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今年部分水稻收割晚,種小麥也遲,對明年小麥產量與價格影響大嗎?

博望小戴


小麥播種太遲了,對產量確實影響很大。記得有一年我們當地臘月小麥才出苗,小麥產量明顯下降。農作物是有生長週期的,而季節不等人,農時不能誤,尤其是小麥成熟期在“小滿”節氣,有句農諺語:“麥到小滿死”,也就是無論種的遲,還是種的早,小麥都是同時收割的,小麥種遲了,小麥生長期就不夠了,分櫱少,不封行,穗短,籽粒不飽滿,品質下降,千粒重、穗粒重下降,從而影響小麥收成。

當然,小麥只要不是太遲,對產量、品質影響不大。東北水稻產區水稻收割推遲半個月左右,對小麥產量影響不大,東北水稻產區冬季水稻田可能都休閒了,不會種小麥的,東北小麥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種小麥的地方比較少,因此,水稻收割推遲幾天,對小麥種植影響不大。

另外,小麥種遲了,還可以後天補救。小麥種植時,多施底肥,每畝施入氮磷鉀複合肥2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氯化鉀肥10公斤。小麥出苗後,及時葉面噴霧98%磷酸二氫鉀300克+0.01%蕓薹素內脂20克兌水30公斤。冬季澆冬水,可根據小麥長勢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左右。開春後澆返青水,追返青肥要早,每畝再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進小麥分櫱、拔節、封行。小麥封行前,葉面噴霧10%硫酸銅10克、10%硫酸鉀10克、10%硫酸鋅10克、硼肥、鉬肥各10克,可混合噴霧,兌水1000倍液,能促進莖稈粗壯、穗長粒大,能增產10%——30%左右。但要防倒伏,氮肥用量,要以苗情而定,防止旺長。

今年東北水稻因受低溫連陽雨影響,陽光寡照,大風低溫,收穫期推遲15天——20天左右。如果小麥推遲1個月播種,乾脆就休耕一季。去年我們這有一農戶100畝水稻田因連陰雨天氣,水稻田裡有積水,無法播種,一拖再拖,最後只得休耕一季。小麥推遲半個月播種,對產量影響較小。今年我們當地乾旱少雨,小麥播種後,半個月才出苗。小麥冬季管理上打除草劑,目前,我們當地農民正在打除草劑,施肥。春季是小麥生長關鍵期,要加強病蟲害防治、追肥、控旺、清溝瀝水,中耕培土。

今年水稻收割產區大部分收割期沒有推遲,只有東北水稻收割推遲了。對小麥播種影響不大。從目前情況來看,冬小麥都播種了,出苗正常,長勢良好,對小麥產量沒有影響,明年小麥不會減產。

遲播小麥要加強生產管理,促進小麥早分櫱、早拔節、早封行、早抽穗、早揚花、早灌漿。多施磷鉀肥,多噴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硫酸鋅葉面肥,調節小麥生長,增加小麥抗逆性、免疫力。

以上純屬長江老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評論留言,互相交流分享觀點。


長江三農


不會有影響,老家有句古語,能種十月一杆槍,不種八月撲滿墒。三個月種,一個月收,記得有一年冬天一直沒有下雨,犁的敞口發子沒辦法種,臘月十四下一場小雪,那一次也有不少人種,我也抱著試試看種了一畝多,來年小麥大豐收,他們沒種的連麥種都沒有。


永遠是朋友1267


今年小麥種植的比較晚。原因主要是有的地方種的有辣椒,辣椒砍完之後還要晾曬,晾曬之後還要把辣椒一個一個掰下來。現在已經是金錢社會了,和以前不一樣,以前舊社會的時候都是互相幫忙,現在的話鄰里之間幫個忙也要你請他。給他拿工錢,他才會給你幹,所以想要把麥子種的快就必須提前把工人給找好了。


小麗農村記


小麥播種晚了,對產量多多少少會有影響,但是這和來年的價格沒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

水稻收割晚了,影響到小麥種植,如果到了小雪大雪節氣還沒有種下去,這就徹底影響到產量了,有可能導致冬小麥大幅度減產;如果是在寒露霜降節氣種的麥,其實對來年產量影響不大,如果趕巧暖冬,種的晚了還能預防來年倒春寒的危害,不僅不減產,還有可能增產。

種植水稻的地區大部分都不是小麥的主產區,尤其是水稻收的晚的地區,更不是小麥主產區,所以,這些地區的小麥對於小麥價格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河南省的小麥產量佔全國冬小麥產量的20%左右,只要河南的冬小麥不受影響,全國的小麥價格基本上還是穩定的,這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

所以說,種的太晚了會影響產量,但是因為水稻導致的冬小麥產量下降,對全國小麥價格基本不會有影響。

農業要看全國市場,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市場動態!



農田耕者


今年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秋糧收割有所推遲,秋糧收購進度也整體偏慢,部分地區收割完水稻後,繼續種植小麥,水稻收割推遲後自然影響小麥的播種期。12月17日發出了秋糧收購進度數據,中晚稻、粳稻收購量同比減少了119萬噸和610萬噸,實際上今年不僅僅是部分地區水稻收購推遲,玉米也有同樣的問題,比如黑龍江地區玉米採收整體推遲了不少。當前小麥的市場價格較為平穩,市場收購價為1—1.27元/斤,12月16日平均收購價為1.16元/斤,與售糧高峰時相比,平均收購價有所提升,對於2020年的小麥價格走向,很多種植戶也是非常關心的。今年部分地區水稻收割偏晚,使得小麥播種期推遲,是否會影響2020年小麥產量與價格?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部分地區小麥播種期推遲,不會對整體產量形成較大影響

種植農作物講究一個時節,這是長時間摸索出來的自然規律,農作物遵行規律可以獲得更高的產量和品質,種植小麥也同樣如此,今年部分產區小麥的播種時間跟往年相比推遲了10天左右,少數地區更是推遲了15天以上。理論上來說,小麥播種期推遲,可能面臨著產量下滑的影響,但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現象,大部分地區依然是正常時間播種的,即使晚播的地區產量有所下降,也不會影響整體的總產量,風調雨順的地方產量還可能增加,畝產量1500斤也是有可能的。一增一減意味著總產量的波動幅度不會很大,那麼小麥價格也不會有大的波動,基本上維持今年的水平。

二、小麥最低收購價弱勢運行,意味著普通小麥價格難有大行情

從2004年開始,小麥和水稻都執行著最低收購價制度,這是為了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確保糧食安全,但連續十幾年上調收購價,而小麥的消費量未同步明顯增長,市場供求關係出現失衡。相關方面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開始通過下調最低收購價來調整小麥種植面積,2018年小麥託市收購價為1.15元/斤,比2017年下調了0.03元/斤;2019年小麥託市收購價在2018年的基礎上繼續下調0.03元/斤;2020年小麥的託市收購價雖然沒有繼續下調,保持1.12元/斤,但也同樣沒有出現上調收購價的現象。普通小麥價格可以說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很大,只要託市收購價格未明顯上漲,小麥的市場價格就難有大行情。



三、臨儲小麥去庫存不達預期,以及進口小麥的衝擊,國內小麥價格依然上漲乏力

當前小麥的臨儲拍賣仍在繼續,但從實際成交情況看,小麥去庫存壓力依然比較大,12月18日計劃投放301萬噸臨儲小麥,2014年至2018年產的小麥都有,綜合成交量只有5.06萬噸,綜合成交率僅為1.67%。其中2014年和2018年的白小麥,還有2018年的混合麥卻是零成交,從區域上來看,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地區的成交率分別為2.22%、1.99%、1.08%和1.72%,湖北和山東地區全部流拍。國內小麥去庫存進度明顯偏慢,可以說不太理想,然而還面臨著進口糧源的衝擊,每年依然有不少小麥進口,對國內的小麥價格來說是利空,會制約著其價格上漲。

四、普通小麥消費需求呈下滑趨勢,優質糧源會有一定的漲幅

2019年多個小麥主產區迎來大豐收,在2018年時多個產區的畝產量在800—1000斤,而2019年的產量大部分超過了1200斤/畝,少數產區甚至達到了1500斤/畝,產量的提升並沒有推動小麥價格的上漲。相反受需求下降的影響,小麥的口糧使用量卻呈下滑的趨勢,這也是近幾年普通小麥價格穩中有降的主要因素。當然現在也有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優質小麥的需求量是增長的,大部分進口小麥中都是優質小麥,主要得益於麵包、餅乾、蛋糕等需求量明顯增長,國內多個深加工企業也在探索訂單化種植,從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看,優質小麥的價格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總之,今年部分地區種植小麥推遲,不會影響大的格局,而且部分推遲的地區,也不見得後期小麥產量會有明顯的減產,如果後期未出現“倒春寒”或者持續乾旱天氣,那麼小麥的總產量會表現較好,不排除再次出現大豐收。從近幾年的市場行情看,小麥價格的高低跟當年產量難有明顯的關聯,這主要是因為普通小麥的總產量基數很大,較長時間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即使2020年小麥產量出現減產,市場上的糧源供應量依然很充足。因此種植戶對於2020年小麥價格,也不要期望值過高,基本上會在託市收購價附近徘徊,需要做的是後期得把田間管理做好,爭取產量穩定在1200斤/畝以上,這樣種植效益相對好些。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今年部分地區水稻收割推遲,種小麥也推遲,2020年小麥產量與價格是否影響大”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俗話說:小麥是收三月,丟三月。意思是年後的農曆三月,是決定小麥豐收或減產的關鍵。因為小麥最關鍵的生長期全在三月。

01.晚麥也高產

【1】.麥田種麥的優勢:題主可能是在水稻的茬口上種植的小麥,這很好。麥田種植的小麥比旱地種植的小麥有優勢,因為麥田保墒。麥田就是栽秧種麥的兩用田:收割了小麥之後放水整田種植水稻,水稻收割了以後又種植小麥,這樣反覆的循環種植。麥田經過放水栽秧土壤就會被水泡透了,而且,還會在活土層的下面儲藏了一些水分。因此,從土壤墒情上來說麥田種麥要比旱地種麥有優勢。
【2】.種植措施:①.要提前排水:麥田種植水稻,要在水稻的稻穗勾頭的時候,就要把稻田的水全都挖幹。對於那些積水較多的水田,四周和中間還要起溝排水。這樣才能使稻田的水乾的快不會耽誤種麥;②.深犁耙熟:水稻收割了以後如果是田塊較溼,可把麥田先犁過來曬著。這樣,麥田就會幹的比較快,或者你還可以挑幹一點的麥田先種著。待犁過來的土埖子曬乾後再用機器耙碎,然後,用秸稈粉碎機把稻茬樁打碎後再耩播麥種。耩播麥種後,要把麥田震壓密實防風保墒。之後,再清通中間的廂溝和四周的排水,避免下雨的時候小麥受澇。

友情提示:現以667平方米提供一組數據供播種參考:a. 氮磷鉀17:17:17的三元複合肥100~110斤左右,另加15斤尿素用於小麥的前期生長;b. 用包衣劑拌種的小麥原種28斤左右。

02.小麥的田間管理

【1】.年前的管理:由於田溼小麥播的較晚,麥苗也就出的較晚。但也證明了麥田裡面的墒情好,現在溫度基本還在10℃以上,小麥還是在緩慢的生長中。從目前來看今年也算是一個暖冬,所以,這對晚小麥的生長很有利。在麥苗沒有出全之前,不要為了保墒防凍用機器帶著石磙去碾壓麥苗。那樣會把正在出苗和還沒有出土的麥芽給軋爛了。這個時候你也可以暫時的歇冬。待過一段時間麥苗長大一點了,愁著晴朗溫度稍高的天氣。每畝用98/100的磷酸二氫鉀200克,兌水35斤對麥苗均勻的噴施一遍。磷酸二氫鉀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它可以調節小麥的生理機能。提高小麥細胞的活性,更重要的是它還能促進小麥根系的增加,使它能夠更有效的去吸收土壤中的營養。

【2】.晚麥的年後管理:早麥和晚麥在年前是分不出豐收和減產的。在年後才是最關鍵的生長時期,雖然有時候很大程度上小麥受天氣因素的影響較大。但是,人工管理還是決定晚麥產量的關鍵因素。

年後氣溫升高
時,晚麥也會生長的很快。由於它的能量因為晚播,在年前沒有被過多的消耗掉全都蘊藏在體內。所以,在年後春暖花開時,它會生長的很強勁。返青起身和拔節,它們上下銜接的很緊湊。也就象我們人說的那樣,三步並著兩步走。這也是小麥自身調節的一種功能。它只不過是把小麥的分櫱期,和莖杆的生長期給壓縮了。分櫱的麥株可能會少一點,莖杆也會生長的矮一些。但是,它的麥穗還是一樣大的。分櫱少我們可以在播種的時候,用加大種子的用量來彌補。

友情提示:就晚麥的年後管理提示二點做為參考:①.在雨水和春分之間也是晚麥的分櫱末期,每畝可用復配型除草劑:苯磺隆+精噁唑禾靈+40斤清水均勻的噴施在麥苗上,清除麥地的闊葉草和禾本科雜草。藥量要根據使用說明配比,不可隨意加量避免造成藥害;②.在拔節期要做好一噴三防的預防工作,使晚麥也能夠高產豐收。


溫謦提示:①.總結今年晚播小麥的原因,明年提前做好麥田的排水工作,使收割水稻後不要再耽誤小麥的播種了;②.晚麥要採用足種、足肥精耕細作的方式播種小麥;③.晚麥只要做好水肥的科學施用。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晚麥同樣也能高產;④.小麥不會象花生和西瓜或蔬菜水果那樣,早上市可以賣個較貴的價錢。而小麥是國家調控的,是不會因為誰的小麥賣的早,誰就可以賣一個高價錢的。小麥的價格與先賣和後賣是沒有多大區別的。


豫南鄉農


今年部分水稻收割晚,種小麥也遲,對明年小麥產量與價格影響大嗎?

截至目前,冬小麥主產區北方大部分地區正處於分櫱期,新疆、西北、華北北部等部分地區進入越冬期,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處於三葉期到分櫱期。從播種進度來看,黃淮海部分地區因為天氣影響,玉米、優質稻收割推遲,擠佔了冬小麥的播種時間,再加上南部部分地區持續少雨溫高,氣象乾旱形勢嚴峻,影響了小麥的適期播種和正常出苗。

受此影響,再加上安徽等地的持續旱情,這些地區的小麥單產很可能會下降了,下降的幅度還要看明年開春後的田間管理等能否跟得上。從全國範圍來看,最近幾年來,我國小麥種植面積逐年是略有下降的,包括改種、休耕等影響在內,但如果天氣條件較為有利的話,小麥的總產還是會有保證的,比如2019年因為“天幫忙”,小麥產量和品質都是近些年來最好的一年。

至於2020年的小麥市場價格,糧小咖個人認為仍將會在最低收購價格水平上下和託市小麥拍賣成本價之間,呈現箱體波動態勢,幅度有限。一方面,託市小麥的庫存充足,加上2019年收購的2000多萬噸,2014年以來的庫存量預估有9000多萬噸的水平,過了春節之後,拍賣底價會不會下調?銷售拍賣的策略怎麼制定?將成為影響市場行情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2020年國家將繼續在主產區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且底價已經公佈,保持2019年的國標三等1.12元/斤水平不變,這將為新年度小麥市場價格的底部給予了確定。

綜上所述,今年部分地區小麥播種推遲,苗情不好,對明年當地的單產水平肯定是有影響的,但要說對價格影響有多大,目前來看不會有啥影響,2020年國內小麥依然會呈現供需寬鬆的態勢,價格走勢也將繼續受到託市收購和拍賣的主導。


糧小咖


每年進入10月份,就是農民朋友們忙碌的季節,包括秋收、整地、施加基肥、準備麥種等,這段時間大家都進入忙碌期。事實上,小麥播種太晚,冬前積溫不夠,容易導致幼苗小、苗弱、根系發育不良、產量低,使小麥減產10-30%左右,從而影響小麥價格肯定上不去的問題,如果播種太晚,必須採取措施保證小麥產量和收入的穩定。

小麥播種日期有早有晚,不盡相同,近幾年冬季溫度偏高,就有農民朋友認為小麥晚播能防止越冬前小麥過分生長,以及能夠減輕蚜蟲等病蟲害的發生,從而促進小麥增產。其實,小麥播種還是要按照適宜播期進行,過早或過晚都有害處。一、溫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齡小,冬前營養生長量不夠而形不成壯苗;二、根系不發達,分櫱少,體內有機養分積累少,抗逆性差; 發育延遲,穗分化開始晚,穗頭小; 成熟延遲,種子形成和灌漿過程處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千粒重降低,顯著減產,影響品質。不同地區條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麥在10月5-10日播種,到12月10日,日平均氣溫下降到0℃進入越冬期,冬前大於0℃,積溫600-650℃,能滿足小麥形成壯苗的要求。

一般說來,小麥播種仍然要遵循科學的時間,播種太晚,影響仍然很大,但一旦播種遲了,就必須採取果斷的措施提高產量,否則只會損失更多的錢。





楊小夥愛中國


今年由於天氣乾旱,山東大部分地區冬小麥播種延遲。本來秋分末期至寒露時節是小麥的黃金時機,但是,那個時間段是滴雨未下,土地乾旱,難以播種,只有部分很少的水澆田播上了種。

大約在霜降到立冬時節,山東東部部分地區才下了一場小雨,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就這樣,人們還抓緊時間播了一部分小麥,苗出的也不太好。

現在沒有播種的小麥田,只能明年用來種花生或者其他農作物,早期播種的麥田麥苗長勢尚可,播種過晚的麥田由於小麥出苗晚,麥苗較弱,根系不發達,越冬困難,會對明年的小麥產量產生很大影響。

如果今冬雨水充足,麥田商情好,麥苗能安全越冬,明年開春及時澆返青水,加強麥田管理,也有可能取得好的收成。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小麥播種晚了,對產量價格有一定影響。

小麥都有最佳適播期的、過早過晚都對產生一定影響,小麥過早播種生長過旺,消耗大量養分,易受凍害。

小麥播種過晚,冬前麥苖有效分孽少,次生根系少而弱,積累糖分和營養少,抗冬能力減弱,不利安全越冬。

小麥播種過晚影響小麥分孽和幼穗分化,減少畝穗數,因為生長期不夠,會造成千粒重下降,品質降低,畝產量減少。



小麥遲播要加強田間管,做到促使小麥多分孽,早拔節,早抽穗,早揚花,早浂漿,

及時抓好病蟲害的預防,把病蟲害控制在初期。

合理科學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微肥,提高小麥抗逆性,達到晚播不減產,不降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