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90后出去旅游,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民宿而不是酒店?

雾里看花又像雨


你好,我们先不讨论是90后更愿意住宿民宿还是80,70后更愿意住宿民宿。民宿做为住宿方面的一个后起之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不只是靠90后支撑吧?做为和相对于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宣传能力都比民宿强的酒店竞争,而还能蓬勃发展,说明民宿有自己区别于酒店的优势。大环境,旅游业兴起,出行人数增多,固有的酒店满足不了游客需求,这个时候民宿应市场需求而生。说到民宿本身,民宿的多样性,包括个性多样,服务多样,经营理念多样。民宿的便利性,民宿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较小,所以经营地有了更多选择,更大的空间,更接近景区景点,更接近交通便利的地方。民宿的经营模式,规模决定了他的经营成本,同地段,大多数民宿定价不会比酒店高吧。低成本也是能提供更好服务的保障。

90后不是特殊群体,只是出生在更好年代,又碰到一个突出个性的年代,所以塑造了他们的有个性的性格,民宿的多样性更符合他们的需求,但我想便利性才是他们最主要的选择吧。


莫卧儿


因为民宿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的亲身经历,在威海我订住的民宿,大雪纷飞天,离老远就看到可爱的宠物狗在门口摇头摆尾欢迎,柴门闻犬吠,一下就喜欢上了。进门发现暖意融融,收银台空无一人,不大的前厅,中间是一个炭火盆,围着两三个人,磕着瓜子在那看电视里的泡沫肥皂剧。扭头告诉我说,他们也是游客,店主带熟人去外边找吃饭地儿去了,你们把东西放下等会吧。有只大肥猫悄悄遛上收银台,慵懒地翻身卧在那,有一眼没一眼看着我,丝毫不惊慌逃走,一切都显得那么有趣。

所以我觉得民宿很舒服,能让人在完全放松情况下去开始一段旅行,还能近距离的认识些新朋友!





笑面虎与瘦菜狗的文艺


我虽然不是90后,但以我的亲身体验而言,给我印象深刻的好酒店不多,但住过的民宿却常常让我魂牵梦萦。

以下这组图片是我在奥地利巴德伊舍住过的民宿,是一座古老的巴伐利亚风格的木屋别墅,有没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住在这里,我们早晨在鸟叫声中醒来。房子古朴典雅,四周山林环绕,鸟声啾啾,花香四溢,能让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家民宿虽不豪华但宽敞舒适,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散发着的中欧乡村特有的浪漫的气息,让人陶醉其中。可以说,它是那次旅行中我们最满意的住宿,每晚价格仅69欧。

相比酒店,民宿的地理位置更贴近大自然,居住环境更有人情味,更像一个家。一般来说,民宿的整体规模也没有酒店那么大,跟我们日常生活的家非常相似。在民宿里你可以随意走动和与人交流,喜欢的话还可以动手做饭,像家一样自由。

我是艾谢,在土耳其,很多时候我更愿意选民宿而不是酒店。希望能帮到你。


艾谢在土耳其


民宿便宜吗?没觉得呀,之前去雁荡山和绍兴价格都差多的钱,有的还是持平的。 我个人更愿意住民宿,很随意,有亲切感,环境好,装修的很温馨!民宿的服务态度比酒店的强的太多了,在绍兴就被酒店的服务人员给折腾的够呛,也怪我们没有说住几天,结果就是,头一天晚上11住进去,第二天早上出去玩了,回来后进不了房间,告知房子被网上的住客提前预定了,结果我们又加钱住到了更贵的没有人预定的房间。吸取教训吧,第二天早上告诉服务员我们还要再住几天,结果,又被告知,也预定出去了,我们一点前要把房间腾出来,并且说,附近都没有地方住了,因为是周末,我们所在的西小路街区位置非常好,交通方便。我们无语了都,没办法,匆匆忙忙的在一点赶回来,把行李寄放在了服务台。朋友赶紧看看远一些的地方哪里还有可以住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火车票已经预定完了,不能提前回来。最后过了好久在柯桥区把房间订好了,才去附近吃的午饭,都下午两点多了,吃完了就叫了一个滴滴打车,去了另一个酒店。我们在雁荡山住的民宿的老板非常好,每天早上会问你们还住吗?钱是每天付,而不是一起付几天的,有事的话,中午或者晚上回来付,也可以!因为我们出去的时候老板还没起来,老板会打电话问一下还住不住,总之,民宿比酒店有人情味儿


国际思密达


我有一个朋友是民宿爱好者,起初的时候我对于外出旅游住宿的理解是:“我是出来玩,只需要在累的时候有一个落脚点就够了”这就是一般人的想法:出门旅游,因为需求顺便住酒店。后来我才发现有些人刚好是反过来的,他是“我想去这个民宿,顺便看看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还有一部分追求品质生活的人就会因为出门旅游本身就比较累,会更想需要环境舒适且价格相对更能接受的住宿来休息。

相对于同等价位的酒店来说,民宿的环境可能会更加的让人舒适和自在,所以在这个时候后大家就会选择住民宿了。那么大家出行旅游选择入住民宿的原因主要在这几点:

一、民宿环境更具有设计感、新鲜感

相对于一般的酒店房间一成不变的格局和设计来说,民宿它的每一个房间都充满了设计感和新鲜感,每一个房间都有不一样的诗一样的名字,每个房间格局、摆放、色调、主题都可以不一样。酒店住多了之后就觉得每一个酒店都大同小异,民宿会给人更多的惊喜感和新鲜感。

而且现在大多数民宿都特别的有特色,风格设计都是别出心裁自己设计或者是请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所以民宿相对酒店来说更加的具有设计感。让人觉得住民宿是一种充满情调的生活。

二、住民宿更你能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

外出旅行除了放松自己以外,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入乡随俗嘛。如果是住酒店的话其实各个地方的酒店都大同小异,民宿的话能更加的贴近当地的风俗民情。

像现在很多民宿主会亲手给客人做当地特色菜,还可以在家体验一些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和民宿主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傍晚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听听主人推荐好玩的好吃的,这种感觉还是挺像家的。

三、同等价位民宿比酒店更舒适

相对于经济型住宿来说,同等价位的民宿可能会更加的经济实惠。而且一般民宿的公共空间都会比酒店更加的宽阔,有茶室、书屋、餐厅、开放式厨房,可以在雨窗边看书也可以在暖阳下打盹儿。

四、民宿设计风格多样化,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民宿风格是非常多样化的,大地来说就是城市民宿、乡间民宿、景区民宿这三种。风格多样化,就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工业民宿、禅意民宿、田园风民宿、复古风民宿、日式风民宿、北欧风民宿、还有温泉民宿等等。

五、民宿情怀

有一部分人喜欢住民宿是一种情怀,就像是乡间民宿“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逃离都市的喧嚣到乡间,吸着超过都市好多倍的负氧离子,发呆、看书、喝茶……这是情怀,更是情调。享受生活,充满热爱!

你是何种原因选择住民宿呢?






小伙子爱瞎玩


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本人90后,现在90后一代被称为新一代,普遍都喜欢个性时尚自由,名宿跟酒店各有各的优缺点,就拿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18年国庆放假我与好友一起去了一趟丽江大理,当地基本都是各具特色的民宿,起初还比较担心达不到想要的体验,但一个星期住下来让我现在都还很怀恋那里的风景,以至于后来我去到重庆西安都决定住民宿,其实价格并没有相差多少,民宿没有酒店的中规中矩,很随意,住起来才会让人有在度假的感觉,现在很多市区内都有非常多的网红民宿,但古镇上的更有感觉,会让人内心宁静


我女神


对我而言,酒店还是显示在工作状态,就算出去旅游也只是为了一个睡觉而已,哪怕再高档的酒店不过是设施和空间大了而已。

民宿因为布置的像个家,才会让你在旅游期间短暂的放松,这才是在旅游中去体会慢节奏,比如酒店中我只会想到第二天起来退房出门或者再赖在床上点个外卖,而民宿第二天一早我会起来站在窗前看看,这感觉是本能的反应



我想在厦门定居


主要原因还是,名宿比酒店更有家的味道,还可以交流很多的朋友,名宿一般都比较有特点,比较新奇,包括在装修方面还有老板肯定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可以听他讲讲他的故事,我有一点时间去西安住的就是名宿,都是年轻人,那时候我也比较年轻,感觉大家交流没有问题,还在里面认识了一个美国人,感觉氛围很融洽。名宿会越来越流行。





老葛走天下


第一、早期的民宿。

早期的民宿有别于旅馆和酒店,它是当地居民利用自有闲置房屋招待游客的一种方式,与现在的民宿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像是现在欧美国家为留学生准备的寄宿家庭,让客人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当地民俗风情。

第二、民宿的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去旅游,尤其是热门景区周边的酒店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把自有房屋以短租的形式提供给需求方。对业主来说,可以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而对旅游者来说既省钱又能近距离感受当地文化,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并且这种新型的住宿方式广受旅游者好评。

第三,民宿的商业化。

一些旅游公司和机构瞄准了这个新兴的市场,将民宿规模化,并着重开发周边资源加以利用,同时对民宿的特色进行升级改造,有些民宿的住宿标准丝毫不输于星级酒店。加上一些综艺节目如《亲爱的客栈》、《向往的生活》等的推广营销,使得大众对民宿的好奇与追捧达到了空前的热爱。

第四、90后成长为旅游新势力,他们更倾向于自由行。

90后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他们“反叛”于千篇一面的酒店,他们喜欢特色的体验,而民宿刚好贴合了他们的需求,再加上”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的深度旅行,分享特色的住宿体验到自己的朋友圈,这也成为最好的传播推广媒介,在互联网+的时代被无限放大。


在燕郊


作为乡村游主流游客的80后、90后,和70后经营者之间,成长背景、生活场景、思维模式、爱好习惯、格局视野等等几乎全不一样。衣锦返乡的“新乡贤”、“新知青”以及原住民,大多都是农村出身的70后,白手起家,事业有成之后,一方面想转型追风口,另一方面意欲回报家乡。这种“衣锦还乡”的背景和心理决定了,他们对于儿时乡村、对于田园生活、对于逆城市环境的由衷喜爱。但对于出生在农村的80后、90后而言,他们对于乡村的印象,几乎都是负面的——贫穷、落后、闭塞等等。正在追逐事业的他们,心中最大的理想不是追求乡村生活,而是逃离农村,改变命运。

起源于西方的民宿,可以是一顶帐篷、一幢树屋、一座灯塔、一辆房车、一艘小船。民宿不需要定义,只需要找到适合中国的存在方式。每一个地区的民宿有其特征,围绕特征才能做好。“以浙江舟山为例,作为住客来到舟山,我希望能够和渔民住在一起,这样的民宿不用把房间硬件做到极致,但要把当地特征、民宿主题反映到极致。”

大家都知道,民宿是始于旅行者的情怀,而摈弃传统的住宿方式。但是我们真正读懂了旅行者所需的情怀了吗?现在我们把旅行者要的情怀简单的想成了民宿主人的情怀,很多人会说,我心里真正的民宿,应该是各种牛逼人物厌倦了大都市的声色犬马,看破红尘,内心的乡恋爆棚,倾其所有在幽静之处打造的一处世外桃源,处处有他对生活的理解。难道旅行者的旅行情怀单单只剩朝圣了吗?这样的民宿几乎是凤毛麟角,你以为这样的大神会坐在这样的宅子里,等着你给你谈他的奋斗史和人生?拜托,我想真正牛逼的人跟我们凡人来说谈情怀会有代沟,或许牛逼人物真有那么一处世外桃源,有些分享的冲动,但那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