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个向来温和的人,稍微有点脾气在别人眼中就会变成恶人,为什么?

农在天涯


我深有体会!

好人,做一次坏事,会被人说一辈子;坏人,做一次好事,这辈子就是好人。

我小学是班长,从不爆粗口,不讲黄段子,不会撩妹。工作之后在同学群里讲了一句真不算过分的话,一个女同学就开腔了: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那些坏坏的男同学,天天讲黄段子,她们笑得花枝乱颤,都没说他们怎么是那样的人!

一男人婚前是老实人,就跟老婆谈过恋爱,没跟其他女人接触过,直接结婚生子。婚后搞了一个女人,被老婆以过错方起诉离婚,钱全部卷走。

二男人是坏男人,婚前搞女人无数,找了一个女人结婚生子,婚后没再搞过其他女人。油嘴滑舌,丈母娘家对他特满意!

一男人就搞了两个女人,被人唾弃;二男人搞了无数女人,却被人赞美!你可以说夫妻责任,你也可以说谁没有过去,但不可否认,吃亏的,永远是那些老实的主!


唐伯虎15514925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有人暴躁自然有人会温和。我们希望别人会温和的对待我们,但是呢?谁又能保证每次都会遇到对的人也就是那个性格温和人。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性格挺好的同学,每次别人和他玩笑的时候总是微微一笑,也不和同学们计较,但是有一次有个同学不知道怎么惹到了他,他突然暴躁起来,跳起来狠狠的把他打倒在地,又狠狠的踹着,当时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那么怒气冲冲的样子。把他们拉开之后才知道他小时候母亲去世了,那个同学却拿他母亲开玩笑,他实在忍不下了。其实每个温和的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底线,只是我们有的时候没有触及而已。


请你到我碗里来


一个向来温和的人,稍微有点脾气在别人眼中就会变成恶人,为什么?

向来温和的人,一旦发脾气,在别人眼中变成恶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被标签化以后,撕下标签往往很难。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会对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评价。有些性格明显的人就会给人形成某种刻板影响,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家一直认为他(她)很温和,他(他)脾气不好。天长日久,这种印象固化以后,就形成了标签。标签化的人只能在自己已有的标签内容下活动,否则就会引来非议。就像见到羊吃肉,狼吃草一样,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人人都会大惊小怪。如果你的改变恰好动了别人的奶酪,那必然会落个恶名。

你的善良和温和需要一点锋芒。避免标签化,避免别人忽略你的独立性。这一点在学校,在职场,甚至在家庭中都很有必要。如果是你天性温软,性格柔绵还好。至少你自己心里是敞亮 。如果你是一直隐忍着温和,势必有爆发的一天。温和不一定意味着妥协,但势必会让周围的人对你的态度不够尊重,或者不够体谅,奉献和牺牲的要多一些。这不是正确的,但却是存在着的。有些单位的领导手里有棘手的活推不下去,最终用来顶雷的往往是好说话的那个。

做温和的人,不乱发脾气,但一定要有原则。温和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也是有胸怀的表现。爱发脾气并不是优点。但最重要的是要做温和又有原则和底线的人。我的温和不代表你可以对我恣意妄为,嚣张跋扈。如果给你这种错觉,那么我也会不客气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必要的时候,对不讲理的人可以来一点脾气。


李糖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是对向来温和的人,最好诠释。

温和,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涵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但是,俗话说得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无论温和还是温顺,都是有底线的。在环境、心境及遭际等恰好按耐不住之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于是,向来温和之人便采取了爆发。

可是,这偶尔一次的爆发,就有些让自己平时的温和形象大打了折扣,被一向认为你不是恶人的人,产生“恍然大悟”,甚至生出“你不应该爆发”的假想。而就因为温和之人的这么偶尔一次,便让别人的看法迥然大变:我以前是不是看错你了,你原来还是一个隐藏颇深的“恶人”!

同事丙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平时无论对领导还是同事,都一向客客气气,笑容可掬。大家都对他印象极好,评语曰:老实温和。

某一次,领导分配任务给丙,他二话不说,便三下五除二地完成了。一个向来奸滑的同事,见丙做完任务后空闲着,便悄悄地叫丙帮忙。丙不愿意,那个奸滑的同事便以言语激将讥刺。丙突然怒发冲了冠……

可想而知,奸滑者是如何的心怀不满,为了“报复”,便在私下散布起丙的“阴险”来——不过,却隐去了他无理要求丙帮忙的事实……

从此,不明真相的同事们对丙开始“敬而远之”了……


戊子WMT


首先,这是标签的反作用力。

向来温和,是贴给人的一个标签,这标签会把人钉死在那里,让大家觉得那个人就应该也只能一直如此。

倘若他发了点脾气,哪怕只是稍微,人们就会觉得他的行为与标签有悖,他居然有撕标签的兆头,就好像他要破坏什么规则一样,跟大家对着干了,人们自然不允许,也不同意,觉得他变坏了。

其次,反差引发怀疑。

向来温和,偶发脾气,这种反差很容易让人怀疑他以前的温和都是假的,都是装的,而对装这种行为,人们一贯是痛恨的。

比如,大家会怀疑你以前为什么温和,是不是有什么目的,是不是故意讨好,是不是掩藏祸心等等,而你现在发脾气了,是不是终于忍不住了,装不下去了,要原形毕露了。

由于无法求证,不知道真相,人们无法准确解读这种反差,就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受到了蒙蔽和欺骗,故而不会把那人往好处想。

最后,思维方式太单一。

人们对一件事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容易走极端,不是极好,就是极坏,很难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比如,一个人当街见义勇为,大家马上会说他是好人,是英雄,而当得知他在家家暴妻子时,马上又觉得他虚伪龌龊,简直猪狗不如。

由于思维方式的单一,常常致使人们无法从多维度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所以给出的结果往往非此即彼,不能兼容,也拒绝兼容。

总之,一个向来温和的人,可能是真的温和,毕竟一直装温和是很累的。而他偶尔发脾气,可能是有什么触及了底线,他无法不做出反应。

还有,温和不温和,发脾气不发脾气,这是性格问题,而好人恶人是品性问题,这是两码事。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脾气不好,就说他是坏人,也不能因为他脾气温和,就说他是好人。

谁都有向来和偶尔,这是普遍和特例,是大多数和少数情况,是平常和非常。

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个人偶尔怎么样,就全然否定了他向来怎样,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偏激片面,不公平的。





思想碎碎念


我们来分析下问题:

1.一个人向来温和。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行为的一贯性。

2.稍微有点脾气时。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行为的突然性。

3.在别人的眼中,这个一贯温和的人就变成了恶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贯性和突然性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导致了别人认知上的冲突和感受上的冲击。

怎么理解这个现象?

假设一个人对你一贯的凶恶,突然间对你表现的很和善。你会怎么反应?你会很错愕,紧接着会怀疑他的突然性的动机。对不对?

而当一个人表现一贯温和,突然间有脾气,别人也会很错愕,搞不懂你的状态是怎么了。但是,和前面不同的是,他会怀疑你的一贯性的温和是伪装的。

因此,当一贯性和突然性产生强烈对比时:

1.一贯性是正向的,突然性人们会倾向于否定一贯性。因为突然性对自己来说是不愿意接受的,是伤害。只有正明这种突然性是合理的,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那么只有否定你的一贯性。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判断你之前的一贯性是伪装的。

2.一贯性是负向的,人们会倾向于否定突然性。因为突然性如果是合理的话,和一贯性是冲突的。因为一贯性是伤害,所以人们为了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会倾向于否定你的突然性。因此,会倾向于认为突然性是伪装。

结论:这个现象只是人们的保护本能在起作用,是正常的反应。大多数人都会是这样的反应。

怎么避免?

1.有脾气的时候适当发一发,人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缺点,可能导致他人对你的评价过低。人们适应了,才会慢慢恢复。

2.多学习沟通的知识,在什么情境说什么话。


博睿迪


一个向来温和的人,稍微有点脾气在别人眼中就会变成恶人,为什么?

什么叫温和?就是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就是“温“,喜欢哀乐表现出来,符合一定的节度就叫做“和“。

打个比方:把人的内在世界比做一盘菜,菜中的盐,水,油,佐料,就是人的喜怒哀乐。锅底下边的火就是人的脾气。

如何才能协调呢?菜与火候有一个度,这个度掌握好,对菜的色泽十分重要。菜与水,菜与油,菜与盐,菜与佐料等总要有一个适度,太淡就不知味,太盐不合口胃,味太浓失去味趣,能做到色泽青绿,不咸不淡,不浓不浅,美味才出来。

人的性格,脾气,态度也如这盘菜一样,学会中和,走中庸之道,才不会失温和本色。人修的就是自己内在世界的和谐,而非别人的脸色。

心和气和,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好坏一切在于自心,心好,处处都是好人好事;心坏,处处事事都是坏人。


金鹤逸士


“向来”温和,这表明此人的常态是温和,“稍微有点脾气”,表明此人的反应偏离了常态,所以别人就会觉得这不符合他们的预期,但是他们又不会把这种失败的预期归因到自己预测失败,或者环境(引起发脾气的情境),而是归因到发脾气的人,觉得是此人小题大做了,或者是此人脾气太大了等等,总之会将发脾气这一行为归结为对方的不对,因此就会觉得是对方的错。


铜豌豆解读情感


我在60来年前就常听到父母还有其他老人讲过:做得千次好,不能一次差。长大了才晓得其意思。做千次好人好事,大家觉得平常,你在千次之外有一次没注意,没有做好,大家马上就感觉到了不对头,便议论纷纷。而经常干坏事的人突然一次没有做坏事,大家马上就大夸特夸起来了,好象他做坏事是惯例,做点儿不坏的事就是奇特。这就是习惯与反差的表象。一个向来温和的人偶尔发一次火、向来凶狠的人偶尔软和一点儿,在大众的心目中大概也是上述那种反映。


俊人287


我认为原因就在于给人的固定印象就是温柔二字,刻薄死板的人会认为你就是一个没有脾气的温柔人 才不会发脾气 这都是人们的固定印象造成的 一旦控制不住情绪就会被人看出是恶人 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的同别人理论一番你见到过不咬人的野兽吗 再乖巧的动物也会有发怒得时候更何况人呢 人本来就是感情动物 感情色彩浓厚 也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好了 反正人们很容易被固定印象误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