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人说英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三省格格


障碍有主观,也有客观原因,以下是我总结的:


障碍一:发音,单词,语法必须完美。


如果你考了100分,那叫完美,如果你考了99分,就是loser。大部分学习者,被这样的理念洗了脑。


发音必须完美,单词必须背下10000+,语法必须不能有错误。哪有那么多必须呢?99分就很丢脸吗?那么追求完美,对真正的表达有多少帮助。如果你真的和外国人交流过,你会发现除非是深入交流,老外才没耐心听,你那10000个单词造出来的高大上句子,相反有时你蹦出几个单词,或者用手势比划,也可以很好的交流。

障碍二:忘记语言是交流的


英语是用来干嘛的?至少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英语变成了一门“科学”,所有人都搞起了研究,“象形记忆”,“英语公式”,“拆分联想”层出不穷,仿佛称呼越牛逼,学的越有用。然而,本质上,英语是用来交流的,哪有那么多“超级”“无敌”“思维”呢。不断的做题,不断的背语法,让学生学习英语变的痛苦不堪。忽略英语交流的本质,无论怎么学,也无法学会,真是“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障碍三: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


努力有结果这没问题,但你的方向要对。尤其是初学者,可能被某些成功者迷了眼睛,人家干嘛他就干嘛,殊不知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在所谓“快速见效”的驱使下,成了牺牲品。


其实学习中有个悖论,即花的时间越多,效果不一定越明显,真正关键的部分,往往就是那么几个。


比如英语中的五种结构(也有人说是七种),就可以说出很多简单句子,复杂句子都是在简单句子的基础上,拆分组合而成。越是难的东西,越有一个简单的本质,找到本质再努力,阻碍就会成倍减少。

障碍四:不开口的资料党


“某某老师又出新课程了,我得下来看看。”“这本书太有用了,我得买下来。”看起来熟悉吗?这就是资料党的生活。


资料党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收集资料,却从来不去实际操作。没有操作,就没有获得,所有的一切只来自与他们的收集,殊不知收集资料让他们产生了,“我已经会了”的错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会。


不要觉得搞笑,这样的人真的不在少数。


若以上的情况,你是其中之一,就早点纠正,让自己的学习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感谢支持,有问题请留言。


英语老师MrAn


我又被朋友嘲笑了!

因为我跟她聊英语的时候,有些单词读音不标准。

她说话语气嘲讽,语调阴阳怪气,我心痛之。

当年我们那个小县城根本没有像样的英语老师,我们都有很多发音短板,也没有像样的英语材料能练习,久而久之,发音错误很多,这些年我也在尽力调整,但也会忽略和轻视常见词的正确发音。

我不明白嘲笑别人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别人不如你,不是应该帮忙纠正吗,何况是朋友主动求助于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环境,经常被某些自己人嘲笑,老外学中文不标准他们不会嘲笑,中国人英文不标准他们就会嘲笑。

好了,言归正传,聊一聊国人学英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 以上为第一条,总是被人嘲笑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几个解决办法,第一个就是如果只是开玩笑,就不要在意,如果是很认真的嘲笑你,你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让这些人闭嘴。第二就是不要再跟他聊英语,聊他的短板,是人就有短板,然后也不必嘲笑,让他知道你某些方面优于他但根本不屑于嘲笑他即可,这种办法心里会舒服点,但根本办法还是去解决困难,把英语学好,让这些戴有色眼镜的人闭嘴。

被嘲笑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对英语产生了恐惧,这才是最致命的,千万不要产生自卑,千万千万,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一定要有坚韧的信念,否则就不要学英语!

2 这是我特别想强调的,口音不是错!有口音是特点,不是缺点!

就拿中文来说,现在还在提倡保护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有口音的英语就是错了?谁规定的?

我还特别不能接受现在的一个主调,英式发音就是高贵的象征,真的很搞笑。

英式发音相对简短严肃,语调沉稳,比较适合正式场合,适合商务、谈判、合同场合,但不唯一,只能说适合,这跟高贵不高贵没有半毛钱关系,那要是一个乞丐说英式英语,你说他高不高贵。

美式英语相对轻松自然,适合谈话、交流、生活类场合,轻松自然,交谈压力也没那么大,舌头卷曲度很强,就像嘴里含了枣核,非常饱满。

这只是英式和美式的发音特点,只跟地域和发音规则有关,无关人种和等级。

当然,为了尽量能避免交流障碍,还是要修正自己的发音,至少在音标上不能有很大错误,避免理解偏差和闹笑话,比如我一个日本同学,在跟我交流的时候,生生的把visa发音成pizza,这就没办法交流了,因为你根本就无法理解她的意思,但这在国人发音上一般不会有,因为中文还是有利于英文发音的,不会出现这种生硬的发音错误。

3 记住语言环境这个东西,不是主动提供给你的,是你主动去找的!

很多朋友总是跟我说这个问题,我想唯一的答案就是你去出国吧,而且还得是英语系国家,这很难对不对,你也知道,所以拜托主动点。

听是英语学习第一大障碍,这个障碍非常大,比说还大,因为你即使说不成句,至少会蹦单词,我就亲眼在迪拜航空上看到出去旅游的叔叔阿姨跟空姐说“wine,wine,wine”,我觉得很棒啊,他想喝白葡萄酒,空姐明白并且给他倒了一杯,这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对话。所以说很简单,最难的是听。

练习听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练习。因为有些词你能看懂,你不一定听得懂,真的,你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你就是听不明白,因为你在最开始接触这个单词和明白他的意思的过程是看和读的过程,根本没有转化成听!所以你要周而复始,不计成本的听,听到每一个单词你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他是个独立单词,这时候你未必每个单词都理解意思,但你知道,这句子里有两个单词我不认识,但我能听到他,这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听一定要重复,刚开始可以看字幕,后面要完全放掉,直到能听明白他的意思位置,就找一个三到五分钟的小video听,每天听这一个,全部听明白再换下一个,这样下去,我就不行你练不好听力!

4 自信发音,不懂就问

我自己也犯过这种毛病,怕别人知道我英语差,频频点头,但结果最后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一点改变没有,这样很不好,如果又很难理解的句子或者单词,可以虚心请教,问问题不丢人,觉得你丢人的人才丢人,不要被虚无的价值观影响。

不会发音就去念,没人说话就自言自语,跟自己说话还没有嘲笑你,多好!

读读读、听听听!这两项你过了,其他的我根本不担心你了,真的!

以上就是学英语这条路遇到的困难,至于学习方法网上有很多也很好,在接触这些好的学习方法之前还是想给你们最大的自信和勇气,不要害怕嘲笑和看清你的人,远离他们就是,努力打好自己的第一枪,在未来的每一天一定会尽头越来越不足,没关系,经常看看这篇文章打打鸡血!

学好英语很难讲马上能给你带来什么,但一定会拓展你看世界的角度和广度。会让你意识到自己之前视野的狭窄,给你想走出去的勇气,你也会遇到跟你一样努力上进的人,这样至少会远离那些嘲笑你的人,你会看到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在这些不同的经历里衍生出的不同的人生观。

You've taken the first step,come on you are perfect !


小楼雅座


我曾是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并获得大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目前专注亲子英语启蒙和双语教育!从以前的教育成年人学习英语到现在教育孩子学习英语,这一个过程中我又学习明白了不少,关于英语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我回答过很多次关于学习英语的问答,其中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何更好的学习英语?那就是我引用了国外的一个著名教育专家Carol说的话:提供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条件!



简单的一句话,如果你能够深入了解就会明白,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我们,提供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条件需要做的太多了!学英语不要本末倒置,听说读写,顺序不可颠倒,不可让孩子一学英语就开始背单词,就开始为了考试而学英语!

国外的孩子为什么从小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是因为他们有先天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条件!我们没有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是我们可以模仿,我们可以尽量去创造!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够(有想法)去这样做!

说到这我想说的,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对于英语学习(方法)思维的认知问题!

不要轻易的就把英语学不好的责任推给孩子们!因为孩子不是主要的原因,相反是我们成年人(家长,老师)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01

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尽到启蒙或者是正确英语学习(方法思路的)引导):在孩子小的时候或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或者是正确的英语引导呢?我想大多数是没有,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我们(父母),我们学习英语不好,更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学英语了! 我们又怎么能够对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或者是正确的英语学习引导呢?

那么父母是不是没有尽到一定的责任呢?我们作为父母都是成年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很多都是高学历,我们不会的东西,难道我们不会去研究学习吗?现在百度引擎,今日头条上都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去搜索学习啊!

但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

可悲的是,很多的父母都会把学习英语的任务交给课外辅导班或者是老师,觉得就可以了!

02

学校老师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正确认知引导的缺乏!

对于在学校里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来说,老师的英语学习的认知和引导,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是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但是很感谢,有好的英语启蒙老师,激发了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虽然学习英语我也走了一些弯路(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学习英语思维非常重要),但是,至少我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英语!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关于北京某著名中学英语老师的电视专栏视频!

讲的是关于这名中学英语老师,抛弃传统教学方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最开始并不是开始教孩子学习英语语法,单词之类的,相反的是在某种程度(手段)上,让孩子对英语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激发了孩子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虽然刚开始,全班的英语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相对于其他班级还要落后,但是这位老师忍住了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升华,最终全班同学的英语成绩得到了质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为这些学生的英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而且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因为英语学习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相反,如果。。。

对于孩子英语学习的情况就是根据英语考试成绩来判断孩子英语学习都好坏,分,分,学生的命根儿!

为了成绩,让孩子们死记硬背英语单词语法,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死记硬背!


难道不可悲吗?难道孩子不可怜吗?

反观上面那位老师的例子。

教育孩子学习英语不仅仅是教孩子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对学习英语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孩子英语学习的思维以及孩子学习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这是我们作为父母和作为老师,以及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也都应该深思的!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并从根本上来改变思想,从而让学英语变的简单快乐!

这也是,我目前教孩子学习英语的思路和方法!


艺方亲子英语


对语言本身过分追求导致的心理障碍,包括语音和语法词汇,还有来自同胞们的压力!

1.1 语音的问题

比如打开抖音,最常见的英语教学视频就是“发音教学”类的短视频。

他们会告诉你:你的发音很中式,不好听,你的发音很多都是错的,你不会区分连读、弱读、爆破等等语音现象,你开口就会闹出笑话,你最好是赶紧跟我学好发音!

他们传达的内容是:如果不练好发音没人会认为你的英语很棒!你的英语就不可能有进步!你只是在浪费时间!

No, with a capital N.

我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如果一个老师上来就是语音和语法教学,那么只能证明他“不会教”或者是“想挣快钱”。

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我就已经提到过:纯粹的语法教学只不过是老师最容易糊弄学生的一种手段。

现在我承认这段话讲的有失偏颇,应该加上: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是讲“发音”和“语法”的英语老师都是乐色。

好比烂大街的发音课,一般的规律是告诉你各种连读弱读,或者浊化爆破等语音现象;可是等等,大家的问题难道真的是“说得不好听”吗?

我自己的经验是:很多人其实听都听不懂现实中的常速英语,更不用说在口头表达时候抓耳挠腮磕磕巴巴!

他们告诉你口语最大的问题是发音,但其实听力和流利度的才是罪魁祸首!

中国人在说英语的时候对发音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还表现在:认为英式发音很高贵!

Excuse me?!

我的意思是:就算你操着一口地道的RP(女王)音,你也只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出身这件事,口音改变不了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老师我该学英式发音还是美式发音呢?

这个时候我会反问一句:能不能具体一点呢?英国光伦敦地区就有超过200种口音,你想要学哪种呢?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但凡国内的名人在国际场合下使用了英语,比如用英语演讲,绝大多数人都会开始对他们的口音进行评价。

如果口音稍微有点不“标准“,那么基本在网络上都只有被口水淹没的份了。

“Are you ok?”

其实只要你出过国,或者经常接触外国人,就会发现老外完全不会注意到口音问题。

比如上海滩知名的ABC猎头Larry Wang。

在描述“如何在职场上用英语高效沟通”时,Larry曾经说:

“我是一个ABC,同时也是位高管和老板。对我而言,我只关心我能不能听懂你的话,以及你能不能听懂我的话。要想和我这样外国人交谈,英语该达到哪种程度?达到我刚刚说的这种程度就够了。

我的母语是英语,虽然普通话是我的第一外语,但我的普通话说得很差!而我已经在中国生活、工作了20多年了!国内成千上百万的白领的英语说得都比我的普通话好多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可是,我碰到过国内许多人,他们在用英语和外国人对话时,往往缺乏自信,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

但在和他们对话时,我完全不会这么想。事实上,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几乎每次,我对他们英语水平的要求和标准都远远低于他们自己的标准。

也就是说,你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要求远高于我这种外国人的期待。”

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口音本来就各式各样,加上前面的女王音,美加口音,澳新口音,南非口音等等,还有鼎鼎大名的印度和新加坡口音。

我有很多学生在新加坡留学,他们告诉我在坡村从来没有遇到过老外因为新加坡口音而抱怨过沟通障碍,虽然一开始的确需要时间适应一下新加坡口音的特点。

更不用说现实中世界中,各国政要、各个领域中的大佬在用英语发表讲话的时候,全都带有浓重的母语口音,比如现任微软首席执行官就是印度裔,但丝毫没有影响人家执掌微软帝国。

这种对于“标准英语发音“的执着,主要是受到了好莱坞文化输出的影响,加上国内英语培训界普遍对“标准“口音重要性的夸大渲染,让中国人觉得母语痕迹越少越好!

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一种观念:拥有漂亮的发音,才是地道的英语,才能得到同胞的仰望,老外的认可。

拥有这种幻觉的人,恰恰是我常说的“英语半吊子”:他们生活中没什么英语使用场景,也很少能够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沟通。

当然,字正腔圆、节奏流畅、有轻有重的发音肯定令人羡慕,但它只是衡量英语能力的一个标准。就算在雅思口语考试中,口音也是被接受和认可的内容,只要你能够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

我们要做的是:没有必要总是用发音去对别人的英语大肆指摘,鼓励别人勇敢表达也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轻松和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

1.2 语法和用词

引用我一个学生之前的话:每次在口头表达的时候,总想要去使用高级表达来“一鸣惊人”,让别人侧目而视;或者总会想半天,深怕语法出现一点错误,或者用词“不地道”,被人抓住喷“中式英语”。

这真的是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心里现状。这种对语法用词的苛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正确,而忽略交流本身。

加上大多数中国人学英语是为了通过标准化语言考试,投影到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开始纠结自己的英语表达是否语法正确,用词精准!

来看看真正的母语者的说法,还是引用Larry的话:

我们对英语的挑剔程度没你想象的那么高!我发现中国人比我们外国人还苛求英语水平。但事实上,我们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例如,在我们公司招人时,我手下人会向我介绍候选人:“我们喜欢这个候选人,但他的英语不太好。”但当我面试他们时,我觉得他们英语说得挺好,没啥问题。

这种情形经常发生。我一点儿也没受到困扰,因为他们说的我都能懂。所以,在与外国人,尤其是外国经理或高管沟通时,关键并不在于流利度。只要你能表达想法,有重点,口音重、语法差、讲话慢,这些根本不重要。

只要我能听懂你的话,就够了。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许多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往往会担心太多,太紧张。他们爱想太多,觉得自己的词汇量不够大,会犯许多语法错误,口音太重,说得太慢。但我很清楚,对你们而言,英语是门外语。我不会批评你的语言技巧,我只想听懂你想说的话。”

……

每一个人都想说一口“零错误“的英语,可在现实中,过分偏纠结语法很容易束缚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成为表达流利度的枷锁,最终我们慢慢地就失去了表达的欲望。

事实上,外国人在交流的时候也常常犯语法错误,比如今年大火的电影《绿皮书》,相信大家应该对电影中“写信”的桥段不会陌生:白人保镖就是典型的“混混英语“,而黑人钢琴家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母语者“。

我也经常听到我老婆抱怨:在工作邮件往来中,很多老外的内容也是错误频频,最常见的就是滥用省略和标点符号错误。

可是现实中人们交流的时候,对于语言的容错率是非常高的。记得有个汉字小游戏:把一句话中的字序打乱,完全不影响理解。同样,对话中,即便你一个个单词地说,不纠结语法,不执着发音,对方往往也能理解,虽然体验不是很好。

对此,很多外企高管的态度是:”没有一次听到有人说“我不喜欢这个提案,因为他的中式口音太重了”,“我不会考虑他的建议,因为他的语法太差了”。我们压根儿就没有这种想法。”

重要的是,我们能明白你的话,你也能明白我们的话。

比如商务沟通注重实用性,重点在于如何让人们快速理解你在说什么。你的英语用不着多优雅、多正式、听上去多有文化,用不着用大词和复杂的句型。

相反,想让对方轻松理解你的话,你得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也就是说,要用简单的单词和句子。

我自己的经验是:英语提升最快的反而是乐于去开口沟通敢于犯错的学生;

他们告诉我:某个单词的发音细节,如果是和我沟通的过程中意识到了他们会记得很牢;某种意思,也会因为在我这里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而印象深刻;

语言的习得,发音的提高,语法的完善,表达的准确,是在实际的语境中完成的。

我想和我的所有学生强调的是:你要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表达自己,建立起沟通的习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学习。

不要害怕犯错误。

2

来自广大同胞们的“压力”

在我学习英语的路上,有两件让我非常挫败的事。我记得很清楚。大一的时候我在学校里碰到了我的外教,我口语并不好,结结巴巴往外蹦词的那种,但我还是鼓足了勇气提出和外教一起用午餐,想抓住一切机会多开口练英语。

和外教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国男人,看起来快三十岁,据说是外教在海外认识的中国留学生,说得一口流利且快到让当时的我听不清的英语,全程用英语交流没怎么搭理我,只和外教说话。

当我们吃完午餐,我说了一句,“I am full. ”我英语底子薄弱,经常发错音,于是这个中国男人终于说了第一句中文——当着我的面,他捂着嘴低低的窃笑了一句,“fool哈哈,什么发音啊……”我当时一定脸刷的一下红了,支支吾吾的后来在饭局上再没怎么开口。

第二件事,还是想练口语。这次我在网上找英语好的网友练口语,我发了一个帖子,说我们可以互相发语音。然后我加到了一个正在英国留学的人,我看了一下他发的照片,参加过各种活动,见过英国某某市长balabalabalabala……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发了一条语音。

他的第一条回复——“你这口语,也就雅思5.5吧……”

第二条——“你求我我就带你练口语。”

……

我在互联网是从事英语教学已经有快5年左右,既有收费的私教课,也开展了很多免费的教学活动,这些年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

中国同胞对同胞的英语总是最挑剔和苛刻的,吹毛求疵的人比比皆是。

他们先说你语法有错误,比如一个逗号,一个介词,一个时态的用法通通都要给你挑出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精通语法;

然后是挑发音的刺,比如有些英语群和论坛上,不去关注国内知名英语节目主持人的妙语连珠,而是大谈主播的发音不行啊,而且还能得到许多附和……

可是这些指点江山的键盘侠,有几个能在现实生活中毫无惧色的用英语与外国人谈笑风生呢?

我有一个学生前两天告诉我:很多人不怀好意的问我“你不是在学英语吗?怎么开口都不行?!”

我对她说:好好学,争取让那些人闭嘴!

记得以前一个视频,记者问印度人,“外国人说印度人有口音吗,你怎么看?”百分之九十的印度人回复,“那又怎么样?”

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口音有什么问题,甚至引以为傲,他们敢说,敢大声说。说得多了,词汇量和流畅度就自然提升了,自然在雅思考试中甩中国人一大截!

我的意思是:当你的同胞在努力学英语的时候,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

你永远想不到他们决心学好英语的过程中吃过哪些苦,世界不是你想象的样子,更何况任正非都说:英语不好工作都找不到!




对一个积极奋斗的人,我们可以不做声,但绝对不应该去讥讽!

我们不是英语为母语的人,犯错和不标准都是常事。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更加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告诉每一个努力的人:你不完美,你也不需要完美,你需要的是开始以及坚持下去。

最后,提醒广大英语学习者和老师:不要本末倒置,发音有待提高,语法频频出错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发音完美,语法正确,你却一句话都说不利索。


蛋妞老师


看过一篇文章,总结一下。三个字:词汇量!

语言的根本是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要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听老外说中文的时候,语法,口音,顺序不对的情况下,你依然能听懂。是因为他讲了对的词!

一个4岁美国小朋友掌握多少词汇?5千.

什么意思?他能看懂英语动画片.

高中生能顺利读书看报需要2-3万,一个作家10万,莎士比亚20万词汇。

我们一个四级考试英语词汇多少?4千5.

六级6千。专八1.3万,还不如美国高中生。

对大部分普通大学生来说你掌握的单词就那么点,美国幼儿园水平。但是人家可是天天都"背单词",天天说啊!




历经多年的学习,不断的反思,总结,个人感觉国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是听。

听力是交流最大的障碍。接受9年义务制教育的我们其实多数是能表达一些基本的问好、寒暄、问路等基本句型的,但为什么不能和老外正常交流呢,关键是听不懂,语速快、发音和我们不一样、单词是什么意思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想着前面那个单词的意思,后面一句话又来了,最后,什么都没听懂,我们只能报以尴尬的微笑。相信大多数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何突破这个难题?重点在于要将阅读词汇最大程度地转化成听力词汇。

要熟记每个单词的正确发音。要做到一听到这个单词,脑海中马上反应出单词的意思,不能有迟疑的时间。一般我们在说某人拥有多少词汇量指的是阅读词汇。很多人在阅读时看到某个单词认识,但听到这个单词却一下子反应不过来,究其原因是我们掌握的是阅读词汇,没有转变成听力词汇。

有的人阅读词汇量很大,达到研究生水平,但听力词汇却很少,达不到三分之一,就是在于知道单词意思,却不熟悉单词的正确读音。不少单词词性不用,重音就不同,重音不同,读音就不同。如果不熟悉读音的话,是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


徐老师online


不敢说。

1.对自己的口语过于严苛和不自信

大多数人用英语和外国人对话时,往往缺乏自信

总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

我的口音很重、我发音不标准、我一开口就顾不上时态语态...

但这些并不重要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辣么浓重的韩语口音,还不是照样全球到处跑说了十年?

外国人们清楚知道:英语对我们来说只是一门外语

当你听到一个外国人说中文时

是不是不管发音多别扭,只要说出来你就会觉得他中文好棒

其实我们与外国人交流时也是一样

只要你能听懂他们的话,他们能听懂你的话,就是口语非常好了

他们对我们的英语水平的要求和标准远远低于我们的心理预期

并没有那么挑剔

而是更注重观点和想法的质量

所以在进行口语交流时,请保持简洁

不要过分考虑该用什么词,什么句型,也别想着怎么说才能让人眼前发亮

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就好~


2.其他中国人

中国人特别爱对人评头论足

尤其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口音竟然要求这么高

仔细想想

那些背后挑刺说国人英语不流利、有口音、发音不标准的,其实都是国人。。。

为了面子,怕在朋友面前丢人,所以才干脆不说,于是就学了十几年哑巴英语


3.应试教育

我们受到应试教育笔试的过多影响

这么多年不停地做完形填空、选择题

对于单复数、时态、主谓宾等基本语法都非常敏感和在意

但在大多数口语环境里,这些东西并不重要

(口语考试不包含在内)

先摆脱语法强迫症

说错就错了

不需要再生硬地纠正

这样思维的流畅度和语速都会很有帮助


如果大家是在商务场合或者工作场合等比较重要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英语不放心的话,可以手机开录音录下双方的对话,避免因为当时理解的偏差而造成其他工作的失误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勇敢踏出第一步,先开口大胆说吧,没什么好怕的




芝士就是力量


其实中国人开口说英语的障碍有很多,几乎个个都能让你瞬间打回原形,不再练口语~

1.发音没有系统地练过

可以这样对比一下:

专门练过发音的人在说英语时,往往会更自信,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也多为正向反馈,自然会更有信心学好口语。

而没有系统练过发音的人,他们往往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说英语时更加不自信,可能别人的一点点就会让学习者一蹶不振。

所以,障碍,第一关在发音。

2.对标准英式美式口音的痴迷,对中国口音的不理解,甚至排斥

外国人如果到中国,哪怕只说两句中文,收到的评价普遍都是:哇,中文好好。

而中国人,哪怕是演讲冠军,也总会被人诟病说有口音问题~

社会的不容忍,不接受,会导致普通大众不敢练口语。

可是,有口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要能流利准确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有限,那么障碍就还在。

3.词汇只认识,不会说不会用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缺点之一。

单词量可以算是口语表达的根基,可是大家总是在为考试担忧,除了在试卷上做题,就很少主动的去运用所学词汇。

这也是一大障碍。

总之,盘盘点点,障碍有很多,但不能忽视的是,也有一些人能突破这些障碍。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向他们学习。

我是Mindy , 教育博主,英语达人,每天分享学习资讯,更多精彩,不要错过哦!


Mindy与桥上彩虹


看了一些这里的回答,都没到点子上,而且有些是偏差很大,什么词汇量啥的,都不靠谱。

中国人学英文最大的障碍就是面子,走还不会,就要跟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比。有人列出美国人小学多少单词量、中学多少、大学多少,一点意义都没有,平常生活有个一万个单词太足够了,要知道美国大多数人是看不懂专业期刊的,因为不会专业单词。为什么右翼红脖子不看左翼媒体,除了政治观点差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看不懂。

中国人说英文最怕说错了,说不好,口音难听,词汇单调。但是生活又不是做报告,而且做报告还要看听众是谁。奥巴马和乔布斯演讲算好了吧,你去看,他们从来不用大词,都是一些惯常词。说口音,跟日本人越南人比,中国人好太多了。而且老美不会嘲笑你的口音和语法错误,能听懂能交流就好。

不怕说错,经常扎堆混在老美里面,很快就能提高很多,书面的也能上来。

还是老生常谈,多听多说多看,不要强制记单词学语法,阅读量到了自然就到了。

还有,我们国内学英文,很少教构词法,如果涉及一点也必然很无聊,怎么让学生提高兴趣。很多词,了解了词源和构词法马上就可以记住,真应该让英语培训机构的名师去教中学生。


Chris_chenyp


国人对使用英语的障碍有很多,至于最大的障碍那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下面list一下有哪些:

1, 听不懂

老外很多口音,语速也可能很快,发音也可能不标准。平时老师教的或者听到的英语可能都是适合学习者的语速和标准发音。所以温水煮青蛙是没办法出去适应真实的世界。中国式英语很多都是书面英语为了写作文或许考试,所以学霸接触的基本上是使用率低的“高级词汇”,而很多老外在日常中都不用的,很多习惯用语俚语没有接触过都是会导致听不懂。当然,还有文化上面的差别,有时用习惯思维去猜老外说的,其实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多猜错或者牛头不对马嘴。

2,不懂装懂

为了表现,很多人都会靠猜而不好意思去问是什么意思,反倒很多人会让对方再说一次,其实很多时候第一次听不懂,再说三次也是不懂的。反而谦虚地指出,语句中某个词听不懂的让对方换个说法,或者用简单的词语解释一下那个词的意思,这样清楚了就可以愉快继续交谈。如果不懂装懂,很快就没朋友。

3,没法表达

有时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明明可以用简单的句子多说几句合起来人家就更容易懂,但偏要用长句又凑不成那个意思。

紧张,不习惯用英语避免不了情绪没有调整过来所以脑袋一片混乱没办法表达自己。

这些情况都应该先花点时间理顺自己情绪,逻辑才会回来,头脑清醒一点再用最简单的句子和词语来说,先想再说,因为一卡住又回到怪圈圈里面无法表达。

4,习惯错误

很多人认为词汇量是问题,其实根本和词汇量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和使用英语的习惯有关系。时间一长,如果英语原地踏步没有进步,那就是进入一个瓶颈期。这个时候有人可能觉得应该背多点单词才会好点,其实这样只会继续增加负担,因为你的习惯用语里面已经没办法去让你用更丰富的语言或者单词。这时应该做的是把自己经常搞不懂的地方找出来。最好办法是用写的可以看出来,也可以是让别人把你英语中的毛病找出来,你就会发现原来自以为是地使用了一大堆错误的英语,这才是自己最大的绊脚石。所以,只有虚心接受才能进步。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