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阿里云刚开始很难做,阿里云做成后,感觉很多公司很容易就能做成云业务?

财税小小能手大川


错了,国内只有两种云,一种叫阿里云,一种叫别的云!

阿里云是纯自主研发的,可以同时利用5000台以上的电脑共同工作。

阿里云开始研发时是两条腿走路的,云梯一,云梯二,一个是把开源的云改善改善,另一个是纯自主研发的。

后来在王坚的坚持及号召下集中精力搞纯自主的飞天云操作系统了,搞成功了!

那时改善的开源的云已经接近能调动5000台电脑了,而飞天操作系统还只能调动2000台左右,所以阿里云的成功是多么的错综复杂跌宕起伏。

纯自主研发飞天操作系统难度极大,研发人员跳槽跑了好几批,负责人王坚被阿里内部的人冷嘲热讽好几年,支持王坚的只有马云一个人!

马云坚定的说对阿里云每年投资10亿连续投10年!

事实是几年后阿里云搞成功了,现在阿里云年收入上百亿,年年收入都是高增长的!

阿里云背后不仅是纯自主研发的飞天云操作系统,还有纯自主研发的数据库软件。这些都不能买国外的,否则会各种受制于人。

除了阿里云,国内还有哪个云敢说是纯自主研发的?


阿弥陀佛聊天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云计算,看了大家的解答,基本是属于外行看热闹。我虽然也称不上非常专业,但是我从事软件开发的时代,正好是从单机服务器向分布式服务器转型的一个过程。

一、早期云计算的概念

大家应该都知道,阿里刚刚做云计算的时候,马化腾和李彦宏说过,现在谈云计算还太早。以此很多人说马云有眼光,李彦宏和马化腾眼光短浅,其实还真不是这回事。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阿里出过一个云OS的手机操作系统,当年投资魅族以后,魅族还用过一段时间的云OS系统,这是当年技术上理解的真正云计算。

就是你的所有终端设备不再预装某个操作系统,而是通过连接到服务器加载操作界面,你可以理解为打开了一个网站,但是实际上会复杂的多,使用的技术也不同。

这样的好处就是,系统所有更新都是在服务器端,你每次打开设备后,都是最新的版本,所有的应用也不需要下载,直接通过手机在服务器上做运行。所有数据都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上面,不会出现现在手机内存不足的问题,需要扩展内存随时可以扩展。

那么为什么后来失败了,或者没有推广起来呢。其实就是体验太差,因为网速太慢了,加载一个界面花十几秒,谁都受不了。所以马化腾和李彦宏说现在还太早,至少要到5G的时代。

二、现在的云计算形态

现在的阿里云实际是对B端的业务,并不是最开始认为对C端的。以前一个开发者要运行程序或者存储数据库,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买服务器,放在机房,另外一种就是购买虚拟主机。也就是用别人的服务器,只不过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远程连接,不是在本地操作。

当时这一块做的最好的就是万网,那个时候个人和小公司建网站,都是购买万网的虚拟服务器。后来阿里巴巴就把万网给收购了,并且做成了分布式的服务器。

什么叫分布式服务器,就是多台服务器串联在一起,硬盘共享,cpu共享等,通过一个操作界面来呈现,从用户的角度看着就是一台服务器,你可以随便加减硬盘大小,可以随便更换操作系统,可以随便更换CPU、内存等。

三、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做

我其实不得不说阿里是一个比较会营销的公司,这个功劳要记在马云头上。分布式服务器并非阿里巴巴独创,在阿里巴巴之前早就有了这个概念,并且技术理论早就成熟了,只是在大规模的应用上,没有一个公司真正来做。因为当时大家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一点我还是得服马云的眼光,没想到现在的互联网发展这么快,to B的业务市场这么大。

是不是只有阿里巴巴能做出来?当然不是,腾讯、百度、华为、小米这些公司都能做的出来,这个技术并非宣传的难度这么高,这个领域的人才也很多。但是阿里巴巴做的最早,运行的也最成熟,系统也最稳定。所以阿里巴巴名气最大。

那么其他公司做云计算都是为了利润吗?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因为这些大企业突然发现,智能时代来到了以后,最关键的是数据。而云计算是积累数据最快的办法。

大家想想,你一个公司的产品积累的数据总归是有限的,但是所有互联网程序都在你的服务器上运行的话,理论上这些数据都掌握在云服务器提供者手上。这对于未来的智能化,有很重要的占位作用。马云一直强调未来是DT时代,云服务器就是DT最好的事例。马云因为不是做技术的,反而跳脱出了技术的思维限制,而马化腾和李彦宏认为这个东西并不是革命性的技术,所以没有重视。现在重视起来了,自己也开始发展云计算了。


小渔的创业信条


感谢您的阅读!

阿里云的难在于两点:

  • 自研云系统(飞天操作系统)
  • 市场认可度(或者说让阿里巴巴摆脱数据困境)

在2009年9月10日的时候,阿里云成立;而为了能够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系统,阿里巴巴准备放弃已经有的操作系统,自己研发系统,这个系统就是飞天系统。

在更早前,2008年 9月的时候,阿里巴巴确定“云计算”和“数据”战略,决定自主研发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

2011年 7月,阿里云开始对外提供基于飞天的云计算服务。

如今,阿里云成为全球最大的云之一,飞天功不可没。在飞天核心服务中,我们能够看到: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最有理想主义的公司”。这可能是当时心理学博士王坚(负责阿里云)像个孩子流下了眼泪的原因,阿里云的艰难在于飞天系统,也在于如果让市场认可。


这是阿里云难的第二个地方,可以腾讯云,百度云都在阿里云以后,它们成功,确实也是看到了云计算的前景。

确实,从目前看来,腾讯云紧紧追赶阿里云,特别它在主打性价比,让阿里云颇受影响;不过,在数据稳定等方面,阿里云还是有优势的。


LeoGo科技


阿里云刚开始为什么做得很艰难?

阿里云刚开始做得很艰难的根本原因是阿里云选择了自主研发这条最艰难的道路,而且还是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云计算的时候,连李彦宏、马化腾这种级别的行业大佬都在质疑云计算的时候,阿里云却偏偏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

接着其他企业比如华为跟进做云计算的时候,基本上都选择已经比较成熟的OpenStack开源方案进行二次开发,在技术成本和技术门槛上低了很多。商业运营方面直接跟进阿里的商业策略就好了,省去了很多探路的成本,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阿里云从成立第一天开始,每一行代码都是工程师自己写的

时间回到2010年深圳IT领袖峰会上。

李彦宏说“云计算这个东西呢,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马化腾说“云计算将变成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不过这可能需要千百年后,到阿凡达的时代确实有可能”;马云说“不做云计算我们将来会死掉,我们对云计算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现在来看当然不管是李彦宏还是马化腾的观点都有合理性,正如李彦宏所说任何技术最终都要服务于人工智能,在阿里巴巴2019年云栖大会的主题其实也非常贴近人工智能,而马化腾认为短期内云计算很难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只不过两位大佬没有想到,云计算的时代会来得这么快,要知道这还是两位技术出身的大佬。


在王坚博士率领阿里的同学开始做云计算的时候,大部分人认为云计算只是一个乌托邦,要做多久、投入多大、为谁做、什么时候能够产生商业价值?即使是王坚博士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知道这玩意儿是阿里未来的命根子。阿里把云计算理解为一种公用计算平台,是一种分享方式,是未来阿里巴巴技术的核心基石,因此阿里云从成立的那一天,每一行代码都是阿里云的工程师自己写的。

从0到1的自主研发道路总是困难的

全球公有云市场基本上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亚马逊AWS、Google Cloud、微软Azure、阿里云为首的走自主研发道路的公有云平台,另外一种是基于OpenStack开源方案进行二次开发的公有云平台,国内华为云、腾讯云都是走的开源解决方案之路。

大家可以发现基本上走自主研发道路的都是起步比较早,自身商业场景较为丰富的企业,而走开源解决方案的,基本上都是看到云计算巨头做云计算的红利之后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自主研发成本太高,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直接使用成熟的开源方案做二次研发成本自然降低了很多。

不过自主研发的道路是异常艰难的,当年亚马逊做了云计算之后,阿里巴巴从微软亚洲研究院挖来的常务副院长王坚博士建议马老师要做云计算业务,阿里巴巴必须要自己掌握技术的命脉,否则当阿里巴巴规模越大那么受到的制约将会越大。当一家互联网公司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业务会变得异常复杂,这时候不可能有开源技术能够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方面更不可能。

阿里云就这么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当时不仅仅是外界不看好,毕竟十年前云计算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汇,即使是阿里内部、甚至是跟着王坚博士做阿里云最早的那一批人,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人在内网上骂博士不懂技术,一些人扛不住离开了阿里云,部分高管跟马老师说博士是骗子,而阿里云最开始的应用非常失败,Bug不断让其他早期的“小白鼠”麻烦不断,其中就包括当年第一批使用阿里云技术的胡晓明领导的阿里小贷团队,后来因为这重关系胡晓明接班王坚做了阿里云第二任总裁,带领阿里云大规模商业化。

在阿里云从0到1的成长过程中,有人离开、有人伤心、有人失望、当然也有人坚持,任何一次技术变革,都是对昨天认为对的事情进行颠覆,然后去赌一个可能会失败的不过一定要做、而且肯定会有价值的未来。


本文为字节跳动签约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

EmacserVimer


阿里云是国内唯一一家自研云操作系统的云服务商,飞天云操作系统。

国内其他云服务商都是使用开源的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

云计算就是要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一个超级计算机,就需要虚拟一层将硬件资源进行调配的操作系统层,研发这套系统需要非常强的技术储备和投入。

所以国内只有阿里云才能跟aws,azure,google cloud这些国际云计算服务商竞争。


CheeseQ


美国曼哈顿计划耗资巨大,后来其他国家再造原子弹却非常容易,无他,开创总是最难的。


哀公问宰我


很简单,通俗的给你举个栗子!

好比把云当成一栋房子,先要起地基,阿里是自己查资料搭建地基,然后在地基上盖房子,自己说了算!

腾讯、华为等云是用的别人的地基,地方就这么大,只能在地基上折腾,你动不了地基,就是在别人的地盘盖自己的房子!


yyan765


一方面从零到一是最难的,就像科学界的“第一原理”,最难的就是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做出来,知道能了,剩下的就简单多了。还有就是云计算的概念定义一直都是不清晰的,李彦宏、马化腾、马云三个人对云计算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云计算到底是个啥,在技术角度讲,核心仍然是虚拟化和分布式,所以李彦宏才说旧瓶装新醋。在应用高度上讲,当年云计算概念纷飞的年代,云计算简直包罗万象,无所不能,所以马化腾说的也是对的。而马云的高明之处在于,大家都还在统一和定义云计算的概念的时候,先做出了一款产品,推广开来,并告诉大家我这就是云计算,然后云计算的概念和功能基本上就被定义了。\r概念和功能清晰了,对程序开发人员来说一切就简单起来了,开源项目也有了,所以其他公司才会陆续上马。


潇潇雨夜


华为云提出三年超越阿里。目前云云确实简单,几个人就能搞,但是从0到一确实难。就像我们用oracle,kafka,hana感觉也就那样。但是他们是创造者,我们是应用者。中国没技术,如果说有,阿里确实做了自助研发和开源。


JDIT过客


阿里云非常难,为什么,可借鉴的太少了。从零起步,啥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阿里云起来以后,首先论证了可行性,大家做的时候就不需要怀疑行不行的通。其次,阿里云也帮别人培养了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