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和父母一起生活,生活习惯不一样该怎么处理?如何与他们沟通?

尽情燃烧的时光


对于老人的习惯和性格,只要不是恶习,就不要试图去改变,这是徒劳且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老人做的不对的地方,切忌不能迁就,除非你准备好了花一辈子时间来迁就。但更不能一来就直接批评,这样你就永远别想解决问题了,老人的心理特征都是把直接的批评视为不孝。我们应该先认可他的问题,再提出疑意,这样老人就会自己再去思考分析(毕竟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闲来无事爱思考,想这想那,想东想西),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会主动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

愿以上的经验能够帮助到家有老人的朋友们。当然,让老人能够最好的安度晚年的生活方式,还是让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娱乐,生活,交流,毕竟同龄人在一起,才能有聊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儿,才是最充实快乐的。



蚀骨的冷


无法沟通,价值观不一样,我当媳妇时候婆婆总是嫌我浪费,总是嫌我不关灯浪费电,我婆婆家条件挺好的,但我不注意细节,现在我当婆婆了,我们家媳妇是个医生,爱干净,天天洗澡,洗碗水龙头就没关过,白天卧室大灯开着台灯还得开着,我们家三天两吨水,每月都在四百度电,网购快递天天几次取,没停过,化妆品一瓶水就在两千多,一只口红都四五百,我们是看不惯,现在的我看她就是当年我婆婆看我,等她当婆婆了就知道我的用心了,但是水资源大家都要节省,电视上好多地方都缺水,吃的水都成问题了,,好心酸……


下新雨


两代人的生活习惯能一样吗?别说是家庭环境,就是这种时代感也不同啊!父辈,尤其是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饥饿,但也是在比较艰辛的岁月中度过的。

他们在生活上很勤俭,旧东西不舍得丢弃,新东西又舍不得用。一件衣服放十年,拿出来看看还好,可又穿不着,再次放回箱底。买回来的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留着给孩子一起 ,几天后一看有坏的了,才吃。这就是父母的习惯,尽管父母本身都知道,现在条件好了,不应该这样做了,但,养成的习惯,连他们自己都改变不了,你又如何改变。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打理家务,就是有点时间,手机也是不离手的。面对乱七八糟的家里,父母看不惯,就收拾,可是,他们还有个爱唠叨的毛病呀,边干边嘟囔,更有甚者开腔骂人。这年轻人也是受不了,你干可以,叨唠就烦,别说骂人,更烦。

面对这种情况怎办?都不能离开父母自己过去吧,因为你还需要父母给你带孩子,不然父母才不愿意跟你们一起住那!他们在一边过,多肃静、又随便!

既然如此,奉劝年轻人,多理解体谅一下老人,他们愿意收拾,愿意唠叨,就随他们吧!如果会做事的孩子,自己也主动干点,再婉转的去说服老人,哄他们高兴,自然就成为和谐家庭了。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顶撞父母,时髦的话说是怼,这是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此身之毛发都是父母所赐,况养育之恩。

人从婴儿到老年是每个人都经历的过程,年轻人等到了老年人的岗位,你们亦如此。换位思考,相互尊重,你就不会困惑了!

记住,有爸有妈才是最幸福的一家!





听雨小酌


这是赤裸裸的嫌弃,第一;吃不惯父母亲做的饭菜,自己做!

第二;嫌父母亲洗的衣服不干净,自己洗!

第三;觉得父母亲说话不好听,有本事再买一套房子

第四;嫌弃父母亲孩子没有给你带好,自己带

第五;嫌父母亲没有把你伺候好,有本事请保姆去!

第六;嫌父母亲给你丢人了,有本事你把他拉出去,两棍子打死!

第七;……

不说了,气死我了,等想好了在写,我父母亲跟着我差不多十年了,我们一家人虽然会吵吵嘴,但相处的还算是融洽!

最后祝愿逆子们的子女将来十倍、百倍的奉还给你们!


横纵经济


这是个疑难杂症,非常棘手。代沟、观念等因素,我父母性格差异大,一个心细,一个粗心,在一起总有争吵不完的,生活方面我们跟他们喜好也不一样,住在一起双方都老火。心里也想过给他们租房分开住,但想起父母这一辈子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父母单独出去住又于心不忍,过不了这个坎。

现在父母出去住快一年了,现在想起来,早分开住就对了,分开住他们也自由,想怎么吃由自己的,洒脱些。作为儿子我尽量多打电话,偶尔把孩子带过去看他们,每月叫他们过来吃饭。可怜天下父母心,让他们开开心心过好晚年是我们做孩子的责任。


生活添加剂


父母的养育之恩大于天,我个人认为,孝顺是做为子女的传统美德,没有习不习惯的,因为已经成为一种顺其自然了,俗话说得好,父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就很庆幸上天赐给我一对好父母,让自己从小就学会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坚强勇敢的好习惯。



美发师群


感觉您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能够跟父母住在一起已经不错啦。[赞]

生活习惯不一样,可以慢慢调整。记住自己的初心就是愿意跟父母居住在一起尽孝。享受家庭的温馨。

当为一些生活习惯的不同烦恼的时候,你就马上去想一想父母在身边的好处,这样你就不会失去信心。

我们要有技巧地改变父母的价值观,在他们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所以各种旧物都会一直保存着。

我们在做社工经常遇到有一些老人,会在家里面囤满了所有的残留物品,叫做垃圾囤积症。有的是连他自己的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办酒席的物品都保存着。

我们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跟老人沟通:现在一家人住在一起,生活空间需要干净整洁。这样让家人生活更安全舒适。

陈旧的东西会带来细菌,太多的东西堆积在家里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空间和情绪。

告诉父母物品尽量要收纳起来。

旧袜子旧衣服可以跟老人一起整理好打包,我们自己已经不穿了,整理好以后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工具用完了以后要放回收纳箱,父母有时候是忘记,我们就提醒他,也顺手帮他放回去。告诉他,这样家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多舒服。父母慢慢就学会了。

实在是老人家学不会,也不要心烦,就跟在他后面收拾就好了。小的时候父母不也是这样子对我们吗?总是在默默的在后面帮我们整理和收拾,我们就只当回报父母就好了。


朵朵心田


如果和父母生活不习惯,那就找个时间坐下来和父母聊一聊,他们的生活习惯都养了大半辈子,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沟通,那样你很痛苦这样你也会越来越烦自己的父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当你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和父母沟通,我相信他们为了你肯定会做出改变的,他们也不愿意被自己的子女嫌弃[捂脸]。

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父母很专制,每天都要按他们的意愿生活,这样让我很痛苦,当我给他们说,我不愿意那样做,不要在强迫我,从哪以后父母就适当的放宽了管束。我很喜欢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爱自己更要爱父母,他们把我们养大不容易,不要让他们心寒[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w乐此生


你的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也乐于回答。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此类情况,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家庭和谐。那么,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和:

1.要学会尊重。父母年老了,记忆力差和精力也一日不如一日,做事也不那么周到和利索了,也有可能刚忙完这事又突然想起什么事,又去忙另一件事情,等过后又不记得之前做什么事了,所以丢三落四的毛病肯定有的,人老了都会这样,岁月不饶人,并不是父母故意而为之。另外,你年轻气盛,是家里的顶梁柱,自然付出多辛苦多,即便这样但也要尊重父母,遇事说话注意语气一定要舒缓一点再舒缓一点,人一急话出口就不一样了。

2.要反思自己。即使某件事自己认为全作对了,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个环节发生一点点错误,并就这点小错误主动向父母道歉,以体现你的担当;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在家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正所谓“话一暖心,人就变”,这样今后能一顺百顺,岂不美哉!

3.要学会放下。老人都有恋旧情结,谈未来不是他的强项,回味过往点点滴滴,他们会如数家珍的美美道来,应该投其所好,经常和父母聊聊过去艰苦的日子,如何含辛如苦的把自己养大,不时赞美他们为家庭所作的贡献,这既能哄他们高兴,同时又能传递你要他改正错误的地方,何乐不为呢?经过努力实在无法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为和观念,也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彻底改变他们,学会放下和学会适应,你会发现你轻松愉快多了。

总之,“尊敬,反思,放下”这三个环节你都做好了,你的家庭一定会风生水起,再续辉煌!


馨生活暖心港湾


客官,稍安忽燥!父母亲年龄大,好多习惯一下子改不了,是正常的,我们做子女的要有耐心!


特别是老人节约惯了,什么用旧东西都不舍得丢,都是宝啊,都是用钱买来的,真不舍得扔掉。

改变老人不注意卫生不良习惯,要有耐心,讲道理,不能太过冲动,发火,指责!

老人比较疼孙子孙女,你就说清楚,家里卫生整洁,干净,有条理,对汪孩成长健康,养成良好习惯,很重要!做爷爷奶奶的要做榜样,不能让孙子跟着你们学坏习惯!这招比较有用!

还有,让老人明白,家里整洁干净,家人身体才好,家庭才旺盛,人旺,财旺!

各种工具,乱丢,也是危险啊,小孩老人更容易碰伤!

耐心!讲方法,让老人慢慢改哈!不能赌气!更不能伤和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