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人说四川省地震比较多呢?

朝哥的36


我们都知道地震的本源其实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之所以四川发生地震的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四川处在地球板块运动的褶皱带之上,这种褶皱带又称之为断裂地震带,随着地壳运动频发,所以地震就会增多。四川地震带整体上属于我国西南地震带的范围,算是比较密集的地震带之一,基本上四川境内有三大地震带,包含著名的龙门山地震带(武都--马边地震带)、康定甘孜地震带、安宁河谷地震带。而为什么说龙门山地震带著名呢,因为前些年四川发生的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都与这条地震带相关,此地震带也是四川境内最长的地震带,贯穿四川南北。
龙门山地震带从川北的广元开始,向西南弧形走向,沿着四川盆地边缘直达南部乐山。而康定甘孜地震带与安宁河谷地震带基本同属一条地震带,从甘孜最西北边界,东南走向一直延伸到康定(这一部分为康定甘孜地震带),再从康定的贡嘎雪山开始垂直南下经攀枝花进入云南境内(这部分为安宁河谷地震带),这三条地震带基本程一个“Y”字型影响着四川北部、西部、西南部。
从四川境内的地震带走向分布其实就不难发现,这些地震带主要处在川西高原,形成原因与四川盆地有很大关系,更与青藏高原有很大关系。归根结底是因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挤压以后,印度板块插入欧亚大陆板块下方,青藏高原隆起以后向东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四川盆地,而盆地下方的地质比较坚硬,阻挡了青藏高原继续向东,所以地壳作用力便不断在川西高原集结,最终产生了断裂带、地震带,由此引发四川地震相对频繁。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08年之前人们很少提到地震,最多也就是谈谈以前唐山大地震,但是08年之后,身边的每个人都敏感了,每一次地震都会特别注意,关注是哪个地方发生的。

有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总感觉床在震动,像地震一样,然后突然起来观察一会,看看地震播报网,大部分都是虚惊一场,可是那种窒息感却实实在在的存在。

08年对于我来说,真的是留下了心理阴影,变得很敏感,对于地震,我变得更加害怕它,或许这就是我的噩梦吧


卖小兵的米粉


答:中国一共有23条地震带,在四川周边就有好几条;而四川龙门山断裂带比较活跃,也是造成几次强震的原因,比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等,都和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有关。


在10多年前,我们很少听到地震的消息,比较著名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似乎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小地震接连不断,比如就在2019年12月18日08时14分,四川内江市资中县就发生一起5.2级地震,部分人还通过网络通信提前收到了地震波即将到达的倒计时。

我国四川省属于地震的高发地区,我们来看中国地震台网实时公布的数据,在中国境内也就四川出现的频率最高:

对于3级以下的地震不注意的话感受不到,4级地震会造成悬挂物的大幅摆动,5级地震能使门窗作响,6级地震能让人站立不稳,从中国地震台网公布的消息来看,四川地区两三天就会出现一次小震。

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严重挤压了欧亚板块,导致青藏高原缓慢抬起,然后抬起的高原向东又挤压四川盆地,于是在四川盆地和龙门山的相接处将会积蓄应力,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导致地壳的断裂,从而引发地震。

其中龙门山断裂带,就是青藏高原挤压四川盆地形成,长约500公里,宽度有70公里,受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龙门山断裂带西侧的地壳有60~70公里深,而东侧只有不到50公里,使得这个断裂带非常活跃。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就是龙门山内部的应力释放导致,目前,印度洋板块还在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欧亚板块还会继续受到挤压,四川附近的地质活动还将在未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四川成都不在任何地震带之中,所以基本不会发生地震,只有周围发生强震时,地震波会对其造成一定震感。

预测地震是世界性难题,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地震防范工作,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提前预知地震波的到达,然后做好相应防备。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为什么有人说四川省地震比较多呢?

四川境内分布了8个地震带,其中的龙门山地震是大多数人至少有所耳闻的一个,因为2008年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和2013年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都位于这个地震带上。

而另外七个地震带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破坏力较强的大地震,且震级都在6.0以上。它们分别是:

发生过7.2级地震的金沙江地震带、发生过8次7级以上大地震的鲜水河地震带、理塘地震带、发生过7.5级大地震的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发生过7.5级大地震的松潘-较场地震带、发生过2次7级以上大地震的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和发生过5次6级以上大地震的木里-盐源地震区。

之所以不少人会觉得四川频繁发生地震是从汶川地震开始,主要是因为之前所发生的较大震级的地震距离现在的时间相对较为久远,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大多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和三个。

川内有记录的5到6级地震有21次,6到7级地震8次,7到8级地震6次。上一次川内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那时在1976年的8月16日,7.9级的炉霍地震,虽然那里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但也让震区的木制房屋倒塌严重。

而2008年的5月12日,让所有经历、或见证这场灾难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还记得那时的我正在读高中,而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平日里该午休的时候。

只不过,这一天我并没有乖乖睡觉,而是趁着宿管员离开之后偷偷去卫生间洗了个澡。当我扎好马尾,带好帽子,心想着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床开始猛烈的晃动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地震(有记忆以来明显感受到)。

要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并不等同于它的震级大小,之所以汶川地震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一方面是其震级达到了8.0,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它是一次浅源地震(70千米以内),也就是说该地震的地下深度为10到20千米之内。位于震中的区域地震烈度高达11度,且10度区域的面积覆盖了3144平方千米,从映秀到北川的长条状分布特征,南达汶川,北抵青川。

大多数人在感受地震强度的时候,往往会单方面的以震级为依据,但仅仅是这一个数据指标,是难以得出地震破坏力大小的。那些对人类造成伤害最大的地震其实都有共性,地震灾害主要都是由浅源地震所造成。

而且,浅源地震又是陆地上占比达到95%以上的地震类型,从这个比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常见性。除了汶川大地震,其实2010年的玉树7.1级地震,以及2011年的7.2级土耳其凡城地震,它们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浅源地震。

当一个地方发生地震之后,很多人都会担心之后的时间会不会发生更大的地震。实际上,从发生的概率来说,一般震级并不小的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都是多次余震,通常不会出现更大的地震。

余震的强度一般都比主震更小,它们发生于不同时间的同一地点,且余震的持续时间甚至可以从几天持续到几个月。大陆板块彼此之间的移动,会在较长时间后导致压力累积,地震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地壳下能量的释放。

可以肯定地是,截至目前,尚且没有任何现象、动物或专家能够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比如大家熟知的地震鱼和地震云,如果某次地震刚好看到它们,那无疑是巧合。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地震仪有很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收集地震的信息,除了给人类带来重大破坏的地震之外,那些我们时常没有感受到的地震信息也会被捕获到。

虽然地震不过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为了将其对我们可能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很有必要花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地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地震的预测,那自然是整个人类的福音。

而在此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地震发生时如何紧急避险充分了解,这对于灾难发生时要如何应对来提升存活率特别重要。与此同时,房屋的修建也需要能够抵抗一定震级和破坏力的地震,这也是对自己的财产和生命负责。


悟空科学


12月16日12时45分,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附近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中国大致有几个地震非常高发的地区:新疆、台湾、四川、云南。

为什么地震都集中在这地区呢?

先看下面的两张图,不用过多的解释,你就明白了:

提到地震,大家都会想到大陆板块的交接与碰撞,其实,在板块内部,地壳的运动也会十分的活跃。以中国历史上最强地震之一的汶川大地震的来说,汶川县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
这是一条特别要命的裂缝。长约500公里,宽70公里,规模巨大,沿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以成都为代表的大城市群。

它是咋形成的呢?

在一亿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青藏高原诞生。高原在抬升时向东挤压四川盆地,于是慢慢在地下积攒了惊人的应力,时刻等待着爆发。

所以啊,四川人,特别是映秀到青川这一带,人都是活在跷跷板上的,这块板子撑不住,就会绷断发生地震。

愿天佑四川,少灾少难!

爱答冷知识的重口味萌妹子,欢迎关注!


科学重口味


地壳下有软流层,不同地貌就像冰山一样浮在上面。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属于两种地貌,两种”冰川”,摩擦久了容易地震。所以图中红线就是地震频发地带,汶川雅安宜宾都在上面。另外太行山燕山与华北平原交接处也是地震带.

拿四川来说,盆地内尤其是成都平原,因为历史属于淤积地质板块,内部很难地震,淤积物也有减震效果。即使离地震带近,周边8级地震对成都平原影响有限,基本无伤亡。



郭宥嘉413


从地理位置看,四川省尤其是四川西部,位于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所以地震多,而且强度大。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龙门山地处巴颜喀拉地块东边界,西边是巴颜喀拉,东南方向是相对比较坚硬的四川盆地。

板块推挤导致巴颜喀拉地块运动受阻形成断层。龙门山断层有四条大断层它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以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

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群。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并非是汶川地震的余震,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而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在南西段,距汶川地震主震区87公里。

扩展资料: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

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

绵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龙门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边缘2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4米,龙门山是四川强烈地震带之一。

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公元2008年5月12日,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发生里氏8.0级地震(汶川大地震),这次地震共造成超过87150人死亡和失踪(其中遇难人数69227人,失踪17923人)。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雅安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介绍,2013年发生在雅安的7.0级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有一定的关联性。

希望我们人类尽快研究出预知测出即将发生地震区域,避免人类惨烈伤亡!





皖南胖姐新生活


四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川西,这里是几个活动地块的边界带。西部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是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菱形地块,其中四川盆地是华南地块的一部分,物质较为坚硬,密度大。西部的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下向东移动,应力在板块边界集中和释放,川西的地震带就是这个板块边界的一部分。


物探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随后还发生了多次余震,网友不禁好奇,为何四川地震相对于别的地方要多一些?


为什么四川总发生地震?四川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地震分类: 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一般划分为: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诱发地震,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绝大多数都属于构造地震,发生这种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而产生的。 四川分布着多个地震多发带,有龙门山地震带、攀西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岷江断裂带等多条主要地震带,因此四川发生强震的次数较多也就不奇怪了。当时九寨沟的7.0级地震,震中就发生在岷江断裂带附近。


四川发生地震的地质原因: 印度洋板块每年以约15cm的速度向北移动,导致亚欧板块受到强烈的压力,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并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累积,易造成了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易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上,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震感较强烈。


地震成因 当年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冒鬼火


不请自来:本人在08年地震之后,有机会跟随山东省对口援建某项目部到震区生活了几个月,期间遇到过山体滑坡、泥石流、大小余震不断,关键的选定的新地址泥泞不堪,淤泥没过膝盖,车辆进不去,一些设备只能靠人工搬运。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四川地震比较多,还是源于进几年不断的关于四川以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播报新闻,就会让人想起来512特大地震带来的影响,由此联想到这么一个地方。另外就是四川盆地属于我国的地震带分布范围,处于板块运动的活跃地带,一说到地震带,自然会想到曾经发生过地震的四川,所以才会有题主的一些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