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家裡有三個孩子,你作為老大,你認為家裡的負擔該你承擔嗎?為什麼?


我是北方人,確切的說是東北和華北交界地方的人,這個地方摻雜著東北和河北的文化,可能不一定有代表性。

老家那邊的傳統是這樣的,老人如果孩子很多,一般是女孩出嫁後是不管父母養老的,父母生病的時候是需要女兒回來照顧,但是醫藥費等涉及到錢的問題,是不需要女兒來負擔的,都是兒子來負責,因為父母都會給兒子花錢娶媳婦。

而在長幼的分擔上,按照傳統,年長的兒子一般在娶妻成家後分家單過,而小兒子會最後與老人們一起生活,並繼承更多的老人的財產,比如房子、耕地等等,而在負擔老人費用上,同樣是小兒子也負擔的更多,甚至全部費用。但是近幾十年來,這樣的傳統逐漸在發生著改變。

比如我們家,爺爺和奶奶有兒子5人,女兒3人,爺爺是退休人員有一定工資,爺爺分別給自己的兒子娶了媳婦,而最終選擇與小兒子也就是我老叔一起生活。後來爺爺病重,爺爺的醫療費用都是老人自理的因為他有工資。不過他在去世後,單位給了一筆安葬費及一些爺爺的積蓄,對於這部分錢的處理問題,當時召開了家庭會議進行討論,有人主張將這些錢分掉,然後奶奶由幾個兒子輪流贍養,可是老叔家不同意,他們要求直接繼承爺爺留下的這些錢,而且還表示會單獨贍養奶奶,並且給奶奶養老送終,因為老叔家本來就繼承了爺爺的房子,跟爺爺家也沒有分家,後來這件事大家覺得再進行爭論讓別人笑話,就是同意了。

爺爺去世了7年以後,奶奶也病重了,可是老叔家卻不管奶奶的死活,讓奶奶在家躺著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後來我爸爸知道了,他直接去質問老叔,並且問他為何不將奶奶送到醫院治療,老叔說是沒錢,最後爸爸和老叔還吵了一架。

最後奶奶被送到了醫院,可是交醫院押金的時候,老嬸卻說沒有帶錢,最後我媽把錢給墊上,後來奶奶出院後,我父親的他們親兄弟5人將住院費用平攤的。

後來奶奶去世了,一直說沒錢的老嬸家立即將老房子重新裝修一遍。

這就是現實。

而我姥姥家又是另外一個狀況,我姥爺已經去世了10多年了,姥姥還在幾年80多了,身體還算不錯,但是老太太就是愛折騰,姥姥只有我母親和舅舅兩個孩子,母親出嫁後,家裡的一切都由舅舅繼承。

可是隻要姥姥生病,舅舅就會給我母親打電話,母親要是回去之後,將醫藥費承擔一半,舅舅一家就會很高興,否則臉色不太美觀,當然母親的行為我和父親也是支持的,只是希望老人晚年過得好。

我們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確實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很多人很自私,但是我們不能強求別人什麼,內心坦蕩蕩,無愧於心就行了。

我們現在身處在這個新舊觀念交替的變革時代,既要遵守舊的傳統,也要與時俱進吧,我是獨生子女,我的父母當然由我來管,而我老婆家卻有三個孩子,我老婆是老大,而岳父母經濟條件算好,但是隻要岳父母身體有什麼問題,我也是衝在第一線,將一切都安排妥當,而且都是主動作為。

人活著就那麼回事吧,可能是我老了,最近總是絮絮叨叨的......


大東北的小豆包


我在孃家是老三,老公在婆家行老大,自我結婚那天起,我就和老公說,你在家老大,我就會做出老大的榜樣,給三個弟妹看,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當時公、婆都還健在,還有幾畝地,除了早飯我不做,基本上只要我在家,都是我做飯…雖然我是個城裡長大的孩子,那時只有週日休息,碰上地裡有活,我會和婆婆弟妹們一起下地,夏天收麥子、種玉米,秋天收玉米、耩麥子…小到拔草、撒藥,大到打場拉耬,一樣我都沒拉下。89年的秋天,我懷孕九個月,頭天我還在地裡割玉米,第二天就生了我兒子…在家裡,孝敬公婆,愛護弟妹們,親戚鄰居們都對我公婆說,你家大媳婦雖說是城市人,可是咱農村的閨女也沒她能幹哪…後來孩子大了,上學不方便,我們搬到市裡入住,老公單位倒閉,到浙江打工,又趕上婆婆生病,我每週六晚上回家,給她洗澡,拆洗尿墊,曬被子,拍打經絡,整整忙一天兩夜,週一早上才帶孩子回家…後來請保姆,一個月2000,我說我拿900,弟弟拿700,兩個妹妹各200…因為弟弟在家住,孝敬父母的多…我老公在外20年了,我婆婆癱在床上八年,公公患腸癌兩年多,我事事想在前面,事事帶頭做在前面,因為我進了這個家,作為老大要儘自己的本分,必須做個榜樣…我老公說,結婚時,我以為你是說說的,並沒有看好你,可是你做的這麼好,我知道委屈你了…這時候縱然心裡也有再多的委屈,也受了很多的累…有他的誇讚,家裡人的認可,親戚朋友的稱讚,覺得自己心中也就知足了…我結婚三十多年了,我們家裡很和睦,從沒吵過架,也沒給老人頂過嘴,我和弟妹和兩個妹妹關係都很好…

所以說,如果家中有父母健在,作為老大,只要帶好弟妹們,做出榜樣;如果父母有病或過世,老大就要盡其所能擔負起家庭的重任,不為別的,只因為你是老大…你有這個使命…



歲月如歌28792619


我在家是老小,因老公是老大,嫁給老公後自然成了老大,作為家中老大,特別是父母年紀大了後,承擔的責任一定比小的要多得多。

我老公家就是三兄弟,老公老大,我們結婚時,父母什麼都不管,房子自己單位分的,裝潢什麼的也是我們自己張羅,到了下面二個弟弟結婚就不同了,尤其是最小的弟弟結婚什麼都不管,全由公婆承擔,遇事還讓老公幫忙,至今住的還是婆婆的房子,吃用全由婆婆承擔,家裡無論大事小事婆婆都會打電話給老公,老公第一時間會趕去,這已成了習慣,公婆要添置大物件還得跟老公要錢,婆婆看病都是打電話給老公,由老公陪著去,住院是我和大弟媳送飯,總之,凡事都是找老大,而我老公也很樂意,所以我也不好說什麼,畢竟是老大,按常理覺得是應該的。

可能這就是多子女家庭父母養成的習慣,凡事老大應承擔或老大應讓著小的,這在兄弟都沒成人前可以這樣,因為老大年長几歲,但成人後如果繼續這樣,既是對老大的不公平,也會造成小的沒有責任性或過份依賴父母甚至長期啃老,到頭來不是愛而是害。


用戶尹阿姨


在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每家的孩子都有四五個,或六七個,那時候也沒有計劃生育,像我家吧就有5個孩子,我父母要出去打工,掙錢養活我們,所以就把我們放到家裡頭,那時候也沒有託兒所,有我們也不夠條件去,我大姐是老大,所以都是我大姐看著我們,我和我大姐差10歲,我就是我大姐看大的,上了兩年級她就退學了,在家做飯看著我們,老大最吃虧,到現在我大姐有時候埋怨我父母,沒有很好的讀書,14歲就參加了工作,是不應該承擔, 但也沒辦法,因為孩子多,你是老大。


淑敏1955


如果我是老大 要是老二老三還沒成年 我會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 因為幫他們就等於幫爸爸媽媽

要是老二老三已成年 他們應該也擁有成年人應有的責任心 那麼這時候不應該是老大照顧老二老三 而是應該三個人一起努力 照顧好自己 以及照顧好日漸年邁的爸爸媽媽[玫瑰]


IF深深的黑眼圈


我是我們家老大,我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家裡三個孩子,沒辦法,誰讓你是老大,這是社會人情或者是生物本性難移賦予你的,你不想操勞,可能嗎,青年時期,父母工作忙,弟弟妹妹闖禍了,總要連帶你,況且你自己也心疼吧,自覺的去多分擔一點。現在獨立工作的,家裡的大事小情的你不張羅怎麼辦,弟弟妹妹都看著你呢,人家理直氣壯的說我們有大哥呢,可能你自己都不自覺的為這個家開始勞心勞力了吧。認了吧,這一世,既來之,則安之。


朱朱情感解讀


老大應該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不一定花錢最多,弟弟妹妹知道你盡力了就行),真是榜樣的力量對弟弟妹妹會有很大的影響,家庭比較和睦。

反之,老大感覺,弟弟妹妹小,他乾的多,吃虧了,不努力盡孝,要求弟弟妹妹做這做哪,弟弟妹妹會覺得,我們小的時候,有爸媽,輪不到老大擺虧欠,家庭就難以和習睦。

這個事情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且各家的經濟狀況,身體健康情況不同,弟弟妹妹也一定要替大哥著想,為大哥分憂,世上的事情都沒有絕對公平,何況一母同胞,也不要講公平,當然還與各家的別一半關係很大,常說愛吾及屋,對自己的配偶在處理家庭事務,多理解,多吃虧,尤其對家裡的財產繼承,贍養老人,多一些寬容。

孝敬父母,生活幸福,家和萬事興系老祖宗總結的箴言!


w101519


正巧我家姊妹3個,沒有哥哥,弟弟。我是家裡的老大,工作的也早,我覺得我姊妹3箇中,只有我是1個孩子,公婆身體還算好,家裡經濟負擔也不是太重,我應該多承擔,照顧好父母,讓他們安心度晚年!


土疙瘩


應該的。因為你是家裡的老大。你還有一個名字長兄。有句古話叫長兄如父。一個家庭和不和睦長兄有著根本的原因。在一個家庭中他應該是以身作則的。父母生老大的時候精神旺盛。生老二老三的時候,父母一點點的年齡恐怕也就大了。作為老大的成年了就要擔起家庭的責任。


清心Is


我就是一直這麼做的。也沒想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