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浙江:把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摆到重中之重

今天下午,浙江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场新闻发布会。

浙江:把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摆到重中之重

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介绍,截至3月5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出院1153例,出院患者占确诊病例的94.90%。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成效明显,“五色图”变成了“单色图”,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按规定已由一级调整为二级。虽然等级降低,但我们风险意识不能降低,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始终不能松。各地要围绕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紧扣“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继续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和“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

一要做好重点地区进入我省复工复产人员的排查;

二要把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摆到重中之重位置,精准施策、闭环管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分类指导”策略,发挥侨团商会和侨胞家属的关键作用,建立完善联系人清单、回国提前告知、受控返乡、重点人员隔离、密接快速倒查等有效机制,把好返乡摸排关、入境管控关、通道管控关、社区管控关和隔离管控关,全力抗住第三次冲击波,切实打好疫情防控战的下半场。


记者提问: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食用野生动物后,对于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等产业,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

浙江省林业局副局长 陆献峰:自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林业部门坚决部署要求,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进行执法检查,打击违法,依法监测,坚决阻断可能的野生动物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截至3月5日,检查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场所、经营利用场所、野外活动企业等各类场所61096处,侦办刑事案件20起,查处行政案件77起,收缴野生动物3558头,制品1144.1公斤,收缴猎夹猎套等各类禁用器具2999件。全省48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连续进行巡查监测,执行日报告制度。

目前,我省有陆生野生动物繁殖企业999家,繁育物种包括鸟类、兽类、蛇类、龟类等412种,这里包括野生动物园的物种。有陆生野生动物经营企业1070家,涉及物种133种。

下一步,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决定精神,一方面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相应的产业,重点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决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持续严厉打击乱捕乱猎,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开展以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二是全面禁止以使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等行为,禁止使用包括人工繁育饲养在内的陆生野生动物。三是严格规范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活动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和检疫检验制度。

FM95浙江经济广播记者提问:这次疫情对建筑业有较大影响,请问如何推进建筑企业复工复产,你们有哪些举措?

浙江省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应柏平:疫情发生以后,全省建筑企业面临返岗人员少、原材料供应难、资金压力大,以及施工合同纠纷逐步显现等问题。对此,我们坚决贯彻决策部署,精准施策,统筹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结合实际研究下发了《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发展》的通知,从6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举措,并深入一线宣传,指导各地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其中涉及建筑行业的有4条:

一是支持企业妥善处理工期延误,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适用不可抗力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因疫情防控产生的工期延误风险,合理顺延工期。

二是帮助企业减轻资金负担,鼓励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加强互助,合理分担停工损失,协商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工程款支付进度。另外,协调帮助企业降低用水、用气成本,降低或缓缴职工的住房公积金。

三是开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因防控需要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可先开工后补办施工许可手续。

四是及时提供工程造价调整依据。因疫情防控导致人工材料价格的重大变化,相应调整方式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事情变更。同时疫情防控期间继续施工的项目,在工程造价中单列疫情防控专项经费,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收取。

截止到3月5号,全省建筑施工领域开复工的工地19681个,复工率为99.8%,其中省级重点工程复工率为100%。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市政公共企业以及建筑材料供应企业等作为上下联的产业,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我们始终坚持一盘棋的思想,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复工复产。

目前全省房地产企业已复工4258家,复工率达到99.8%,房地产经纪门店复工9315家,复工率为5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