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是一个拒人于艺术之外的生僻名字。然而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对它不陌生,因为每一处名胜古刹都离不开它。


干漆夹苎,这项被称为“百工之冠”的技艺,能使厚重的木雕作品变得轻便灵动,是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它虽然出自粗糙的工匠之手,刻画的却是最接近神祇的佛像。


但在近千年的流传之中,只存在于民间手艺人手口相传的干漆夹苎数次面临失传,它就像草丛中的涓涓细流,断断续续、时隐时现,稍不留神就会绝尘而去,留下千古叹息。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光芒重现的古老技艺

在木雕佛像的髹饰上,“干漆夹苎”熠熠生辉。但在一段不短的岁月里,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失去了存在感,包括与佛像关系最为密切的僧侣也遗忘了这项佛像造像的重要技艺。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1995年日本比睿山延历寺收藏了由汤春甫制作的《千手观音》,观音仪态端庄、神情娴静。

时间回到1991年,当时南京博物院组织了一场中日韩佛教文化论坛上,几名日本人带来了三尊金漆佛像。在交流会上放言,日本的造像技术领先世界领先。

这个时候,一名来自天台的年轻人人提出了质疑,他拿出自己自己带去的两尊佛像,说:“我们天台的佛像是用传统工艺做的,不知道能不能和你们比一比。”

一场现场比试就此开始了。

年轻人拿来了一壶刚刚烧开的开水,淋向双方的佛像。不一会儿,日本的佛像表面的金就流失了。相反,年轻人的佛像却一点没有变化。

你们用的是贴金膏,虽然技术先进,但是不是天然材料做的,会有化学反应。

年轻人一句话就道出了双方佛像技艺的差异,令参会的各方人员大为惊叹。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作为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汤春甫18岁就开始了他的造像人生。

这个在交流会上大放异彩的年轻人名叫汤春甫。57年前,12岁的汤春甫机缘巧合,在天台山华顶寺拜老艺僧释广弘为师。在严格的师徒模式下,以近乎修行的方式继承了需经48道工序的干漆加苎造像工艺。

他每日3时起床,21时下课,一边照顾师父的起居,一边学习技艺。这种技艺因为过于繁琐、辛劳,当年连僧人都不愿意学。

而幼年的汤春甫,却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一颗恒心,让释广弘大师没有了遗憾。直到6年后,僧人去世,他才下山,开始了他的造像人生。

为了研究造像制作艺术,汤春甫又先后走访了大同云冈、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千方百计寻找各界名师名匠求教,留下了200多万文字的笔记和大量图片资料,掌握了丰富的佛教艺术知识。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汤春甫制作的千手观音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跨越千年,神彩依旧

干漆夹苎,从字面上看,漆、苎是材料,而干、夹则是工序。它既是一种脱胎技艺,也是为各种制品外表装饰和保护的一种独特的技术。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制作干漆夹苎造像的第一步便是雕刻,要求雕工细腻。

制作时,要先用木胎泥模造出底胎,然后在泥胎外面包上一层层以生漆糊批刮的的苎麻布,之后再布胎上彩绘,干后去模,形成外实中空的彩漆雕像,这种脱胎方法能制造出大型轻便的器物。

而在麻布、漆料层层包粘、反复打磨之后,器物表面会形成一层给力的“保护膜”,让作品经得住千余年的寒暑往来,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雕刻完成后,便进入干漆夹苎的关键步骤:夹苎。

干漆夹苎技艺涉及苎麻、生漆、古瓦粉、火山灰、桐油、朱砂、五彩石等13种天然原料,要经过夹苎、包粘、打磨、上漆、贴金、彩绘等48道工艺流程才能完成。”汤春甫说,而每一种原料的制作都极为讲究。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经过雕刻、夹苎、披灰后,需要给木胎刷上朱漆。

比如古瓦粉,它是将几百年老房子的旧瓦碾压成粉。但经过试验,汤春甫发现,用机器加工和用捣臼、用榔头敲碎的加工的古瓦粉做成的成品完全不一样。

“主要原因在于瓦里有沙,手工敲击沙依然是沙,通过筛滤掉它,而机器则把沙碾成粉,混在其中了。因此,手工敲碎的瓦粉加工成的作品摸起来像一岁小孩的皮肤,手感更好。”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精心备制的漆料。

事实上,漆器异形脱胎工艺,一直是漆艺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项目,近几年脱胎成型工艺更有不少革新创造。如用蜡制模,在蜡模上进行施工,待漆胎成型后,再加热把蜡模融化去,脱胎成型。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带着弟子,花了10多年时间,采用13种天然原材料,经过360多次反复试验,总结出168道工序、48道工艺流程,从而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更加完美。”汤春甫说。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贴金是一项耐心活,需要细致的手艺。

而随着天台山寺院的整修,佛像重塑,梵声响起。一些在民间蛰伏多年的工匠,背着工具囊,走进了寺院。一尊尊用干漆夹苎制成的佛像,巍然矗立在大殿法堂。与历史上许多场严冬过后一样,干漆夹苎又一次无拘无束的挥洒它的激情,舒展它的文雅。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做完彩绘,一尊干漆夹苎造像才算最终制成了。

让中国技艺走出国门

天台山国清寺南边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佛教城。城门两旁,棕红色的城墙上,立着千姿百态的佛教塑像。城内飞檐翘角、树木葱茏,如果不是偶尔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雕刻声,这里就像一个隐身于山林间的寻常寺院。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绿树掩映里的寺院里,藏着中国手艺人的精绝手艺。

这座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的佛教城,是国家级、省级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是今日天台见证干漆夹苎技艺最好的去处。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传承基地里的罗汉造像,神采斐然,光彩照人。

一个培训班,历时6个月左右,这只是打基础的课程。再往上,3年的时间,可以让弟子掌握独立制造的几道工序。

而完整的干漆夹苎工艺,有48道工艺流程,168道工序。要达到这个程度,汤春甫说,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我的几位掌握48道工艺的弟子,都已经陆续退休了。”说到这里,汤春甫自己都笑了。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制作好的观音像被放置在车间里,静待被送至定制客户手中。

对于技艺的传承,他没有过多的担忧。眼下中国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都与汤春甫展开了联合教学课程。最顶尖学府的艺术学生,只要他们有心有力,都可以成为这门千年技艺的传承人。

“这门手艺在宗教艺术中有着辉煌成就,但显然它不只局限于宗教艺术。我希望后继的传承人,可以用这48道工艺,为全人类塑像。”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干漆夹苎这门手艺,汤春甫做了几十年,早已融入进他的生命里。

如今,那充满东方神秘美感的佛像,开始走出天台山。它们飘过了蔚蓝浩渺的太平洋,飘过了微风荡漾的马六甲海峡。

质本贵来还贵去。一项传承了1700多年的传统漆艺装饰技术,从东晋而来,曾光彩照人,也曾黯然失色,历史的沉浮与沉淀,让其积累更为磅礴的力量。

生僻的干漆夹苎里,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文化故事

一尊恢弘的干漆夹苎佛像,见证了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文丨青藤

图丨汤春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