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最真实的战场描写应该是什么样的?

Serena丶Du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在今天,亚琛外围的西德国防军已经后退了整整20公里,这是战争爆发的第7天,苏军以平均每天80公里的速度飞速推进着。


在昨天,科隆失陷,苏联驻德集群的数个装甲师从科隆一路奔袭而来,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的目标是攻下亚琛,并以此为集结点,攻下比利时北面的安特卫普,这是北约在法国东北方向一个非常重要的深水港,一旦安特卫普失陷,荷兰将被孤立,苏军的战术航空兵也可以就近部署,对英吉利海峡进行空中封锁,北约将彻底失去在美国盟军抵达欧洲前保住法国的可能。

由于连续数天的消耗,苏军的攻势相比前几天已经变弱了一些,攻击亚琛的几个苏军师均减员超过30%,装备可用率仅有60%。

而亚琛外围的联邦德国国防军第104步兵师,271装甲团已经击退了苏军数波攻势,一架F-16A的残骸还在不远处熊熊燃烧着,50多辆T-64和T-72坦克以及他们飞掉的炮塔均匀地散布在4000米长的战线上,这相当于五分之一个坦克师的数量。

仅仅在中午12点到下午5点的5个小时里,12枚战术核武器引爆在亚琛的郊外,有北约的,有华约的,果真应了一句话:“美苏打起来,胜负先不说,德国一定会被炸成一个盖格计数器劈里啪啦的地方。”


不过这些核武器大多数美军扔的,因为联邦德国没有核武,只能指望美国的飞机过来帮忙扔点蘑菇,好吓唬吓唬这些不怕死的伊万们,而伊万们则认为:一个残破的二线师和一个被打残的装甲团,在缺少补给,缺乏支援的情况下没必要用核弹对付他们。

核武器的效果不是太明显,一枚1000吨级的核火箭,只能摧毁方圆250米内的苏联坦克,500米只相当于一个苏军坦克排的战斗宽度。面对全机械化,并且具备完善三防系统,步兵全部坐着步战车的苏军重形师,光靠战术核武器根本无法阻挡他们。

在空中,两个阵营努力的争夺着制空权,虽然北约依靠更强大的空中力量获得了不少优势,但是并没有精力去支援自己陆地上的弟兄们。

随着外围据点被突破,奈伊福·冯·图森破中尉不得不按照上级的指示,下令让自己的步兵连后退到城市近郊,依托稀疏的民房阻滞苏军的进攻,他们已经没时间挖阵地了。

“不能给普鲁士军官团的祖宗们丢脸啊!”,他对自己说到。


他摸出包里的万宝路香烟,点了一根,安逸地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刚刚吐出一口烟圈,外面就炸开了花,那是苏军师属炮兵的152mm榴弹炮的咆哮。

很明显,苏军打算在今天晚上就拿下这座已经被各种战略,战术核武炸了几次的烂城。

但是,包括奈伊福中尉在内的西德官兵们,要面对的可远远不止是苏军,面对这场突然到来的战争,北约军队的准备远不如他们的华约对手来的实在。虽然核武器对于已经以战斗状态散开的大型地面作战群的杀伤力有限,但是对后勤的打击却是非常明显的。

奈伊福和他的士兵们,已经不剩下多少弹药了。这一地区的制空权尚未确定,空投物资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而地面输送更是不可能,也来不及,不过他们面前的机械化大牲口们,并没有这个问题,他们甚至还能在进攻前打好几轮弹幕。

炮弹,有得打在建筑物上,炸出一片瓦砾,有的给沥青路面上榨出一个个单兵坑。


“这些建筑物的废物,瓦砾,烂石头,将成为绝佳的步兵掩体。”

奈伊福这样想着,他认为他们能坚持到美国盟军到的那天,据说今天又有一个美军重型师已经登机,准备赶往欧洲战区。

炮击结束了,虽然士兵们知道:当硝烟散去之后,一定会浮现出苏联坦克那圆圆的铁脑袋。但是当他们真的又一次看到这钢铁洪流时,还是不由得心里一紧。苏军的半个装甲团和伴随的机械化步兵对他们的“阵地”发起了攻击。

一枚反坦克导弹打在队伍靠前的一辆T-72上,反应式装甲爆炸,抵挡住了这枚导弹,但是坦克旁边的士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偏转的金属射流和爆反的残骸渣滓瞬间把这枚倒霉的士兵打成了筛子。

旁边剩余的士兵们随即卧倒。

紧接着又是一枚反坦克导弹,这次这辆坦克没这么好运,导弹击中了它刚才被命中的区域,零点几秒后,炮塔和车身的缝隙里喷出一阵火花,就像电焊的火花一样,坦克略微减速,但还在前进,紧接着,砰地一声,炮塔被掀离了车体,原先炮塔链接车身的那个圆形的洞里燃烧着淡紫色的火焰,看样子还有些殉爆炮弹的弹壳没被炸碎,还产生了焰色反应。


就在同时,几辆T-72同时把炮塔对准了700米外的那座小平房,几乎同一时间开火。坦克炮的炮声在远处听起来,其实和枪声很像,非常轻脆,那种声音和打屁股的“啪”的一声很像。

有2枚125mm高爆弹命中了这间小平房,一枚搭载了承重墙上,另一枚直接从窗户钻了进去,在里面炸开,平房瞬间爆炸,像被吹炸开的牛奶盒一样。奈伊福没有看到他的士兵从里面跑出来,他们太贪了,为了一次摧毁一辆坦克,他们打了2枚导弹,没来得及转移阵地。

“我们在这继续坚守没有任何意义”他心想,是的,就算他们能击退这波进攻,也会有小一波,甚至,在下一个瞬间他们这里就会被战术核武器给炸掉,苏军只是因为这里守军太少,认为不值得,才没有扔核武,看来弱小也是一种优势啊。


战斗机解说家


最真实的战场描写就两句话:瞬间的丧命或负轻重不同程度的伤,活着或胜利完成任务或刹羽而归或成了俘虏。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人,以看电影电视或小说而沉浸于战争的人,是很难想象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的。只有经历过这一切,看到昨晚还睡在上铺的弟兄倾刻失去了生命,其遗体或血染浑身,或四肢不会,或五脏外露,或脑浆迸裂……这时你为了完成任务还要义无反顾的迎着横飞的枪弹向前冲击,而越往前你看到的情景就越惨烈,你被激起的仇恨就越强烈,你恨不得以一死以报战友,你全然已经忘记了家有老母,你只有一个念头“冲上去,赶快,在我倒下之前必须完成任务”,这一刻你是疯子,你是雄狮,你是舍生忘死的斗士。在这一切归于平静时,你会后怕,你会战栗,你会庆幸,你会对你一天所为进行仔细梳理,并会悲从中来为倒下而不知死活的战友担心,你开始憎恶战争,对向你祝贺、为你庆功的人不屑一顾,你真的感到“活着真好”,而且从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赶快回家娶妻生子,过平常人的日子”……这就是真正的战争体会。


尘垚4


真实的战场是什么?令人室息的硝烟味道,震耳欲聋的枪炮呼啸,遍地弹坑残壕,阵地前沿横七竖八躺着敌军的尸体,身边躺着自己牺牲的兄弟战友,阵地如春耕季节,整个山头被双方的炮火耕犁过无数遍,花草无存,树木被炮弹斩断或连根拔起,大地在燃烧,生命也在燃烧,战场上的双方士兵眼中脑里除了消灭敌人,其中己经陷入了一种无我无世界的疯狂状态,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真正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勇者必胜,智者无敌,只要你有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有必胜的信心,会取得最后的战斗胜利,能走出惨烈的战争,勇气和运气相随相伴。

(相片均为本连战友战场实景拍摄)











老虎208626539


兔哥回答。真实的战场环境和战斗规模的大小,作战地形,作战形式如进攻,防御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国家的富裕成度对作战的环境影响也很大。这些都决定了战斗中的艰苦成度。兔哥作为一名有幸参加过真实战斗的老兵谈谈我个人在两年多的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希望大家对真实的战场环境有个简单的认识。打仗离不开人员,武器,后勤保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


战场环境里的生活,无论是进攻,防守,也不论是山地,平原,战场环境都处于炮火连天,草木俱焚,满目焦土的惨酷环境里,而战士们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战士们不但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作战,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即然要生活就必须有吃喝拉撒睡,吃饭是最难的,由于处于攻防状态的作战,地形又属于敌我双方各占山头,因此,整个战线处于犬牙交错的复杂状态。每天都会有炮弹落下,每个人都有一个防御点,就是所谓的猫耳洞,都是石头,里面很窄,免强容下一两个人,特别的潮湿,连队无法送饭,都是三两个人一组开火,米面不缺,但放两三天就发霉,饭吃多少做多少,霉变的特别快。


如果敌人炮火封锁,给养根本就送不上来,只能吃压缩饼干,各种蔬菜罐头,说实话,真不好吃。如果闻到香喷喷的大米饭,大白面馒头,那是真馋啊!大鱼大肉连想都不敢想,能吃上几条榨菜丝就感觉特别的脆,爽口。总之,让你在一个小洞洞里呆上两年,每天吃压缩饼干,蔬菜罐头,到处是虫子,蚊子,还每天挨炸,偷袭。身体都是蚊虫叮咬的大包,最难受的就是“烂裆”,两个蛋蛋就像要漏出来了似的,有一种火烧火燎的疼痛感。无法洗澡,只能用雨水简单擦洗一下,衣服都硬了,蓬头垢面的,身上的泥滚儿一撮一堆。头发用梳子都理不开,可真不像影视剧里那么干净。


战场环境下的作战影视作品中总是能看到主角们冒着炮火左冲右突的,啥事没有,这都是假的,真实战场上,如果遇到炮火打击,你根本就站不住,地动山摇,坐着都能把你震起来,不连滚带爬的根本就无法正常行走,向影视剧那样,炮弹离你那么近,不用说炸死你,炮弹爆炸的高温也能烤死你。炮火中一是站立行动困难,二是温度很高,这时就只能隐蔽,卧倒,炮火一过敢快前进,等接近敌人阵地了就不会挨炸了,你要面对子弹,手榴弹的威胁。人死亡也不是一中弹就倒地安静的死亡,要挣扎抽搐,很恐怖的。真实的战场那样的场景用语言无法描述,在真实的电影都展现不出来,非常惨烈。(下图是本人的照片)


战场上的武器使用和影视剧不一样,战场对武器的军爱护比平时亲多了,有空就擦试枪支,每一颗子弹都擦试到,这可是命啊。战场真的是检验武器性能最好的场所,对武器的损伤太大了,枪打一会枪管就红了,往水里泡泡,或是用泥水降温,没人会等它自然冷却,平时的枪支保养规矩都不会尊守了,战斗结束或闲暇时擦枪成了一种消遣方式。阵地上,手榴弹码的一堆一堆的,都打开盖子,随取随用,子弹的弹匣一摞摞的,开打时没有时间去装弹的,子弹消耗很大,刚上阵地时,还是挺怕的,往往一个弹匣自己都不知道咋打没了。慢慢的就好点了,知道控制射击节奏,省着用。仗越打越适应,最后都成老油条了。


真实的战场最考验人的是心理承受能力战场上呆的时候长了,就不怕了,有时甚至希望打一场,感觉心里空空的,节奏慢了就有一种压抑感,特别的难受。想家,想亲人。几个人凑一起互相说自家的事,轮着说,翻过来调过去。战场上真的很熬人,没有电视,电影,收音机,报纸,杂志都是奢侈品,通常弄一本杂志,拆开,你一张,我一页的,然后交换着看。就喜欢听那些结婚,谈恋爱的老兵说他们的浪漫史,现在想起来,感觉挺逗的。有一种“阵地呆两年,母猪赛貂蝉”的感觉。战场上,人的心里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旦静下来,整个人就仿佛失去了支撑,感觉特别疲惫。


战场上是最能磨炼一个人意志的,真实的战场没有影视剧中那种浪漫,只有血腥与惨酷。

以上是兔哥的个人感受,欢迎你的阅读和关注。


兔哥42928


我是一名老兵,但很遗憾的是没有参加过战争,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我们的幸运,更是我们应该感谢的年代和岁月,毕竟走上过战场的人都会经历人世间残酷的生死别离和血与火的洗礼,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失,遗失了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遗失了很多美好的记忆,遗失了心中曾经的伤痛,甚至遗失了自己,遗失了对未来的憧憬。



当年的我们热血沸腾走进军营,“军人的使命就是打仗”,年轻的我们也是如此,渴望能够经历一场真实的战争,但是当年的一位参加过战争的老兵告诉我们,你们不懂,何为战争?你们不明白,什么是你即便活下来也永远无法走出的伤痛?你们更不懂,活着的意义和渴望活着的眼神。


他说你们不曾想像一位已经因为重伤说不出话的战友就躺在身边,他还不到17岁,疼痛已经让他失去了疼痛的感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着他,看着他,他的眼神我们永远的钉在了眼前,他渴望活着,他还那么年轻,他很安静,浑身多处的炸伤已经让他无法动弹,血也无法止住,我们能做的就是看着他,陪着他走完最后的活着的人生。

我们已经没有了眼泪,早就干了,一个班的战友,现在活着的就剩下了3个人,在战场上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满脑子里就是报仇。刚上来打仗时的害怕没有了,任何人都会如此,见过了太多的血肉横飞和死亡别离,你就不会在害怕,也不会在伤悲,冷漠或许会成为你一生的伴随。



这位老兵很沉默的说着,他说,泪水已经不会在流。他们参军的年龄基本都在18岁左右,有很多的战友还不满18岁,赶上了战争,赶上了牺牲,赶上了军人应该赶上的一切,你说是值得庆幸还是应该悲伤?


他说,战场上的他们并不害怕枪声和炮声,见到了太多的血和死,他们也不惧,但是他们却害怕寂静。战场上有时会像无人的荒漠一样的静,这个静让人才是真的心中冰冷,身旁的战友冷冰冰的早已离去,你会想起在一起的每一句话,甚至是吵闹,你会想起你的父母和家人,你死后她们又会怎样?这些才是你真的怕和畏惧。

经历过战争,你会改变很多,爱笑的你或许从此不再开心,沉默的你或许会变得冷漠,还有什么能和见惯了生死和别离更能改变和影响你呢?他说现在的他总想忘记那场战争和过去,但是睡梦里都是战友鲜活的样子,他说他很幸福,因为他还活着,娶了媳妇,有了孩子,有了家,但是他也很痛苦,因为那场战争他每天都会在梦里惊醒!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从战场回来的老兵!如果非要说战场的残酷,其实对生者的伤和痛才是最真实的战争!你说呢?


冰雹蓝天


当然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最清楚,战场上有多残酷有多害怕,并不是电视剧描述的那样,首先接触战场大部设有充分的心里思想准备,说上了战场不害怕那也不确切,面对死亡你真的不怕吗?不现实但是尽管如此大家都要面对,既然上了战场就有了做人的责任。就拿最近的中越自卫反击战来说,地形环境是丛林高山,便于隐蔽,我方又是出境作战,尽管有强大的炮火支援,但危险性还是很大,加之当时通讯联络有限,所以到了异国土地可想而知,我们从最开始的伤亡较多逐渐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适应了丛林环境最终取得了胜利,其实战场上变化莫测,制定方针是一会事,实际情况又是一码事,除了靠指挥员的智慧,单兵战术的发挥外也还要靠点运气的。


艾谷137209


应以战斗中连队文书记录当时的战列为谁,并不是随便写的,影视题材有的括大,但能理解那是传播正义的力量,军事题材应认真实的战列为准,


品味人生5678


古代的打仗不想电视剧里的那样,电视剧的太美好了,,确实让人看的心里激情澎湃。但是真实的确实,没有头颅的尸体,士兵杀了人拼命的先砍掉敌人的头颅,因为很早以前士兵是按人头算军工的。秦朝士兵这么卖命的打仗,也是这个原因。


小辉看剧


其实这种场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详细的描述过,有些人写的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记得当年我曾经看过一篇小说,这个小说的作者就是一次大战的亲历者,曾经参加过索姆河战役。我记得他的小说中有如下的片段;激烈的战斗终于停止了隆隆的炮声也逐渐地稀疏下来,在零星的枪炮声中,我们从浸满了硝烟肮脏中的战壕泥土中爬了出来匍匐前进到双方阵地的中间地带进行侦查。途中伴随着细蒙蒙的雨水被炮火轰碎的尸体残块到处都上面趴满了苍蝇夹杂在泥土当中,散发出一阵一阵的恶臭。那些负伤垂死的士兵们在中间地带发出一阵一阵的哀嚎,他们有的手脚已经没了有的器官流了出来伴随在肮脏的泥土里就像屠宰场上刚被屠宰的牲畜一样。远处有一个负伤的德国士兵发出一阵阵的哀嚎,我匍匐的爬了过去。这个士兵 这个士兵用夹杂着德语的英语对我说道渴渴,我渴………。我的水壶早已经干了,我随手捡起了个钢盔,从弹坑中给他取了一点夹杂着泥土的肮脏的水给他喝,喝完之后,他用感激眼光看着我然后说了声谢谢,头一歪………。

当年我看完这集以后我感觉到一阵阵的恶心,这些是我以前看到的战争片完全是两回事儿啊!这不就是地狱吗,所以从哪以后我开始反感战争。


用户夏天的风


在战场上,你才知道生命有多脆弱,79年一个作战参谋,望远镜还没拿出来,就被越南的高射机枪削去半边脑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