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不知道各位能不能感覺到,當今社會,人們變得越來越焦慮,迷茫。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整個社會的物質水平和文化生活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很多年輕人依然每天抱怨,依舊不開心。

當“不開心”成為一種主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反思了。如果我們想知道如何變得開心,首先就應該知道,為什麼我們覺得活著不開心。

那就請跟著小編一起來搞清楚我們不開心的原因吧。我們覺得不開心,是因為這三種矛盾。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1.傳統美德與生存需要的矛盾。中華傳統美德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傳統美德告訴我們,要勤儉,要節約,要忠孝,要寬厚待人,誠心對人。

然而請各位想一下,如果把這套價值觀放到現在社會,會發生什麼?也許你寬厚待人,反倒被別人以為“好欺負”;也許你誠心對人,反倒被人處處設防。當你真正踐行這些美德,你可能會被淘汰。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父母教育我們要謙讓,反而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老師教育我們要誠實,可到了高考的時候,卻告訴我們一個原則,不惜一切手段對拿到分數。社會一面提倡做人要實在,卻又打心眼裡看不起那些老實人,說他們太老實了,活該吃虧。可能話說的有點重,但是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和老師讓我們去尊重道德,甚至常常以道德為名約束我們,可是卻用實際行動教會我們叢林法則。甚至我們小的時候就能體會到,小時候學習更好的孩子會得到父母和老師的優待,而不突出的那些學生,就愛答不理了。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2.上一輩人追求穩定,與年輕人不甘於穩定的衝突。

老一輩的人們生活在動盪的年代,所以他們迫切希望的就是一個穩定的環境,他們覺得不愁吃不愁喝,生活無憂,這樣就已經很好了。於是他們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下一代,或者讓他們安心上班,或者讓他們考取公務員,。

而年輕人卻不這樣想,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條件相對富裕的年代,更大的世界在等著他們,所以他們喜歡冒險和探索。相信對於年輕人而言,20多歲的年紀就決定了自己要捧一輩子“鐵飯碗”,大多數人是不太接受的。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但是迫於壓力,很多的年輕人選了個好找工作的專業,選擇了穩定的工作。可是過了幾年,他們就會覺得特別沒意思,甚至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因為他們習慣了穩定的生活,他們不在乎這種東西。他們期待著自己能體會不同的生活,體現更大的價值。

當我們選擇穩定生活,我們會痛苦,因為感受不到意義與價值。

當我們選擇實現自我,卻又要面對一系列動盪和危機。所以處於這種情況下的人,你覺得他們會開心嗎?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3.社會需求與自我需求的矛盾。

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中我們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但我們同時又有自己的需求。

這兩者經常是矛盾的。

一方面為了家庭,我們要努力工作,一方面,我們也要放鬆和休息。

一方面為了人際關係,我們要帶上面具,一方面,我們也想要別人接受真正的自己。

在社會需求與自我需求衝突的時候,我們往往為了社會需求,而壓抑自己的需求。對於壓力較大的那一部分人,甚至沒有時間去感受難過和失望,只能把難過和失望揉成一團,丟到內心的角落,然後快速地投入到工作中,因為他們要賺錢,要養家啊!

為什麼我們總活得不開心?這幾點讓你明白得透徹(深度好文)

處於這種情況下的人,你覺得他們會不會開心呢?

正是這三個基本矛盾,在我們生活中不斷衍生出其他的矛盾。這些矛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地製造焦慮,我們又不會疏解,所以就造成我們覺得活著不開心。

希望大家讀完這篇文章能反覆思考,有所感悟。也希望大家能生活得“開心”一點。

你們覺得我說得對嗎?有什麼想法歡迎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