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质疑李雪健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名单,你如何评价?

读剧慧眼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一个事物有质疑很正常。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认为李雪健入选实至名归。

仔细阅读了网友的回答,质疑声音集中主要在两点:一、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奖应该以工农商兵医科的一线奋斗者,演艺界的不应该入选,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没做什么大贡献。二、即便是要给文化影视界一个名额,为什么单单给了李雪健,他并不是全民偶像啊。

围绕这两个质疑阐述下我的观点:

一、文化影视凭什么?

长久以来,我们提改革开放,更多的是讲经济建设,很少会提到文化方面的改革开放,这样使得很多人有了一种固有印象,觉得文化与改革开放联系不紧密。

但实际上,40年改革开放,我们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改革开放前期我们确实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因为那时候人民的需求、国家的需求就是搞经济建设。在发展进程中,你会发现,我们开始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全面发展,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全面发展,才使得改革开放成为了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壮丽的气象。

一个最直观的,现在我们常说“四个自信”。哪四个?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你说文化重不重要?

文化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影视正是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国产影视剧,看到自家的影视剧在国外播出特别自豪兴奋?也越来越多的网友在对国产文化影视产业提出更高要求时,要拿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来比较、来督促学习?为什么在乎这个?因为这是我们国家整体价值观的输出方式之一,是体现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之一。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强国梦,不仅仅是要做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工业强国、军事强国,也必须做文化强国的。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也做了很多努力。40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因此,我觉得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名单中,文化影视领域是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二、李雪健凭什么?

和入围的李谷一老师一样,李雪健也没有很多粉丝,也没有很大流量,但他们确实都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在价值引领上是作出了突出贡献的。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尤其是文化影视领域,我觉得德行真的很重要的,所以先来看看李雪健老师的“德”。

说一个我自己很感动的点。我是在某一届金鹰节上注意到,这位老先生在领奖的时候在胸口别了党徽。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毕竟是娱乐圈。后来一查,发现李雪健是老党员,党龄40多年了,应该是参军那会就入党了。有人可能会扛他装什么的,但他确实不光是出席这种盛典,平时大部分工作时也都是戴党徽的,是个拍摄时尚杂志都戴着党徽的人。可能现在的年轻人蛮难体会的,但真的父母辈的、爷爷奶奶辈的就是确确实实满怀信仰的那种。

再说娱乐圈经常被诟病的生活作风问题。反正我们都是普通人,也没接触过他。但有一个侧面,我觉得很能反应问题的。就是在这个圈子里40多年,他几乎是“默默无闻”的,你全网去搜,这个一个没有绯闻,也没有负面报道的演员。根据媒体报道,他跟妻子1982因戏结缘,次年就结婚了,一直相伴至今。两人育有一子,是北电导演系的研究生。儿子也是吃这碗饭的,反正网络上我没搜索有关他儿子和他的任何通稿,大概是全网最低调的“星二代”了。他自己得过鼻咽癌,也没怎么宣传报道。只看他说自己的愿望是有生之年能和自己妻子演一次银屏夫妻。

就是很低调、很认真演戏、认真生活的一位了。

再来看看李雪健老师的“艺”。我们不去讲代言、讲流量,他真的几乎没有,就是纯粹演戏。奖项我不写了,怕字数太长,给大家整理一个截图看看,总之就是影视这块能拿的奖他应该都有了。先列一下作品,大家感受下这种正能量,看看值不值得一句“价值引领者”。

  • 1980年,《天山行》,这部作品是围绕一对知青情侣展开的,后来两人都去部队戍守新疆天山了,李雪健演的指导员于海洲,这也是他的银幕首作。

  • 1983年,话剧《九·一三事件》,他凭借林彪一角,拿到了首届梅花奖。(一个冷知识,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当时因为刚刚经历了10年浩劫,中国戏剧舞台萧条沉寂,梅花奖的名字来源于“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不是很有意义?)
  • 1990年,主演电影《焦裕禄》。(焦裕禄,不解释,中国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中国人应该都知道他。)
  • 1990年,主演电视剧《渴望》,车间主任宋大成。(“90后”可能没听过,但这部电视剧在当时真的是现象级的,火到一塌糊涂,女主是张凯丽。这个片子不同于一般的爱情片,它背景是文革时代,“渴望”是指人们对爱情友情亲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挺写实的。另外听我妈妈说,那时候车间主任绝对是香饽饽了,放在相亲市场,一秒被抢光的,哈哈。)
  • 1998年,《水浒传》,宋江。
  • 2002年,《至高无上》,这是个税务片,演一个国家税务稽查员。(也是契合当时社会发展的一部剧,演员刘晓庆偷税的事就是在那几年发生的。)
  • 2011年,电影《杨善洲》。(杨善洲,活着的孔繁森,也在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名单里。)
  • 2012年,电影《一九四二》,李培基。(片子是围绕1942年河南省一场大旱展开的,农民逃荒的。)
  • 2016年,电视剧《少帅》,张作霖。(片子讲少帅张学良的,李雪健饰演张学良的父亲。)
  • 2016年,《老阿姨》,甘祖昌。(这个片子是根据开国少将甘祖昌和妻子龚全珍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讲述了两人的革命情感。)

暂时先这些吧,能量正不正、大不大自己感受吧。看到有位答主说,现在影视行业谁把谁演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就会被有关部门等同于是真正的谁谁谁。我觉得过于片面了,其实影视剧作和书一样,本质是文化产品的一种,它的核心就是传递一种价值观,或者说是书写、输出一个时代或者历史的一种精神,它不仅仅是有艺术价值的,也是有时代价值的。这种价值和精神如何更好地传递给大众,能不能印刻在大众心里,影视剧作演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流量明星对粉丝有引导效应,一个好演员对观众也是有引导效应的,如果这种效应正向的多,这个社会更大可能就会越来越正向。

所以正如评选委员会对李雪健的评价,“李雪健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崇德尚艺,执着追求,形成“含蓄、真诚、淳厚、朴实”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主演或参演的《焦裕禄》《李大钊》《赵树理》《杨善洲》《横空出世》《渴望》等数十部影视和话剧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塑造的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成为弘扬主旋律、讴歌英雄模范、彰显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典型,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我整理了李雪健老师获得的部分奖项,截图给大家看看。(我列的都是获奖的,不包括提名。另外学习雷锋、改革先锋、国有突出贡献、终身成就类似的奖项没有列出来。)

演戏之外,李雪健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九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在推动文学艺术发展上,一直不遗余力。另外他的毛笔字字也写得特别好。

总而言之,我觉得,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这份殊荣,在影视行业,也许不止他有资格,但他确实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