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5岁的小孩天天要玩手机,到底给不给他玩?

橘乡维哥


5岁的小孩天天要玩手机,我觉得这些问题要注意:

1.家长在家是不是也是天天玩手机?都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一个家长都不玩手机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天天玩手机吗?所以,想要孩子不玩手机,家长首先在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就算要玩,也得隐蔽一点。可以等孩子睡着以后刷一刷。实在有事要处理,也不要当着孩子面。

2.孩子才5岁,是不可能有手机的,那手机肯定是大人的。为什么大人会被小孩子控制呢?说明家长自己不够坚定。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时间到了就直接收手机,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继续让孩子玩。要和孩子说明白,5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和他说是可以理解的。

3.现在是电子时代,完全拒绝让孩子接触手机是不可能的。幼儿园的作业还有信息,都是通过手机。还有学儿歌学唐诗特别是学英语,用手机是特别方便的。但是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一般半个小时就要休息。因为12岁以前,孩子的视网膜还没发育好,长时间对着手机会伤害眼睛。

总之,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但还是才5岁还太小,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手机用好了可以成就一个孩子,手机没用好也有可能毁了一个孩子。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好孩子。


权吉春梅


适当的看一下手机学点东西也是可以的!我闺女也是看手机,但是每天看两次,每次半小时而且看得都是类似于交通安全啊数数认字这样的学知识的,学的东西真不少,有很多都是大人没有教的,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看手机还是可以的!如果因为看手机耽误了学习或是其它事情,适得其反就不好了!


微笑会好运


可以玩不过要控制好时间,现在的孩子之所以玩手机都是给大人带坏的,大人无时无刻都在低头玩手机,所以小孩也会好奇,自然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1

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孩子过分沉迷手机,不少家长采用的方式比较粗鲁,比如没收手机、砸手机,有的甚至还会打孩子。但绕了一圈后,会发现问题依然在。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

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2

转移孩子注意力

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小黑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小黑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小黑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小黑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

这个方法也的确收到了效果,一周后,小黑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展现出了足够的自控力。


3

理性沟通,为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

游戏的世界,也可以视作是孩子为封闭自我而选择的另一个世界。而让孩子选择封闭和沉迷的,可能正是因为亲子之间的非理性沟通。

父母如果长期忽视孩子、或者看不见孩子的努力与长处,经常打压、贬低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决定事无巨细地横加干预,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的沟通之门,并陷入自卑、低价值感的心理漩涡。

从此,孩子把父母的关心视为“控制”,而父母也不知道为何孩子会变得“不可理喻”。

看见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的努力,做孩子身后第一个为他鼓掌的人,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并让他知道。这些都是走进孩子内心最重要的步骤——千万不要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这一点至关重要。


4

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虽然我们经常为孩子手机上瘾发愁,但其实大人在手机上建立了更牢固的舒适域,大人玩手机远比孩子多得多。  

要知道,教育并不是人类学习的第一方式,模仿才是。

所以,不想让孩子手机上瘾的话,“父母不玩手机”最重要。至少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别玩。

那么,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小五奇谈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人头痛的烦恼,比如孩子总玩手机怎么办。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孩子为什么总想玩电子设备

二、总玩电子设备有什么危害

三、如何才能让孩子少玩电子设备

下面,我分别阐述下这三点。

一、孩子为什么总想玩电子设备

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父母工作太忙,下班之后很累,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体力再陪孩子玩耍。所以当孩子哭闹时,会为了省事儿,让孩子玩手机,从而养成了爱玩手机的习惯。

②孩子除了手机,没有其他更好玩的有趣活动。所以,为了打发时间,找到更好玩的活动,他们就疯狂的爱上了玩手机,玩游戏。

总之,孩子喜欢玩手机,就是因为他没有发现比玩手机更有趣的活动。找到本质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总玩电子设备有什么危害

①伤害宝宝视力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小时候,视觉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过早的使用电子设备会让孩子视力发育受损,早早就要带眼镜。

甚至有些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儿,都要带眼镜,真的很令人心疼。

②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看手机,看电视都是孩子单向接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接收和反馈的东西都十分有限。

小孩子需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比如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视觉来一步步感知世界,发现世界。

并且人的大脑最擅长的是与真人的互动。在一言一语中,他会慢慢直到如何识别别人的情绪和说话目的,如何与人无障碍的沟通,以及如何在冲突中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些都是需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得到训练。单纯靠玩手机是达不到如上效果的。

③会影响家长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

如果我们不能提供给孩子更好的更有趣的刺激,让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我们很可能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健康的生活环境,并且让孩子早早离我们远去。

当发现孩子不再听我们管教,不再与我们沟通,就真的晚了。孩子真的就要彻底跟我们隔阂了。

三、如何让孩子少玩电子设备呢

主要有3个小建议:

①限定每次每天玩手机的时间

比如,一次只能玩十分钟。小孩子是没有自制力的,我们家长必须要严格帮孩子遵守制定的规则,正好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规定,小孩子每天玩电子设备的总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家长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孩子玩电子设备的时间。

②限定玩手机的场合

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许玩手机,吃饭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提前准备一些小玩具,小涂鸦本,让孩子来打发时间。

这样在大人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也有东西玩,就不会哭闹。

还有睡觉前不许玩手机。

因为手机发出来的光线和自然光线是不一样的,会抑制人体内分泌退黑素,退黑素是有助于人们睡眠的。

类似这样的场合,可以根据各家的状况灵活调整。

③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些替代品

比如可以带孩子玩,痛快的玩,带孩子去爬山,踢球,逛博物馆,逛公园。

在户外的运动,可以让孩子亲密的接触大自然,给孩子大脑丰富的刺激,促进他大脑的发展,还能保护孩子的视力。并且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多吧按,而多吧按是大脑快乐的因子,会让人感觉很快乐。

比如还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一起来家里玩,宝宝有了玩伴之后,自然会忘记玩手机。

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桌面游戏,让孩子既能玩耍,又能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已经离不开电子设备,但我们家长可以通过以身作则,规定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场合,来减小电子设备对孩子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带孩子出门玩耍,多带孩子运动。相信你们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你更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快乐。

希望对你有用,祝你早日摆脱烦恼。

也可以在评论区积极留言互动。


小美鱼37


不给。

先说生理影响:

人类视力发育在6岁会逐步趋于成熟,基本达到成人水平(1.0)。

在此之前时间眼轴长度增长速度快速。(如图)

而眼球发育直到20周岁才会停止。

在眼球快速发育的时间,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极易使孩子屈光不正(近视)。

再说心理影响:

数据:

2017年8月4日,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教授吉恩·特温格(Jean Twenge)称,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特温格在报告中称:“智能手机从根本上改变了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会交往到心理健康等等。自2011年以来,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杀率显著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正处于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心理健康危机的边缘。这种恶化在很大程度上与使用手机有关。”

与以往常规性地抱怨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时间太长不同,特温格教授给出了大量的数据来支持其观点。

报告显示,如今的青少年与朋友聚会的时间明显减少,拥有驾照的比例显著降低,约会的次数下降,睡眠时间减少,因此孤独感随之加重。

对于那些每天使用电子设备3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青少年,其自杀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出35%,如制定自杀计划。

从2012年至2015年,男孩子的抑郁症张增加了21%,而女孩子增加了50%。2015年12岁至14岁自杀女孩的数量是2007年的三倍,而男孩的自杀率更高。

特温格也承认,智能手机并不是导致这一切的唯一因素,但却是关键因素。

此外,报告还称,社交网络的使用让这一代的青少年越来越不快乐。他们与现实生活中朋友聚会的时间越来越短,反而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Snapchat、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除了孤独感加剧,社会抛弃感也日益强烈。

对于这些问题,特温格也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她承认,禁止或大幅减少青少年使用手机和社交网络是不现实的,但适当地改变可能会有所帮助。

例如,如果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就会对心理健康和睡眠时间造成显著影响。而如今,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平均时间是2.5个小时。因此,适当地降低使用时间有助于防止青少年陷入不良习惯的旋涡中。

孩子现在五岁,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与辨识能力,网络上的信息又良莠不齐,很难保证他不会受接受到不好的信息,对人格发育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上文数据中的是青少年,年龄远超您孩子的岁数。

但是引发这些悲剧的原因之一,何尝不是太早让他们接触到了电子产品,并且家长没有及时进行管教?

所以,综上两点,不该给。


亲知育


这么小的孩子长时间这样子玩手机,对小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视力发育会有很严重的影响。

1、由于孩子具有逆反心理,突然完全禁止小朋友接触手机可能适得其反

您即便把手机藏起来,也会发现,小朋友如果想玩,手机总会以您意想不到的方适出现到小朋友手中。但是您可以逐步引导,使用别的事物替代小朋友对手机的兴趣,慢慢减少使用时间。

2、不要简单粗暴的将iPad或者手机扔给小孩子玩,就不管不顾了。

家长要注意在小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提醒小朋友保持好的坐姿,不要让孩子的眼睛离屏幕过近,也不要让孩子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过长。玩大概20分钟就应该提醒小朋友转移注意力,最好是进行其他活动。放松眼部之后可以再回来玩一会。这样子交替玩耍对保护孩子视力有帮助。

3、给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最好陪孩子一起玩游戏。

陪孩子一起玩,观察孩子的表现。不用过度的介入,多让孩子自已动手,自已思考。家长只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一些鼓励和提示。多些耐心引导孩子,会让游戏更有意义。

4、培养孩子在现实中的兴趣与爱好。

小孩子是需要玩具的,家长最好不要把电子游戏当成孩子的主要玩具,不要让孩子对电子游戏形成依赖。

最好多给孩子买一些益智的实物玩具,培养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兴趣与爱好。





鱼乐一吓


你好,我家孩子现在也是五周岁了,最近因为疫情不能出门,春节期间天天呆在屋内!不是要求看电视就是嚷嚷着要玩手机。

其实我们身为成年人天天呆在家里也会觉得无聊和烦躁,更何况是精力旺盛的神兽们呢!对于他们这样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理解!但为了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对眼睛的保护,作为家长还是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机和看电视的时间,可以适当玩但不可以沉迷!

在他们提出要玩手机的时候,可以把玩手机的时长告知他们,时间到了就把手机还给爸爸妈妈。一来不会长时间沉迷其中,二来让他们有时间观念。当然这时候可能会出现画风突变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开始甩赖皮,各种不情愿,甚至于哭闹!而我的法宝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跟他一起玩游戏,一起看书,一起运动!

这个春节虽然失去了“自由”,但我家儿子学会了打羽毛球。

这个春节虽然失去了“朋友”,但我家儿子在家扮演小老师,这个游戏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这个春节虽然没有以往的热闹,但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的笑声,捉迷藏是他的最爱。

这个春节他甚至学“坏”了,我们一起玩牌,我们用扑克牌学习算术,从开始的随机两张到后来的五张,从开始的简单加减到后来的混算,他都可以游刃有余。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走进孩子的内心,其实他可以没有手机,可以不看电视,但唯独不可以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紫荆芬芳


孩子尽量让他少玩点手机!毕竟那么小,手机玩久了对孩子身心健康都不好!适当去控制一下,带孩子去娱乐一下!

我侄子就是,家里电视全是他看,才四岁!你不用管他,自己把电视把控,谁也不给看!如果谁动电视,给你急眼!而且玩手机也是,拿过来刷抖音,看视频,从来不离手!真怕他眼睛看坏!小孩子,多带他玩,适当放松放松!


老张家的孩子


不行的。对孩子的眼睛伤害太大了。


如果要给,也是一定事先跟孩子规定好时间。我一般都是让大宝看半个小时电脑,然后就要去休息,过多几个小时后,他有要的话,再给他看半小时。一天下来,可能看个3-4次吧。


另外对眼睛的伤害程度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所以尽量让孩子用电脑、平板,手机毕竟是父母的私人东西,我觉得完全没必要给孩子玩。


悦爸育儿记录


不该,宝宝7岁以前我认为都不应该玩手机,偶尔使用也应该严格控制时间!

宝宝在3岁以后就越发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喝奶”,“一个小玩具”,一个简单的抱抱,更多的需要父母和家人的陪伴,互动。当他们觉得无聊的时候,就会去哭闹。这时候很多家长可能会因为工作忙,或者不耐烦,就会选择给宝宝玩手机,ipad。

可当你看到小孩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深度近视,无法复原时,父母们难道不会心痛吗?

因为父母一时的偷懒,或者是工作繁忙,可能会造成宝宝一辈子都需要戴上👓,希望各位宝爸宝妈都能爱护宝宝眼睛,远离电子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