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居民“假的”呼喊聲,是抗疫生動一課

每經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

3月5日的新聞聯播,播出了一條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察看社區防控和群眾生活保障的新聞。新聞裡面有句話,信息量很大:針對群眾現場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孫春蘭副總理立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調查,不迴避矛盾,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持務實作風,實事求是、切實解決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

當下,武漢的小區仍處於封閉狀態,中央指導組視察小區時,小區居民也不能下樓,那麼,群眾是如何“現場反映困難和問題”的呢?經環球時報證實,5日早上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市青山區翠園社區開元公館小區考察時,有居民從家裡的窗戶向正在考察的中央指導組喊,“假的,假的”,反映社區物業假裝讓志願者送菜送肉給業主,實際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孫春蘭副總理和省市領導們視察小區時的照片和視頻,網上有不少,那一聲又一聲的“假的”,和我們熟悉的領導視察場景確乎有些不同。對小區物業不作為,外表乾淨樓道髒亂、假裝給業主送菜送肉等形式主義表演,業主們選擇了從樓上喊話的方式,給予盡情揭露,封閉已久的人們,不願意配合物業表演,不願意說假話。

孫春蘭副總理當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瞭解情況並指出,群眾有情緒很正常,這提醒我們,社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還存在短板。不要掩飾矛盾,要實事求是,明確問題出在哪裡,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絕不能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約4個小時以後,中央指導組召集省市有關負責同志召開了專題會議。

封城加封小區之下,待在家很久的武漢市民,他們過得還好不好,生活保障有沒有問題,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有哪些訴求想要表達,這些才是中央指導組視察居民小區的目的所在。可是,小區物業和某些基層相關部門卻將之理解成了“表演秀”,搞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演給領導看,根本不準備讓領導看到真實的居民生活,而是意圖掩蓋問題,給領導留下好印象,給自己的工作加分。對此,“有韌性、有蠻勁”的武漢市民,選擇了當面戳穿謊言。

既然做得不好,既然是假的,那就要當面說出來,而不是配合表演。因為領導們來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看一場被安排好的“真人秀”;否則,那不僅是浪費時間,而且會誤導決策。這場疫情一再提醒我們,講真話的重要以及講真話的力量。講真話本身就是抗疫力量,反過來,講假話實為病毒幫兇。眼下疫情並未解除,武漢的疫情依舊嚴峻,必須實事求是、直面問題,而不是刻意掩蓋、弄虛作假。

湖北以外的地方,生產生活正在逐步恢復正常,武漢市民卻仍在執行最嚴格的小區封閉政策,他們為抗疫作出了犧牲,保障好他們的日常生活,亦是抗疫重要部分。而且,群眾的情緒不會無緣無故,居民從樓上向正在視察的中央領導喊“假的”,表達的不僅是對弄虛作假的憤怒,更是表達對生活“太難了”的委屈。這說明,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如果生活物資供應並不缺乏,那就是基層政府部門和小區物業的“最後一公里”工作沒有做好。

令人高興的是,居民樓上的“假的”沒有白喊,中央指導組已經開會研究,進一步做好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強調要打通生活物資供應和社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做好社區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讓他們居家生活更加安心。實事求是,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中央指導組以實際行動,給某些基層單位上了生動的一課。都這個時候了,某些人還在熱衷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那一套,不顧居民實際需求和實際感受,新一輪的問責風暴,也許已經在路上了。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