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为什么加快航空母舰的发展?

寡妇村小王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解放军海军历史上分为航母派和潜艇派。

其实所谓的潜艇派也不是说只依靠潜艇作战,而是不主张建立航母战斗群的意思。

为啥?

在建国初期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首先需要建设的是陆军,其次是空军。

自古以来,我们的敌人都来自陆地。

以最近的抗战来说,日本人是先占领朝鲜,然后入侵东北,再杀入关内的。

而抗战22次会战,全部都是陆战。

所以,想要保证国家民族的生存,必须首先建设陆军。

那个年代,中国非常落后,贫穷,女性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这样一个国家,尚且没有经费建设陆军和空军,更别说要花费巨资和漫长周期的海军了。

所以,我们当时从实际角度考虑,学习苏联的模式。

也就是,实行近海防御,使用潜艇、鱼雷艇、中小型炮舰炮艇、岸基飞机等等武器,防御近海。

这种战略的优势是,比较省钱也容易实现。

因为不需要购买大型军舰,本来购买一艘大型驱逐舰的钱就可以买一堆鱼雷艇、猎潜艇之类。

这个战略持续了很多年,大体还是完成了战略构想,守卫了我国近海海岸线。

然而,代价也是明显的,我军远洋作战能力非常弱。

当年西沙海战,我们的对手是马上就要垮台的南越,仍然只是略占上风。

就海战本身来说,我们和南越是打了个平手。

对于这种弱国尚且如此,遇到世界强国又该如何。

其实大家也许不知道,我国直到70年代都是放弃南沙的,没有驻军。

为啥?当时我军还没有长期驻守南沙的海军实力。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能力,还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造了17艘旅大级导弹驱逐舰以后。

然而,我军很快就发现这个近海战略的巨大问题。

其实例子就活生生的摆在眼前。

当年苏联和我们一样,都是近海防御战略。

然而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海军面对强悍的美军航母战斗群,根本无计可施,只能派遣几艘潜艇去骚扰。

而这几艘潜艇,差点被美国舰队玩死,被长期跟踪追击,根本不敢上浮。

随后,苏联痛定思痛,几乎从0起步,不惜代价的发展航母,先后是莫斯科级、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乌里扬诺夫斯克级。

苏联海军比我们强大那么多,尚且放弃近海防御制造航母,何谈我们。

其实刚刚改革开放,刘华清这些航母派,就开始试图建造航母。但当时国家经济实力太差,不能支撑这么大的项目,只能转而技术储备。

时至今日,我国辽宁号已经下海,还有2艘航母正在制造。

这其实是类似于当年苏联的步骤。

诚然,辽宁号比较落后,第一艘国产新兴航母性能也许就是小鹰的水平,但步子要一步步走。

你去走,未来还有和潜在地竞争的余地,大不了斗不赢而已。

但你不去走,等于开始就认输了,以后也就不要说了。

另外,诚然辽宁号似乎对付不了美国海军,但威慑南海周边东南亚小国还是没有问题的。


萨沙


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已正式交接入列,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二艘航母。据信,目前至少有3艘航母正在加紧建造中。

中国为什么加快发展航母?窃以为,至少有以下六点意义:是海军建设的需要,是海洋防务的需要,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需要,是抗衡海洋霸权的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需要。

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建造9艘航母,加上改建的辽宁舰,届时中国海军将有10艘航母,可形成至少3个以上航母战斗群。辽宁舰将作为机动训练使用,不会参加战备值勤。

这些航母战斗群,将会分别列入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部署在相应三个海上战略方向,保卫祖国万里海疆,并相机执行远洋巡航任务。

根据辽宁舰、山东舰命名情况,可以发现航母命名规律,预测第三艘至第十艘航母将分别命名为江苏舰、上海舰、浙江舰、福建舰、广东舰、广西舰、海南舰、台湾舰,具体命名可能按这个顺序,也可能不按这个顺序。





清风朗月zgh


美国建造一艘航母需要6到7年,英国的伊丽莎白号航母造了6年半,印度的国产航母从2009年开工现今仍未服役。我国的辽宁舰航母用了7年改造完成,第二艘航母002用了4年。相对比起来确实是很快的,这很大的原因是在发展航母上,我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全国一盘棋进行统筹规划,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时就体现出来了,其实这只是我们的正常速度。改造辽宁舰的过程中,建立了统一的造船标准,在建设后续航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成熟的操作规则。当有了标准化操作之后,可以将图纸发放到各造船厂,按图索骥将各零件组装起来就可以了。

加快航母发展的迫切性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2012年服役时,正值航母诞生的第100年,也就意味着我们从一开始就与欧美航母发达的国家拉开了100年的差距。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韬光养晦,经济实力也不允许航母的发展,航母不仅需要前期的建设成本,后期的维护费用才是主要开支,一般一艘航母8年的维护支出就相当于一个航母编队的造价。因此我国一直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航母的发展上一直采取克制。

经过爱国商人的帮助下,历经磨难才拥有了第一艘航母。虽然航母技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但是经验不可能实现弯道开车。一艘航母不是说服役了就能够实现战斗力的。还要经过航母编队的演练磨合,舰载机的升降训练,舰上工作人员的经验积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得从一张白纸开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为了让舰上官兵尽快熟悉军舰的技术和操作流程,从1980年代起,军舰在舾装就让官兵去和造船师傅一块干活,航母也不例外,等到航母服役时,官兵都成为了半个工程师,很快就能上手。在航母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假如我国的航母建设进度像印度那样拖十几年还没造出来,黄瓜菜都凉了。我们要从滑翔起飞开始学起,再到蒸汽弹射,再到电磁弹射,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训练,而唯一能加快进程的只有在航母建设的进度上了。因此在将来,我国的航母还会像下饺子一样下水,就是为了追赶我们落下的航母课程。

加快航母发展的必要性

全世界88%的人口和80%以上的国家首都均位于距海岸不到1000千米的地区,这就是发展航母的刚性需求。我国的海岸线1.8万千米,大陆地区沿海各省的2018年GDP约为47.6万亿元,占全国2018年大陆地区GDP的52.87%,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沿海集中。

一旦沿海城市遭遇战争威胁,只有航母能成为定海神针,保住我国经济发展的果实。有航母和没航母的情况是不同的,没有航母就只能被敌人在海上封锁,吨位差距太大的巡航舰,驱逐舰在航母面前就相当于轻重量级和重量级的拳击赛,一拳就被KO了。而且在海上是不存在猛虎难敌群狼的状况出现,在效率上一艘10万吨级的福特级航母最多可以搭载90架舰载机,一天可以摧毁2000个目标,这确实架得住群狼的围殴。

而在近海防御战中,没有航母的那一方,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航母只要在领海线100-200公里就可以发动本土的进攻,陆地的机场跑道和陆基导弹发射平台也会在密集的轰炸中被炸毁,没有航母就没有制海权,制空权也就随之丧失。航母即使不发动进攻,也能够起到威慑作用。

在我国海军68周年时,提及海军前期受的委屈,局座在直播中泪洒现场。海军由于底子薄,面对美军第七舰队的海上封锁,一点办法也没有,祖国统一的进程就此被耽搁拖延。我们在海上受的窝囊气实在是够了,只有拥有了航母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不然这只是句空话。

加快航母发展的现实性

在西方价值观中,一直存在世界老大和老二必有一战的固执看法,也就是修昔底德陷阱。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前都是老二摁耐不住,想要挑战老大的位置,而现在则是老大和老三坐不住,要把老二搞凉。虽然我们认为太平洋足够宽阔,可以容纳两个超级大国。但是这可能只是我们的想和平共处的一厢情愿,美国发动贸易战,和在日本军事基地部署F-35,就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围堵和压缩我们的战略生存空间,阻止我们和平崛起。

我们不好战,但是要有能战的实力。美国航母现役的11艘航母总吨位占全球航母吨位的73%。这对于拥有绵延海岸线的国家都是潜在的威胁,特别是我们被当成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如果没有航母,就等于在裸奔。虽然我们有航母杀手东风-21D,但是如果在美国11艘航母大举压境的情况下还是不是很有把握可以将其击退。我们的航母就起到了缓冲的效果,而减轻近海防御的压力。只有在航母都打残了,本土才会直接面对航母的攻击,航母等于加上了一层保护屏障。

而如果只有一艘航母,是应付不了从渤海到南海的广阔海域的海上攻击。我们双航母时代已经来临,以后还会有更多航母下水。仅用于我国四大海域的防御,至少要拥有4艘航母处于战备状态。

鉴于我们在航母发展存在的较大差距,不能被国外媒体的追捧而自鸣得意。我们建设航母的周期虽然快,但是我们的航母主要是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处于航母的过度型。吨位越低,建设周期当然也就缩短。还有美国其实一直在隐藏实力,如果让其不顾成本地建造,其速度必然超过我们。美国在二战时期曾经创造了一年建设50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的最快纪录,虽然其航母的含金量不大,但是可见美国的工业实力确实相当惊人,日本当年就被蒙骗了,相同的套路不能再上当第二次。我们在航母发展的道路上,任重道远,还需砥砺前行。


梓蕤


因为技术储备跟生产工艺足够了!在以往我们没有投入航母建设不是不想要,只是生产技术不行而已,除了造不起航母本身,还造不起舰载机,也没有足够的航母飞行员。

而随着辽舰的入列,我们的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有了建造航母的船坞;有了配套零件生产车间;有了舰载机;更有大批被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这使得我们有了大规模扩军航母战斗群的硬实力。

所有军舰的标准状态就是三分之一处于战备装备,三分之一处于返程回国状态,三分之一处于维护状态。因此,目前保守估计我军最少需要6艘航母,这样才能保证随时拥有2艘航母处于战备状态下。在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以前,我们的航母生产都会开足马力生产。

航母确实很有必要拥有,他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不仅可以用来进攻,在防守反击上面也有自己的优势!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机战术配合可以比路基战斗机的战术丰富得多。比如我们如果发现了一个路基空军基地,那么可以用n种办法来摧毁它,可以用弹道导弹,可以用巡航导弹,可以用战机空射导弹来实现,因为路基空军基地是死目标,只要设置好导弹坐标就行了。假如这个军事基地换成是航母的话,那么前两种方式就很难实现,因为不论是用弹道导弹还是巡航导弹从发射到命中都有经过几十分钟时间,这时间里航母已经机动很远距离了,根本找不到航母所在目标。


优己


目前,003航母在建的消息已经得到官方的证实,并且003航母的总段也早已现身,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航母建造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2012年中国拥有了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虽然只是一艘用于海军科学训练的航母,但是也解决了中国多年的航母梦,了结了刘华清上将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的心愿,在辽宁号服役6年多来的时间里,组建编队多次出海训练也对外形成了一定的威慑。

在“辽宁号”航母刚刚服役的第二年,大连造船厂就被证实正在建造新一艘国产航母,之后2017年4月份,002型国产航母下水,由此中国正式成为可以独立建造航母的国家,目前002航母正在进行第四次海试,预计可在2019年年底前正式服役!

经常关注航母动态的军事爱好者可能会发现,中国在建造和发展航母上明显是加快了速度,002航母舾装期间更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地工作,海试速度也快了不少,根据002航母是安装阻拦索出海进行第四次海试情况来看,很可能会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

同时还有知情者透露,正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003航母,采用的是分段建造再组装的快速建造方式,似乎是为了赶进度,多个分段的建造直接在露天环境下施工,此情此景也说明中国加快新航母的建造!那中国为什么加快航空母舰的发展,布武认为大概有一下几点?

迫切需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海军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严重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导致海军实力不足以保卫祖国诺大的海疆,因此迫切需要快速发展以弥补过去几十年“欠下的债”!

国际环境:国际环境的压力应该是最重要的,目前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及战斗群,处处阻挠中国的发展,以96年台海危机为例,动不动就派出多艘航母战斗群进行威胁,并且不仅是美国,日本、印度目前也在大力发展航母!

为了应对目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有力保卫祖国的安全,而按照中国海军的战略需求,中国大概需要6支航母战斗群才能支撑,因此2019年很可能还会看到大连新航母开建,南北双线同时建造的场景!


天下布武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

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航母编队上体现出来。

如果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强,就不太可能拥有它。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发展和建造航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有了航母以后,国家的海上力量将出现立体化、体系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将一个国家的海上活动能力从近海推向了中远海。

航空母舰是一个大型海上活动机场,可以在更远的海域活动,所以任何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在中远海海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与此同时带来整个国家军事力量,最直接的就是海军力量编制体制、指挥体系以及后勤保障的变化,甚至于法规条令、作战理论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国家海空力量出现结构性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它带来的意义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使中国对外来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

也使中国真正意识到了自身的海洋安全问题。海权是任何国家都应该平等享有的国家权利。而霸权主义、单级世界却当今世界的主要节奏。

霸权主义在世界海洋权利的表现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保证的排他性的垄断。霸权主义绝不是一个国家应该拥有的权利,它是根拒强权主义在世界利益问题上强行推行排他性的垄断,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接受的。

随着中国谋求在世界范围的自主发展权力,且不排斥而且于其他国家分享平等的发展的权利,于霸权主义的矛盾必将不断激化。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对大国的崛起而言,有些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我们在和平崛起过程中,也不得不作好准备,特别是军事准备。迅速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是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急。

航母代表了一个战争时代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以交战国现有技术为基础的。当世界各国战争技术已发生变化时,对航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技术是一个体系,是一物降一物式的。若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革,其它部分也就需要变革。  

在战争中,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  

从长远看,未来战争将具有隐蔽、突然、精确、毁灭等特点。而航母由于体积大,就不具备隐蔽的特点,就容易成为现代高科技打击的牺牲品。所以,航母作为一种武器形式,也是一种过渡形式。  

中国建造航母利少弊多。一是将耗费较多资源。二是建成后护卫成本高,容易成为别人打击的目标。  

中国应发展远程精确导弹、激光武器、高性能潜艇等。这里,发展武器,首先,要满足高隐蔽性;其次,要满足打击的突然性;再次,要满足打击的精确性;第四,要满足打击的毁灭性。  

另外,中国建航母,还不如大力发展有关战争的软件技术。如果说过去的战争主要是以硬件为基础,那么,未来战争就将主要以软件为基础,所以,未来战争也是一种软战争,或是一种无形战争。从长远看,中国发展战争技术应注重软技术的开发,应立足于打无形战争的思路。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中国应建立高效率的应急体制、高效率的人才开发制度、高效率的技术开发制度。  

从某种意义看,虽然在短期内,是硬实力决定软实力,但从长远看,还是软实力决定硬实力。


江水趣谈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航空母舰主要是以搭载舰载机的方式作为进攻武器,用于攻击舰艇、潜艇和运输船队,以及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从而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由于军用飞机受油料的限制,无法执行长距离的作战和侦察任务,航母就相当于移动的军用机场,能第一时间将作战飞机运送到事发地段,从而实施威慑、驱散、打击、营救等任务。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为了保卫我国的国土安全,彻底消除来自海洋的威胁,拒敌于千里之外,为了保护我国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打破某些大国对海洋的封锁,以及对我正常运行船只任意的、非法的扣留和检查,以及来自恐怖主义、海盗的骚乱,为了维护我国的海外利益,保护侨民的安全,为了尽国际主义义务,制止地区间的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只有拥有数支强大的航母编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符合我国做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地位。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海军有关部门就已经开始了航母的研究,由于受经费、科技、人才、制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以及国外对我们军事技术的封锁,一直以来实现航母的梦想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1998年,几经周折,我们购买了前苏联空壳的瓦良格号航母,并将其安全顺利地拖到了大连造船厂,从2005年起,我们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材,对“瓦良格号”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修,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在2012年9月建成了我国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

目前,世界上共有9个国家拥有航母,除美国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处在遥遥领先的第一梯队外,意大利2艘,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泰国都只有一艘,均处在第二梯队,我国自拥有了第一艘“辽宁号”后,今年11月17日第二艘航母顺利通过台湾海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双航母时代,在第二梯队稍稍处于领先地位,此时,我国发展迅猛,经济规模和总量远远超过第二梯队的所有国家,而且科技发达、人才充足、技术成熟,390多个制造大类全能自行完成,50多个10万吨以上的造船基地遍及港口,为我国航母超越第二梯队创造了天赐良机,此时不加快发展,更待何时?

航母是大国的象征,是国家利益的保护者,是维护地区和平的重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海洋贸易遍及全球,利益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况且,我们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担负着维和,制止地区动乱的重任,根据我国经济实力和国家需求,在未来20年内我国需要6-7艘航母,除现阶段2艘滑跃式常规动力的航母外,再建2艘8万吨级的弹射型航母,接下来再建几艘10吨级的重型核动力超级航母,这样,我们就可以紧追美国,抛远其他拥有艘母的国家,这叫趁势而发,趁的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势,所以,这时必须加快、加快、再加快,趁的是有些国家放弃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之机,当我们异军突起之时,他们只能望其项背而自叹了。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我们不讲历史,不多说这意义,那意义,就说现在,至2018年4月,辽宁舰第10次从台湾外海通过,有称绕岛巡航,或正时针,或逆时针,随便怎么转悠,可紧紧把宝岛揽于怀中。犹记首次绕岛,正是当年美国航母驻泊处,现在我们到了这,集制空制海反舰反潜为于一身,莫谓辽宁舰只是当年一船壳子,在岸基空海体系支撑下,正有满满的威力,歼-15还不能满油满弹起飞吗?因为世上量产的唯一重型四代机,几个挂点可以推携带重型反舰导弹,这个厉害,一弹可灭一艘大船,多架出动,也是一个见贼杀贼,见鬼灭鬼,见匪捉匪的架势。在我们的近海,辽宁舰可干能干的活实在太多太多,本就是海上移动一机场,在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基本什么仗都可以打,再来一艘075,那是一个什么阵势?打一场垂直登陆,要素俱全的大演习,真个像玩似的。演习从来不玩虚的,真刀真枪真功夫,一招一式,一步一杀。密不透风,铁壁铜墙。

●现在快。以前慢,辽宁舰只是改造而来,第一次建,国产的,002,因为健全了配套,建造完工,只使用了二年多时间,实现了模块化建造,几地同时开工生产,像搭积木似地,几个分段组装上去即可,也不是有意加快,主要的我们有了生产能力,我国造船业,经过了多年发展,现在几乎什么都不缺,都可满足自家生产,都是现成的,还不快吗?就是想造个什么样的预制件,有高精密的数字车床,造起来几可随心所欲,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开启智能制造,加快了航母建设的步伐。

●不用想。我们有需要,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要海洋强国,要开展一路一带建设,要能对国际和平尽到更多责任,这种重器,有与没有,完全不一样。安不忘危,安不忘备,自能记得,这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心心念念。以前,我们没有条件,国家也缺乏建设的资金,当我们购买一废船回国路上,遭遇了大国从中横加阻挠和干涉,也许是一次,对我们印象深刻,他们一边泡制航母无用论,一边从骨子里不愿我们拥有航母,所以才会心生胆怯,他们反对的,正是我们要发展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要几艘?一艘,两艘,三艘,现在能看见的,在江南造船厂,003已经开了工,很快很恐怖,说来就来不是说着玩的,有人就问,哪来的003?看新闻,马伟明已有披露,开了工又停了来,为电弹与蒸弹发生讨论,因为几万吨,什么动力,一直有猜测,但似可证明一件事,003绝非我们的目标舰。要问我们的目标舰怎么样,至少也是11万吨,至少也得是核动力,电弹射当然,全电推当然,我们的技术实现引领了嘛。致说五代机,固定翼的预警机,哪还消说得,没有这些,我们去不了远海,远海博弈,至少实力得对等不是?


魂舞大漠


第一,有钱有技术了;

第二,中国的持续发展依靠海外资源,有必要发展海军;

第三是时间到了,美国有打压世界老二的习惯,英国、德国、苏联、日本、欧盟哪个世界老二敲哪个,中国要抵御美国的敲打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实力。

而且海战是一锤子买卖,世界第二的海军=没有海军,日德兰海战失利后,德国人只有在斯卡帕湾海底去缅怀第二帝国荣光了。

所以中国要加快造航母,至少得有20+。


FX168财经网


加快航母发展,符合航母技术升级进化规律。

近期,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完成维修改造,重新返回战斗序列,并参加了海军节国际阅舰式;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完成甲板涂装划线,并与901型远洋补给舰进行了坞内补给测试,预计很快就要正式入列服役;江南船厂的003航母,经过国内外诸多媒体的爆料,真实进展也已基本确认。

可以看出,我国航母工程自上世纪启动以来,历经多次波折和反复摸索之后,终于从辽宁号改造建设开始走上了正规。辽宁号从2005年4月启动改造,到2012年9月正式交付海军,用时7年半;002航母从2013年11月开工到2017年4月下水,用时41个月;而累积建造过160多艘航母的美国海军,美军建造福特级航母首舰从开工到下水用时48个月。也就是说,初次独立建造航母的中国船厂比经验丰富的美国船厂还要快7个月。

尽管其中有航母吨位和复杂度不同的因素,但也能充分说明中国航母设计建造能力确实取得了快速进步,相信这种进步也会体现在后续航母建造过程中,这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正因如此,中国航母总指挥胡问鸣表示:

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到问世,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具备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能力; 新建的首艘国产航母将在辽宁舰的研制和使用基础上更进一步,跻身世界先进航母行列。同时,更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航母研发能力。

尽管后续航母的建设进程如何,尚无权威消息,但综合已知的信息判断,我国航母工程已经进入快车道,不仅航母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航母设计制造和配套装备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电磁弹射、综合电力等领域甚至已经赶超美国。

加快航母发展,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必然选择。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也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系统之一,通常被当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由于航母特殊的海空协同作战模式和强大的支撑保障能力,使得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编队,能够执行对海、对空、对潜、对陆打击任务,如此强悍的战力,使得航母国家,可以跨越远海大洋,在远离本土的利益攸关地区实施战备巡航和军事威慑。

也就是说,航母如同浮动的国土一样,所到之处,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彰显的是国际话语权,震慑的是损害自身利益的国家和行为。与洲际导弹、远程轰炸机、核潜艇不同的是,航母编队的威慑和打击,更持久、更高效、更全面、更灵活。

二战以来,航母已经成为军事强国的标配,历数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苏联)等大国,无一不是航母强国。美国更是以12艘航母的规模成为当今的海上强权,进而利用航母编队肆意攫取全球政治经济利益,航母已经成为美国实现全球霸权、妄图支配世界的最有力工具。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将在十年内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相比美国的经济体量而言,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差距要大得多,十年前仅有1艘试验训练航母,今天即将拥有2艘航母,仅航母数量而言仍然只是美国的1/6,何况美国航母都是10万吨以上的超级核航母,这样算起来,中国海军在这个方面的差距就更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要建设一支与国力、经济总量匹配的军事力量,打造一支技术先进、规模适中的现代海军,在中国海军驱护舰只持续“下饺子”的过程中,054、052、055等驱护舰以及093、094核潜艇规模都已迅速壮大,如今的海上力量短板和提升关键,就是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新型海空装备体系,这是海上霸权军事建设的经验,也是我国海军进一步壮大的必然。

加快航母发展,是维护海洋权益的迫切需要。

从历史上看,西方强国的崛起首先是从海上攫取了大量利益,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黄金掠夺,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剥削,无一不是如此。一战、二战期间的美国,也是得益于远离战区和海上贸易,并在冷战前后经由海上获得了遍布全球要隘的军事基地,从而获得了今天的霸权。

中国从不谋求霸权,但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之下,在新的商贸能源开发合作大势之中,也不得不面对更为广泛的海外利益和应得权益。无论是打击印度洋上的海盗匪徒,还是保障中东--马六甲海峡的国际石油商贸生命线;无论是维护南海主权,还是维护北极地区的合理权益;无论是与美洲国家的自由贸易,还是南太平洋资源开发,都离不开一支强大海上力量提供支持保障。

在习惯于享受既得利益、信奉森林法则的西方强国面前,维护和保障这些权益,不能只靠外交官的唇枪舌剑,更需要一锤定音的“海上真理”。显然,海外利益越广泛,政治经济竞争越激烈,我们对航母的需求也就越迫切,这也势必要求中国海军加快航母为核心的海上力量建设。

加快航母发展,是突破岛链封锁的迫切要求。

如果说几年前还曾遮遮掩掩,那么现阶段海上霸权对于中国的扼制围堵已经图穷匕见。从日本本岛到菲律宾的这条弧形的岛屿链,从太空到天空,从海岛到水下,星罗棋布的分布着侦察、监视传感器和控制终端,直接联通美日指挥控制机构,时刻掌控着进出这条弧线的中国海军,妄图将中国海军封锁在岛链之内,将中国力量和中国利益控制在岛链之内,甚至中国沿海以内。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现实。多年来,为了突破这条为中国量身打造的锁链,我们想尽了多种措施和手段,水面、水下和太空的阴谋阳谋,归根结底都要依靠硬实力来实现。这个硬实力,一方面是以陆制海的弹道导弹,能够有效对沿线的岛屿要塞和海上移动目标进行实时精确打击;另一方面,就是水面舰艇、轰炸机编队,长期持续进行常态化巡航,以期掌控岛链动态、实现有效突破。

显然,如果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航母编队,就能够凭借海空潜多方力量的支持,更好的威慑和压制岛链防御力量,从而更加持续可靠的冲破这道枷锁。

加快航母发展,是推动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

时间将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但统一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不能不成为国人心头之殇。在可能出现的军事行动中,面对海上霸权极有可能采取的军事介入,我军航母将成为阻遏霸权军事干预的有效手段。

对于这样一场决定未来和国运的重大军事行动,霸权必然全力以赴。设想美方调动3个航母编队支援,我军就需要至少3支航母编队予以阻击,而且根据东西两侧同时突击登岛的需要,整片战场对于航母的需求应该在4~5艘。更何况,美军航母预计仍会增加,届时可以派出的航母编队,或许会更多。显然,以目前我军的航母等海上力量,还不足以确保赢得这种霸权干预下的局部战争。

需要注意的是,阻绝霸权航母最好的手段,依然只有航母,陆上的弹道导弹只是威慑手段,除非大国之间决意玉石俱焚。

以上述力量对比和形势演化来看,我国海军仍然急需加快航母发展,预计要在2025年达到5~6支航母编队的规模。这个海上力量规模,既是确保战争胜利的必须条件,也是震慑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低武力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