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小麥寧願種遲也不能種早,哪怕種稀疏也不能稠密?

奔跑的小輝哥


小麥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在我國有近5000年的種植歷史,被譽為“人類最古老的糧食”“所有穀物的祖先”,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為什麼小麥寧願種遲也不能種早

農諺有:“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多年來,這句農諺在指導種麥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耕種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的小麥播種時間也要因地制宜,有所改變。其一,由於氣候變暖的影響,秋分種麥氣溫稍高;其二,由於機械化播種技術的全部應用,使得小麥整地時間大大減少,相應提早了小麥的播種時間。因此,現在的小麥播種日期要比以前晚2~3天,以防小麥冬前旺長或起身拔節現象出現。

為什麼小麥哪怕種稀疏也不能稠密

由於農業機械的大量運用,小麥播種過晚的現象沒有了, 通過增加播種量來提高畝株數的方法也就不再適用。與之相適應的是,在小麥的適宜播種時間,通過少量精播的現代播種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加強冬前管理來增加冬前分櫱量,使小麥實現冬前群體適宜、苗齊苗壯的目的。這樣既實現了高產穩產,也實現了低成本高收入。

小麥播種前應注意哪些問題

1、注意施足有機肥

小麥播種時,許多種植戶為了省力、省工,多采用不施糞肥,而是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做法。其實,這樣做在短時間內對小麥的產量可能不會產生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勢必會出現土壤肥力降低、土地板結、小麥產量和質量雙雙降低的結果。因此在小麥播種前一定要施足有機肥,以此來改良土壤,滿足小麥生長的養分供應。確保小麥優質高產。

2、注意藥劑拌種

近幾年,隨著人們種子觀念的改變,很多農民走出農村,到外地打工賺錢。為了儘快把地種完,早些時間外出打工,有些種子戶不再重視土地,種植小麥也採取粗放式管理,一種一收,不論多少,能長就行,所以種小麥時幾乎沒有拌種。這樣便會引起底下害蟲的危害加重,影響出苗質量。因此在小麥播種前一定要進行藥劑拌種,以確保出苗率和出苗質量。

3、注意足墒播種

小麥播種時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土壤失水很快;或遇秋雨連綿,土壤溼度過大,會影響小麥的播種效果。因此,播前一定要調節好土壤墒情,保證播種質量和出苗效果。尤其是實行精量播種的地塊,本來用種量就少,若再因土壤墒情差出苗少,就會引起小麥群體偏小,從而低產,所以在小麥播種前要調整好土壤墒情。乾旱的地塊適時澆水造墒,含水量高的地塊稍等2天再播種,實現小麥適墒播種,苗全苗壯,為來年的小麥優質高產奠定基礎。

以上相關闡述,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同時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我是“大妹子香香”,感謝您的閱讀!

大妹子香香


適當的晚播小麥確實能高產。晚播小麥也有利於小麥的安全越冬。晚播小麥冬季積溫低,莖葉少,分櫱少。因此,冬季營養素的消耗較少。春天氣溫升高時,分櫱會快得多。因此,適當的小麥晚播不僅可以防止小麥病蟲害的發生,而且可以減輕小麥的凍害,更有利於春季的返青和分櫱。

俗話說“金九銀十”,每年9月和10月是小麥播種的高峰期,但不同小麥產區的具體播種時間不同。

農民最適宜在10月初至霜凍期,即10月1日至10月23日播種秋小麥。做好播種質量。目前,小麥一般由播種機播種。機背挺直均勻,播種均勻,播種深度一致,有利於麥苗均勻、完整、結實。最好的辦法是推廣15-16cm等間距種植,這樣可以增加地面覆蓋率,減少地面蒸發,具有節水增產的效果。

為便於麥田管理,宜在每種播種寬度與3-4釐米深之間留20釐米寬的行,使小麥安全越冬,實行“保土”,不需播種時鎮壓。播種1-2天后,有0.5-1kg的乾土層再次壓制,有利於保墒。同時,最好每畝種植5公斤左右的氮磷複合肥。畝播種量10-15公斤。早播容易減少。晚播可適當增加播種量。每延遲一天,增加0.5斤播種量,保證整株苗連續成壟。

小麥最佳播種期為早播,冬前易造成凍害,不利於優質高產;晚播不利於增產。冬小麥適時晚播有利於冬前穩定生長和安全越冬。俗話說:“麥無兩旺”,“麥怕‘大耳朵’”。這就是原因。近年來,冬季氣溫普遍偏高,晚播也會延緩蜘蛛、蚜蟲和雜草的發生。小麥播期對小麥黃花葉病毒的發生有直接影響,晚播麥田的發病率遠低於早播麥田。

村裡種小麥一般都種的很稠,最好是能見一見苗兒。種小麥上的底肥又非常多,尤其是氮肥。這個我們就要費點兒勁了,就要鋤地了,並且要鋤的深一些,最好能把小麥苗的根鋤斷一些,讓小麥苗不能好好生長,讓它長得慢一些,但是也有很大的害處。因為鋤斷的根就會傷口,很多的細菌會感染這些傷口,讓小麥感染疾病,無形中增加了小麥感染病蟲害的機會。

還可以儘快的噴施控旺藥來控制冬小麥的生長。但是這些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們還是要按照正常的時間來種冬小麥,不要種早了。真的種早了,補救措施費時費力,效果卻不理想。











農村巧姐


過去老人常說,種小麥不能太稠,也不要太稀,稀能發苗,稠能墊根,這句話就是麥子分孽的能力很強,如果種的種子多了,又浪費種子,還不會高產,因為太稠了麥子容易不透風,太陽曬不到根部,麥杆就會發黴發病所以不能太稠了。小種小麥都是要掌握好節氣的,節氣到了氣溫就沒那麼高了,如果提前種上,氣溫很高,小麥會生長的很快,有的在打春前就開始拔結,到春節前後氣溫一下降反而會把麥子凍壞的,所以不讓種太早了,遲種幾天麥子長出來的葉子不太高,所以不怕凍,而且還能高產!所以說小麥寧願種遲不種早,寧願種稀不種稠!



農村老崔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對於題主提出的,小麥寧願種遲也不能種早,哪怕種稀疏也不能稠密的問題。衛農認為雖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還是有一定缺陷的,冬小麥的播種,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根據氣溫適時播種,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播種稀稠要結合土壤肥力和水肥條件適量下種,不可過多也不能過少。

一、關於小麥播種時間的問題。

對於冬小麥播種時間的問題,在這方面各地積累的農諺俗語雖然比較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全球氣候逐漸變暖的現象比較明顯,一些老經驗用不上了,應該根據氣候變化,適時播種冬小麥。如果播種太早,冬前容易發生旺長,“麥無兩旺”。冬季旺長的麥苗容易被嚴冬霜凍凍傷甚至凍死,會導致麥苗先旺後弱,影響小麥產量。



因此適當晚播,比過早播種好。當然如果播種過晚的話,由於氣溫低麥種萌芽所需的溫度不足,就會影響小麥出苗率,導致苗勢衰弱,分葉能力比較低,在越冬前會形不成壯苗,導致苗弱分葉少,抗寒抗病能力比較差,也會影響小麥產量。

因此說冬小麥要適時播種,要把小麥播種在高產的基礎上。冬小麥播種的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符合小麥播種的溫度為16-18左右,不宜過早或者過晚。



二、關於小麥播種稀稠的問題。

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語:“稠麥好看稀麥吃麵”,意思是小麥播種的稀一點比稠一點要好。但是也有俗語“有錢買種,無錢買苗”,意思很明顯,就是不可播種的過稀了。如果小麥播種的太稀,就會導致小麥畝基本苗數不足,這樣的小麥是很難取得高產的。

當然,小麥適當播種的稀一點比播種的稠一些要好。但是如果播種的太稠的話,會造成麥田通透性比較差,影響小麥的通風采光,麥苗掙水掙肥矛盾突出,易導致麥苗由旺變弱,並且容易滋生病蟲害;最終導致小麥莖杆細弱,抗病、抗倒伏能力降低,成熟期遇風雨及容易發生倒伏現象。



因此說,對於小麥播種的稀稠問題,要結合各地具體情況,根據土壤肥力以及水肥條件等,合理適量下種比較好。比如我們這裡是旱作農業區,正茬小麥一般每畝播種量18~20斤左右,如果是秋田回茬小麥,每畝播種量25~28斤左右。

總之,冬小麥播種的時間,應該根據當地氣候變化情況適時播種,可以適當播種的晚一點,不能過早。對於播種量的問題,應該根據土壤肥力以及水肥條件適量播種,可以適當播種的稀一點,不能過稠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您好,我是青楓亭記,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一、先回答為什麼小麥寧願種遲也不能種早:

1.這種小麥是冬小麥,需要了解冬小麥的生長特點,如果種的太早,小麥前期長勢會過旺,會影響小麥的越冬期,嚴重小麥會在越冬期死亡。

2.如果您在種植冬小麥時,底肥充足的話,在越冬前,只需澆壓凍水就行,種晚的麥苗也沒有關係。

3.冬小麥的生長期,主要是年後,返青期、拔節期是關鍵。所以說,年後再追肥,年的弱苗的營養也能跟上,不用擔心種的晚。


4.年後春天,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襲,出現倒春寒的跡象,長勢太旺也會被凍死。

二、種稀疏比種稠密好?

1.種的稠密影響苗木紮根,影響群體結構。

2.群體結構過密,小麥秸稈軟,影響分櫱。

3.後期影響麥穗的長勢,粒小,不飽滿。

4.不抗倒伏。

具體小麥情況,得因地制宜,一地一情況,根據您自己家的地情況來進行管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祝您今年有個好收成。


青楓亭記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農業種植歷史了,祖祖輩輩通過田間辛勤勞作給後人積累了很多的寶貴經驗。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些經驗已經不能被現在所採用了。其中就有麥子播種早晚和稀稠的問題,老一輩的人很多都認為麥子種的越早越稠最好,但是結合現在的實際情況來講,就有了題主小麥寧願種遲不種早,種稀疏不種稠密的觀點。下面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嚴格來講,題主的觀點也不是十分科學,小麥的具體耕種方式要結合實際的種植條件而定,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

1,小麥種植太早。

現在全球氣溫逐年升高,暖冬現象越來越常見。一般冬小麥理論上最適合種植的氣溫是在16-18攝氏溫度,如果種植太早的話,春節前的長勢會比較快。俗話說“麥無兩旺”,年前旺長會使土壤的養分在年前過度消耗,麥苗出現先旺後弱的機率大,抵禦病蟲害的能力變差,影響第二年的收成。所以說在溫度太高的情況下,播種小麥的時間應該往後推遲。

2,小麥種植太晚。

當然並不是說種的晚了就好,如果種的太晚氣溫過低,會導致小麥種子缺少萌芽所需要的適宜溫度,會影響出苗率低,甚至年後出苗,也就是農民朋友說的“土裡捂”,越冬前生長髮育不夠形不成壯苗,比較瘦弱,分葉少。

所以科學的播種小麥時間是要根據當時的氣溫變化情況而定,在最符合小麥種植條件16-18攝氏度時播種,不宜過早或者過晚。

小麥種植稀稠要結合地力情況,合理播種。

1,小麥播種太稀。

俗話說:有錢買種,無錢買苗。太稀會使小麥基本苗不夠,影響分葉。還會使土壤營養過剩,造成只長莖杆不長麥粒現象,很難取得高產。

2,小麥播種太稠。

太稠的話會造成麥苗之間通透力、通風采光能力不足,水分、養分供應不夠,苗弱苗黃,容易滋生病蟲害;莖杆細弱,麥根抓地力不強,後期容易倒伏。

綜上小麥的稀稠要根據地塊情況合理調整,比如我們這裡一般每畝在播種種子11公斤左右。

總結: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也很適用於農業,我們在遵循古人流傳下來的經驗的同時,也要結合當今的情況和先進的技術做出適當調整。與時俱進,才能使我們的農業水平越來越高。

關注我,每天為您分享更多農村新鮮事!歡迎下方評論補充!


精彩尉氏


很早之前農民種植小麥都是根據24節氣來選擇種植小麥時間“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宜適”來種植小麥關於種植小麥種早還是晚,種稀還是密,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關於早晚

之前農民種植小麥都會選在秋分季節時來種植,因為農民在很久之前種植小麥很少施肥,都是用農家肥作肥料,對於土壤來說養分不如施肥的土地有勁,小麥長的旺盛,如果種的太早,小麥長的快,很早會分叉無法過冬,還會影響小麥後期生長。

2、關於稀密

根據農民種植小麥經驗,種植小麥不能過於稠密,現在種植小麥一般用肥料不少,土壤較肥沃,如果種植小麥過於稠密,後期麥穗長麥粒時不經風吹,抗倒伏能力弱,過於稠密也不利於通風,影響小麥生長。在我們這邊一般播種小麥以一小畝地六斤麥種來種植,現在種植小麥過於稠密並不等於能高產。

綜合以上,小麥種遲不能種早,種稀疏也不能稠密,這句話是對的,種植小麥還要根據施肥狀況,地勢來科學種植,這樣才能有產量。


農村敏子


大家好,這裡是地鍋的味道,對於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一是再先談談以前是怎樣種小麥的。前些年種小麥由於機械化程度低,種麥需要的時間長,種著種著就到節氣啦,那時小麥沒有種早的。種的晚點,這樣小麥年前不會旺長,不僅能安全越冬還能保存自身的能量。等來年有個好長勢。

二是以前麥子的品種和現在不一樣,以前麥種的分叉很強,一畝地七、八斤就可以。稀種有利麥子的分叉和抗倒伏能力,俗話說稀麥稠豆,有一定的道理。

現在種麥子就因情況而定啦,近幾年由於農業機械化的提高和麥種的改良。麥子的種植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只要有機械現在種麥的時間沒有以前要求的那樣啦,早點湊有車都種上啦。還有現在的麥種都進行了改良,一畝地得二、三十斤麥種。

這是我們這面的情況,你們那邊怎麼樣


地鍋的味道


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但是能把小麥種好的人不多,原因在於各地氣候條件不同,小麥的品種不同,種好小麥,具體的種植經驗具體的種植經驗是種好小麥的關鍵因素;這也是許多農技人員種植小麥的產量,沒有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小麥產量高的原因。

這些具體經驗包括,種植小麥的時候,寧願種遲,也不能種早,寧願讓麥苗稀疏,也不讓麥苗稠密;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有什麼道理?

小麥適宜的播種溫度在16攝氏度,這時候播種小麥出苗率高,並且生長快速;但是,這個溫度下種植的小麥,在具體生產中常會出現麥苗旺長,瘋長的問題,看起來麥田裡綠油油一片,煞是喜人,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季,這樣的麥苗常會被凍傷,甚至會被凍死,對小麥的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而在日平均氣溫10攝氏度,甚至8.9攝氏度時播種小麥,小麥雖然出苗很慢,但是麥苗很壯,並且分櫱數量多,抗寒能力很強,在冬季,即便出現低溫氣候,也不容易造成凍害;這樣的麥苗,年前看起來很小,但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氣溫回升的時候,就會快速生長。

所以,有經驗的農民種植小麥,情願推遲播種,也不會在氣溫高的時候下種。

在小麥播種的時候,有些農民的播種量是驚人的,每畝地會播種70斤左右,這樣的播種量長出的小麥麥苗密度很大,在生產中會發現,這樣的麥苗幾乎不分孽,並且成穗以後,麥穗很小,產量並不高,如果氣候惡劣,這樣的小麥由於秸稈纖細,容易倒伏,給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有的人把播種量控制在25斤左右,出苗以後,麥苗顯得稀稀拉拉,但過了一段時間,麥田裡的基本苗就能達到要求,原因是麥苗之間有適度的空隙,能夠滿足分櫱的要求,每株麥苗會分櫱出3-5幼苗;這樣的麥苗不但能達到豐產的要求,並且秸稈粗壯,康道富能力很強,不至於因為出現惡劣氣候而倒伏。

所以,那些經驗豐富的農民,在播種小麥的時候,寧願減少播種量,讓麥苗稀疏,也不會加大播種量,讓麥苗稠密。

種植小麥,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更要重視經驗;經過不斷實踐,掌握了實際經驗,才能把小麥種好。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大家好!我是藥王爺,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謝謝!

首先寧願種遲也不能種早,這個說法不嚴謹,因為小麥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春小麥的播種時機為日平均氣溫13-14℃,冬小麥的播種時機為日平均氣溫17-18℃,是和溫度有關的。

再回答寧願種稀不能種稠,這個關係到小麥的密度,小麥的生長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轉變成有機質的過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過低,浪費光能光合產物減少,密度過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產物也增加,通風透光不良,功能葉片死亡提早,光合壽命縮短,合成有機質減少,所以小麥種植不宜過稠。

小麥的種植技術:

1、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要做到:深耕地、表面無板結且地面儘量平整。

2、選種與播種

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並按照所選品種適期適量播種。

3、施肥與追肥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促苗健壯生長。小麥對氮、磷、鉀吸收: 氮素在小麥籽粒中佔乾重2.2%,是構成細胞原生質的重要成分,磷素在小麥籽粒中佔乾重0.7-0.9%,是核蛋白的組成成分,鉀素在小麥籽粒中佔乾重0.5-0.6%,是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和運轉。如果出現脫肥現象,應結合澆水補肥或者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0.5%尿素溶液,以提高粒重,改善品質。

4、澆水

合理澆水:澆水時間、次數視土壤墒情、質地而定。小麥在灌漿後期,將轉入蠟熟階段澆麥黃水,可防乾熱風,有風時不澆水,防止倒伏。

5、收割

麥穗、穗下節和葉片全部變黃,莖杆尚有彈性,籽粒較堅硬,已呈現光澤即可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