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卧龙凤雏,而是此人--闲话三国第九篇

说起刘备集团的军师,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因为此二人在后世中实在太耀眼了,罗贯中演义里的一句话广为流传: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然而刘备两人皆得,却依然困守于蜀地,地少人稀,最后被魏所灭。

而刘备的东西二川,蜀汉之根本是如何打下来的,这恐怕还要感谢两个人,是这两人全力谋划,才能让刘备稳坐成都,成为二川之主。这二人便是张松、法正。说起这二人也许有人不太熟悉,张松此人在刘备没入川之前便身死,这里暂且不表,单说这法正法孝直,这人可真正是刘备的肱骨之臣。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卧龙凤雏,而是此人--闲话三国第九篇

但后世为何没有将此人功绩流传下来,估计是因为法正还在刘璋阵营之时,便为刘备谋划夺取成都,这在后世看来是不忠的行为,更兼此人品性古怪,眦睚必报,得势之后擅杀了很多之前毁伤自己的人,品行不端,不能作为道德楷模,不符合刘备仁德的形象,若是大肆宣扬此人,让所有人知道刘备还重用如此品行不端的人,会让刘备的人设崩塌。

可是历史上,刘备却十分重用此人,甚至超过了诸葛亮。如何看得出?这在诸葛亮的一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关张死后,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大败而归,身死白帝城,诸葛亮感叹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诸葛亮不如法正,而是说刘备只会听取法正的意见,其他人都不会听。刘备发动这次战争,时间和动机都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没人阻止呢?就是大家知道说了也没用,刘备不会听。可想而知刘备对法正的信任,蜀汉政权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着呢!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卧龙凤雏,而是此人--闲话三国第九篇

还有一件事,说是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交锋,刘备军处于下风,本应该退兵的,但是刘备大怒不肯退,没有一个人敢劝说。这时候箭如雨下,法正冲到刘备面前替他挡箭,刘备见了急忙说道:孝直避箭!法正回答说:主公你亲自上阵冒着箭雨都不避让,何况是属下我呢?“刘备顿时改变主意说:孝直,那我们一起退吧!”于是就退兵了。由此可知,刘备对法正的信任几乎无人能比。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卧龙凤雏,而是此人--闲话三国第九篇

我们再来看看法正此人,到底是为刘备做了什么,让刘备对他如此信任呢?

当时法正还在刘璋帐下,刘璋因为惧怕汉中军阀张鲁,想和北边的曹操结盟以抵抗张鲁,但法正却极力劝说刘璋拒绝曹操而联合刘备,迎刘备入川共击张鲁,私下却偷偷对刘备说:“刘璋暗弱,益州乃天府之国,可以成为争夺霸业的基础,若将军乘机夺取,而张松可作内应,必定一举而下,易如反掌!”刘备因此听取了他的意见,乘机夺取了益州,成立了蜀国,为后来三足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法正,刘备想夺取西川,难度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风险有多大。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卧龙凤雏,而是此人--闲话三国第九篇

而后来黄忠斩杀夏侯渊,成功从曹魏手里夺取汉中之地,也是因为法正的计谋,这可是刘备唯一一次打败过曹操的战争啊!

在《三国志▪法正传》里写到:“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谋主“二字,可见法正地位之高,无人能出其右。

因此法正得到刘备如此信任,也在情理之中了。甚至后来法正得势滥杀仇人之时,有人向诸葛亮告发,诸葛亮却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这句话完全可以看出,刘备在危难之际,对他帮助最大,甚至令他咸鱼翻身的人正是法正。

若觉此文甚佳,烦请移步文首,见“关注”二字,即以鼠标急击之,必破矣!以便日后与君青梅煮酒共论三国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