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兩副擔子一肩挑 渠縣291名新任村幹部“挑”出新氣象

兩副擔子一肩挑 渠縣291名新任村幹部“挑”出新氣象

村裡的柑橘豐收,趙春笑得合不攏嘴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攝影報道

“村支書趙春用電商平臺幫我們打開了柑橘的銷路,我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今年11月30日,達州市渠縣板橋鎮鼓鑼村村委會主任補選,村支書趙春當選為新任村主任。兩副擔子“一肩挑”,趙春的工作熱情特別高,受到村民一致好評。

截至目前,像趙春一樣“一肩挑”村“兩委”正職的村幹部,在渠縣已有291人。通過優化農村帶頭人隊伍,提升基層黨建水平,全縣村級班子結構和功能得到明顯優化,形成了村“兩委”班子共下一盤棋的新氣象,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两副担子一肩挑 渠县291名新任村干部“挑”出新气象

村民挑著血橙到村口出售

高票當選 農民企業家轉移“主戰場”

今年10月12日,文崇鎮臺山村村委會召開村委會主任補選大會。得知村主任候選人中有村支書王龍劍後,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從重慶、成都、達州等地趕回來給他投票。當天,1600餘名村民,將村委會圍得水洩不通,參與人數創下該村歷屆選舉的歷史記錄。

两副担子一肩挑 渠县291名新任村干部“挑”出新气象

王龍劍為村民宣講脫貧攻堅知識

1528票比17票,毫無懸念,王龍劍最終當選為新任村主任。王龍劍是土生土長的台山村人,22歲大專畢業後遠赴福建闖蕩,42歲放棄企業高管的優厚待遇回鄉創業,帶領鄉鄰致富奔康,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農民企業家。他每年都要開展公益活動反哺鄉鄰,村民對他評價頗高,也希望他多為家鄉作貢獻。

“大家那麼信任我,我一定要把工作幹好。”王龍劍開創的傢俱廠和家人都在達州城區,“一肩挑”兩副擔子後,他將自己的“主戰場”轉到了村裡——專門高薪聘請了一名廠長幫他管理企業,以便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駐紮在村上工作,“基礎打好了,關係理順了,以後就輕鬆些了”。

“截至11月22日,我們鎮的11個村已全面實現村‘兩委’正職‘一肩挑’,其中有兩位村幹部還是90後。”文崇鎮黨委書記李太平介紹,2019年初,渠縣縣委下發文件,要求大力推行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文崇鎮走在全縣前列。

“這項工作之所以進展如此順利,我們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李太平告訴記者,近年來,文崇鎮堅持選優基層黨員幹部,且配齊、配強了村支部委員會力量,通過層層把關,讓真正能幹事、想幹事的人擔任支部書記,這正是他們在村委會主任補選中,能夠成功當選村主任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穩步推進 讓“進退兩崗”平穩過渡

在推進過程中,渠縣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綜合採取缺職兼任一批、研判調優一批、幫帶儲備一批的辦法,重點從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致富能人、後備力量等群體中擇優遴選“一肩挑”人選。對“兩委”主要負責人空缺或主要負責人存在不勝任不盡職的,通過遴選有合適人選的,立即實行“一肩挑”。

既要“扶上馬”,也要“送一程”。為保障該項工作平穩過渡,渠縣針對新任人員情況不熟、業務不精、決策不懂、規矩不明等問題,通過設置任前實踐崗,採取“上掛下派”鍛鍊等方式歷練提能。同時,全力保障在職村幹部報酬待遇,同步加大離職卸任幹部關心激勵,鄉鎮設置“離職過渡崗”,並按相關標準給予一定報酬,確保其“下”得順心。

針對書記、主任“一肩挑”後權力過於集中、不認真履職等問題風險,渠縣全面推行競職承諾制度,要求“一肩挑”人選在選任前,必須向全體黨員群眾作出公開承諾,本人不得違犯影響村級班子團結、工作嚴重失職瀆職等12種負面情形,若嚴重違犯被免去黨內職務的,則必須主動辭去村委會所“挑”職務,並在村務公示欄永久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監督。同時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全面規範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建立幹部權力、惠民政策、代辦服務“三張清單”,利用現代技術推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讓群眾明白、讓幹部清白。

两副担子一肩挑 渠县291名新任村干部“挑”出新气象

收購柑橘的貨車開進鼓鑼村

活力初顯 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冬至鄰近,暖陽高照,板橋鎮鼓鑼村的柑橘壓彎枝頭。專程從南充趕過來收購的小貨車,只需花2個多小時,便可讓南充市民品嚐到這些柑橘。藉助村裡的電商銷售平臺,今年,全村80萬斤柑橘,可為村民帶來100餘萬元的收入。

“除了大力發展水果等傳統優勢產業,我們村的其他新興產業,也在謀篇佈局了。”在村支書、村主任趙春的帶領下,該村不僅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還開啟了車釐子香椿種植、生豬肉牛土雞養殖和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業等新興特色產業發展新徵程,吸引了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返鄉,為鄉村振興事業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肩挑”,“挑”出新氣象。像這樣的生動案例,在渠縣還有很多。

两副担子一肩挑 渠县291名新任村干部“挑”出新气象

夜幕降臨,何建仍在村委會辦公

例如,新任土溪鎮萬家村村主任的村支書何建,帶領全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全村戶均年增收上千元,同時通過引進業主和動員村民投資,在村裡建起了三個大型養殖場,其中一個養殖場還吸收了19戶貧困戶入股。又如,在“一肩挑”幹部王龍劍的帶領下,文崇鎮臺山村村“兩委”班子團結一心,工作流程更加規範,工作作風持續好轉;肉牛、水產等養殖業和以花椒、藥材為代表的種植業遍地開花,村集體收入從原來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16萬元。

全面統籌,整體提升。渠縣以推進書記、主任“一肩挑”工作為抓手,切實發揮黨組織核心領導和引領基層治理作用,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得到全面有效整改,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實現“雙提升”。同時,統籌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大力實施“歸雁興渠”工程,成功回引返鄉創業優秀農民1178名,組織召開“銀企對接”“黨建引航·金融助力農民工返鄉創業夢”沙龍等5場,現場簽約2140萬元、後續融資8.73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