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黑龍江省生豬產業發展

1

發展優勢


(1)飼料資源豐富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6018.8萬噸,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分別為2300.8萬噸、38.6萬噸、2895.8萬噸和617.5萬噸,地處世界公認的黃金“玉米帶”,可用飼料原料豐富,農副產品數量大、質量好、成本低。

(2)地緣優勢明顯

我省位於中國的東北部,地理位置與荷蘭、丹麥等畜牧發達國家同處最佳畜牧養殖帶,寒地黑土,是生豬養殖的天然優勢。土地面積廣大,達到47.07萬平方公里(其中農用耕地11.87萬平方公里),環境承載力和土地消納能力相對較高,可容納更多的糞汙還田。

(3)環境氣候良好

冬季漫長,氣候冷涼,以寒驅疫,具有相對較好的疫病防控條件,動物疫病發生幾率低,在生豬的安全品質上具有比較優勢。

(4)生豬調出大縣佔比高

我省不僅是生豬生產大省,也是豬肉調出大省。目前生豬調出大縣已達到31個,調出大縣每年生豬出欄量佔全省生豬出欄量一半以上,生豬大量銷往北京、上海、廣州、內蒙古等地,在“北豬南調”中做出了較大貢獻。

(5)生產分佈相對集中

我省生豬生產圍繞黃金玉米帶,主要集中在哈爾濱市、綏化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牡丹江、大慶、雙鴨山市,農墾也是生豬生產出欄量較大區域,年出欄100萬頭縣市和墾區有望奎、肇東、巴彥、集賢、寶泉嶺和紅興隆等,年出欄50萬頭以上生豬縣佔到全省生豬出欄量的70%以上。

PART

2

產業現狀


(1)主要品種

我省生豬產業一直以引入品種為主,長白、大白做為主要的生產豬種,主要圍繞杜洛克、長白、大白二元、三元雜交為主的商品豬生產,隨著人們對豬肉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地方豬種肉質好、肉味鮮美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優質豬肉市場越來越大,我省唯一的地方豬種民豬養殖量也逐年提高,民豬及其雜交豬年出欄量達到20萬頭,除此外野豬及其雜交豬、香豬等特色豬品種也有養殖。

(2)產業規模和特點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豬產業,陸續出臺各種產業政策,生豬生產整體保持平穩,生豬出欄量及豬肉產量生產穩定,河南牧原、四川天兆、大北農、正邦等企業陸續在我省開展生豬養殖,2017年黑龍江省出欄生豬1903萬頭,佔全國總出欄量的2.76%,位居全國第15位,處於第二梯隊,豬肉產量145.06萬噸,佔全省肉類產量的60.28%。2018年全省出欄生豬1960萬頭,豬肉產量達到150.1萬噸。2019年上半年(2019年8月15日統計)可繁母豬存欄107萬頭,預計年底出欄1760萬頭。

表3 黑龍江省部分生豬養殖大縣2018年生豬產業規模


黑龍江省生豬產業發展


黑龍江省中大型豬場偏少,中小型豬場多。黑龍江省現有豬場中擁有50-300頭母豬的中小型豬場佔60%以上,此類豬場的豬舍、設施、設備較簡單,大都採用鋼結構豬欄飼養、人工喂料、人工幹清糞、分娩豬舍與保育豬舍取暖的方式養豬。生豬養殖總體水平很低,PSY平均水平基本在15-17頭之間。我省2017年飼料總產量為555.54萬噸,飼料企業數量243個,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定點生豬屠宰企業達到250家,生豬定點屠宰覆蓋率達到99%以上。在廢棄物的清理和收集方面,中小型養殖場主要以幹清糞的方式為主,中大型以幹清糞結合氧化塘發酵處理,處理後的糞汙製成肥料外銷或由養殖場周邊農田消納。


黑龍江省生豬產業發展


隨著我國非洲豬瘟得到控制,生豬養殖將重新步入正軌,我們又要面臨“豬週期”的到來。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何鑫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