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交代員工的事情總是做著做著就斷了,怎麼辦?

筱筱XXX


其實這就需要一個跟蹤機制,需要一個工作流程中的監督管控制 流程。從問題本身來看,這裡面存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員工的工作量是否額外增加。造成了原來的工作,做著做著就斷了。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工作事情的重要性,以及領導的工作作風都是有關聯的。

所以這個事情要從兩方面來看,既要從領導的工作方法上入手看,領導自身感覺上有什麼問題或者有什麼方法需要改進;另外,又要從員工的角度入手,看他的工作量、工作程度、工作強度是否適合?是否有額外的增加。然後再進行平衡利弊,調正、引導員工,改進其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再抓監督制衡的措施。相信,應該就有所改進。


靜心963


當然是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啦。

假如是老李我當了老闆了,我該如何交代員工任務呢?

1,你給我聽好了,這事我只說一次,我不喜歡囉嗦,去幫我訂一張今晚廣州開往婁底的火車票,臥鋪票。聽懂了嗎?

員工一聽,出門了。在他辦公室,電腦上網一查,已經賣完了,就回來戰戰兢兢說:“李總,沒票了。”

老李大喊:“去火車站買,哪怕是黃牛票,也要買到!”

員工去了火車站,又回來了:“李總,沒有找到黃牛,沒有買到票。”

老李:“真沒有用,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員工:“我又不是鐵道部的,是沒有票呀。”

......這其實都是老李自己造成的,最不該說就是那句“這事我只說一次。”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即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也不能達到百分之八十,所以我們要在做事之前,儘量詳細溝通好,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往後工作。

那麼換一個辦法溝通

2,老李說:“我需要今晚上火車,明早趕到婁底,在火車上睡一覺,你去幫我買一張今晚的火車臥鋪票,我說明白了嗎?”

員工:“明白了。”

老李:“慢點走,你說說你想怎麼幫我買票,能成功嗎?如果這樣不行,你會怎麼辦?”

員工:“我去網上幫你找一下,訂票。網站上購票啊,如果沒有,那麼我會掛上單子,等人看看是不是有退票。如果不行,那麼我會找一下有沒有更晚或者更早的票。”

老李:“那麼,你覺得行動中,什麼可以自己做主,遇到什麼事件,要來請示我呢?”

員工:“硬臥還是軟臥,只要有票,都可以,這個我可以做主,而李總你五點半下班,所以七點到十一點開車的火車都可以,這一點我做主,除此之外,我電話給你請示。”

老李:“好的,那麼什麼時候,你能給我消息?”

員工:“我每兩小時給你最新的消息,相信來得及,最晚會在下午三點給你完整的最終消息,行嗎?”

“好的。”

兩小時後,準時來了電話:“李總,網站上面已經買不到票了,我現在在火車站,和一個工作人員聊這個事情,最近幾天回湖南的人非常的多,幾乎沒有退票的,連站票坐票都很搶手。所以,買不到票了。我在附近的流花汽車站看了長途大巴車,有晚上出發,明早到婁底的,可否你改為做大巴車回去?”

老李:“不行,我個人覺得長途大巴車不安全,會睡不著的,這樣影響我明天在婁底的精神,你是否可以幫我想想別的辦法,這事對我比較重要。”

兩小時後,電話:“李總,我查看了飛機,你是否可以改為飛機到長沙,然後轉車會婁底,長沙到婁底有臥鋪車票,我可以現在幫你訂好票,你下午六點半坐公司車去飛機場,能趕上飛機去長沙,晚上十二點有火車經過,有臥鋪票。”

老李:“不行啊,晚上十二點長沙上火車,三四個小時在火車上無法休息好呀,你如果有可能,再幫我想想辦法,你是我屬下最能幹的一個,如果你都沒有辦法了,那麼我選擇放棄回去了。”

員工:“是的,儘快給你回報。”

電話:“李總,我聯繫了私家車,價格會比較貴一點,然後,我查看了,廣州到婁底的車票都賣光了,可是有一趟佛山發車的,可以經過婁底,我自作主張幫你買了一張臥鋪票,你可以下班做地鐵去佛山,從佛山上車,行程大約一個小時,在佛山你可以吃飯和休息越一個半小時,然後登車,這趟車是在明早八點抵達婁底的。很適合你的行程,另外如果你不滿意,那麼現在我還可以退票。”

老李:“我很滿意,你果然是無所不能的,我最強的員工!”

員工:“謝謝李總,我現在去查看一下,你大概什麼時候回廣州,我可以提前幫您訂回程的票,早些日子訂票,會更可靠,選擇也會更多。”

老李:“對啊,謝謝你提醒,我都忙忘了,你果然是最細心的,謝謝,我十天回廣州,那麼,我還是願意坐晚上的臥鋪火車,或者說白天下午到廣州的高鐵。都好,這回全權交給你辦理。”

員工:“是的,我現在就辦理,最遲消息會在今天下午五點前,結果發到你的郵箱裡面,你在方便的時候可以查看。”

其實可以是同樣一個員工,如果你在溝通的時候夠細緻,夠耐心,有鼓勵,有讚揚,那麼辦事的結果會完全不同,而且在幾次以後,你會和員工達到一定程度的默契,相當於,你已經手把手教導了他幾次,那麼以後你交待的事件,會更方便快捷。

什麼執行力不夠,那都是主管或者老闆自己的能力不夠造成的,如果是有能力的領導,那麼即便是屬下能力不是很強,也會慢慢變強的。

一個軍官,不可能盡數分到最強的新兵,可是他帶出來的兵,會是最強的。

元帥軍銜


李勉9


我剛當上管理的時候,給下屬佈置完工作,也是這樣做著做著就斷了,連個交代也沒有,問他原因他就各種理由甩鍋。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我向我的領導請教,他告訴我佈置任務用事前說明、事中巡查、事後檢查這三步法,之後我的下屬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問題。

一、事前說明:把任務佈置清楚

很多做管理的有一個習慣,就是佈置任務的時候,不管下屬有沒有聽清楚,他不問你你也不問他。你覺得他不問,證明他聽懂了你的話,下屬覺得你交代完了,他問你肯定捱罵,還不如做完在說。最後下屬做得一團亂,他被罵,你發頓火,但並沒有任何作用,下次還是這樣,你永遠覺得下屬不會辦事,下屬永遠覺得你這個領導沒有能力。這就是職場中上下級關係水火不容的原因。

職場中很多下屬當他沒有明白領導的意思,也不敢直接向領導提問題,但你作為一個領導,應該放下領導的架子,主動詢問下屬聽明白沒有,這樣既可以減少下屬的工作失誤概率,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把任務佈置完之後,詢問下屬一句:我說明白了嗎?說明白了你複述一遍。

千萬不要說:你聽明白沒有?聽明白了就去做吧。

問下屬“你聽明白沒有?”,下屬肯定說“聽明白了。”因為他接到任務的時候,他也是一臉懵逼,他也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只有做了才知道哪裡不明白,你突然這樣問他,他肯定是說“明白了”。

讓他複述一遍,就是讓他把你剛說的話的意思在通過他的語言表達一遍給你聽,是讓你發現你哪裡沒有佈置明白,你在進行補充。

簡單的一句話,就能瞭解到下屬有沒有真正明白你的意思,減少了下屬來回修改方案的時間,還省得你不滿意之後發頓火,何樂不為。

用網絡上一個段子:

馬雲餓了,讓下屬去給他買肯德基。沒過多久下屬回來彙報,肯德基已經買下來了,花了500億。馬雲突然意識到什麼,讓下屬趕緊把前面那個員工叫回來,因為他叫那名員工去買青島(啤酒)。

這就是我說的,領導佈置任務之後,沒有問下屬我說明白了嗎?如果他讓下屬把任務複述一遍,他應該就能瞭解到,下屬是誤會他的意思了。這只是一個段子,現實中領導會把我不吃辣,可樂不加冰這些需求說清楚,下屬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誤會。

當然也會有喜歡揣測老闆想法的下屬誤會成把這家公司買下來後,之後就不上架辣的產品,並要求以後賣的可樂都不準加冰。

但你讓下屬複述一遍你的意思,你肯定能從他的話裡聽出來,他哪裡想的地方和你不一樣,從而避免這種南轅北轍的結果產生。

佈置任務有4個步驟:

  • 1、把任務需求、要達到的結果提出來,讓下屬複述一遍。
  • 2、和下屬核對任務細節,是否和你的想法有偏差。
  • 3、任務結束時間說清楚,不讓下屬有拖延的機會。
  • 4、驗收結果說清楚,驗收合格才能走。

前兩點上面已經討論過了,我說說第三點“任務結束時間說清楚,不讓下屬有拖延的機會。”

這一點常常被忽略掉,很多領導佈置完任務,直接就是“下班前給我。”或者“明天給我。”這樣說時間,也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很容易在你去要結果的時候,下屬說“沒做完。”出現沒做完怎麼辦?要麼加班做,要麼明天做。加班下屬肯定不樂意,明天做你又不樂意,那該怎麼辦?那就因為在佈置任務的時候,把結束時間說清楚。

確定任務的結束時間,不是你給下屬安排,是讓下屬告訴你,他需要多少時間,並讓他說明,為什麼要那麼多時間。

這一點就是不給下屬找藉口,你說需要那麼多時間完成,時間到了你完成不了,那我讓你留下來加班做,你也沒有藉口。

當然時間不是由下屬隨便說,查個資料需要查一天,這肯定是不允許的,一個普通的方案要一週,那就讓他把每天的安排說出來,調整不合理的工作時間,最後確定下來的時間就是任務時間。要有理有據的時間,才能被認可。

把一段長的時間分成很多段來處理,比如一個7天的任務,兩天做一次彙報或者一天做一次彙報,不能把任務佈置下去,等到7天后再去檢查,這樣做,肯定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具體該怎麼做,我們在第三步事後檢查中詳細說明。

每個人對自己訂的時間,肯定會預留一些時間出來做其他事情,這個情況沒有必要和他斤斤計較,可以在任務過程中推進,讓他把時間壓縮,從而達到提前完成的效果。

任務要達到什麼效果,也要在佈置任務的時候告訴下屬,有一個檢查標準,下屬才知道他該做到什麼程度,你檢查他的工作的時候,也有個參考標準,當他做得讓你不滿意的時候,你也有話可說。

比如:小張,你幫我做一個數據統計,我需要這三年來銷售部每個季度的業績統計,增長曲線、還有各團隊的人員流動情況以及人力成本支出。

這樣做,就能讓下屬明白,他需要拿到什麼數據,你才會滿意。如果你只是簡單的說。

小張,幫我統計銷售部這三年的數據,詳細一點。

這樣派任務,下屬會無從下手,他也不懂他要拿什麼數據,畢竟有很多項數據可以統計,如果他沒有統計到你需要的數據,你肯定不滿意,而如果他全部統計完,你肯定又會覺得他做一項工作花的時間太長,給你的數據太多太複雜,影響你的判斷。

小結:

要想不出現交代員工的事情做著做著就斷了,那就需要在佈置任務的時候把事情說清楚。任務目標、任務時間、驗收標準,都要讓下屬聽明白之後,在開始著手去做,把任務佈置清楚了,就能減少任務檢查的時候,多次修改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下屬也能清楚的知道,他必須要做到什麼程度,才不會被批評,這比你任務佈置得不清不楚,他做得不明不白,最後你白白髮火要好得多。

二、事中巡查:不是檢查他的工作成果,是通過巡查的形式,推動他的工作進程,不讓他把時間花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我們很多領導,把任務交代下去,就等著下屬到時間把任務提交上來,中間沒有任何的檢查和監督。這樣的工作方式對於自覺的員工還可以適用,但對於喜歡偷懶,愛耍小心思的員工,這樣的工作方式,無異於給他們留下偷懶的藉口。

我曾經也是這樣,把任務佈置下去,就等著規定的時間下屬來給我彙報工作,但從來沒有人來過,沒辦法我親自去找他們,他們給我的答案,無一例外都是還沒做完。

我問他們原因,都是查資料需要時間、找模板需要時間等等,給我的回覆都是馬上就做好了,讓我在等一等。

這個情況很有趣,我下班前去問他們結果,他們都是馬上就做好了,需要我在等一等,我下班前提前一個小時去找他們要結果,他們也是馬上就做好了,需要我在等一等,這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都是我去問他們要結果的時候,他們都能做到馬上就做好了,卻不能提前做好。

我總結了一下,發現如果我不去催他們,他們即使做完了,也不會主動來找我,但每當我去找他們的時候,他們都在做著收尾工作。

既然如此,那我就在日常工作中多去問他們,我將會更早的得到結果。

我試著這樣去巡查工作:

我:小劉,資料查得怎麼樣了,下午可以開始正式寫方案了沒有啊?
小劉:還有些資料沒查清楚,但下午之前肯定能開始著手寫方案了。
下午我又跑過去:小劉,方案開始做了嗎?寫到哪一步了?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小劉:已經開始做了,寫了一半了。目前沒有遇到什麼難題,應該可以按時完成。

為什麼要像一個老師催小孩子寫作業一樣的去盯著下屬,其實我發現我們在工作中,能做到自覺的人很少。

我查資料的時候就是如此,當我在網上搜索某項材料的時候,電腦會時不時的彈出一些廣告或者新聞,找著找著就被它們帶過去了。開始明明是找資料,最後卻變成了看新聞,開始明明是問小姐姐相關的材料,最後就聊到晚上去哪裡看電影了,這個毛病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

有一段時間我就被“我是渣渣輝,是兄弟就來侃我。”帶偏過好幾次,其實我們拒絕誘惑的能力都不強,我們需要一個人來監督我們,讓我們不被這些東西帶偏。而你作為領導,就是這個監督的人。不要覺得你是領導就該高高在上,我反而覺得領導應該是為下屬服務,幫助下屬解決問題的人。

平時到他們的工位走一走,並不是去抓他們偷懶做別的事,而是提醒他們,你們該做正事了,我相信你走到他們面前,沒有人還敢大大方方的聊微信吧。

問問他們進度,也就是從側面敲打他們,讓他們推進工作進度,不要做無關的事情,自律的人非常少,也可以從提問中,瞭解到他們的任務方向有沒有偏離你的想法,可以及時補救,也是減少之後修改幾率的很好的辦法。

當我作為部門領導,沒有人管的時候,我連每天按時上班都做不到,每次都要遲到幾分鐘,其實不是故意的,就是覺得無所謂,反正沒有人管,每個人都一樣,當沒有人管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放鬆自己,導致工作沒有做好,而最大的責任,就是出在我們這些領導,沒有做好監督工作。

小結:

人的自律性都是非常差的,我們作為領導,就是要時常去督促下屬,不要做和工作無關的事情,通過不定時的去詢問進度,讓他降低偷懶的機會,也讓他明白你在關心工作的情況。

如果在工作過程中沒有監督,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你不問他,他就永遠不會主動來給你結果,你去問他,他也會說還沒做完,但還差一點點。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情況,你和他生氣也沒用,怪只怪你平時的監督工作沒有做好。

放下領導的架子,時常多去下屬那裡走動一下,對團隊的工作非常有好處。

三、事後檢查:就是驗收下屬的工作成果

做好上面兩點,事後檢查的時候將會非常輕鬆,因為基本上你的要求,你需要的結果,在任務開始,到任務跟進過程中,你已經檢查過很多遍了,你們有很多次交流機會,也有很多次修改的機會,這時拿給你的方案或者任務結果,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

當然也有一些“老油條”喜歡耍些小聰明,比如故意留個收尾工作,等著明天上班在做啊,或者下班前一分鐘才把結果提交給你,他正常下班去了,讓你沒有機會讓他修改。

對付這些人,我也有很好的辦法,我在佈置任務的時候,就約定好了檢查時間,下班前一個小時,主動來找我彙報工作進度,不來也行,下班前5分鐘我去找你,我去找你就沒那麼容易矇混過關了。

曾經就有一個下屬想這樣來試探我的底線,每次都是快下班了才把工作提交給我,提交完我還沒來得及看,他就關電腦走了。有次我在還有5分鐘下班的時候去找他,我也不批評他,就正常的問他要方案,他也很自覺的給了我。

我和他說:“你先等等,我把方案看完,討論完在走。”

他也知道我的要求是下班前一個小時要方案,他沒有按要求給我,自覺理虧,也不敢說什麼。

我讓他們組的另一個任務相關的人一起留下來,當我把方案看完之後,我就照著方案裡面一條一條的和他慢慢討論,他看到別人下班都走光了,就我們三個人,他也急啊,說話的語速都快了很多,在加上他還連累了同組的人陪他加班,他也明白我什麼意思了。

之後我佈置任務,他也就不敢和我耍這些小心眼了。

其實檢查結果要有一個反饋過程,不是說你把結果給了我,這事就算完了,你就能下班了,是我覺得滿意了,你才能下班,至於滿意與否的標準,都要在佈置任務的時候說清楚,否則在檢查的時候才定標準,容易讓下屬覺得你是在故意為難他,這種事情真的是有理也說不清。

標準必須要事前定好,比如彙報時間,達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等等。這樣當你讓他們下班修改的時候,他們才無話可說。雖然你可以以權壓人,不定標準也一樣可以強制要求他們留下來改到你滿意為止,但我覺得這樣管理團隊,容易產生矛盾,也不利於團隊的正常發展,因為沒有人喜歡跟隨這樣的領導。

小結:

檢查工作不是在下屬把結果提交給你之後再檢查,在日常巡查過程中就有很多次的檢查機會,在平時把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解決好,下屬把任務提交上來之後在做一個最後的把控,這樣可以減少很多重複工作的時間。出現做著做著就斷了的情況,基本都是你在事中沒有做到督促,事後檢查的時候當然不會有結果。

把處罰標準定好,做著做著就斷了,那你就必須在規定時間給我結果,給不了就加班做,因為這是事前已經商定好的事。

總結

交代員工的事情總是做著做著就斷了,問題的原因就在於佈置任務的人,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只是單單的把任務佈置下去,就等待員工自覺的把工作結果交給你。

自覺的員工在職場中非常少,即使有,當你經常都是這樣佈置任務,久而久之他也會慢慢的把任務結果拖延,這是人的惰性。所以才需要領導這個崗位,領導不單單是把任務佈置下去那麼簡單,這個崗位也沒有這麼好做,領導最大的任務就是為團隊服務,督促團隊中每個人的工作進度。

要想把領導這個崗位做好,可以參照我上面佈置任務的三個做法,不敢說非常管用,但至少不會出現交代員工的事情總是做著做著就斷了這種情況發生。

-END-

我是王小明,一個職場領域的創作者,歡迎關注及留言討論。

職場新人王小明


小丸子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請耐心看完,就能解決你的困惑了!

一:執行力

你所說的這個屬於員工的執行力,我教你如何提升員工的執行力

1:工作安排分為有些可以直接安排給員工,有些需要自己去做個開頭,不管是完全安排下去的還是自己做了個開頭的,一定要去檢查工作進程,檢查過程中發現不對的地方要馬上糾正,事不過三,如三次還是做錯了不要去指則但是找評一定要有,發現做的好的地方要馬上表揚,事情完成後可按照事情的難度適當的激勵!

那麼什麼叫指責呢,舉個例子

比如老師教張三學加減法,1+1=2這個問題,老師教了張三三次了可是張三還是寫成了1+1=3了,這時老師就說道:“張三你有沒有帶腦子來上課,教了你這麼多次你還不會,笨死了,豬腦子嗎?”這就是指責

那麼什麼叫批評呢,又舉個例子

同樣的場景,老師說的是這樣:張三你上課有沒有用心呢,我教了你三次了還是不會,用點心行嗎,下次再做錯,我可要懲罰你了!

指責與批評最大的區分在於指責帶著辱罵的字詞,批評只是指出錯誤,試想一下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辱罵肯定會讓人起抵制心理的,而恰當的批評卻會讓人心生愧疚。

那麼如何激勵員工呢,激勵分為及時激勵以及固定激勵,激勵的方法又分為金錢激勵,物質激勵,精神激勵,下面我來說說這三種激勵方法適用那些場景。

1:金錢激勵:金錢激勵可及時激勵,也可固定激勵,例如一個工作完成後,如果這個工作非常有難度卻完成的又快又好,那麼就可以及時的現金激勵,也可以固定一個日期比如發工資時再進行現金激勵。

2:物質激勵:物質激勵跟金錢激勵類似,也可以進行及時激勵以及固定激勵,這種激勵及時激勵可以佔多點,因為物質可大可小,可以是一個蘋果,也可以是一張獎狀獎盃,也可以是一袋米,根據事情大小來決定,可以把標準訂低一點。

3:精神激勵:所謂精神激勵就是口頭表揚,這個激勵方法及時的激勵,最有效,比如張三算出了1+1=2,老師馬上說道:張棒好棒,真聰明繼續加油,而固定時間去進行精神激勵,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小結:要想讓員工有執行力那麼自己就要以身作責,不要做甩手掌櫃,事情安排下去後要跟進,跟進過程中發現不對的地方要加以糾正以及批評,做的好的地方要表揚,適當的激勵要有,這樣更能促進員工的執行力,執行力是自己培養出來的。

二:如何讓執行力事半功倍,工作的分配很重要

首先分清楚部門有哪些人,每個人的優點是什麼,部門有哪些事,然後根據每個人的優點去分配工作。

舉個例子

某電視劇中,男主角手下有個兵,說話結巴說句話半天說不出來,但是耳朵好使,所以肖戰武就讓他做了話務員,大家都知道結巴做話務員,那豈不是會誤了戰機啊,但是事情卻是因為這個戰士有個過人的優點,那就是有過人的聽力,就是因為這個優點為團裡立了戰功。

小結:分配工作時首先考慮的是員工的優點去進行分配工作,至於缺點如果不會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就算會影響能在自己可控範圍內,也是可以不用考慮,學會怎麼用人。

三:恰當的給予員工一些壓力也能促進執行力

有壓力才能動力,恰當的動力能更加促進員工的上進心,從而促進執行力

1:獎懲制度:比如把員工分組,然後公平合理的分配任務,那組任務完的又快又好,就讓後完成的給首先完成的買點禮物或零食,當然也可以一起吃,這樣做既能促進團結也不會有牴觸心理。

2:優勝劣汰:這個方法其次我是不太支持的,但是團隊不養閒人,公司不養懶人,職場上總有那麼些個懶人閒人,那麼這個方法就有用了,不然好不容易湯了鍋雞湯,撲通一下,一隻蒼蠅飛進去了,這湯還喝不喝!你好不容易把大家的執行力帶上來了,他一下就給你打亂了,豈不是白費功夫了?所以可以固定的一個日期淘汰劣者。

小結:合理的獎懲制度,可以讓優者更優,讓劣者要麼變優要麼離去,可以讓團隊更加有執行力!

總結:要想團隊有執行力,那麼自己就要跟進工作,以身作則,合理的安排人做對應的事,並且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

我是小丸子,大家有什麼職場上的問題都可以諮詢我哦,如果覺得我說的有用請收藏一下並關注我以及點個贊,我每天都會發些職場乾貨。


小丸子悟職場


舉個上學時我們都會遇到的事情。

還是學生的我們好不容易熬到了週五,可以過週末了,老師當然要佈置作業。

a、老師說:作業是每天一篇作文。

你會不會寫,不一定吧,當然這也分人,熱愛學習的同學肯定會按時完成作業,不愛學習的可能不會放在眼裡。

b、老師說:作業是每天一篇作文,回來之後把作文交上,沒寫的同學叫家長。

你會不會寫,當然啊,誰想沒事叫家長,那回去還不得一頓胖揍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在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已經把交作業的時間訂好了,如果沒有完成作業該怎麼處理也是先打過招呼了,學生們知道輕重,不完成作業不但要受到老師的批評,還要被叫家長,權衡之後,學生們應該都會完成作業。

在職場中也一樣,員工不是隻有領導安排的工作要做,正常情況下,員工都是有自己的崗位職責的,按照崗位職責安排自己的工作。

但是現在領導又給員工安排工作,那麼員工工作就會增加,因此在這件事情上,員工不會做被交代的工作,只會做被檢查的工作。

因此不要覺得領導安排的工作,員工就能自覺的、毫無怨言的將工作一做到底。

作為領導在安排工作時該怎麼做呢?

“XX,你整理一下最近的銷售數據,出一份銷售報表。”

就這樣安排工作其實是不到位的,沒有具體的完成時間,沒有顯示出這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獎懲措施。

如果你換一種說話,是不是就能夠讓員工知道工作的重要性,讓員工感受到必須按時完成工作。

“XX,你在明天下班之前把銷售報表整理一份,我後天一早開會要用。”

這樣說是不是比僅僅安排工作更能給員工傳遞一種工作的重要性,當然不是安排完工作之後就等著員工給你彙報了,你要主動去問。

“XX,現在銷售報表做的怎麼樣了,下班之前記得交給我,我還得再審核審核,千萬不能耽誤時間。”

在工作進行期間,領導也要注意跟進工作進程,因為你不跟進,可能員工覺得等一等再等一等,結果工作慢慢的就斷了,等到約定的時間到了,給員工要結果,員工才想起來還有工作沒做。

總結:交代的工作員工做著做著就斷了,員工固然有錯,但是做領導的也不能說沒有過錯吧,要做到時間監督、獎懲措施,讓員工知道工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連續性。


大牙嘟嘟職場論道


這就是執行力差的表現。

在工作中重安排部署輕落實反饋的現象比較常見,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方面是上級抓落實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懶惰心理在作怪,因為安排事情簡單輕鬆,動動嘴就可以了,而抓落實是苦差事,要費很多口舌。

為什麼我們都輕視落實問題,仔細想想應該有這麼幾點原因:

1、工作頭緒多,沒有精力抓落實。由於工作繁忙,就會出現只安排工作,不抓落實的現象。

2、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思路不清晰,對於工作安排出現一陣風、一頭熱,熱衷於搞形式、喊口號。

3、沒有形成抓人人抓落實的良好氛圍。員工只跟著領導喜好乾工作,沒有員工願意撲下身子做打地基、夯基礎的工作。

那怎樣去培養團隊的執行力呢?

1、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作為領導層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要久久為功,下氣力抓落實。

2、合理安排時間,規劃工作。對於做好的規劃,在不出現重大失誤的前提下不能隨意改變,遇到急難時間時也能做到不慌亂,做到緊張、嚴肅、活潑。

3、培養員工的事業心、責任感。在公司內部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激勵員工把不起眼的工作當成事業來幹,這樣就會在公司內部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

4、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交代。不論工作大小,一定要有反饋,讓下屬的僥倖心理、機會主義無處遁形。

5、獎罰分明。對於工作落實到位、及時反饋的員工給予表揚獎賞,營造全員抓落實、重落實的良好氛圍。

6、暢通溝通渠道。有時候有些工作沒落實到位,是因為各個部門之間出現權責不分,出現神仙打架的狀況,一定要重視單位的溝通機制建設。一旦出現落實不到位的狀況,各部門積極響應,劃清職責,避免出現無人管、無人問的現象發生。

哪個領導不喜歡執行力強的員工?執行力是員工走向管理層所必備的素質,執行力強的員工比執行力差的員工更容易成功。一定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培養自己的執行力。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淺酌假寐


題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針對你的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首先,為員工樹立“事事有著落,件件有交待”的工作理念;其次,定期要求員工反饋;最後,針對“明知故犯”的員工,做出一定的懲罰。


1、樹“理念”

現在企業中,由於員工工作的內容比較雜比較亂,所以經常會出現員工遺漏重要任務或者中途停止重要事務的事情。對於管理者來說,員工做事沒有結果,會嚴重影響團隊的執行力,進而對企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傷害。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給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領導者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培訓的方式,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則,為團隊樹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工作理念。


2、盯“過程”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員工光有理念還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將理念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所以,作為管理者,要盯住工作流程,減少員工“犯錯”的可能性。

為了更好地管理好過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1. 針對重要的事務安排,要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期限。必要時,要通過郵件發出,便於後期查詢和追責;
  2. 完善定期彙報的機制,例如日報和週報;
  3. 針對重要的事務,指定反饋週期,及時瞭解員工的動態
  4. 對於有些有一定困難的事務,員工因為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條件繼續完成,才會出現“無疾而終”的結果。對於這種情況,
    領導要給予適當的幫助。


3、評“結果”

即使有了理念和過程跟蹤,我們還是會發現一些員工會犯“做事沒有結果”的毛病。針對這種情況,管理者只有通過“獎懲機制”來解決。

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管理者應針對任務完成情況,開展“表彰先進,懲罰落後”的活動。在“胡蘿蔔加大棒”的措施下,我相信員工的任務完成情況一定會有所改善。


總結

總的來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題主所說的問題,

必須要樹理念、盯過程和評結果。三管齊下,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照亮職場


1.交待清楚!給員工制定工作目標!2.指導正常高效的工作方法!3.前期親自操作視範給員工作方法流程!4.員工工作整個過程要經常檢查監督!發現失誤及時糾正!5.獎罰分明!完成任務獎勵,反之處罰!








知樂188809071


每個老總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就是一臺自動機器,只需要把做好輸入(input),只需要靜靜的等著輸出(output)就行,殊不知,員工的習慣養成和做事方法的培養,其實都離不開管理者的日常培訓和嚴格的要求,否則,再自律的員工,恐怕也最後也不會做到善始善終。

給員工佈置任務的時候,最好能徵求一下意見。很多項目,作為管理者,確實可以壓下去,但是,員工對任務項目的理解和接受度,往往就被管理者所忽略,如果員工自己對項目是有牴觸情緒,想象一下,員工的積極性會有多高,沒有激情投入,那麼,很容易就出現虎頭蛇尾的事情。

告訴員工目標,手段方法和時間節點。確實,做甩手掌櫃的是最瀟灑的事情,把事情一安排,樂得清閒,讓員工自己去做就是,這樣的管理者,是最舒服的,因為安排工作是最簡單的。如果在安排任務的時候,把目標,還有完成任務的手段與方法,以及你的考察時間節點都告知員工,相信員工會更認真的去對待。

在公司都養成善始善終的做事方式。作為管理者,如果本身平時對待事情就是虎頭蛇尾,那麼,員工同樣也會如此,因為誰都不知道,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未來是什麼命運,與其到時候吃力不討好,不如就慢慢的糊弄。所以,如果管理者本身就是雷厲風行,時時刻刻都在盯著員工的項目進展,相信員工不會感受不到。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高薪職位,獵頭服務就上無憂精英網(www.51jingying.com)


無憂精英網


沒有無能的士兵,只有無能的將軍。

員工做事情,是需要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的,這個習慣要做工作的流程中,慢慢的潛移默化。

做事情,得不到及時的反饋,不妨多關心一下,自己多跟進一下。

工作總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做,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

重要的事情,您也不會去交給員工的吧,尤其是這種員工。

所以,還是自身上找原因。你頂天是個領導,又不是什麼人生導師。

不行,您就換員工,再不行,您換單位。

怕只怕,左右都是一樣的。

好的將軍,是不會選擇士兵的,所以才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您承受了榮譽,就得承受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