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從蒙元到滿清,評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實性


從蒙元到滿清,評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實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遍觀中國古籍,沒有找到此句原話,出處應該是現代人聚合孟子·離婁上中的詞彙而得到。此句問世之後,世人皆知,以致著名辮子戲《雍正王朝》中的主題曲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歌詞,在著名歌唱家劉歡蕩氣迴腸的演唱中,聞者無不生出對滿清雍正皇帝的崇敬和敬愛之情,感慨雍正的勤政愛民、深得民心,若無雍正一般賢德的皇帝,清朝又豈能得中國民心,統治中國二百多年,並引申出若非忽必烈英明神武、廣得中原民眾之心,蒙元又豈能統一中國享國近一百元?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蒙元到滿清,評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實性

萬曆四十四年,清聖祖奴兒哈赤以以七大恨告天叛明,劫掠遼民財物,淫辱婦女,屠戮邊民,以致遼民四處逃亡,甚至自盡,以免為後金包衣奴隸,就後金內部而言,奴兒哈赤一母同胞的弟弟舒爾哈齊因反對奴兒哈赤判明而被奴兒哈赤處死,可以說奴兒哈赤及其建立的後金不僅不得民心甚至還不得其弟之心。滿清入關之後,實行剃髮易服、投衝、逃民、圈地之法,滿清在揚州、嘉定、大同、潮州、贛州等地的暴行,諸端種種,哪一處得民心?滿清中期,康熙大興文字獄,平藩王之亂時,縱容八旗兵劫掠百姓;乾隆下江南,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借修《四庫全書》之名,行毀書燒書之行;滿清末期,與列強簽訂賣國條約、割讓領土、皇族內閣等等諸多舉措,試問滿清276年,制度倒退、文化倒退、生民有倒懸之苦,國土遭蠶食之禍,從始至終,滿清哪一點得民心?滿清276年的國祚,用“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解釋?

從蒙元到滿清,評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實性

再說蒙元,眾所周知的屠城暴行和四等人制度不用多說,單是在社會等級中,將傳承文化的知識分子儒戶排在乞丐前面,以致知識分子只能沉浸在唐宋之時屬於市井之學的小說戲曲;忽必烈雖為元主,野性不改,全無度量,為達到震懾南宋遺民,凌辱南人的目的,派吐蕃妖僧楊璉真迦挖掘南宋皇陵,發丘盜墓,將宋理宗和后妃的屍骨拖出墳墓,與牛馬骸骨混雜在一起,丟棄與荒郊野外,並將宋理宗的頭蓋骨製成酒器送給忽必烈壓勝。試問如此茹毛飲血、野蠻落後之人統治的朝廷,如此凌辱儒生,豈能得民心?可是蒙元享國祚近一百年,用“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解釋?

從蒙元到滿清,評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實性

故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在華夏內戰之時才有合理性和普遍適用性,比如秦末農民暴動、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明太祖與陳友諒之爭時。華夏之民大部源出炎黃二帝,爭戰軍閥皆知天下之爭終為內部鬩牆而非滅族之爭,天下英才投效主公也以善待士民、得民心之軍閥為上選,百姓也會歸附之,長此以往,天下歸心,士紳悅之,群效死力。因此于軍閥而言善待民眾,嚴明軍紀合乎同胞之情,順乎天下之理,所以漢高祖、漢昭烈皇帝劉備、明太祖都善待民眾才能成就帝業。

從蒙元到滿清,評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實性

可是唐以後,因遊牧民族盡得中國之利,器物之精非華夏獨有,並且中東天方教崛起,組織政權的制度不再只有儒家文明一種選擇,遊牧民族得武力之盛即得天下。於此中原王朝組織政權的中堅力量-儒生對於有了新選擇的遊牧民族成了累贅,蒙元就選擇信仰天方教的色目人為基層官吏。某種意義上而言信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儒生,成了信奉弱肉強食、叢林哲學的遊牧民族首領用來取樂的工具,於遊牧民族首領而言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儒生匍匐在自己的腳下,苦口婆心、義正言辭地勸解自己以天下萬民為重,收斂享樂之心,可以滿足其征服欲和身為華夏君主的成就感,讀書識字的儒生作用僅限於此,而隨時會反抗、影響其族人放牧的普通華夏之民又豈能得到善待,對於遊牧民族而言得華夏民心,不如得本民族之心,不斷弱化、減少中原之民震懾潛在的反抗力量,壯大自己的基本盤才是正道,從而保障自己子孫後代江山永固。也正是因為蒙元和滿清的基本盤長時間內保持強大軍事震懾力,因之蒙元和滿清雖不得民心卻能享國祚日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