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人工能否合成非生物性的AI

人類不可能合成主體性。主體性是一切生物生命的基礎。


人類對人工智能的憂慮完全是杞人憂天,也是某些頭腦簡單或別有用心者忽悠的結果。

人工智能只能是人類附屬品和副產品,無論機器人及其人工智能如何複雜和高級,在其不能擁有主體程序的情況下,機器人在根本上就不可能是個智慧存在,而僅僅是一個運算工具而已,除非人類能夠人工合成主體程序,但這同樣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主體性是宇宙誕生後通過1百多億年的演化於35億年前產生的,而從各種情況下分析,這個產生過程不僅極其複雜,且也是由許多一系列偶然性鏈接而成,具有極其特殊的機理。從程序學角度分析,構成主體性之主體程序不僅在能量流的組合上與計算機有很大區別,而且也需要極其複雜和超長的字長。

所有這些,都很難為人力所能完成,更何況當今之人工智能的所有精英都還根本沒有認識到作為人工智能與作為智慧性存在的主體性本質區別,只是完全想當然的想象,自以為可以將機器改造成有智商和情商的智慧性存在。


當然,隨著人類的進步,或許有一天人類社會主流能夠認識到主體性問題,並能夠從技術上合成主體性,但另外一個問題:作為主體社會最高存在能夠容忍一個通過人類合成的完全另類的“怪物”主體存在嗎?

答案將會是完全否定的!因為這種人工合成的“怪物主體”不僅不會給人類帶來任何正面的積極作用,而且將會擾亂整個生命世界及其社會價值、倫理及社會意義,給人類及整個生命界帶來難以解決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怪物主體”將被人類視為邪惡而從制度和法律等各個方面予以全面禁止。

進一步說,即便人類真的能合成“怪物主體”,此時的能夠承載人主體存在還屬於人工智能的範疇嗎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成為了可以與生命體相提並論的另類新型主體性物種了,已不再是機器人或人工智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