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很多70后,80后,都发生了心梗猝死,能预防吗?

心血管王医生


在大多数人眼中,70后、80后好像与老年人距离很远,身体好像应该还是非常处在健康的状态。而现实却狠狠给了我们一巴掌,从网上您可以看到70后、80后患上痛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并非个例。心肌梗死也趋向年轻化,出现这种情况,死亡率也较高。心肌梗死,如何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并非是突然而来,往往与平时的健康转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熬夜、久坐、精神压力大,饮食习惯等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也就在突然之间诱发了心肌梗死。2016年,春雨医生CEO张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2岁,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却突然离开了人世。预防心肌梗死,也被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心肌梗死是根源是冠心病,冠心病也是人类非意外死亡的首要因素。

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龄、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少等等,而在这些因素中,致病性危险因素是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血糖。如果致病性危险因素中您有其中一两种,就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这个时候就要做好预防工作。

吸烟是很多男人的习惯之一,随着时间的增加戒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香烟的依赖性更强。吸烟不仅仅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经常吸烟吸烟破坏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同时还会引起心肌缺氧,加重心肌供血不足,增加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梗的发生率。

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您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都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引起血管病变,而心血管病变就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实不仅仅是冠心病,糖尿病还会引起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问题。

高血压患者往往会伴随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也是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要及时服用降血脂的药物来控制血浆胆固醇水平。而在饮食上则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少吃四条腿的动物多吃没有腿的鱼类食物。

虽然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的食物来源的,但是动物性食物往往脂肪含量高,可以增加豆制品的摄入量。一般来说,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可升高血胆固醇,而大豆蛋白可以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同时豆制品中不含有胆固醇,这一点也是动物性食物难以与之相媲美的地方。

增加蔬菜的摄入量,获取足量维生素C为身体所利用。同时要补充叶酸,消除动脉炎症铲除冠心病的基础。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在此基础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才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在拼搏的路上,年轻虽然是资本却不能肆意挥霍,健康的身体才能您一起的前提。有了健康,才有一切的可能;失去了健康,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王桂真营养师


黄师傅,1983年生人,一位出租车司机,出完车忙了一天,觉得累了,胸闷憋气就回家睡觉了。

翻来覆去睡不着,浑身出汗,憋气越来越重,谁也没说,自己又开车来急诊,挂号的时候,突然摔倒.....

我正好经过急诊去手术室,一边喊人推除颤器过来,一边判断患者心脏是否停跳,判断患者大动脉波动消失,无意识,无呼吸;这是除颤器已经到位,马上电击除颤,患者意识恢复,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死。

后有人联系家属,我们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进入导管室,造影发现一个血管完全闭塞,开通血管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后来他妻子一直问:怎么这么年轻就会心梗。

我说:想想都后怕,如果半道开车心脏停了,多恐怖;或者晚到医院1分钟,不能除颤,人也就完了。

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生活不健康也会心肌梗死,也会猝死!

2008年7月,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

2011年7月,凤凰网总编辑管吴征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

2014年8月,天津钢铁大佬张祥青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7岁。

2016年10月,春雨医生CEO张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2岁。

......

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报道,更有很多年轻人猝死,我们无从而知。

曾几何时,在我们看来心肌梗死是一个老年病,可是如今70后80后90后,一个个接踵而来。

王医生抢救过的急性心肌梗死最年轻的患者只有20岁,而且我们经过造影明确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化的原因,和我们的生活节奏、社会压力、饮食习惯、健康意识、遗传因素等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1.预防冠心病,因为心肌梗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肯定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各种不健康因素在血管内累积,最终导致血管狭窄,血管堵塞。所以,最根本的预防心肌梗死就是预防源头冠心病。

2.有了冠心病尽早干预,提前治疗,我国目前大约有1100万冠心病患者,正规的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是预防冠心病加重,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

第一、冠心病的预防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不运动、情绪因素等等。这里面有一些因素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比如年龄、遗传、性别,但大多数因素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就是预防心肌梗死的最好办法:

1、戒烟:吸烟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的3.5倍,是个非常高的比例,而且吸烟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高危因素,获益明确,且省钱。可是大部分吸烟者,根本都是不以为然,觉得抽烟无所谓。

2、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吃油炸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健康饮食明确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

3、控制体重,运动:运动是可以明确增强心脏功能,控制体重是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及三高风险的。

4、早发现早治疗三高,早期干预三高,避免三高对血管的进一步损害,三高具有高聚集性,和动脉粥样硬化由明确的因果关系。

我们预防了冠心病,自然预防了冠心病中最重的心肌梗死。

黄师傅的妻子说:黄师傅就吃的多,吃的油,肥胖,抽烟;有没有三高不知道(入院后检查血脂、血糖均高)。这就是黄师傅发生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而他又从来不控制,也不查体,根本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三高。

因为大多数冠心病是可以控制的,不是都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怀疑冠心病,请:

A、尽早找心内科医生,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B、继续生活方式干预,延缓、减慢血管狭窄的进程。

C、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加他汀在内的控制冠心病的药物。以及有效的控制心率、扩张血管、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D、如果药物控制效果不好,仍发作心绞痛,需要尽快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是否支架或搭桥等血运重建。

第三、要有心绞痛的常识

1、心绞痛的部位:可以是牙疼,咽部紧缩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出汗,乏力,不能表达的不舒服等等。

2、持续时间:每次持续时间两分钟到十几分钟。如果超过二十分钟,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急性心肌梗死了,要么跟心脏没关系。

3、缓解办法:如果发生上述任何症状,含服硝酸甘油一两分钟缓解,那么也可能就是心绞痛,也就是含完硝酸甘油会明显舒服一些。

4、诱发因素:都是发作性,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多于活动后发作,劳累、运动、劳动、快走、上楼、跑步、吃饱饭、大便用力后加重。

5、可能心梗: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不缓解,超过20分钟,那就可能是最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

发生心绞痛就是心脏对身体的警报声,请及时就诊!这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后一道防线!

就像黄师傅,出完车就已经不舒服,可是没有第一时间来医院,而是先回家休息了,真是运气好,差点车毁人亡!

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请大家关爱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就是关爱家庭!

70后80后的男人,我们是家庭的顶梁柱!

从健康习惯开始预防心肌梗死!

从严格控制三高预防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医生


去年一老同70后,在20年聚会前一周心梗走了,压力大,40多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成百万房贷,不敢休息,有日无夜的干,怕失业,当年最年轻的,看起来比实际老十岁,头都光了,说走就走的,毫无先兆,压力太大了,迫死自己,只能一声叹息!


黎水丰


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基本确实都是70后,80后,相反的年龄大的反而发病率低,确实需要我们重视,能不能预防 ,要看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健康不健康。

为什么心肌梗塞的中青年越来越多呢?和我们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压力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人的生活标准虽然提高了,但是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各种房贷车贷不说,各种行业竞争激烈,再加上互相攀比心理,企业业务的竞争等等,使得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枯燥,每天精神状态紧绷,给心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经常会感到胸闷气短。



再加上生活不规律,有个段子说的很好,现在年轻人除了正常睡觉的时间之外,其他时间都想睡觉,只有晚上不想睡觉,都在熬夜,刷手机,中医认为,熬夜对心脏 肾脏是伤害很大,特别是对心脏,再加上吃的比较油腻,导致心脑血管硬化,很容易引发心脏疾病。


所以要想预防,首先要放松心情,不能每天紧绷着神经,自己学会放开,失败又能怎样,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身体健康,其他的都是小事,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还有就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古人讲到养生生活方式说的很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食不过饱,勿忘劳作,就是让人早睡早起,顺其自然,所以,养生不是一定要吃各种补品,古人的养生其实就是生活习惯的改善。人一定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身体才能健康,正所谓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甘霖润物食疗养生


心肌梗死确实越来越年轻化和很多因素有关系,这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们也会提到。但大家发现没有,在原来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心肌梗死非常的少,为什么现在心肌梗死就多了起来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年轻化的心肌梗死,讨论一下和上面这个问题以及和如何预防的问题。

一、心肌梗死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我们的疾病谱也在发生了变化,原来可以轻易让我们致命的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现在已经非常的少见,但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越来越多见,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改变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的突然中断,而血管的中断导致远端心肌供血的突然停止。停止血供对于心肌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时间一旦足够长,那么就会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坏死,在患者心肌坏死的过程和心肌坏死以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甚至会死亡,而这种概率非常的高,这也是心肌梗死可怕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永远都是一个常谈常青常谈常热的话题。其实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50%~80%的患者都会出现世贤的先兆症状,但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先兆症状没有识别,或者识别以后没有及时处理,才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及早识别先兆症状可能是预防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对于没有先到症状或者有先兆症状不能识别,以及即便识别没有处理的这些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那么就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老生常谈的几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酒、心态美,便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法宝。


心肌梗死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长度,所以足够重视,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足够重视心肌梗死先兆的发生,我们才能最有可能最大限度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心肌梗死现在已经变成了不分年龄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70后和80后,70后已经进入中年,80后即将进入中年,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阶段,主要是因为前期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人都处于超负荷的运转,血脂、血压和血糖可能都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疾病都会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其中心肌梗死就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另外平时如果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睡眠不足,经常熬夜,疲劳过度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心肌梗死,再加上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吸烟和饮酒,所以心梗是可以预防的,但是要改变需要意志力。

从饮食方面预防心肌梗死: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尤其是要预防腹型肥胖。

2.适量吃肉类,尤其是动物红肉,猪牛羊肉,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肥肉。畜禽肉每天综合1两左右即可。

3.每天多吃新鲜的蔬菜,不少于500g,并且种类越多越好,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促进血管健康,预防心肌梗死。

4.水果适量,每天半斤左右即可。

5.每天足量的饮水1500-1700ml,最好是温开水,减少刺激性。

6.每天100g左右的豆制品。

7.主食粗细搭配,饮食荤素搭配,每天摄入12种或以上的食物,每周收入25种或以上的食物。

8.少吃油炸类的食物,高糖类的食物,烟熏腌制的食物等。

9.减少在外就餐次数。

从生活习惯上来说:

1.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并且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

2.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

3.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运动,但是运动要循序渐进。

4.戒严限酒,并且远离吸烟的环境,减少应酬。

5.保持良好的情绪,减轻自己的压力。

6.每年按时体检,并且注意自己的指标,及时调整。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能预防,吃好!睡好!心情好!运动好!上班别久坐等!少看手机电脑,及时闭目养神。不吸烟,少喝酒!不吃饮料!少吃烧烤炸的!糖少吃!少油少盐,疏菜多点!精粮少点,粗粮多点!







森林之旅


心梗越来越年轻化,这个问题不是虚张声势,不是吓唬人,你只要到医院的心血管病房看一看,70后,80后的心梗人群占比真的不算太小。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的:一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屡教不改。人们摄入脂肪的含量,胆固醇的含量越来越多,这样的生活习惯冲破了年龄的界限,不管年轻人还是老人,都成为身体内潜伏的亚健康炸弹,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凸显出危险的信号;

二是现代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少,以车代步,看似现代化生活方式,其实对自身长远的健康并不是好事。有的人上班本来活动量就少,回到家后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导致了血液循环的迟滞,筋骨脉络的萎缩,血液中的脂肪杂质也因为缺乏活动形成沉淀,堆积成血管壁上的血栓……

虽说我们身在一个现代化文明社会里,但还是应该呼吁人们,最好让自己的日常生活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年代,粗茶淡饭,瓜果蔬菜,尽量多的摄入,如果上班的路程不是很远,最好还是下步量着,毕竟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把阳光熬成汤


确实是这样,这个问题提的挺好 ,也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心肌梗塞发生率很高,甚至涉及90后,要想科学合理的预防心肌梗塞,就得了解发生心肌梗塞的病因。

发生心肌梗塞大致几个方面,一种就是精神压力大,再就是家族遗传史,还有就是合理的生活习惯。下面就具体说明一下因素。

心肌梗塞因素

①精神压力大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必然加大,特别是发达城市, 比如北上广深打拼的人,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企业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 ,这样就同时加大的心血的耗损,久而久之也就是心脏供血不足症状出现,由于认为还年轻,即使有点心脏不舒服,吃点药恢复了,还是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工作状态,一定会发生心肌梗塞的,所以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与习惯,不然想预防心肌梗塞都很难。


②家族史 心肌梗塞与家族史有很大关系, 比如上一代有冠心病,或者心脏供血不足史,大家就要注意了 ,临床中发现,这种遗传发病比例还不少,一定要每年定期检查心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早预防,合理的生活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遇事不急不躁,合理用药是预防心脏病家族史的关键 。

③合理的生活习惯 其实预防心肌梗塞最好就是合理生活习惯,不管精神压力大还是家族史因素,比如一日三餐定时定点定量,饮食荤素搭配,多喝水,合理的运动,晚上十点前必须睡觉休息,现在年轻人熬夜特别多,合理的安排工作量与时间,不能超负荷工作,这样做不能说就不得心肌梗塞,起码发生几率降低了,生命只有一次,为了小家,兼顾大家,大家必须引以为戒。


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不要发生心肌梗塞后后悔,往往就晚了,还是那句话,生命只有一次,为了家庭,父母,孩子,保护好自己身体,没了健康,一切归零,必须清楚这一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分享这些,大家有好的建议,评论区畅所欲言。


骨外医生


能预防,问题是给你谈健康你们不是没时间,要么没钱,要么不需要,为自已健康.每年投资一千多块,是可以赚时间的,是世界上最高回报的投资!想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可找我,调理各种疑难杂症,不包治百病,但万病能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