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

一品鏟史官


門閥政治是指中國東晉時期出現的士族與皇權的共治的歷史現象,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皇權政治的變態。

東晉百年的門閥政治中,曾經居於權力中心的士族只有幾家。其中潁川庾氏受桓溫誅戮;龍亢桓氏在桓玄敗後死絕;太原王氏世稱華胄,它的兩支也都在政爭中覆滅。只有琅邪王氏和陳郡謝氏,在長時間的複雜衝突中,沒有受到集中的毀滅性的打擊。所以王、謝家族人物就成為替新朝奉璽緩的工具而受到特別的重視,家族發展得以延綿久長,至於南朝之末。

後代所稱五朝門第,遂以王、謝為其代表。這種情況是由東晉的政局造成的,而不是說魏晉以來的門閥士族中,本來就以王、謝的門第最高。

門閥士族,是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地主階級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個階層專稱。東漢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莊園經濟為基礎,累世經學,時代高官,“門生故吏遍天下”。門閥制度形成的標誌是九品中正制的實行。


詩雨花魂


東晉士族門閥的形成,的確和曹魏首推的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主要原因,只能算是次要原因。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曹魏和西晉也是施行九品中正制,但並沒有形成門閥政治。

實際上門閥政治的形成,有兩個條件:一是皇權不振,二是士族專兵。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只有東晉。這和東晉第一任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直接關係,他自身實力不足,完全依賴門閥政治,他才在江東建立了東晉王朝。這必然導致士族門閥對東晉最高權力的控制,執政權和兵權都掌握在士族門閥手裡,故而東晉一朝才會有皇權不振和士族專兵的局面,這才形成了東晉門閥政治。

九品中正制的起源,曹丕和士族之間的利益交換

曹丕代漢自立後,時任吏部尚書的陳群,向曹丕上書了自己創制的九品中正制。曹丕批准後,九品中正制頒佈全國。九品中正制的出臺,標誌著門閥制度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注意是門閥制度,而不是門閥政治。

延康元年,吏部尚書陳群以天朝選用不盡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擇州郡之賢有識鑑者為之,區別人物,第其高下。-《通典》

九品中正制可以看作是曹魏政權和士族之間的一場利益交換。即士族支持曹丕稱帝,並擁護曹魏政權,而曹魏政權則給予士族廣闊的發展空間,保障士族仕途暢達。

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涉無論是曹魏政權還是士族,都是非常有利的。對曹魏而言,有了士族的支持,可以讓政權更穩健;對士族而言,壟斷仕途,可以讓士族維持門閥不墜。

九品中正制推行以後,士族迅速崛起,士族以家族為基本組織,在政壇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魏晉時期的名臣和重臣,幾乎都是士族出身。如陳群、陳泰、荀攸、司馬師、司馬昭、王衍、王導、王敦、庾亮、桓溫、謝安等,這些人全部都是士族出身。

當然,從曹魏的發展脈絡來看,九品中正制很可能會反噬曹魏。如最終士族出身的司馬氏,取代了曹魏,篡晉自立。這顯然是曹丕意想不到的。

不過司馬氏能篡魏立晉,雖然和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主要原因還是曹魏宗室孱弱,以至於司馬氏篡權時,曹魏宗室無力反抗。

司馬氏篡魏立晉後,仍然要取得士族的支持,所以九品中正制在西晉得以保留,甚至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加強。在西晉,士族出身的高級官員是絕對主流,當時甚至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說。

儘管西晉的士族比曹魏又升了一個臺階,但並不是政權的主導力量。因為西晉的皇族宗室力量非常強大,足以壓制士族門閥。皇族宗室才是西晉政權的核心,士族只能是重要參與者。在這樣的情況,自然無法形成門閥政治。

九品中正制的內容和發展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內容,就是把人才的等級分為三級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同時在中央和地方(州和郡)設立中正,由中正來確定人才的等級。只有等級為上級(上上、上中、上下)的人才,才有資格進入仕途。

中正是九品中正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才由中正推薦選拔產生。中正分為大中正和小中正。朝廷的中正為大中正,地方上的為小中正。同時規定小中正的工作,地方官府不得干預。小中正只對大中正負責。小中正也由大中正任命產生。

朝廷的大中正,一般由朝廷官員兼任,如司徒、吏部尚書等官員會兼任大中正。大中正負責對小中正推薦的人才進行審核。但是在很多時候,審核往往會流於形式。所以一般情況下只要小中正往上推的人,大中正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都不會拒絕。畢竟小中正對人才最熟悉,也最瞭解。大中正長期在中樞,很難下基層去了解某個人才。

一州闊遠,略不相識,訪不得知,會復轉訪本郡先達,此為訪中正實決於郡人"。"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閭與郡縣希疏,如馬齒不相識面,何緣別義理。-《通典》

人才通過大中正的審核之後,會報朝廷核定,根據品級授予相應的官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朝施行的察舉制,在三國鼎立的亂世中已經無法繼續推行,需要有新的人才選拔制度。而九品中正制的誕生,較好地解決了亂世中人才選拔的難題,而且很大程度上安定了士人之心。

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自魏至晉,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舉世人才,升降蓋寡。-《宋書》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當然是選拔有用的人才,會從家世、才學、品行3個方面考察人才。九品中正制設立的目的,當然是希望以才學選人,而非家世。如西晉後期的重臣張華,官至宰相,位列三公,是當時名重一時的名臣。張華就不是士族出身,而是典型的庶族。在“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西晉,庶族出身的張華能以才學入仕,並走上宰相和三公的高位,足以證明九品中正制並非片面強調家世。

按照九品中正制的規定,中正需要從家世、才學、品行3個方面考察人才,但是到了後期,家世成了最重要的考量,誰家世高,誰就會評為上品。家世越高的人,官位越高。這也意味著九品中正制逐漸成為士族壟斷仕途的工具。

庶族出身的人再怎麼努力,很難被評為上品,自然很難有機會出任尚書令、中書令、侍中、錄尚書事、大司馬這類位高權重的官職,基本上一輩子只能當個縣令一類的基層官員。

只要是士族出身的人,就算沒有任何才學,也依然可以都可穩做高官,不用擔心自己的才學無法勝任當前的工作。

隨著歷史的發展,九品中正制已經變了樣,無法選拔到真正有用的人才。能當上一品和二品高官的,基本上都是士族。即便九品中正制挖掘出了張華這樣這樣出身庶族的精英人才,但畢竟像張華這樣的例子是少數。絕大多數庶族都無法像那樣張華,走上高位。

到了以門閥政治為顯著標籤的東晉時,九品中正制仍然是最主要的人才選拔制度。在東晉,門閥政治是保證九品中正制繼續施行的根本,九品中正制能保證東晉士族繼續對壟斷仕途,但不能對門閥政治起決定作用。真正能維持門閥政治的,是士族門閥自身。如果士族門閥喪失了對最高權力的控制,門閥政治必然崩潰,九品中正制自然瓦解。

東晉門閥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司馬睿沒有在江東運作皇權的能力,只能依靠士族門閥

如前所述,閥政治的形成,有兩個條件:一是皇權不振,二是士族專兵。東晉皇權不振和士族專兵的情況,長期存在。這和司馬睿有非常大的關係,他沒什麼實力和威望,在江東立足,完全依賴士族門閥。

東晉皇權不振是學界共識,而東晉的皇權不振,是從東晉建元之初就存在的。東晉建立後,皇權虛弱的現象一直延續到晉孝武帝重振皇權之時。皇權不振的根源出現在東晉第一任皇帝-司馬睿身上。

司馬睿和西晉皇室的血緣關係遠,他是晉宣王司馬懿的曾孫、晉文王司馬昭的侄孫、晉武帝司馬炎的堂侄,理論上沒有繼承西晉法統的可能。西晉皇室最正統的世系是“晉文王司馬昭-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八王之亂爆發後,晉惠帝司馬衷唯一的兒子司馬燏被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害死,那麼能繼承西晉法統的,首選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子嗣,次選是晉文王司馬昭的子嗣。然而歷史就是這麼弔詭,司馬炎和司馬昭的子嗣,要麼早夭,要麼死於內亂,要麼不知所蹤。那麼只能從晉宣王司馬懿的子嗣中尋找繼承人,這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卻讓司馬睿撿了便宜。

司馬睿的祖父司馬伷和司馬昭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也屬於司馬懿的子嗣,但司馬伷只是庶子,並無繼承司馬懿政治遺產的資格。陰錯陽差之下,司馬伷的孫子司馬睿卻被推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央。只是,以司馬睿和西晉正統這麼疏遠的血統,他要想名正言順地繼承西晉的法統,要麼依靠自身實力,要麼藉助他人之力。而司馬睿本身實力嚴重不足,他奉命出鎮江東時,毫無政治根基,也無軍事實力,在江東險無立足之地。司馬睿要想依靠自身實力稱帝困難重重,那麼他只能依仗其他勢力即士族的勢力。依靠著北方世家大族琅琊王氏聯合南北方士族的擁戴,司馬睿這才登上帝位,建立東晉王朝。沒有士族的支持,司馬睿幾乎沒有稱帝的可能,這也是東晉皇權不振的主要原因。

再談士族專兵。東晉的士族專兵,體現在士族對兵權的絕對控制上。東晉主要的軍事力量,一直掌握在士族門閥手裡,而皇帝和朝廷對軍隊幾乎沒有控制權。軍隊為士族門閥服務,成為士族壓制皇權的重要力量。東晉的士族專兵現象,是從琅琊王氏開始的,琅琊王氏之後的潁川庾氏、龍亢桓氏和陳郡謝氏也都是如此,士族保持著對軍隊的強有力控制。

琅琊王氏專兵的情況,起源於司馬睿為琅琊王時對琅琊王氏的倚重。司馬睿要想鞏固其在琅琊國的統治,需要取得琅琊國裡的世家大族的合作和支持,而當時琅琊國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就是琅琊王氏。所以司馬睿很快向琅琊王氏拋出橄欖枝,而琅琊王氏也積極響應,雙方一拍即合。在司馬睿身邊,就形成了以琅琊王氏為核心的勢力圈,王導、王敦兄弟倆則成為了司馬睿的最大倚靠。衣冠南渡後,司馬睿對王導和王敦的依靠更加明顯,他在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敦。東晉建立後,王導官拜侍中、假節、錄尚書事,是名重一時的宰相。王敦官拜荊州刺史、大將軍,掌握著東晉上游的軍事力量。由此開啟了“士族與皇權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此後,東晉的兵權就一直被士族牢牢掌控。

司馬睿無論是血統,還是實力,都不足以支撐他在江東運作皇權。如果不依靠士族門閥,司馬睿在江東可謂是沒有立足之地。只有依靠士族門閥的支持,才能增加司馬睿的政治實力和軍事實力,助力司馬睿登上帝位。

結語

九品中正制把士族門閥推上了歷史舞臺,形成了門閥制度。這是東晉門閥政治的起源,但東晉門閥政治的形成,根本原因在於晉元帝自身實力不足,完全依依賴士族門閥,導致東晉建立後,執政權和兵權都被士族門閥所掌控,故而出現了皇權不振和士族專兵的形象,而皇權不振和士族專兵這兩個條件,一旦形成自然會催生門閥政治。東晉的門閥政治形成後,又繼續強化九品中正制,以保證士族對仕途的壟斷,實現對權力的控制。

所以東晉的門閥政治和九品中正制的關係,應該是門閥政治決定九品中正制,而不是九品中正制決定門閥政治。


袁衛宇


不是這個關係。

東漢官員選拔制度

西漢是第一個平民王朝,那就必須找到一個有效的文官選拔辦法。所以西漢初期就有官學選才,推薦,恩蔭制度,後面陸續搞出了察舉徵辟制。

察:州級主官向中央推薦轄區人才,需要宰相三公考核後任用。號稱秀才,東漢避諱劉秀改茂才。秀才,才之秀者,初授官重。

舉:郡國主官向中央舉薦孝廉,一般到中央擔任600石郎官,是官員正途。

徵:皇帝需要特殊門類人才,公開向天下能人招聘,到首都參加三公主持的考試。

闢:600石以上官員有資格招募規定數目的低級屬員。開府官員有資格任命屬員。

察舉制的弊端

西漢中後期世家逐步強勢崛起,到東漢後期形成龐大階層。因為佔據基層優勢,所以越來越強,以宗族為紐帶,教育子弟,包攬詞訟,大斗進小鬥出,高利貸魚肉鄉里。

發生災荒就囤積居奇,收購土地人口,形成更龐大的勢力。

世家進而壟斷對文字與書籍的佔有,從而基本獨佔仕途,形成士、官、地主、工商、高利貸的豪門集團。

進,世家可以爭奪天下,鉗制鄉議,引導輿論,影響國家大政。

退,世家可以拒堡自守,割據一方。

世家陪葬的鄔堡模型:

具體表現為袁楊荀這樣的中央公卿,或者江東四大家族、徐州陳曹趙、荊州蒯蔡這樣的州郡世家,或者孫堅張飛李典這樣的縣鄉土豪階層。

而郭嘉這樣的小地主階層只能是寒門,更是鳳毛麟角:

顯然,州郡官員能夠選拔的秀才孝廉只會是各大中世家出身,或者互相交換。比如劉備被陶謙表為豫州牧,察了袁紹長子袁譚為茂才,成為其座師。

急切代漢的曹丕,因為沒有統一天下的功勞,就只能用陳群的九品官人法來交換世家支持自己代漢。

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是我們知道,寒門地主子弟大多連字都不認識,怎麼做官?

所以,曹操政權後期已經被北方世家滲透得一乾二淨。

陳群:

九品官人法規定,各郡設置中正,由本郡的中央大員擔任,負責評價本郡士子。中央政權再統一考核授予職務。

評價按士子的才德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合計就是九品。

顯然,九品官人法有其歷史進步性,因為經歷多年戰亂,人口遷徙多,郡守根本無法對本郡籍貫人士給予察舉。

司馬懿為了逐步代魏,對九品官人法進行改革,設置州大中正官,各州大小中正對本郡中正官推薦的士子進行集體評價,然後直接可授予八九品職務。真別以為官低,縣令也不過才八品呢。

自此九品中正制徹底成為豪門互相妥協與政治交換的手段,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門閥制度得以確立。

二者的差距是:九品官人法是出仕資格,九品中正制有授官權。


四川達州


題主好,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這個制度成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勢力,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但是我個人認為不光是九品中正制度導致門閥政治,還有其他因素。

士族門閥政治是皇權政治的變態、有暫時性與過渡性,這是秦漢以來專制皇權結構的一大變局。當軸士族控制皇權,操縱政柄,在一定時期內其統治居然比較穩定,朝廷政變極少出現。但是從秦漢以來傳統的政治體制說來,國家權力結構的這種變化,畢竟是不正常的,不能長久維持。

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只存在於江左的東晉時期,前此的孫吳不是,後此的南朝也不是;至於北方,並沒有出現過門閥政治。門閥士族存在並起著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歷史時期,並不都是門閥政治時期。

東晉政局由穩定到動亂,由動亂回覆新的穩定。每一次這樣的變動,居位的士族就被新的門戶代替。在皇權不振、士族專兵情況沒有改變的條件下,這種循環往復的歷史過程將一直進行下去。

大體說來,士族名士之忘身物外者易獲盛名,而處高位以保障士族利益的,卻不是這些人而是那些不廢事功特別是善於經營武力的名士。東晉以來,門閥士族中不斷有這種人物出現,門閥政治的延續實際上是靠這類人支撐。一旦到門閥士族中不再產生這種人物,門閥政治就會出現危機。


有李行天下


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實際上就表明了曹丕向世家門閥妥協了。這是發展的退步,也使得曹操一生的努力付諸東流。

秦朝時期在選官用人方面實行的是世官制。所謂的世官制就是指世代為官,官吏都具有世襲官職的特權。但要注意一點,世官並不等於世職,並不侷限於某家族世代擔任某一固定官職。就其主體而言,世族是世官的基礎,只要一個世家大族不倒,其成員就隨時可能有出任重要官職。所以兩漢時期,其選官用人制度並沒有執行世官制,而是選擇執行了舉察制。舉察制的主要特徵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雖然同樣難以避免世家大族佔據官場主要地位,但起碼也留給了寒門一線生機。

但到了東漢末年時期,舉察制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此時的舉察制淪為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鬥爭激烈。所有東漢末年,實際上整個政壇之上就已經成為了世家大族的舞臺,寒門永無出頭之日。

亂世漸起群雄逐鹿之後,曹操因為其家族勢力一般,並沒有像袁紹那樣家大業大,四世三公,門生故久無數。所以曹操可用之才很有限。因為大多數世家大族之人都投靠了袁紹和袁術兄弟。再加上曹操身為閹宦之後,這就導致很多世家大族從心理上很排斥曹操。所以曹操在亂世爭霸之時實際上是招攬不到什麼人才的。所以曹操另闢蹊徑,索性世家大族出身的人願意追隨我我就禮遇你,你不願追隨我我就啟用寒門士子。大家都知道曹操愛才是出了名的。但又有誰知道,曹操如此愛才也是被逼無奈。他不像袁紹一樣人才蜂擁而至。所以他能啟用寒門,四處招攬人才。這也是為什麼曹操發佈求賢令的原因。

曹操啟用寒門除了因為競爭不過袁紹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曹操不願淪為世家大族的“傀儡”。曹操並不願受制於人。所以這也是他重用寒門的原因之一。但曹操的心血和努力,伴隨著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而付諸東流。嚴格的來講曹丕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才,但他沒有曹操的魄力和能力。所以為了盡收天下人才,也為了緩和與世家大族的關係。曹丕毅然決然的採納了陳群的建議,正式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嚴格來講有利也有弊。利處就是曹丕緩和了中央和世家大族的惡劣關係,促成魏晉實現全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弊端就是使得世家大族再次掌控了官場,成為了官場的主角。寒門士子再無出頭之日,九品中正制選出來的官員十之八九都是世家大族成員。這就使得魏晉包括之後數百年時間裡。世家大族再次掌握了王朝的政治導向。從這方面來說,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是十分失敗的舉動。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九品中正制的變味,實際上是寒門政治對士族門閥政治鬥爭的失敗

不是九品中正制導致了士族門閥政治,而是士族門閥政治破壞了九品中正制的本意。九品中正制本來是要把人才的選舉收歸中央管轄,減少世家大族對人才選舉的控制。而在後期的執行過程中,九品中正制中負責選拔人才的“中正”官員的設立這一環逐漸被士族控制。本質上從察舉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士族門閥控制九品中正制,實際上是士族門閥政治和寒門政治的鬥爭結果。

宦官和士族的衝突來歷,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

以曹操為代表的曹魏統治階級可以說是寒門代表,曹操出身於宦官家庭,與士族門閥屬於對立階級。熟悉東漢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東漢時期的兩次“黨錮之禍”,士族在和宦官集團的鬥爭中屢屢失敗,導致很多士族被歸為“黨人”,他們被禁錮起來永遠不能做官。尤其是靈帝繼位以後,士人的精神領袖之一的陳蕃和大將軍竇武密謀誅殺宦官集團,結果竇武將事情洩露,導致陳蕃和竇武反被宦官集團反殺。此後導致了更大規模的黨錮。而曹操就出身於宦官集團,出身於士族的司馬懿就曾經多次拒絕為曹操做官。

從司馬懿開始把持魏國的朝政,九品中正制就開始被士族控制

九品中正制的雛形形成於曹操時期,制度正式形成於曹丕時期,制度規定每個郡設立大中正一人,鄉里各自有小中正,中正將本地的人才分為九品,加上評語報送中央,由中央根據品級任命官員。當曹叡死後,司馬懿控制了魏國的朝政。司馬懿設置了州中正一職,州中正事實上就由士族集團擔任了,郡中正又由州中正指派,因此士族完全控制了選舉。司馬家族在魏國的統治需要得到士族門閥的支持,以及司馬家族得以取代曹魏都是建立在獲得士族的支持的基礎上。曹操曾經設法打壓士族集團的奢靡風氣,但是隨著司馬家族代表的士族集團得勢,士族對政治的控制也就由開始抬頭。


西晉基本上形成了門閥政治,九品中正制只成為了門閥政治的裝飾

由士族集團支持得到皇位的晉武帝司馬炎對於士族的利益非常看重,司馬炎甚至明確表示士族子弟應該優先獲得好的品評。於是西晉的人物品評逐漸開始變成只看家世了。司馬炎本人對於士族非常寬容,即便士族犯法他都可以赦免。西晉時期奢靡成風,司馬炎本人在統一了全國之後本身就很奢侈。司馬炎時期著名的王愷於石崇比富事件就重複說明了這一點,士族通別人比的不是道德品質,不是做官能力,而是誰更有錢。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做官太容易了,出生在豪門就意味著“高品”。


因為九品中正制不能滿足公平選拔人才的目的,所以隋文帝楊堅實行了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可以利用客觀的評判標準來從民間選拔人才。


傳奇歷史觀


九品中正制度確實是維護和鞏固門閥統治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就是構成門閥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導致東晉士族門閥統治不得不提的就是漢代的察舉制度,東漢末年的時候已經被政治其實已經被門閥士族所控制,比如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還有潁川荀氏等等,至於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是在原有的察舉上的一次優化,但實際上造成了士族門閥壟斷政權的局面。

我是夏目愛看書,為你解答!

察舉制到九品中正制的轉變

在秦朝的時候施行的是商鞅變法中的軍功爵錄製,這種制度是對世卿世祿的一種進步,取消了宗室貴族所享有的特權,同時秦國也借用這種制度完成了大一統王朝的建立。但是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內部就導致不太需要建立軍功,所以這種選官制度就需要變革。漢朝建立之後,由於國家幅員遼闊需要大量的官員,開創性的提出察舉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察孝廉和舉賢良,由中央和各地主管官員將發現的人才進行舉薦,然後進行考察擇優錄用,授予官職,這也是九品中正制度的前身。

察舉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優點

  • 協調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利分配,讓平民開始有參政的機會。
  • 一定程度上為中央和地方行政選拔了優秀的管理,使得中下層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有為國家建設的機會,維持吏治清明。
  • 舉賢良開始形成了尊重知識,人才的大環境。有利於教育的進步,促進教育的發展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 察孝廉樹立道德標杆,倡導人們注重品德修養,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但是隨著國家的腐敗,導致大量的人開始鑽制度的空子,地方官員開始依靠自己的察舉權力控制當地的官職,有才能的人如果沒有靠山就很難被舉薦任用。其中行跡惡劣的官員就開始弄虛作假,假公濟私。

“群僚舉士者,或以頑魯應茂材,以桀逆應至孝,以貪饕應廉吏,以狡猾應直言,以輕薄應敦厚,以空虛應有道,以殘酷應寬博,以怯弱應武猛,以頑愚應治據。名家不相副,求貢不相稱,富者乘其財力,貴者隨其勢要,以錢多為賢,以剛強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聽所以數亂荒也。” ——《潛伏論.考績》

漢末的時候甚至出現:“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情況。正是由於察舉制的侷限性導致在東漢末年形成了諸多門閥士族,這就與中小地主階級以及知識分子的矛盾激化,此時的曹魏政權的掌權人曹丕決定採取九品中正制度,利用九品中正制度來緩和矛盾,同時設置了選舉標準,降低的官員任用的主觀性。

九品中正制度只是權利妥協的成果,最後演化為維護和鞏固門閥統治的重要工具

九品中正制度是察舉制的改良版和權利妥協的結果,東漢末年曹操一手締造了魏國的雛形,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曹操的任用賢才的時候不拘一格,這就導致曹丕向父親學習接受陳群的建議,建立九品中正制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曹操死,曹丕繼為魏王,他基本上遵循曹操關於選舉的主張,並建立了九品官人之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 ——《中國史綱要》

曹丕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讓自己的皇位坐穩。在九品中正制度中評定人物的時候按照世家,道德,才能這三個標準,這樣的目的就是給世家大族以特權,同時為寒門弟子爭取低品的官職,所以這是權利的妥協。同時九品中正制度還將原來地方的舉薦權收歸中央,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評定,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制度更加的完善。

在這種權力的妥協中也直接註定了曹魏的命數,九品中正制度也標誌著原來做官的人仍然能後做官,而且每一層之間都不再流動,這也直接導致後期出現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奇怪現象。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和曹操的唯才是舉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曹丕學到了皮毛,九品中正制度也成為了門閥士族的保護傘。

九品中正制度的成熟,門閥士族掌控政權

司馬懿掌權之後也同樣處理不了門閥士族的壓力,於是在為後世掃清道路的想法之下,也不得不向士族低頭討好。在原來九品中正制度的基礎之上加設州級中正,在當時州級中正的人大多來源於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度真正的開始淪為門閥士族謀取利益的工具,九品中正制度成熟,成為晉朝士族的門閥政治。

元帝正會,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辭,中宗引之彌苦。王公曰:“使太陽與萬物同暉,臣下何以瞻仰? ——世說新語.寵禮

門閥士族的崛起直接導致皇權的弱化,在東晉的時候最為明顯。當時的東晉五大門閥勢力包括: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龍亢桓氏,潁川庾氏,太原王氏。其中琅琊王氏最為著名,當時的人稱:“王與馬,共天下”,而這一切最大的根源就是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可以說門閥士族是九品中正制度的必然產物,也是察舉制度的歷史遺留問題。

總結:

九品中正制度確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但是這一切在漢朝察舉制的時候就埋下伏筆,歷史的進步就是在錯誤中不斷的改善。九品中正制度是對察舉制度的改善,同時也為之後的科舉制度提供了借鑑。門閥士族也在隋唐時期一步步被科舉制度所弱化,所以說門閥勢力只是制度的表象,背後的選官制度才是核心,九品中正制度成就了東晉的門閥政治。

科舉完善的唐朝,一名詩人感嘆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像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這樣的大家族終究會隨著九品中正制度的廢棄而頹敗。

我是夏目愛看書,歡迎點評和斧正!


夏目愛看書


導言: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確實是造成了晉朝(東、西兩朝)門閥政治,但曹魏集團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一個歷史的推動的產物,並非是曹魏集團所獨創的。

九品中正制的前生——漢朝的“察舉制”

東周時期及之前的王朝,施行的是“世卿世祿制”,直到西周春秋時代,西周王室旁落,各諸侯國為了本土利益,開啟了改革舊制,破格啟用了各種階層的有才之人,富國強兵。正因為這種由上而下的大變革,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的“百家爭鳴”時代。

秦國法家變法,一統六國,還完成打破舊有制度就早早亡國,連綿十多年的戰亂,導致了豪強結堡自保、寒門子弟為了生存投附豪強的烏堡之內的狀況。

因此到了西漢時期,已經出現了門閥的雛形,漢高祖劉邦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首下求賢詔,要求郡國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察舉制”先河。惠帝、呂后詔舉“孝弟力田”,“察舉制”逐漸形成定例。

雖然這種“察舉制”具有科舉考試的雛形,可這時刻書籍由於是竹簡為主,所產生的費用是寒門子弟無法承擔的,因此漢代時期,為了確保“察舉制”的有效推進,漢代並沒有將權利收歸中樞所有,而是將“察舉”的權利交付給郡國的長官所管控。

西漢時期,由於勳貴集團還未牽涉到世家大族、儒家門閥之內,開始時“察舉制”還能有效完成向中樞供給優質人才,可隨著時間的推進,勳貴集團逐漸形成了世家大族,寒門子弟轉向投附,又讓這些世家大族逐漸成為了儒學世家,成為了壟斷人才的小型集團。

到了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在誅殺王莽之時,劉秀並沒有通過戰爭形態摧毀這些世家豪強,而是選擇了一種合作了形態(當然不服者已經消失在屠城之中)。因此東漢時期,“察舉制”逐漸變質。

通俗點說:東漢時期中樞只向地區派遣最高級別的行政、軍事長官,這些郡國長官擁有自主的招募權利,在他管轄的區域內,對世家、豪門、寒門進行考察,最終徵辟這些子弟為官。即:總公司給予子公司自主招募權,同時子公司又能向總公司舉薦人才的渠道。

州郡長官擁有自闢屬吏的權力,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出現,州郡長官與屬吏之間的關係就逐漸形成了一層君臣關係,最終中樞內部的所派遣到地方的州郡長官,成為了各方勢力爭奪人才的畢竟之道,同時地方屬吏又反過來哺乳了中樞世代侯爵家族。

慢慢地漢代皇權就會被架空,因此東漢時期,皇室不得不提拔外戚、宦官作為制衡官僚集團的必要手段【這是沒辦法的,畢竟讀書人和懂武藝的都是官僚的家臣了,皇家只能相信親家和身邊的宦官】。

東漢後期漢桓帝、漢靈帝時期,發現外戚也逐漸形成新的世家大族,為了避免王莽外戚的再次出現,因此啟用宦官集團的建議,由皇家、宦官為主,設立了新的學校,用以培養新的忠於君主的渠道,可很快,作為掌控輿論的“清流”世家大族們,開始不斷在民間抨擊這種不符合“祖制”的現象,同時也是這個時期,開始出現了一種“月旦評”的輿論導向工具。

由於黃巾軍起義,漢靈帝集團害怕世家大族轉向張角集團,同時宦官集團的也有參與黃巾軍的跡象,因此此役官僚集團獲勝,為了徹底架空皇室,在漢靈帝剛死不久,一場官僚與外戚之間的戰爭在京城內爆發了……隨後就是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時代。

曹操時代的“察舉制”及“求賢令”

曹操是宦官集團與官僚集團的結合體,其祖父是大宦官曹騰,曹騰將曹操父子及曹氏家族、夏侯家族(曹操父親來自於夏侯家)開始培養向世家門閥轉向。

曹操募兵反董卓時,深感到自身的“缺陷”,因此連續三次頒佈了“求賢令”,越過世家門閥,破格從寒門、小門閥、小的儒學世家招募更多的輔助人才。

可“察舉制”已經深入人心,且書籍、印刷術等等的時代制約,導致了曹操集團在隨後的三國混戰時期,也不得不運用了“察舉制”,即州郡長官擁有自闢屬吏的權力。

一個新的集團,一箇舊的制度——新瓶換舊藥!

曹操在世時,戰爭摧毀了許多世家大族【如對戰袁紹時,屠了鄴城;又或者其他諸侯也屠了其他的世家大族】,但很快曹魏、蜀漢、東吳,三國同樣快速進入到了一個新勳貴替代舊門閥的局面。

曹丕時代的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又稱九品中正制。史書說,九品官人法其實是曹操晚年時,陳群向曹操提出的意見,並獲得了曹操的認可,但很快曹操就病逝了。曹丕“獲得”漢獻帝的禪讓後,命陳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的本意就是將州郡長官擁有自闢屬吏的權力,再次擴大,同時又能避免州郡長官與屬吏之間的君臣關係。

讓州郡長官選拔人才舉薦給中樞。即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到中樞任職。同時大中正又分為小中正,選拔出來後,由中樞給予這些大、小中正一份表格,要求大小中正在表格中填寫所在區域內的人才,而這份表格將人才分為九等份: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這項制度,其本身就擁有那個時代的明顯印記,即擁有了漢代鄉舉裡選的遺意,又保留了“察舉制”,同時有給予寒門子弟晉升的機會。

但很快曹魏集團被司馬氏所取代,司馬氏本身就是通過籠絡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才避免再次陷入內戰的。因此九品中正制在司馬氏的西晉時代,被世家門閥玩壞了。

九品中正制,雖然依舊給予寒門子弟晉升的機遇,可只能歸為下三品,上三品成為世家豪族子弟所有,中三品則是投附世家豪族的子弟所佔據。

因為九品中正制,首要考察的就是家世……就將寒門子弟第一時間排除在外了。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就形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察舉制”影響之下的中土千年歷史

“察舉制”直到隋唐舉行科舉考試之後,才逐漸消失在中土的歷史舞臺,因此九品中正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然成為朝廷中樞獲取人才的首要制度。

直至世家豪族在南北朝百年的混戰中,逐漸被打破,大量人才流落民間之後,同時科技的進步,才讓隋唐時期,民間儲備了大量的人才之後,通過科舉考試,才將門閥集團清除出中土歷史。【真正讓門閥徹底,是宋、明兩朝,不斷強力廢除宗族關係,通過軟實力、強硬手段等,將宗族關係拆分】。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存在了約400年。興起於曹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後來導致門閥政治的出現,被隋朝文帝廢除。

漢朝時期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選拔官吏的制度,名為「察舉制」。察舉是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也叫「選舉」。

察舉制主要是依靠中央的三公九卿、郡守、列侯以及地方上的高級官員, 從平民或低級官吏當中按照一定的標準選拔在道德、品行、才能方面符合當時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入朝為官。

到了東漢末年,由於帝王昏庸,政治黑暗,農民起義接連爆發,導致群雄割據。東漢名存實亡。

曹操為了招攬人才,發出《求賢令》提出“唯才是舉”,這種棄德唯才不問出身的做法,從而得到了寒門學子的大量支持。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豪門貴族,穩定了政局,也為立下曹魏奠定人才基礎。

曹丕繼位後,沒有他老爹曹操的魄力,為了緩和了曹氏與士族的關係,取得了他們的支持,為稱帝奠定基礎,於是採納陳群的意見,確立九品中正制。

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後,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了中央,但也導致魏國的統治實權逐步被士族壟斷。

《三國志·魏志·陳群傳》:“文帝在東宮,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九品中正制主要是

  1. 設置中正,這是九品中正制的關鍵環節。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主要職責就是對自己本地的人才進行品評,中正官也是有等級之分的。每個州設立大中正官,而郡則設立小中正官。
  2. 九品,指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根據家世(出生背景)、行狀(個人品行才能)來確定品級。

魏國初期,最初中正官是由下級官員推薦出來,比如說州的大中正官是有各郡長推薦出來,這麼一來權力就落在了基層,士人品定之權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裡,中正採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品評人倫、操縱選舉的局面。

司馬懿掌權後,由於本身就是世族的代表,開始大力提拔世族官員,來穩固自己的權利。朝政從此由世族門閥佔據主導。

所以到了晉朝建立以後,大中正官的選拔,則是由三公中的司徒選拔,而小中正官則是由司徒選拔出來的大中正官進行推薦。

晉以後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就形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到了隋代,隨著對世族門閥的打擊,此制終被廢除,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試選士的科舉制度。


談史論今100


壹零壹肆來回答。

可以說九品中正制確實是促進了士族門閥政治的發展。

那麼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呢?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是曹操採納尚書令陳群的意見,後來各參與方基本遵從這種不成文規定。曹丕於黃初元年(220年)命陳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確立於曹魏時期,在兩晉時期發展到頂峰,到了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確立後,九品中正制隨之衰亡。門閥制度淵源於東漢,正式形成於西晉,到東晉時發展到鼎盛期。到南北朝,門閥地主逐漸轉向衰落。到了隋唐以後,由於中央執行了一系列打擊門閥地主的政策,從而使整個門閥地主趨於崩潰。

那麼,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門閥政治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九品中正制在前期對門閥士族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主要靠設置“中正”這一官職。在魏晉時對中正官的授予權掌握在中央的司徒府,充當司徒的人大多來自於門閥士族,所以司徒在地方州、郡所設置的中正官也大多都來自於門閥士族。而且,在九品中正制度下,各地中正官對本地的士人根據其家世、道德、才能進行評議,定出品第,再將名單交到司徒府審核,最後由司徒府將審核後的名單送到吏部,吏部根據這份名單來選拔官吏。這樣,這些門閥士族就牢牢地掌握了國家大小官員的選舉權。

隨著九品中正制的發展,門閥士族逐漸地掌握了官員的選舉權,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門閥士族的政治特權與經濟實力。門閥制度在西晉時期正式形成。門閥制度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國家通過法律的形式對門閥士族的政治經濟特權和優越的社會地位予以確認的制度。其最根本的特徵就是,“在法律上按門第、家庭系統的社會等級世襲特權”。 門閥制度的確立,為此後門閥士族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東晉時期,隨著皇權垂拱、門閥當政現象的出現與發展,門閥政治形成。在這種形勢下,門閥士族的勢力繼續發展壯大,又促進了九品中正制的發展。

九品中正制的實行與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門閥士族的發展壯大;反過來,門閥士族的發展壯大,又將九品中正制的發展推向高潮,九品中正制在兩晉時期發展到頂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