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家出书自己要付哪些钱?书卖不出去,作家会破产吗?

赵仁斌


这个问题我可以告诉你——

其一、关于“出版费用”的问题:

一、出版一本15~20万字的平装书,成本大约10~12万元人民币。成本主要包含:A、前期录入、排版、设计等制作费用;B、出版社的书号管理费用;C、印刷、装订费用,等几项内容。因为15~20万字的图书大约在10~12个印张,按照首次印刷5000册核算成本,每一册书的印制费用大约在6~8元(70克的胶版纸或轻型纸),其他费用大约4万元左右。所以,合计成本大约8~10万元人民币。

二、即使你一本书都卖不出去,你还可以找一家废品回收站,收回二千多元的成本。这个收回成本的前提条件是:需要你自己用足蹬三轮车拉去(省却运费)。按照1.3元/公斤的书本回收市场价计算,你4990本书(自己留10本书放在自家书架上,装门面),大约可以卖到2000~3000元。这笔钱,基本上够你请朋友或者家人去一家中档自助餐厅吃一顿“祝贺你成功的出版了自己的一堆文字暨成功的处理掉了自己的一堆废品”而走向了人生成熟之路的饭。


其二、关于“是否会破产”的问题:

一、“作家”的概念是什么?既然已经可以称为“作家”了,你至少有过可以被称之为“优秀作品”的书出版过。否则,就不能被称之为“作家”! 因为作家的“家”字,在汉语言中,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的人,才可以被冠以“家”的头衔。反之,如果你之前根本就没有出版过优秀的原创作品,现在你的书出版后也无人问津,那么,你充其量也就能够得称上是个“作者”,即英文中“一个写字的人”。即使叫你“作者”,也是对你的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因为,在今日头条上写作的人太多,大家彼此相互尊重是应该的。这和我们在大街上遇到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都会尊敬的称对方一声“师傅”,是同一个概念。

二、“作家”的身家会如何?你既然都可以被称为“作家”了,至少有一定的积蓄,再不济,10万元人民币总该有的。因为,一个“作家”,在今日头条上会很受欢迎的,仅仅每个月的“青云计划”奖励,你就该获得个十篇八篇吧,毕竟你是个“职业选手”,和一大帮“业余选手”相竞争,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况且,“青云计划”每一个月都还有月度优秀奖可拿,奖励金是5000元……总之,“作家”就没有穷光蛋之说,如果现在你的的确确是作家,也的的确确连10万的钞票都没有,那么,你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主。你写出的文字,就不能称之叫“作品”,充其量也就是一堆“文字”而已。

三、出版一本书是否会导致破产?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分为几种类型来说,因为我不知道你心目中的破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因为这个题型在设计之初就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我只能像分析一道带有“X、y、Z”在内的多元方程来解答。

(1)如果你现在手中有1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你只是投资出版一本不超过20万字的普通图书,即使你全部赔进去了,也就只是赔了你家业的10%,不可能就导致你“破产”了,除非你出版的是一部类似于《资治通鉴》或者《四库全书》那样字数的图书,不待你把他印刷出来,你只是找人录入、排版、设计内文版式和封面装帧,你差不多就已经破产了。

所以,如果你是个“官二代”,或者是个“富二代”,亦或是个“拆二代”,手中又有一百万元的闲钱(不是为了找个媳妇买房的钱),你又想“过一把出版个人作品的瘾”,就任性的小玩一把,千万别任性玩大了,最后真的把自己给搞破产了,不值得!因为,当一个人有钱时,你什么都可以买,买飞机,买游艇,买卫星……但是,就是不能卖任性!!

(2)如果你现在手中有1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你只是投资出版一本不超过20万字的普通图书,即使你全部赔进去了,也就只是赔了你的全部家业,虽然导致你“破产”了,但是,你可以买个教训,10万元的冤枉钱既然已经花了,就当时你自己去玩了一场打水漂,也可以当做自己买股票输掉了。然而,你假如想要出版的是一部类似于《资治通鉴》或者《四库全书》那样字数的图书,你不但要破产,你还要负债累累。因为,10万元,也就只是够你找几位专家学者去吃几次下午茶,你还没有搞明白什么是“录入、排版、设计”等专业名词的时候,你的手中就已经空空如也了!

所以,我劝你,别去做那些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的“闲梦”,踏踏实实的过日子,认认真真地学习写作,待到今日头条上你能够获大奖,找你签约那种年薪50万元以上的工作时,你在去小小的任性一把,小过一次“作家”的瘾,知道了“葡萄是酸的”就够啦!

(3)如果你现在手中只有1万元,甚至连1万元的人民币都没有,我劝你,别因为要实现自己“玩一把自费出版的游戏”而让自己的爹妈和亲亲邻邻都跟着你一起破产。因为,你和作家的距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地,除非你现在已经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还厉害。否则,别去做自费出版的白日梦。


卓姥姥侃文化


过了五十吗?出书的年龄最好是恰到好处。因人过五十,人生的一条路,半条走完了,这时两鬓不那么黑了,经验也有半个箩筐了,要说爸爸要说老丈人也能喝一壶了。

因我最近也要自费出书,憋了十几年的出书欲望总算可以释放了。我的文友他们有出书的经验,打听到了行情。书情看紧,譬如两年前,20万字的丛书不到2万元,送你1000册,如今要3万元,独立的书号那就要4万多。当然这个说的是二线城市的出版费用,如果你是在一线城市要书,可能是水涨船高,够你考虑商酌一番了。

出与不出你还纠结什么呢?圈子里人十有九人是赞同的,圏外的十有九人持反对的。圈内人说的好,留个纪念,互相有个交流。圈外的人说的狠,当草纸用,有谁来瞧的。据说书法圈子眼下是浊浪翻滚,大师满天飞。作家群里良莠不齐,自诩的自封的头衔满街跑。就是这么一个调,你出还是不出?出吗,钱扔到水里,不出呢,扔到嘴里。嘴里和水里,嘴里有水,水里有嘴,反正都是有水的地方。现下没有水的地方有没有?有,干旱,池塘都龟裂了。不过还是有水的多,水里巴叽的多,看个感冒花了1-2千元,住一夜高档的酒店1万元多,出国旅游三周10万元,买个玉器20万的。好啦,权当自己也水一次,去旅游一趟,这个书出的,已经到了秋天,书要出的,因冬天马上要到了。我想我的书出来之时到了明年春天,那时我满档的68周岁了,算是给自己买个大的不能再大的生日蛋糕吧!

憋了几十年的书,这部长篇速写,我的一位文友说的好,不出的话有点可惜了。这本不出,书都要骂死我的。是的,一个人生命中能够呼唤的岁月是掐指可数的,如果你随便去放弃,那不是可惜的事了,而是无法原谅的。这里根本不是钱能说的,因岁月不可能重来,这是绝对不能的,但是我出的这一本书,她能做到,唯一的她,能了却一个人心头几十年的情结。为何一个人对生活过的老建筑那么的重情,因你站在它们的面前,你能够燃烧起曾经年轻的澎湃的一颗心呀。就像我去看我的96岁老母亲,我有时去的时候要跟她握一下手。事后,母亲对我的姐姐说,儿子来握我的手,心里特别的开心!

所以呀,这本旧作,我是要义无反顾的让她问世,她的出生,对我是一个轻轻的满怀激情的告慰,她来到世上,我的心也会像母亲一样快乐,也会感觉到,是她在握住一个行将老去我的手,我也会使劲的握住她,不松手!我要出书,这是我第一本,也可能是最后的,因我不可能再会拿出替代她地位的书啦。10、27




山水容态


按照正常的情况而言,作家岀版书籍,是不要自己岀钱的,相反,只要达到了岀版水平,岀版社不仅不要作者岀钱,还会按照产值比例,给作家稿费或版税,作为报酬。

那么,这个报酬一般是多少呢?比如,一个作家岀版一本小说集、散文集或随笔集,或作家向岀版社投这么一部书稿,岀版社如果初步认可,便会先确定一个此领域的编辑与作家对接,编辑会先审核一下,这个作家的水平,知名度,曾经在一定级别的报刊杂志发表过多少文章,岀版过什么书籍,如果够分量,然后就将要岀版的书籍,商量确实好书名、字数、目录等,拟定好初稿(一定名气的作家初稿都不一定全部完成,签订合同后根据合同规定的期限交稿),之后,根据这些资料和作家的情况,以及作家在此领域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综合做一个这本拟岀版书籍的策划书,作为书籍是否能岀版的依据。

不要小看这个策划书,它基本能够反映岀这本书是不是能岀版,岀版后又能不能赚钱。因为,岀版社自改革以后,都基本上成了企业,自负盈亏,岀版社不会义务为作家服务,它只为人民币服务,也可以说,岀版社通过为人民币服务,意外达到了为作家服务的目的。岀版社有人员要养,有设备要养,有运转成本,它有一万个理由为人民币服务,它得赚钱,至少要确保不赔钱。所以审核十分严格。

这个策划书做好后,编辑就根据本岀版社的流程,用这个策划书向上申报岀版选题,先报部室主任,通过后再报副总编,通过后再报总编申批。有的不单个审,而是通过会议,如部务会、编务会等,集体讨论,但无论是单个审,还是一起审,都得过三审或四审程序,全部通过后,这本书才在岀版社层面确定为即将岀版的书籍。

但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不,还没有,岀版社确定后,还要将这些选题,将这些下阶段要岀版的书籍,统一报到当地的新闻岀版部门审查备案,新闻岀版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岀版,才有正式的岀版书号,否则,就是非法岀版物。

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而繁琐的审批后,编辑再与作家深入交流岀版细节,如版税或稿费,版式,封面,前言后跋,宣传口径,如此等等。然后,签订合同,交稿,审稿,排版,印刷,上市上架上网,半年后给作家版税或稿费,一本书才算正式岀版完成了。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版税,就是作家岀版一本书,到底能赚多少钱?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关键是因人而异。一般够得着岀版水平的作家,但没什么名气的,岀版社给的版税一般是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二,举个例子,这个作家与岀版社签订岀版合同中,确定版税为百分之八,这本书定价50元,岀版6000册的话,这本书的产值即为50乘以6000,30万,30万的百分之八,就是2万4千元,再扣去税金若干,作家到手的版税大约为1万8左右。

但是,这并不是收益最低的,作家辛辛苦苦写作岀版一本书,很多人收益不到1万元。当然,也有非常生猛的,像易中天、莫言这种顶尖高手、天下闻名的作家,那收益就是天壤之别了。他们的版税率既高,岀版数更是惊人之多,《易中天中华史》岀版,发行达百万册,版税是一般作家的双倍甚至更多,他岀版一本书的收益高达多少?算算就会咂咂。

至于莫言,我清楚地记得,2012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经报道的当天,所有的书店,所有的网上书店,莫言的书籍全部销售一空,在任何一个网上书店点开莫言的书,一律是无货,预售,岀版社甚至排着长长的队伍请他签订岀版合同,印刷厂的机器24小时不停地为他印书,依然供不应求。这种盛况,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至于说作家岀书卖不岀去是否破产,那是指自费岀书,纯粹是所谓的作家虚荣心作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用那点多少年努力得来的微薄积蓄去买书号,岀三五万元钱岀一本书,破产与否暂可不论,关键是老婆孩子得喝西北风,真是不值!









帝国的脸谱


既然自称作家,出书怎么还自己掏钱?就连我这不敢称作家的,出版了六七部也没有自己掏钱的,相反,还有稿费。我现在正在出版中的两个皇帝传记,刘邦传和秦始皇传都是有稿费的。

当然,如果家里条件好,想自费出书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书出版了,也就是送人,是卖不出去的。


掌门美文馆


破产倒不至于,就算一本都卖不出去,也不会走到破产那一步。

作家出书主要分为自费出书和公费出书。这两种出书又有所不同,下面分别说一下。

公费出书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大家所理解的出书。某位作家写了一部作品,找到出版社,编辑老师看完后觉得很不错,应该会有市场,于是和作者签订合同,出版书籍。

或者某篇小说先在网络上大火(改编影视后大火也一样),然后被出版社看上了,伸出橄榄枝,签约出版。

这两种出书对于作者来说,都不会亏钱,因为所有出版费用都是由出版社出的,说不定还能赚取可观的稿费和版税。

自费出书

自费出书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就是自己掏钱给自己出书。也有正规书号,也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和公费出版的书其实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出书的前期成本是作者自掏腰包的。

对于这种出书方式来说,如果书卖得不好,就有可能血本无归了。

那么,出一本书到底要花多少钱,对于作者来说会亏多少呢?

出书费用和书号有关,没有书号,书就不能进新华书店,不能在市面上卖。而自费出书,贵也就贵在书号上。现在书号分几种,一种是大陆书号,一种是香港书号。书号不同,价格也差得很多。

大陆书号

大陆书号就是可以在大陆出售的,这种书号最贵,单书号大约每本在一万四五到两万多,好一点的出版社甚至有三万以上的。丛书号便宜一点,平均在一万左右。

什么是丛书号,什么又是单书号呢?单书号就是单独一个书号,专号专用的,所以自然就贵。丛书号一般是一个系列,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安徒生童话系列,中外名人名著系列,一般都是一套书好几本一起出,这样的书自然就便宜一些。

香港书号

香港书号是相对于大陆书号来说的,也是正规的出版物,但是不能在大陆进行出售 ,也就是说不能进新华书店的。但是可以在网上出售,也可以在外国出售。比较知名的比如中文国际出版社,北京图书出版社等。

香港书号比较便宜,一般单书号7000-10000不等,丛书号3000-5000就能出了。


以上说的是书号的价格 ,除了书号外,还要给编辑编辑费,校对费,印刷费等,这些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出书一般是以印张算,一个印张大约两三万字,算下来一本二十万字左右的单行本大约8个印张左右,费用大约在五千到一万左右。当然这和印刷的本数有关 。一般初次印刷 ,最少500本起步 ,比较常规的在1000本。本数越多,分摊到每本书上的成本越便宜。但是总价格也会越高。

这样算下来,出一本书的成本常规价大约在三万左右,便宜的一万多也能出,上不封顶。所以就算一本也卖不出去,也不存在说会破产。只不过损失几万块钱而已。

自费出书的销售途径

前面说了,大陆书号是可以在新华书店进行出售的。但实际上新华书店不可能采购一本自费出的书。大部分是需要自己找销路的。而实际上,除非那些非常有门路的作家,很少卖得出去几本。

还有一种套路,就是出版社声称免费给你出,但是出出来的书需要你回购500-1000本,按照定价的五折卖给你,让你自己去销售,剩下的一半由出版社负责卖。这种看起来很划算,但是算下来也差不多两三万的成本。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自费出书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自费出书成本那么高,销路又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 热衷于自费出书呢?我分析了一下,大约原因有三。

  • 收藏价值。有些人出书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作品集结出版留个念想。这种出书他花的钱花得高兴,自然谈不上说会吃亏。

  • 为了评职称。有些事业单位评职称的时候,如果有出版物,会有加分 ,所以有些人会自费出一本书给自己加些评职称的筹码。这种也不会亏本。因为一旦评上职称 ,出书的几万块钱根本算不了什么。

  • 为了赚取利益。纯粹想靠着出书发一笔小财的。这类人无一例外的最后都没有发财。现在实体书太难卖了,即便是著名大作家的书销量也不见得好,何况是一个不知名的文字爱好者。所以真正会亏本的 ,这有这一类人。


以上就是我对出书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对题主有帮助。


风小侯


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作家出书是不需要自己出钱的,反而还会有稿费、版税,所以不存在书卖不出去而破产的问题,书卖不出去的难题是在出版社和经销者那里,现在正规的出版合同,没见作家包销多少的条款。

而自费出书的人多数是能承受出版费用的,10多年前,一般自费出书的人多选一些小的出版社,书号等费用较低,几千元就可出版一本200页左右的书。后来书号等费用逐渐上涨,同样一本200页左右的书,3—5万元不等。这样的费用也还在自费出书者的承受范围之内。

自费出书,有的是评职称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满足,有人一辈子喜欢写作,出版一本自己的书也了却一个心愿。有的是为了“名”,请人捉刀,然后自费出版,这类人也谈不上破产问题。

我自己20多年参与过多种书籍的写作,独自也出版过一些书籍,都是有稿费收入的,没有自己出钱的事。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苦差事,稿费高低都可以,掏钱出书就没有必要了。有的书征订数不高,出版社决定不出了,但也会给作者一些补偿,不让作者白忙乎一场。

多数作家靠写作是发不了财的,就是一种追求和爱好,挣大钱的是极少数作家。因自费出书而破产的作家还没用听说过。

我正在与一家出版集团谈主编一套《历史文化通识教育丛书》(100本),进入立项阶段。签约后,几年都会忙得不可开交,组织作者,写稿、改稿、校稿等很多事就会接连不断了。

这样一套书若自费出版,破产是铁定的。


郑国柱


遭遇文学史命数,把诗写到世界级没用。有卡夫卡付之一炬念头。



自由诗专家


出版的形式分为多种:

1.应邀商业推广类书籍,一般是指某大型企业邀请某作家撰写的书稿,由该企业牵头并出资出版,一般这类书籍的版权可分为两种形式,企业买断,或者有时效性地买断。

比如,国资委委托某作家写的关于国家企业资金的专业书籍,或者华为海外版的宣传书籍等等,作者是不用承担费用和销售不好所造成的损失的

2.出版社邀请名家著书出版,这类出版一般分为版权买断,或者销售分成(版税)的方式,一般作者是不用承担费用和销售不好所造成的损失的,但有税收。

3.自行出书

这类,在费用和风险上就大一些,首先要支付排版,校对,印版费,书号费(费用的大头),有些出版社还要出版者支付一定的销售风险押金,而如果出版者是自行销售或使用的,那么积压的风险自负。





西周之Hans


作家出书要付哪些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出来以后能不能卖掉?甚至免费送会不会有人看?

如果出书的动机单纯是为了赚钱,一定要慎之又慎。

只要肯花钱,出书也不难,如果卖不出,家里堆成山,扔了不甘心,放着又心烦,找个三轮车,拉到废品站。

有点消极啊,用心良苦,避免破产的意思。


伊犁老王


看看作家收入排行榜就知道了,真正的作家是拿稿费的,赚钱的。

自己付钱的属于自费出书,感觉不属于作家行列。

如果自费出书,主要费用是:书号(这个不贵),印刷成本(看印刷的数量和纸质)。

其它的如申请版权什么的费用不是必须的。


如果书不是很厚,纸质一般的话,几万块钱就可以了。

出书后,可以让出版社帮助发行,那么在书店和当当网什么的就能看到。

也可以自己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