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还记得在农村放牛割草,插秧干农活的情景吗?是怎样的场景?

黔多彩彪哥


小时候和哥哥去田里放牛,牛儿一边在吃草,我们一边在田里抓泥鳅,黄鳝,每年春耕的时候放牛回来都能抓到好多鱼,晚上爸爸给我做特别的好吃。插秧的时候是最辛苦的弯着腰一颗一颗插,后来先进一点了才有了抛央,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不懂,都是咱在天边手抓起来一把秧苗就往田里撒下去[呲牙]后来发现这样不行,这样撒下去有些地方很少有些地方很多,不过我们小孩最喜欢这样了[呲牙]再后来长大一点了,有些同学家有钱一点的,都不放牛了。我们家还放,每次拉牛去放都有经过一条主路,每次牛儿过主路的时候,我就让牛儿先走过去,生怕认识我的人知道我们家还放牛[呲牙]然后再过去牵牛去山里放。不过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的我们生活的好。无忧无虑,没有压力,没有江湖套路。单纯的放好牛就行了[呲牙]



梁宝珑CLIC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放牛的情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上小学的孩子,边放牛边割草,老牛吃草不怎么用看着,然后就在附近割草,捆成捆拉家里留着下雨阴天,不能放牛还在家铡草喂。

插秧干农活那就更不用说了,哪一样都会干,说起插秧那是真挺累腰的,其实上地掰苞米也一样累腰,但我小时候去地里掰苞米一直是坐着掰,那样就觉得不累。

我小学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上了中学就住校了,放牛、割草、还有农活就只能假期回来才能做,这样的情景现在还是记得非常清楚。

如今长大了再也回不到以前那样的场面了,但是小时候割草放牛,插秧干农活的情景一直生活在我的记忆里,所以现在我用视频方式,记录一下童年,慢慢找回当年的感觉。


千晓哥哥


太记得自己童年的经历了,那个时候我放学回家,如果做作业,我妈就会说你在学校干什么了?放学要比同村的学校早回家,回家放下书包就要拿起篮子去沟里拔草,家里喂了两头猪,说实话,家里年底攒了一点钱,全靠这两头猪,甚至学费也靠这两头猪,那个时候小小的我每天篮子不拔满,不敢回家,回家就是挨骂饭都没发下咽。我现在左手食指上有两个刀口,都是小的时候拔的草,回来以后要用刀给剁碎的,给猪剁草的刀又特别钝,每次剁到手上的时候,才能逃得过每天饭后的刷锅,可能说这些大家都觉得我童年该有多么不幸,好像我回忆起来,童年就是这些东西,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还记得家里最重要的一个物种,就是我们家的那头牛,到后来我弟弟出生生病的时候,这头牛就给卖了,为了凑钱,当时我们家这头牛有点不太听话,我当时八九岁的样子,我真的有点怕他,每次千牛吃草,我爸都把缰绳给我放到老长,就这样,我也是战战兢兢的,如果牛要耕田,我在前面牵牛,好像一上午我比牛还累,想想生活在农村的幼时,那么多的清苦岁月,让我们长大以后想远离农村,然而我们带着不丰厚的背景,又带着农村人的略根,在这样一个城市里,默默的打拼,拼累的时候还是回忆我们的农村,现在的农村没有那么辛苦,在我们心里只有田园牧歌,然而,当你真正回去的时候,发现依旧没有你的容身之地,所以我选择奔走于城乡,中和城乡的各种酸甜苦辣。附图我们家乡的图片,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灿烂。











清风走城乡


1对于生长在农村的60.70.80.后的伙伴来说,应该是真正的体会过在农村放牛割草,插秧干活的体验吧!

2我们生在80年代,那时候基本上没有机械耕作,全部都是由人和牛协同一起耕作。在那个年代,一个村基本上有几十上百头牛,家庭条件好的就会喂一头牛,条件稍差的家庭就会两三户人家一起喂一头牛,各家也会算计自家田地多少而喂相对天数牛,每个月三家轮换着喂牛,这样大家也不用天天喂中,偶尔还能休息下,有急事时也好有人照料。

3当农忙季节来临时,大人们都会早早的就起来耕作,先把牛拉到田附近吃会草,把耕作工具弄好,再把牛拉进犁上架好,就可以耕作。大概耕作一段时间的,大人们会让牛休息下顺便去吃草,这时大人也可以回家吃饭休息下。

4这时也轮到我们上场替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而我们就会把牛牵到田埂上草比较茂盛的地方吃草。记得那时的农民都很勤快,农民们把田种看得很珍贵,田埂上会种上黄豆或绿豆类的植物,还有育秧苗的秧田。所以我们在放牛时,只好让牛一边吃草一边往前走的同时,我们还得牵着牛,防止牛把别人家的农作物吃掉,避免大人之间的矛盾发生。

5由于是农忙季节,父母们会根据牛耕作速度判断牛吃多长时间的草,就可以继续工作。等父母们休息差不多,牛也差不多吃饱了,也会继续进行耕作。

6父母们从我们手里牵走了牛,我们就像撒了欢的小鸟一样,飞奔的冲回家饱餐一顿,然后休息下。休息差不多了,母亲把家务忙完了,又得去田里帮忙撒肥料,整理田埂,防止田埂漏水。由于我们力气小,母亲就会叫我们去多割点青草,等到中午休息时,牛就可比在树底下休息,一边吃着美味可口的青草,这样也可以保存好实力,以便下午更好的工作。

7其实最好玩的是农闲是,我们的小伙伴一起牵着牛去道场或更广阔的田野大家一起放牛。这样大家可以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或其它游戏。

9记得有一次,我们七八个小伙伴一起牵着牛到一个空旷的田里放牛,面积很宽,田间开出许多粉色的小花,小草长得有膝盖那么高。我们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同小伙伴们一起讲故事,牛儿们听话的在田间悠闲的吃着青草。

10躺在地上的时间长了,有点不放心自家牛儿,就嗖得声从地上爬起来,找找自家牛,千万不要吃到别人家的庄稼,把牛牵过来,离庄稼远点地方继续吃草。忽然看见旁边有几个男孩子好像在说谁厉害之类的,好像他们在比试什么?我们这些人凑过去看看,哦,原来他们在比试谁躺在地上,然后在身上铺上草,另外一个人从这个人身上走过,哈哈,这不是小菜一碟吗!当躺在地上那个人已经摆好姿势时,另一个伙伴却做出一个大胆想法,把牛牵过来,想让牛从这个小伙伴身上走过。吓得我们在旁边看得小伙伴不停的尖叫,赶紧叫躺在地上的小伙伴赶紧起来,可以不管我们怎么喊,他就是不起来,眼看着牛被牵着走得越来越近,这时他才像猴子一下子就蹦起来了,吓得我们其他的伙伴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在不知不觉得玩闹中,天也仿佛黑得更快了。这时大家都会去牵着各自家中的牛回家,在边走牵牛回家的路上,才知道他们刚才是在开玩笑,闹着玩,吓吓我们,看看我们会是什反应,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到村口,准备散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小时候觉得童年很辛苦,长大后再回忆,却觉得是一件美好的回忆,也许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回忆吧!你们的童年放牛有什么更美好的景象吗?







浩瀚宇宙WQJ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种地都是依靠了机械化设备,速度快,效率高,人也不累,但在过去,种地少不了耕牛,平均没两到四家就会养一头耕牛

特别是像我们靠种植粮食地多的地区,少了耕牛根本没法种地,耕地,拉车,驮肥料都是靠牛,而我们小时候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放牛,其实那段放牛的时光每每回忆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无忧无虑。

我记得我小时家里有一头大水牛,是和大爷家一起养的,每家轮流养,还搭了一个牛棚,每年到了冬天就会在牛棚里用炉子烧蜂窝煤,为的就是怕牛冷到了,想想那时家里都还是烧柴,但还是愿意花钱买蜂窝煤给牛烤,这就能看出耕牛在农村人们心里的地位。

在寒冷的冬天很少去放牛的,都是早早准备了牛过冬的干草,只有偶尔天气好才把牛牵出来放放。

每年的春种时期是牛最辛苦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田需要耕种,那时我爷爷就是专门耕地的,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天黑了才回家,牛也是跟着一累就是一天。

等到田地都耕完了,牛也就轻松了,这时就轮到我们这些放牛娃上场了,毕竟只有我们是闲着的,大人们都要忙着插秧种地。

很多人觉得牛又高又大有点吓人,其实我们小时候根本没害怕过自家的牛,我们每天早上打开牛圈,把牛拉出来后就让牛趴着,我们就骑着牛去草多又有小河沟的地方放牛,到地方后把一截木棍砸进土里,再把牛绳拴上后就开始和小伙伴们飞奔在田野乡间了,到了下午天快黑时就把牛牵回去关好牛圈,每天就这样重复着。那时的我们根本没想过长大后会怎样。

其实放牛发生的趣事也很多,我记得有一次我牵着牛走在一条不宽的田埂上,我走着走着停下来准备捉田里的青蛙,结果牛没停,硬生生的把我挤掉进了田里,脸上身上全是泥巴,我就用手狠狠的拍打牛的脑袋,但牛可能也只是不痛不痒吧。

还有一次是我让牛走前面,我就站在边上让牛先过去,结果牛在我脚上踩了一脚,我痛着拍打着牛,然后牛又突然趴下去了,又把我刚刚放松的脚压住了,我痛的哇哇大哭。大人们才跑过来把牛牵走。

其实那时候和哥哥一起放牛的时光真的好怀念,就像经常说的那句话:我怀念放牛的日子,每天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用担心,只要关心牛还在不在就行了

长大后面临的事情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每天需要思考各种问题,所以才经常想起那段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








农村姑娘庞小胖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约上三五个发小,一人背个背篓,手里拿把镰刀,赶着一群牛羊,一路上欢声笑语,可惜那份纯真已经回不去了。


转眼间都已经快30的人了,当初的那些玩伴为了生活都已各奔东西,但依旧保持着联系,电话里聊着聊着就又回到我们放牛的那个时候,顿时都又提起了心劲,我们一起掏鸟窝,追野兔,洞里往出拽蛇,把牛赶到一起看“牛王争霸”,一起割草,一起捡粪,一切都那么的熟悉。

每年的夏天暑假是我们最幸福的日子。暑假意味着我们几个又可以无忧无虑的野了,那种自由是现在给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个时候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养几头牛和驴,还有羊。晚上和几个玩伴商量好第二天放牛的地点,当第二天一早打开圈门的那一刻意味着快活自由的一天来临,我们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跑在草场,山坡,田间地头。到处找野兔,追野鸡,抓到后来个野火烤野鸡,那叫一个美啊,真的是玩的不亦乐乎!一直到傍晚各自赶着牛羊回家,然而早已商量好明天的去处。


那时候的我们只是个半大的孩子,除了帮大人在地里干些农活,剩下的就是放牛了,那会根本不考虑裤子烂没烂,衣服干不干净,淑女不淑女的,在一起玩就是了,捡过牛粪的手草上一搓又开始吃馍馍,有馍馍香还有时不时散发出的牛粪味儿,还传来一阵阵的嬉笑声。

总之,那是一个充满了欢声笑语的童年,充满了生机的一个场景。


酒中影石中花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农村的,对这两样农活特别的熟悉。

第一先说放牛吧,记得那时还是生产队,我父亲就喂有两头牛,那时的牛是给生产队里喂的,哪些人会犁地,队里就把牛分给他家两个,那时的牛都是耕地用的,两个正好一套犁,谁喂牛犁地,谁的工分最高,因那时是挣工分的,我以星期,我父亲就叫我去放牛,早上在我家附近放,还得拉着牛绳放,怕牛吃地里的庄稼,扣工分,下午把牛赶到山坡上放着,我还的拿着镰刀割草,每次都是割两捆,砍一根棍子,把草一头一捆担着,把牛赶下坡回家,到家还得把草铡碎,明天牛要耕地回来现成的草。

第二说说插秧,在我们的地域里,秧地不多地块不大,但也年年插几块地,我家有一块地是沙石地,插的时候特别不好插,手指都磨破,还是插不好,远一棵近一棵的。还有一块是个泥坑,插着好插就是有蚂鳖,插一会,腿上就爬好几个,它只要爬在肉上立马就吸血,如果时候大还会进入肉里,得马上用手拍掉非常可怕,现在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谢谢你们的阅读。再见!


乡土王大姐


记得,而且记得很清晰,那是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得快乐时光。[呲牙][呲牙]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猪还有十来只鸭子,还有五六只鹅,还有三四十只鸡,每当放假的时候,就让我出去放鸭子,家里离河边比较近,我就带着我家大黄狗,直接把鸭子赶到河边,让它们尽情吃草,我在旁边钓鱼,狗在旁边待着,待不住它就自己去地里玩耍。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虽然那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衣服和袜子全是补丁,但是很快乐,发自内心的快乐!等到农忙时,跟着父母去地里干活,锄草,撒化肥,干一会就偷懒,我就偷偷的跑去山上,摘个花或者捡个蘑菇,再不就躺在哪个低洼处,看着蓝天,呼吸着新鲜空气,等我回来,都干完活了,避免不了一顿骂![大笑]

那时候家里还有果园,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就靠着种庄稼生活,但是也可以维持生活,小时候放假除了干农活就是干农活,别人家的孩子找我来玩,直接就被父母拒绝了,让我在家里干活。然后我就学精了,让他们来地里和我玩,我给他们燃一堆火,让他们去别人家地里摘点吃的,回来烧着吃!

秋收的时候更快乐,大人有力量可以抗重的,我弄不动就拿一个大筐,活干不了多少,竟添乱了。还有好多好多场景,回想起来都是快乐的时光![呲牙][呲牙]


山边的那道彩虹


你好,我是小熊,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放牛割草,插秧干农活是农村孩子们的“必修课”。\r

起早贪黑,放牛割草。每逢寒暑假,早上7点的就要起床,拧着饭盒打包好粥和榨菜,邀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将黄牛赶上有草的山岭,或用牛绳牵着牛到有嫩草的田埂,让牛啃草,不让它偷吃庄稼。牛吃草时,顺便割下长长的牧草,绑成捆,下午让牛背着捆好的草回家,留着下雨天吃,一天到晚就这样当牧童过了。\r

腰酸腿痛,插秧种地。农忙双抢时,插秧是最辛苦的一件事了。那时还没有抛秧技术,纯靠人弯着腰一根根的插进田里面,插完半亩地腰都酸得挺不直了,第二天腿还肌肉痛。由于村里面每家每户都有田种,插秧时大家都互相帮忙,今天一起干完这家,明天再一起干完那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也算是苦中作乐了。\r

现在农村生活好过了,很少看见放牛娃了,抛秧代替插秧,孩子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农活基本都不用做了。生活安逸的他们,是不是缺少童年干农活的快乐时光?





搞野小熊


记忆犹新啊,我呢,生长于皖南的农村,记事起,就跟着大人后面放牛了,庄稼生长期时,牵着牛儿在田埂吃草,庄稼收割时,直接把牛放着地里撒欢,有时,稻田里还有残余稻穗,大人们还生火爆米花,记得那时候,吃的那就一个开心。冬天的时候,到处一遍荒芜,我们那儿呢,就去山上或田间割草喂牛,不过,我没割过草。当然,在放牛的时候,也有惊险的时候,坐在牛背上,被摔下过,还差点被牛踩到,被牛鼎过,庆幸保住了小命。

小时候,家里还种水稻,有时一年三季,有时一年两季,我家的稻田分散在各处,彼此都很远,所以,一到春耕秋收,全家出动,有时大人们还换工,互相帮助,而我们小孩呢,就只顾自己家了。我拔过苗、插秧、耘田、割稻,基本上都干过,后来学会做饭,老爸老妈就让留在家里准备一日三餐了,如此,大人农忙时晚归就能吃上饭。

后来阿,应该是上初中那会,家里不种地了,牛也卖了,农活啥的就再也没碰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