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东莞市身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受三级特殊的行政架构的影响,村(社区)是承担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最小单位。

“村社区具有经济体量大、管理压力大、社会治理任务重等特点,因此对农村的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日前,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为配合东莞乡村振兴战略,市委组织部一方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重点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着眼建强基层共治共建共享的领导核心,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

吴雪明表示,为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

一是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从带富能力强的村(居)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村医村教、返乡大学生等党员中,按不低于1:2比例选取人员,建立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市一级重点抓好软弱涣散、经济落后、书记年纪较大、书记由镇街下派或问题突出等5类村(社区)储备人选的培养,目前,已举办3期培训班。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二是结合开展扫黑除恶、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乡村振兴等工作,撤换调整一批政治上不合格、经济上不廉洁、能力上不胜任、工作上不尽职的村(社区)党工委书记,选拔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文化、有口碑的党员充实队伍建设。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三是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确保每年时间不少于5天,严格实施结业考核制度,检验培训成效。四是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制度化。按照省的部署,出台制定相关制度,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审查、年度考核、因私出国(境)等进行规范管理。

据了解,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市农业局联合印发《村(社区)党工委、村(居)委会、经联社职责清单》,理顺社区党工委领导、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经济组织“三套马车”之间的关系,梳理微权清单,厘清权利责任,明确运作流程。

“目前各个部门对基层的考核都有一定的倾向性,或者偏经济、或者偏党建,需要更系统、更全面的考核指标权重。”吴雪明说,同时探索激励机制,考虑考核结果与工资酬劳挂钩,表现突出的可以纳入公务员编制,2016年换届时东莞共有35名“三类人员”进入镇街领导班子,其中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9人。

“实施‘头雁工程’,既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也要使每个基层党员融入其中,形成‘头雁效应’,”吴雪明表示。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支撑

目前,东莞着眼建强基层共治共建共享的领导核心,从三个方面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一是领导带头督整顿。市委书记梁维东挂点企石镇深巷村,对整顿工作亲自谋划、亲自督导,带头深入基层督导整顿工作的开展。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二是多措并举促整治。综合采取领导挂点、“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组建驻村工作组、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任“第一书记”、强化督促指导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近年市、镇、村(社区)三级共投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5千多万元,解决热点矛盾问题3百多个,调整两委班子成员一批,推动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雪明:选好乡村“带头人”,打造过硬党组织

三是按期督导固成效。将整顿工作纳入年度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督促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收集整理“第一书记”工作案例,发掘一批先进工作经验予以推广。2014年至今,全市累计整治197个村(社区)党组织。

吴雪明表示,要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东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记者】靳延明

【作者】 靳延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