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最近忙,又好多天沒寫長文,墨菲既不是做自媒體的,也不是專業做投資的,幹著小實業,希望自己那點小錢能跑贏通脹。

咱不掙廣告費(也沒那本事),也不割韭菜。寫只是投資路上自我學習、總結、整理的一個過程,。

頭條好就好在,不論寫什麼總有互動的,這非常有意思。即便是盡是懟的,也是互動的一種,這也增加了讓我寫下去的動力。

價格的形成有兩套理論,一個叫成本決定論,一個叫供需決定論。成本決定論自行百度,不想贅述,我們從供需的角度來看看中國房產市場未來10年的趨勢。

01住宅需求端

  •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化加速期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納瑟姆曲線圖

納瑟姆曲線表明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過程中,都會經歷兩個拐點30%與70%。當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經濟處於緩慢的準備階段,30%-70%之間為加速階段,當城市化水平超過70%時,第二個拐點出現,代表經濟發展趨於平緩的成熟階段。

城市化率加速區間30%到-70%,美國從1920-1970年,中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用了50年時間。日本從1945-1970年,用了25年時間。韓國從1963-1988年,用了25年時間。

我國1949-1978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46%,1978-1996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7%,1996年城市化率突破30%,進入加速區間。1996-2017年,前後21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2%左右,2017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億,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13億,城鎮化率達到58.52%,照此速度中國的城市化率再過15左右將突破第二個拐點,達到70%。

  • 城市群加速效應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截至2018年3月5日,國務院共先後批覆了9個國家級城市群,在核心城市及周圍衛星城,聯動作用下,城市化進程將以更快速度進行,進入平緩成熟階段的時間會縮短。

東部等城市的城市化率將率先突破70%以上,中西部城市也會加速進入第二個拐點,到2030年左右我國平均城市化率將達到70%左右。

  • 城市聚集:馬太效應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未來10-15年將有1.6億左右的農村人口進入到城市生活,呈現人口從小城市向大城市,大城市向超大城市聚集的特點。

第一個階段工業化階段,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一二三四線城市都有人口遷入,伴隨著中低端製造業的崛起,這一階段任何城市都可以帶動經濟增長。

第二階段開始於2013年,第逐步進行產業升級,人口從農村和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大都市圈及衛星城遷移。

當大規模工業擴張結束以後,小城市的成本要高得多。只有在大城市,各種服務業、金融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才能夠支撐經濟總量和質量的進一步升級。

從人口增長來說,以前人口增速小城市和大城市差不多,可是2013年以後,非核心城市群城市人口不增加了,萬億以上GDP規模的特大城市人口暴漲。

從房價漲幅來說,一線大於二線,二線大於三線,也間接印證了人口城市聚集馬太效應。

  • 經濟高速增長期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08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下行,一路跌破10%、9%、8%、7%四個關口,但相對歐美日本等國家來說,這個增速依然十分強勁。經濟持續增長,老百姓工資必然持續增長。

  • 未來10年需求端呈現三個特點

城市化加速期,需求量持續增加

經濟增長,購買力持續增加

人口向一線二線大都市圈及衛星城遷移

02住宅供給端

假如你擁有生產10萬個包子的原材料,並且取得了某一城市的包子獨家經營權,你清楚知道未來這個城市每年會增加1萬人,你會選擇短時間內把包子賣完?未來每一年逐步提價把包子賣完?甚至選擇不賣包子?

那一種選擇利益最大?我想三歲小孩也能得出答案。

當然你要去衡量每年賣多少包子的數量,平衡人們因為買不到包子餓肚子,然後去搶你包子的風險。

土地供應不正是如此嗎?

在土地財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市場和用途管制,土地出讓收入最大化,符合地方政府利益。

城市化加速期,未來人口淨流入大的城市,降低土地供應的主觀意願明顯。包子慢慢賣,土地慢慢供應。

除非人口持續淨流出,沒有任何挽回的可能,那就有把土地提前賣出去落袋為安的主觀意願。

03最終每個人都需要“住”,但不一定需要“房”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未來10年看不到需求降低的可能,唯一的土地供應方降低供應的主觀意願強烈。

房價是漲是跌?相信你會自己判斷。

解決“住”的問題,目前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買房,當然人們也會通過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租賃等方式來解決“住”的問題。

隨著房價不斷攀升,需求彈性會變得越來越高,人們尋找替代方案的空間會越來越大。地方上的租售同權政策探索,近兩年發展迅猛的合租公寓,都是人們嘗試尋找替代方案的方式。

紐約、東京、香港、首爾,他們的租房率都很高,分別為68%,54%,55%,60%。這些大都市的城市化率進入穩定期,先於我國三四十年,他們的現在便是我們的未來。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目前靠努力,還有機會自由選擇,通過購房(雖然目前價格也不低)或租房解決“住”的問題並可以兼顧投資。二三十年後,就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租房。

或許到那時,心理上也接受了。

時間是拓寬需求彈性的最好良藥

對這句話最好的理解就是:

認命

未來10年,一邊是購買自有住房的機會,一邊是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房、公租房、長租公寓......

怎麼選?

決定權完全在你手上

房子為什麼會漲?你能否把握最後10年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