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张书成:父亲的硬气话


张书成:父亲的硬气话



父亲一生天性善良,说话和气,教书42年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他退休以后,更是善待家人,与邻里和睦相处,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从小到大,我没见过他与人争高论低或争多论少,更不用说与人打架骂仗,甚至我与别人有了矛盾纠纷,他总是给别人陪笑脸,说道歉话,这让我对他一肚子意见,认为他太软弱,让我受了委屈……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却让我转变了看法,无形中提高了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


那是1987年8月,我从外县调回本县本乡任教。当时,妻子还在我原来教书的县农机厂上班,她一人带着孩子很不方便,我急于把她调回家乡——一来照顾年迈的父母,二来夫妻团聚也便于孩子上学。但乡中心校的校长(负责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嫌我没及时“拜见”他这位“土地爷”,便给我谈话,让我到离镇上三十多里的条儿沟初小去教书。这让我心里很不平衡:我原来是中学教师,且在外县的城里任教,凭教学能力和水平都应该分配在镇上中学或中心校工作,这分明是整人呢么!于是我明确地告诉他,如果这样分配,我还是回原单位工作算了!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看得出,他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张书成:父亲的硬气话

于是我失望地回家告诉了父亲谈话的经过,并着手准备返还原单位的行囊,父亲沉默了好一会,平静地对我说,他原来和这个校长同在一个学校教过书,当时关系还不错,他要我一块去见见这个校长,陈说原因,让人家理解咱的难处,高抬贵手,分配到交通方便的学校,以便为家属调动工作……我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同意了父亲的意见,跟着父亲去找那位高个子络腮胡的校长。


学校已经放假,偌大的校园里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草坪上觅食。父亲敲了敲校长的门,停了好一会才见他的妻子揉着眼晴开了门,好象有点不高兴的样子,父亲在前,我在后,进了门,果见校长摇着芭蕉叶扇子,斜靠在床上看电视,见了我们,不情愿地欠了欠身子,招呼我们坐下,他的妻子端着脸盆出去洗衣服了,从不吸烟的父亲掏出一盒“茶花”烟,抽了一根递给他,然后就把烟盒放在桌子上;他接着烟看了看,起来坐在床沿上,慢慢地摸出打火机点着,悠然地吐出一个烟圈。父亲笑了笑,和他叙了几句旧,就抓紧对他说:孩子从外地回来,媳妇和孩子都还在外地,需要跑调动,再说,他多年一直在城里教中学,教学成绩确实不错,看能不能放在川道学校,等把媳妇调回本地了,那怕再到深山学校去工作……父亲说得很恳切,也很真诚,但校长一口又一口地吸着烟,一副漠然的样子,我心里暗暗生气:不就是个校长么,架子大的象个高官,不说你们过去在一块共过事,就是个陌生人,你能这样对待吗?何况我父亲比你年龄大十几岁呢……我示意父亲不要再说了,估计没有什么结果!果不其然,那校长又吐了一个大大的烟圈后,把烟蒂扔在地下,用脚蹭灭了,轻蔑地看了父亲和我一眼,然后慢腾腾地对父亲说:“你甭说了,说啥都是白说,你儿子去的地方远,难道比白求恩住的地方还远?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你儿子才三十多里!话再说丑一点,你没当县长吆,你当了县长,我能把你儿子分到深山老林里去吗?……”我的火一下子冒上心头,“忽”的一下站了起来,父亲赶紧按着我的肩膀,让我坐下;他的脸霎时变得通红,站起来愤怒地指着校长说:“我当县长的话,你的舌头伸的丈二长舔呢,还会把我娃分到深山里去?真是个舔尻子货!你不要狗眼看人低!把我娃小量就了?走着瞧,随你的便!”我扶住了浑身颤抖的父亲,头也不回地转身出了门。留下了木偶一样的校长,坐在床边脸色铁青,一言未发,一动不动……

张书成:父亲的硬气话

回家后,父亲喝了碗煎水后,边给鸡喂食边给我说:“娃呀,争个气,想开点,山里娃还要教呢,山里学校也不是老虎吃人呢,你去吧,媳妇调动的事随后再想办法,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吗?你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不信叫他把你给整住了?咱不看他的脸!行不行?”我想了想,默默地点了点头,父亲见我想通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翌年八月,我因在深山学校发表了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报告文学,被县教育局调任局长秘书,从此结束了山区教书的生涯。春节时,我回到家,父亲说:校长见他热情有加,连连道歉,自己什么都没说,只是笑了笑,并且要我不计前嫌,不要对任何人提说此事……


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父亲说的那几句硬气话,那是父亲一生中最令我扬眉吐气的话,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认为,再善良软弱的人,一生也应该说几句硬气话,干几件硬气事的。

张书成:父亲的硬气话

张书成,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先锋》、《共产党人》、《当代陕西》、《教师报》、《陕西教育》、《工商时报》、《农民日报》、《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文艺报》、《商洛日报》、《丹江潮》、《山泉》、《丹水》等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风文学》丛书,巳由北京团结出版社結集出版《棣花细语》散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