗位。有不少的崗位雖是製造業的一線人員,但拿了工資比一般的白領要高得多。只是就整體而言,是略低於平均水平。

整體而言,他們的工資水平是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2-4倍,高於此線的也大有人在,但需要的條件會有所不同。

製造業越來越難做

實體企業越來越難做,尤其是製造業。

在企業總體當中,民營企業佔比是最大的,從眾多民營企業經營的困境就不難發現,做實體確實越來越難了。

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貸款難是老大難的問題,而實體制造業整個經營鏈又很長,大多數民營企業資金流很緊張,也很脆弱。

再加上大環境的產業升級、人工成本不斷增加、國際貿易風波也偶有發生、匯率的波動等等都會影響民營企業家的心跳。


非知名首席職場官


這個問題似乎太籠統,製造業分為重工業跟輕工業,重工業相對工資高一點,民營輕工業工資大約3500—6000左右屬於正常,重工業4500—8000,當然這都是基礎數據,個別有高於這兩個基礎數據。

至於你說實體越來越少了是不對的,如果少了怎麼回供大於求呢?或許你真的不瞭解。


八月微風


機械廠技工類的工資還可以,像加工中心技術好的月工資一萬到一萬四五的都有,所以呢要想工資高還得要有真本領才行。做實業的資金壓力大 成本高,欠賬不好要,我家以前就弄了個小廠,經營了近10年沒有一年能結清賬的,切身體會到了:欠賬的是大爺,收賬的是孫子[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