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上世紀一個人能頂五個師?如今這個人讓某國航母編隊不敢上前來?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一位專家被美國人稱為“能頂得上五個師”,他就是錢學森,這位專家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的“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是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工作。他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聲速流動相似律,並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

上世紀一個人能頂五個師?如今這個人讓某國航母編隊不敢上前來?

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高亞聲速飛機設計中採用的公式是以卡門和錢學森名字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此外,錢學森和卡門在30年代末還共 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而在新世紀裡,這種專家同樣是有的,他在回國的時候,甚至美國航母編隊都後退了上百海里,雖然他研究的並不是武器,不是導彈,但作為航空物理學的頂級專家,他為我國做的貢獻也沒有小到哪裡去。他叫黃大年,一個年僅58歲,便因為工作而犧牲的天才科學家。黃大年教授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無私的愛國者、吉林大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新興交叉學部學部長,作為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國家深探專項裝備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航空探測裝備主題項目首席科學家。

上世紀一個人能頂五個師?如今這個人讓某國航母編隊不敢上前來?

黃大年教授負責協調和組織管理我國跨部門和跨學科優勢技術資源和團隊,充分挖掘我國在超高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納米和微電機技術、高溫和低溫超導原理技術、冷原子干涉原理技術、光纖技術和慣性技術等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成果並形成了技術能力,首次推動我國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裝備研發,攻關技術瓶頸,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是新時代海歸科技報國的楷模!黃大年教授永垂不朽!很多人評價他是“純粹的知識分子”,因為他“什麼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很多人評價他是“另類的科學家”,因為他對待科研只一句“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作為一個能讓美國都心驚膽寒的科學家,黃大年將整個中國軍隊的探測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提升了幾十倍,讓中國在探測能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黃大年的專業所長是地球物理學裡的探測專業,眾所周知,現代的戰爭中,探測技術是否先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戰爭的勝利與失敗。

上世紀一個人能頂五個師?如今這個人讓某國航母編隊不敢上前來?

對於海軍,定位和探測能力更為重要,海軍沒有定位和探測能力的話,甚至想在海上執行遠距離作戰任務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更不用說潛艇部隊如果沒有海中各種地圖和探測數據的話,在海底航行的核潛艇甚至遇到各種各樣的奇怪地形毀滅也不奇怪。而在我國完善空天探測系統和打擊系統的過程中,黃大年教授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他帶領的團隊開發出的大量設備,完美的補充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空白。作為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家,黃大年的夢想是把地球變得透明一些、更透明一些。地球深部探測計劃就是找到開啟“地球之門”的鑰匙。曾在國外生活多年的黃大年深知相關裝備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也深知國外是如何嚴控這些裝備對華出口的。黃大年用畢生努力實現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一,展現了一名新時期海外歸國人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崇高品格。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有著強大的感召力,將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中國夢書寫無愧於祖國和人民的輝煌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