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昨天姐姐向我抱怨,說自己家的兩歲多的兒子最近總是喜歡說“

”,好像什麼事情都要跟他對著幹。一天姐姐帶著兒子和他的表姐去公園玩,路上,對兒子說:“天天,讓姐姐牽著你的手走,你自己走不安全。”天天想都沒想就很堅決地吐出了一字:“不!”媽媽勸說:“姐姐拉著你,你就不會摔倒了!”可天天還是倔強地說:“就不!我就不!我才不要表姐幫我呢!” 於是媽媽就讓表姐主動去牽天天的手,天天更加憤怒,一把甩開表姐的手,大哭著說“我不要”氣沖沖的跑了……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為此我姐感到很無奈:“兒子最近怎麼了?總是跟我對著幹,什麼都說不,脾氣大變,就像換了一個人,都不敢跟他商量事情,總是莫名其妙地發火,以前兒子最乖了,都不會頂嘴,現在越來越不聽話了,我都快崩潰了。

孩子在一歲左右會走路之後,他們就會慢慢地想掙脫父母的懷抱,想要自己去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也開始對周圍的事情感興趣,思維開始逐漸發展,並且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想要親自去感受周圍的一切,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聽從家長的安排。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的四肢協調能力在不斷完善、思維方式進一步提升、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迫切想要親自嘗試一切事情,討厭家長的幫忙和糾正。例如他想要吃東西,家長遞到手裡,他不要,非要親自去拿;洗臉時,他會撇開家長的手,自己伸進水裡,當家長害怕弄溼袖子幫忙去洗時,他會很討厭地說“不要”,我要自己洗。吃飯時,雖然不會用筷子和勺子偏要和大人搶奪筷子和勺子,家長幫忙,他還會一副嫌棄的樣子,甚至會哭鬧發火。

媽媽總是抱怨孩子變了,沒有小時候乖巧聽話了,總是拒絕媽媽的好意和幫助,甚至還會反抗媽媽。有的家長沒有耐心,當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時,就會對孩子大聲呵斥,甚至用暴力解決。殊不知孩子也很委屈,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讓家長理解自己的想法。

媽媽總是突然發現原本乖巧可愛的孩子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無論媽媽要求他做什麼,他都是一樣的回答,“不!不要!”很多媽媽為此煩惱不已,還有可能會對孩子大打出手。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作為媽媽我們要瞭解孩子成長的規律,2歲左右的孩子總有一個時期總愛說“不”,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小叛逆期到了,寶寶開始出現獨立意識,不希望家長幫助,總想要自己獨立完成某事。

當孩子經常說“不”的時候,作為媽媽就要意識到孩子有獨立意識了,想要自己做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了,不想要再事事依靠媽媽,當媽媽的小跟班了,

孩子說“不”,就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讓媽媽知道需要給自己獨立的空間,引導我獨立完成生活中的一切。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很多媽媽不適應孩子的改變,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就應該依賴父母,自己做不好事情,只有長大了才能獨立完成現在想做的事情,其實孩子的獨立是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就像孩子學習走路和說話一樣,只有經歷不斷的練習才能習得,孩子的獨立性也是一個不斷鍛鍊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幫

助。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改變應該怎麼辦呢?

一、面對孩子經常說“不”,媽媽應該欣然面對孩子的成長,支持孩子獨立意識的發展

當孩子不要媽媽幫忙,想一切事情親力親為的時候,媽媽一定不要指責孩子的魯莽和錯誤,更不能對孩子嘗試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冷嘲熱諷,強加干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脾氣更加暴躁。 這不僅是對孩子獨立要求的否定,也會阻礙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如果媽媽不去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孩子的想法,批評孩子,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孩子就會感到羞恥,不能獲得自信,最終磨滅孩子獨立性的形成和發展。這樣孩子長大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自我主見,因為他們習慣了被他人安排,習慣了遵從別人,甘於落後。

作為媽媽,要欣然面對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接受孩子說“不”,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理解孩子與大人的差異性,並支持孩子獨立性的發展,敢於適度放手,讓孩子獨立探索未知的世界,形成對世界的自我認知,並獲得獨立生存的技能。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二、當孩子說“不”時,及時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習慣

當孩子處於人生第一個小叛逆期時,他會形成自我意識,這時候孩子的想法活躍,會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想法,甚至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這個時候媽媽們該怎麼辦呢,滿足所有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時候媽媽要發揮聰明才智,想出巧妙的辦法引導孩子形成好習慣。

例如當孩子固執的想要自己吃飯但又不會很好地完成時,家長不妨這樣做。給孩子碗裡放少量的飯讓孩子練習,在孩子吃飯時加以善意的指導,讓孩子能夠享受吃飯的樂趣,當孩子成功吃到嘴裡,媽媽及時地鼓勵和表揚又會給孩子更大的鼓舞。當孩子非要把一件東西放到自己認為合適實際不太合適的地方時,家長不妨順著孩子的意思做,然後把這樣做的弊端顯示出來,讓孩子自己覺得不合適,這樣孩子就會改變想法,欣然接受家長的建議。

寶寶總說“不”?其實是在向媽媽發出獨立宣言,不要再錯怪寶寶了

所以,當媽媽感覺到孩子總愛說“不”,說明孩子正在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獨立意識,我們應該為寶寶感到高興,而不是一味責怪孩子不懂事,跟媽媽對著幹,如果媽媽及時意識到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並且加以引導和鼓勵,孩子會更加願意動手,從而越來越聰明。孩子的獨立性如果在小時候加以培養引導,則會讓孩子更加自信面對以後生活中的困難,並且想辦法解決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我是暖兒媽育兒,如果我的文章能給你一點啟發,一點幫助,請你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