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浙江:把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擺到重中之重

今天下午,浙江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場新聞發佈會。

浙江:把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擺到重中之重

據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介紹,截至3月5日24時,浙江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0例),現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計死亡1例,累計出院1153例,出院患者佔確診病例的94.90%。

當前,我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成效明顯,“五色圖”變成了“單色圖”,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按規定已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雖然等級降低,但我們風險意識不能降低,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不能松。各地要圍繞疫情防控面臨的新變化新問題新挑戰,緊扣“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繼續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和“一圖一碼一指數”精密智控機制。

一要做好重點地區進入我省復工復產人員的排查;

二要把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擺到重中之重位置,精準施策、閉環管控。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分類指導”策略,發揮僑團商會和僑胞家屬的關鍵作用,建立完善聯繫人清單、回國提前告知、受控返鄉、重點人員隔離、密接快速倒查等有效機制,把好返鄉摸排關、入境管控關、通道管控關、社區管控關和隔離管控關,全力抗住第三次衝擊波,切實打好疫情防控戰的下半場。


記者提問: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食用野生動物後,對於人工繁育、經營利用等產業,如何進一步規範管理?

浙江省林業局副局長 陸獻峰:自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林業部門堅決部署要求,聯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等相關部門,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進行執法檢查,打擊違法,依法監測,堅決阻斷可能的野生動物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截至3月5日,檢查野生動物人工繁殖場所、經營利用場所、野外活動企業等各類場所61096處,偵辦刑事案件20起,查處行政案件77起,收繳野生動物3558頭,製品1144.1公斤,收繳獵夾獵套等各類禁用器具2999件。全省48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連續進行巡查監測,執行日報告制度。

目前,我省有陸生野生動物繁殖企業999家,繁育物種包括鳥類、獸類、蛇類、龜類等412種,這裡包括野生動物園的物種。有陸生野生動物經營企業1070家,涉及物種133種。

下一步,為貫徹落實全國人大決定精神,一方面要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要規範管理相應的產業,重點是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決取締非法野生動物市場,持續嚴厲打擊亂捕亂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開展以打擊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二是全面禁止以使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野生動物等行為,禁止使用包括人工繁育飼養在內的陸生野生動物。三是嚴格規範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活動的管理,實行嚴格的審批和檢疫檢驗制度。

FM95浙江經濟廣播記者提問:這次疫情對建築業有較大影響,請問如何推進建築企業復工復產,你們有哪些舉措?

浙江省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應柏平:疫情發生以後,全省建築企業面臨返崗人員少、原材料供應難、資金壓力大,以及施工合同糾紛逐步顯現等問題。對此,我們堅決貫徹決策部署,精準施策,統籌做好行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結合實際研究下發了《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發展》的通知,從6個方面提出了18條具體舉措,並深入一線宣傳,指導各地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其中涉及建築行業的有4條:

一是支持企業妥善處理工期延誤,明確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可依法適用不可抗力有關規定,妥善處理因疫情防控產生的工期延誤風險,合理順延工期。

二是幫助企業減輕資金負擔,鼓勵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加強互助,合理分擔停工損失,協商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工程款支付進度。另外,協調幫助企業降低用水、用氣成本,降低或緩繳職工的住房公積金。

三是開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因防控需要實施的工程建設項目,可先開工後補辦施工許可手續。

四是及時提供工程造價調整依據。因疫情防控導致人工材料價格的重大變化,相應調整方式在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可根據實際情況事情變更。同時疫情防控期間繼續施工的項目,在工程造價中單列疫情防控專項經費,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標準收取。

截止到3月5號,全省建築施工領域開復工的工地19681個,復工率為99.8%,其中省級重點工程復工率為100%。這裡我要強調的是,建築業與房地產業,市政公共企業以及建築材料供應企業等作為上下聯的產業,相互關聯密不可分,我們始終堅持一盤棋的思想,綜合施策、統籌推進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的復工復產。

目前全省房地產企業已復工4258家,復工率達到99.8%,房地產經紀門店復工9315家,復工率為5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