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當代,詩歌還有意義嗎?會像旗袍和唐裝,或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的懷舊,終會消亡?

詩歌女孩


如果說文字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那麼“詩詞歌賦”便是這文化的年輪,它記載著我們華夏民族文明傳承這三千多年來的所有喜怒哀樂,這是一種融入血脈裡邊的東西,幾乎是在最初有文字記載的時候就已經有詩歌的出現了,是我們華夏民族特有的一種表現形式。

與其說它是一種藝術,倒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史書,甚至在很多時候它所記載的一些東西會比史書更加真實準確和值得令人相信,因為詩人寫詩大部分都是有感而發,寫下自己的境況境遇,用詩歌的形式呈現出來,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就像我們現代人發微信朋友圈一樣,而負責編撰廟堂正史的史官在很多時候都要顧及統治者的顏面和利益,甚至是夾雜一些個人情緒在裡邊,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多少都會有一些偏差,所以很多歷史學者在研究歷史的時候都會參考一些當時年代詩詞加以輔證。





逝水流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你被詩經的這首詩感動了嗎?

“詩言志”是我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特徵的一種認識。詩以言志,歌以詠懷,就直意了詩歌永遠不會消亡的本質屬性,只要有志只要有懷,詩歌就永遠不會消亡。

不可否認,詩歌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淡靜,完全沒有了志向的奔騰和情懷的起伏。人們能舉出數十上百種原委來指定詩歌的淡靜,其中最難反駁的一個原委就是樓主所提,詩歌會不會僅成為很小一部分人的懷舊所依?我覺得大可不必擔心詩歌圈子太小。其實詩歌的圈子很大很大,不是旗袍和唐裝這類服裝形式所能比擬的。一首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傳承了一千多年依舊被當代的兒童首選背誦,圈子太大了。《詩經》的第一首《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傳承了近三千年依舊被絕大多數青年男女熟知,圈子太大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首古唐詩有幾個奮鬥中的中年人忘記了,圈子太大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三國時期的《龜雖壽》老年人夢中難忘,圈子太大了。一首《我愛你中國》被天涯海角的中華兒女傳唱得熱淚盈眶,圈子太大了。

不言而喻,好詩歌縱經千年風雨圈子也不會縮小一分。可見我們感覺到詩歌淡靜了的最主要的原委就是沒有好的詩歌問世。本次武漢爆發的病毒疫情讓我們再次感覺到了詩歌的熱血情懷和同舟志向。日本各界捐贈的抗疫物資上醒目的古詩詞看哭了無數的國人。有取自日本國長屋王偈子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改編於中國古詩詞的“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有出自唐詩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更是出自公元前幾百年的《詩經·秦風·無衣》,原是一首戰歌,表現秦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氣氛,也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展現。能夠言眾人之志,抒家國情懷的詩歌永遠不會消亡。

真心希望讀到此文的每一個人與我共鳴。


韓長安


我不認為詩歌在當下只是少部分人的懷舊,懷舊是每一代人都有的情感,而詩歌卻是人類共同的情感宿主。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充斥街頭,詩歌就是人類和機器人的唯一區別。

一、縱觀歷史,文學表達的火焰從未熄滅過,儘管有時候它很微弱。

二、詩歌形式的變化,伴隨著歷史局勢的大破大立,人的生命短暫,不能完全看透。

三、所謂現代詩,只是表達了二十世紀曆史轉局中的彷徨和苦悶,伴隨民族偉大復興的詩歌還沒到來。

詩歌是支配我們情感的底層代碼,無用之用乃大用,讓我們靜待詩歌的復興與繁榮。





司文學舍


當代的詩歌,很少有精品,很難觸動人心,很難讓人傳送。根本的原因,當代幾乎沒有詩人。大部分的人都是無病呻吟,既沒有思想,也沒有情感,更沒有押韻的美感。

一首好詩要有情感,有思想,有音韻的美感,要能打動人心。

很多所謂當代的詩歌像白開水,甚至汙水,實在無法品味!



丁止正of政成公


詩是人類文化和文明,伴隨人類文化文明而生,文化文明不滅,詩不滅。

所說的滅,只是在三維空間裡,而在更高緯度裡,一切皆在,無有滅亡。

心不滅,詩何以滅。



地藏願海——無度


詩歌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消亡,在古代詩歌是文人墨客聚會的話題,也是名人志士抒發愛國情懷和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為什麼現代人很少人喜歡詩歌那,我認為主要是時代變了,現今社會太浮躁和快節湊,內心變得不再平靜。在中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詩歌是濃重而有不可缺失的部分。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細緻的分析一下。

1、詩歌受眾群體的變化,古時候詩歌是精英群體和主流人士的基本技能。在古代高層和精英人士都比較喜歡詩歌,受眾群體基數龐大,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古代詩歌很燦爛輝煌。

2、詩歌在現代是小眾喜歡,現在社會節湊太快,每天忙於工作和家庭,所以現代人容易接受簡單明瞭的語言,快速接收,快速解決,不會太去想太多。

3、詩歌仍然有很多人喜歡,他們互相學習,互相探討,會因為寫一首好的詩歌而歡呼雀躍,興奮的像個孩子,會因為生活瑣事弄的心情焦躁,而借詩歌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情。

詩歌是不會消亡的,雖然現在是小眾的愛好,跟泛娛樂沒法相比。但是詩歌的樂趣始終如一,詩歌是很好的我文化載體,簡簡單單幾十字,就能寫盡人生百態,世事變遷。






五點半讀書


詩歌不會消亡,但詩歌的形式會變化。

最早的詩歌一般是用來唱的,比如說祭祀的時候,或者就是民歌。其他民族有很多詩歌用來敘事,給說唱人在酒館裡講故事用,那種往往非常長,比如希臘的荷馬史詩,西藏的格薩爾王。

然後就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文人詩,用來表達個人情感。形式則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現代的白話詩。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它具有的音樂性和表達個人情感這兩點是不會過時的,所以詩歌也就不會消失,而且還會保留一些最基本的特點。比如押韻,比如節奏感,比如某種對稱性。

那麼現代最主流的詩歌形式是什麼呢?當然就是歌詞了!所以詩歌沒有消失,它變成了歌詞。

現代人感覺跟古詩有距離,尤其是寫詩不容易,除了語言本身發展變化,導致用語習慣不同之外,主要是因為古詩有格律的要求。格律在唐代發展成熟,主要是因為文人詩漸漸脫離了樂曲,所以要求文字自帶音樂性,便於吟誦。我們現代人沒有這個習慣,所以感覺彆扭甚至多餘。

但古詩表達方式精煉,耐咀嚼,追求意味深長的特點,仍然足以吸引一部分愛好者的心。我自己也時常寫一些詩,寫完以後反覆讀,越讀越愛。我會漸漸的發到這裡,歡迎關注,共享詩歌之樂。



這個問題就像好多年後 隨著數字移動支付 有人問你紙幣還有意義一樣

每個事物都有興衰 詩歌也不例外 但詩歌不會滅亡 除非人類滅亡 只要人類還在 食色 2樣人類缺一不可 這裡食包括物質糧食和精神糧食 詩歌屬於後者

而且隨著大家生活節奏的加快 很難有耐心有時間去讀那些大塊頭的世界名著和小說 都喜歡看一下小而精的文章 比如這些年興起的小小說 微型小說 詩歌比這些更小 而現在大家都不願看詩寫詩 主要是一些詩人動不動就自殺或進精神病院 再就是一些所謂的詩人寫一些晦澀難懂的詩句 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 久而久之 人們就不愛看詩了

其實按著人們快節奏的生活來看 只要詩人寫些讓人一看就懂的詩 比如最近幾年的口語詩 就比較讓人接受 通俗易懂 又給人以啟迪和美感 詩歌不僅不會滅亡 還會再次繁榮


打聽一個事


真正的詩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意義的,能給人美感,使人愉悅或產生共鳴。而劣詩丶冒牌詩,除個人暫時能用於騙財丶騙色丶騙地位外,於個人的長遠之計,與整個社會,沒有絲毫意義。


領袖詩人盧偉宗


詩歌有意義,從古至今的流傳,那是一代代人對生活思緒的表達,後人讀前人詩歌,在那奇妙的認同感下,彷彿跨越了歲月的光輝,找到了知音亦或是啟蒙者,心中頓生沁人心脾的氣息或是醍醐灌頂般暢快,由此愈發讀詩賞詩,亦作詩表意,以詩會友,詩歌就這般貫穿人生。一代代人的人生,以詩歌抒發,引後人以同感,繼而以詩歌的抒發作為傳承,伴隨著生命生生不息。

詩歌不會消亡,它是人類思想的結晶,只要人類存在、思想存在,詩歌便是我們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現在的生活,我們忙於工作,有的四處奔波,有的伏案不起,有的交際應酬,有的太多太多了,我們雖然感受頗深,但是沒有時間進行表達,詩歌令我們嚮往,但生活更讓人執著,故而會感到詩歌的缺失。但是這種認知僅僅是以自身出發來看待的,事實上社會中有人從事文學工作、有人保持文學好愛,所以詩歌並未缺席現代,只是忙碌的我們缺席了它的傳承。有人會講傳承的人太少,詩歌最終難免消亡,而事實上萬物負陰而抱陽,這種狀態下詩歌將會漸漸走向繁榮,因為一旦忙碌的我們內心迷茫、不安,我們會尋求答案,而前人詩歌是前人智慧的承載,能使我們平心靜氣,再次注視到它的我們會珍惜這瑰寶,它也定會再次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