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让荣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荣昌,让荣昌与世界对话”。

5月29日,2018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本届交易会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成为一大亮点。

首次参加京交会的重庆市荣昌区,以“非遗”引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荣昌区非遗项目发布及旅游专题推介,特邀来自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客商在制陶大师的指导下体验荣昌陶艺的制作过程。一场以“走向世界的中国非遗”为主题的展览在京交会闪亮登场,引无数海内外参观者驻足。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重庆市荣昌区旅游推介会现场(图片均来自华舆)

重庆市荣昌区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李洛曼以“繁·荣·昌·盛”为线,从四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荣昌旅游: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重庆市荣昌区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李洛曼做旅游推介

繁:繁花似锦,海棠香国,览胜之旅。

荣昌古称昌州,因宋代诗句“天下海棠本无香,独昌州海棠香扑鼻”而雅称“海棠香国”。2011年,荣昌被评为重庆市级森林城市,是一方融聚了巴蜀灵气的“宝地”。

香艳的海棠让荣昌知名,绝妙的自然风景更让荣昌名扬海外:在清代乾隆年间,荣昌一些知名人士集议,评出了荣昌八景,即八处最佳的风光名胜景点。它们是:棠堰飘香(吴家镇)、桃峰积翠(峰高街道)、虹桥印月(施济桥)、龙洞栖霞(原昌龙乡)、古佛眠云(卧佛寺)、宝岩飞瀑(七宝岩)、石航秋水(仁义镇)和鸦屿仙棋(安富街道北)。除了上述八景之外,捕鱼者了解到,荣昌还有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古佛山、中国夏布小镇、清流民俗风情小镇、昌州故里、荣昌陶博物馆等旅游景区景点值得游玩。

荣:两域一家,共兴共荣,人文之旅。

荣昌是“湖广填四川”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走进荣昌,品味历史,将有机会零距离体会特别的“移民文化”。

位于荣昌区西北部,有一个被称为“客家乡”的盘龙镇,现有人口8.3万,其中3万多人平时不说重庆话,相互交流都是说客家话。

由于先祖大多来自广东地区,盘龙镇的客家移民常常自称“广东人”。从第一代移民落户盘龙镇至今,历时已达300年,其后代还能长期保持母语习惯,原因就在于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所谓“宁卖祖上田,不丢祖上言。”盘龙客家人在家讲客家话,只有离开客家社区才讲重庆话和普通话,这已成为当地的文化习惯。

确立“移民填川文化”为主题文化后,未来荣昌区会在客家语言教育、传统活动、媒体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投入资源,继续进行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正是有了荣昌这块融汇了巴渝灵气的热土,才接纳了千里之外的客家文化和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两域一家,客家人和当地原住民和谐共生,更共同建设和振兴了繁荣昌盛的现代新荣昌。

来荣昌吧,你能体验到两域一家的和谐氛围,欣赏客家人与荣昌原住民共兴共荣的伟大成就,更能开启一段关于时空的穿梭之旅。

昌:荣昌三宝,匠心传承,非遗之旅。

“荣昌有三宝,荣昌夏布、荣昌折扇和荣昌陶。”大名鼎鼎“荣昌三宝”的早就声名远播!

·荣昌陶

始于宋代,红如枣,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荣昌陶与云南建水、广西钦州、江苏宜兴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上好的工艺美术品,既可入千家万户,又可登大雅之庙堂,远销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荣昌陶(李雪峰/摄)

·荣昌夏布

源于汉代,质地优良,百代相延。“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现在的荣昌夏布,与湖南、江西,并称全国三大夏布生产基地。荣昌夏布,不仅是服饰佳品,还与绘画、书法艺术联姻,远销欧美,南亚、日、韩,有诗赞曰:观音桥下春波绿,漂染夏布五洲传。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荣昌夏布

·荣昌折扇

源于宋代,明清时期迅速发展,与苏杭齐名,同被列为全国三大名扇。因其产品选料考究,制作独特,工艺精湛,线条外圆内方,轻盈灵巧,开合自如,携带方便,文雅大方;不仅赢得众多文人墨客及广大群众喜爱,还作为贡品入朝,深受王公贵族青睐。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荣昌折扇

荣昌因为非遗数量、非遗质量、非遗产业转化程度均在大重庆范围名列前茅,所以又被誉为“非遗之城”:一方面,荣昌融聚了巴渝灵气,诞生了无数能工巧匠,拥有了如此之多的非遗物质文化财富;另一方面,荣昌也因非遗物质文化财富的丰富而发展振兴、扬名天下,受无数旅行者和匠人的向往。

盛:四季美食,饕餮盛宴,舌尖之旅。

荣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美食自成体系,风味小吃独具特色。荣昌卤鹅、荣昌万灵古镇叶儿粑、荣昌羊肉汤、荣昌黄凉粉、荣昌粉条、荣昌铺盖面、荣昌猪等融和了巴渝广袤地域的灵气,让人大快朵颐。如此荣昌,怎能不爱?如此荣昌,怎能不游?

推介会后,荣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天智对荣昌非遗文化的政府助力及世界性推广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荣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赵天智接受访谈

赵天智部长谈到,荣昌文化底蕴深厚,荣昌陶器、荣昌折扇、荣昌夏布均被列为国家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昌陶器”、“荣昌夏布”两项国家级非遗,均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商标。这三个非遗也已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荣昌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一抓示范基地建设。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二抓人才引进与培养。出台非遗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建立大师带徒传授、非遗传承人签约传承等激励机制,培养吸纳非遗文化人才。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4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06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

三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荣昌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建成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建立荣昌夏布研发中心;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以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产品创意创新力度和市场拓展力度,推动荣昌非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赵部长表示,荣昌在非遗产业发展路上要不断开拓创新。非遗文化产业不能‘冻’起来,要‘动’起来,非遗更不能只是摆在橱窗供观赏,绝不能躺在名录上睡大觉。非遗产业要真正灵动起来,需要有新的思路,荣昌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一是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我们抓住重庆、成都两个拥有千万级人口和交通十分便捷的优势,立足“建设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周末休闲体验游目的地”定位,按照“游古镇,玩陶艺;织夏布,品文化”的思路,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让非遗变成人们参观体验的旅游产业,打造成渝经济区“非遗文化体验之城”。投资24亿元,相继打造安陶小镇、中国夏布小镇文化旅游景区,形成以文化小镇、非遗传承等为特色的,集休闲体验、修心研学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强旅、以旅兴文,文旅融合、共促发展,正在荣昌成为现实。至2018年元旦安陶小镇开街以来,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2亿元。目前,安陶小镇被列为重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荣昌区也因为打造非遗文化体验之城被列为重庆研学旅行目的地。

二是工业支撑之路。荣昌在抓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围绕荣昌陶器,重点打造荣昌陶瓷工业园,荣昌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招商措施。先后引进唯美集团、惠达卫浴、金意陶陶瓷集团、简一陶瓷有限公司、北京创导工业、北京奥福等一批国内高端陶瓷项目,项目总投资9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00亿元以上。同时,出台政策鼓励知名陶瓷企业在荣昌建立研发中心,引进天津大学建立陶瓷产业学院,为园区企业搭建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平台。目前,荣昌陶瓷工业园被列入重庆市级陶瓷产业园。

在谈到荣昌非遗文化的世界之路时,赵部长说,近几年来,荣昌的非遗文化产品,多次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文化经贸平台亮相,特别是荣昌夏布,长期出口日本、韩国。2016年、2017年,荣昌夏布服饰两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三大国家级非遗产品走进北京奥林匹克博览会。安陶小镇、中国夏布小镇的打造,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文创企业及艺术家的关注。安陶小镇与韩国陶艺协会签订打造陶艺村的合作协议,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开展陶艺合作交流;中国夏布小镇的企业与韩国企业在夏布织染、创意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荣昌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引进重庆昌辉公司进行合作,开展中外学生交流。

此外,赵部长还谈到,荣昌三个国家级非遗文化产业产值虽突破50亿元,在“走向世界”方面迈出了步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平台不够高,体量小,效果不太好,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

一是需要引进创新创意人才和龙头企业建立高端的研发平台。开展对非遗文化技艺的再造和智能化制造,开展横向、多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档升级非遗文化产品。

二是需要树立精品意识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与引进一批有潜力的陶器、夏布企业,精心塑造非遗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以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

三是需要开展国际营销。荣昌三个非遗产品频频出海至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但营销渠道不宽,量小且比较小众化,出口规模较小。荣昌非遗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努力拓宽营销渠道,尤其需要借助国际营销平台,开展全球营销,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荣昌已阔步向前,将非遗推向世界,让荣昌与世界对话。

非遗引路,中国荣昌与世界携手共创“繁荣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