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山派专项组跨省接工招工,返岗率超七成

经历29个小时、1600公里的路途,来自云南昭通的636名务工者于2月27日凌晨4时12分乘坐扶贫专列抵达广州火车站。天亮前,他们登上来自中山各镇区安排的返岗专车,奔赴复产企业生产一线。

这是中山节后最大规模的扶贫返岗专列,也是中山加快企业员工回流的缩影。从2月17日起,中山人社部门派出工作组到省内外劳务输出地开展对接,打通人员流动障碍。通过政企合力,一班班满载务工者的专车、专列陆续开出,驶往中山。百度迁徙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月29日近两周是中山人口流入最明显的阶段,曾在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中排名第8位。据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截至3月4日,中山复工企业员工到岗率达74.6%。

虽然企业员工返岗率持续提升,但复工企业仍一定程度上受用工因素制约,企业代表摸排的1640家规上复工企业达产率不足50%。3月5日,中山召开奋战2020年工作动员大会,再次发出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夺回来、抢回来”的号召。用工仍是中山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关键手。

中山派专项组跨省接工招工,返岗率超七成

抢回“失去的一个月”

务工者回流的背后,是不断加快的企业复工步伐。

2月18日,中山市全面取消企业复工审批制度,并对2月28日前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予以员工返岗补贴,对外发出中山全面加快推动企业复工的清晰信号。

2月24日,中山市委常委会扩大(视频)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实现从复工到复产、达产,“想方设法推动企业增产、扩产,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夺回来、抢回来”。

3月5日,中山召开奋战2020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咬紧牙关、奋起直追、双向发力,戴上口罩打赢经济翻身仗。

官方数据显示,节前中山用工规模约212万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161万人,节前返乡112万人,加快该部分务工者回流,成为中山企业复工、增产、扩产,抢回“失去的一个月”的关键。

企业复工潮下,中山选择主动出击。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中山市人社局”)联合各镇区和企业,主动到对口帮扶地区和主要劳务输出地进行对接,采取专列、专车、跨省“点对点”等多种方式,加快企业员工返岗。

2月20日,来自茂名市信宜、阳春等地的首批近500名务工者乘坐由中山市人社局组织的免费专车抵达中山。同一天,经历近29个小时、1600多公里的路途,来自云南省昭通市的首批近100名务工人员乘坐专车,抵达位于中山市南头镇的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2月27日,636名来自云南昭通务工者乘坐专列和专车到达中山,这是中山节后单批次返岗人数最多的一次专列专车运送。

据统计,截至2月28日,中山政企组织专车(含专列)1900余车次接返员工4.5万多人,让务工人员“出门上车、下车进厂”。不断回流的务工者为中山苏醒的产业经济注入动力。截至3月5日,中山市超过36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总部企业、龙头骨干企业、亿元以上企业全部复工。与此同时,截至3月5日,中山已连续17天无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两难”有效转化为“两全”。

中山派专项组跨省接工招工,返岗率超七成

“跑出来”的复工速度

连日来,位于中山市南头镇的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通过中山人社部门组织的专车,连续从河南省接送1000多名员工返岗,紧张的用工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没有两地政府的帮助,我们的员工返岗时间估计会大大延迟,这都是‘跑出来’的速度。”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路淑红表示,及时的用工补充对企业复产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该公司已全面复产。

受疫情影响,企业员工的返岗路并不顺畅。河南省是中山企业用工的重要输出地,疫情期间,来自该省各地的务工者流动受限,拥有较多河南籍员工的TCL公司用工紧缺。

得知企业困境,中山市人社局从2月19日起派出工作组远赴河南省驻马店市,为企业员工返岗输送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经过4天的对接,从2月22日起,1000多名务工人员陆续坐上专车,分批次返回中山,直接进入TCL公司。

“再晚几天可能就接不到人了。”中山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张俊峰全程参与了这次对接工作。她表示,中山是首个派出工作组与驻马店市当地对接的城市,当工作组于2月19日抵达驻马店市时,当地正实施严格管控措施,工作组在高铁站出站时,用了近2个小时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才得以放行出站。就在中山完成对接后几天,随着疫情逐渐平稳,包括驻马店市在内的河南各地逐渐放松交通限制,此时,国内各地的产业城市陆续前来河南“抢人”。先行一步的中山在这波“抢人大战”中抢得先机。经过这次对接,中山还与驻马店市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机制,今后可为中山企业“点对点”输送劳动力。

在企业用工需求激增,异地务工人员返岗率较低的矛盾下,跨省、跨区域“抢人”的中山人四处奔走。从2月18日起,中山市人社局陆续派出工作组,分赴桂、湘、川、赣、豫、滇等省,以及茂名、阳江、韶关、肇庆、潮州等省内地市沟通对接,打通员工的上班路。

中山派专项组跨省接工招工,返岗率超七成

“等不了”的镇区

镇区是中山经济的“主战场”,企业复工潮下,各镇区也纷纷加入“抢人”。小榄镇是中山的产业重镇,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对于复工企业用工,小榄镇介入服务更为迅速。

广西是小榄镇企业的主要劳动力输出地,节后,广西籍员工的流动情况牵动着榄商的心。“广西到中山的道路基本上已打通!”2月21日晚,一条交通道路信息在小榄镇企业中传来开来。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企业员工返岗的重大利好。春节前,小榄镇安排了109辆专车送广西籍务工者返乡过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跨省客运受阻,这些专车和务工者都滞留在了广西各地市,需协调返程。

小榄镇党委书记梁荣佳说,小榄镇规上工业企业广西籍员工占比近70%,节后仍居留广西的员工超过2万人。“如果这些广西籍员工不能尽快归来,小榄镇经济恢复将受到极大影响。”

为加快该部分员工和车辆返岗,小榄镇联合中山市人社局,于2月20日派出工作组前往广西开展协调对接工作,扫除障碍,从21日起,专车陆续发出。

“我们企业用工集中,等不了。”小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月20日起,小榄镇多措并举,协助广西等外省外市员工返回小榄复工。仅2月20日至24日,在中山和外省市人社部门协助下,小榄镇与小榄车站就推动全国16个省市和地区542辆员工接送车辆回到小榄,接回务工人员8085名,惠及700多家企业。

小榄是中山各镇区“抢人”的缩影。为缓解企业的用工问题,多个镇区将企业用工内容写进镇区的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政策。比如,东凤镇组织专车接广西等外地员工返岗,镇财政安排150万元财政资金,对工商联(商会)、个私协、青企协会组织专车接外地员工返岗进行补贴。东区向东西部扶贫地区招聘300名务工人员,每人补助交通费500元。

中山市出台的稳企安商20条中也有相关内容,重点企业在2020年2月28日前复工复产的,可获已上班员工每人300元的一次性补贴。多措并举下,中山近期呈现返岗“小高峰”,仅上周,回流中山的务工者达15万人。

中山派专项组跨省接工招工,返岗率超七成

“共享员工”破解用工难题

作为用工主体,中山企业也纷纷采取措施,破解用工难题。

2月23日晚,600多名来自长虹集团四川绵阳生产基地的员工乘坐专列,前来支援该集团中山生产基地复工生产。这是该集团的一次企业内部“共享员工”新尝试。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小泉表示,长虹中山基地员工节后返岗率偏低,基地订单充足,生产线上的压力逐渐凸显。集中调配四川基地的员工是破解中山基地用工困境的选择,600多名员工到达后,中山基地生产线得到快速恢复。

除了跨区域输送用工,中山企业还通过技改减少对用工的依赖度。位于中山市黄圃镇的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从2月17日起复工,是黄圃镇首批复工企业之一。复工后一周,诗兰姆公司员工返岗率仍不足25%,且关键技术岗位上的多名湖北籍员工归期未明确。虽然员工到岗时间有所延迟,但公司生产受影响并不十分明显,该公司总经理张志超表示,针对部分员工返岗难的问题,公司通过线上平台,让该部分员工远程办公,确保企业运作。更关键的是,从2018年起,公司就持续开展生产线技改,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生产线上的用工依赖度正逐步降低。

“提前布局的技改成为了应对今年疫情影响的‘缓冲器’。”张志超表示,通过外部招聘部分员工,截至3月1日,诗兰姆公司的生产线用工需求已得到满足,生产线已全部启动。

疫情下的企业用工难题,进一步凸显了技改的作用。近日,中山市政协在《关于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全”工作的调研报告》中建议,中山应以本次疫情为契机,进一步鼓励企业推进“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用工需求。对此,3月5日召开的中山市奋战2020年工作动员大会也已作出相应的部署,提出“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计划,力争推动6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中山企业的技改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中山派专项组跨省接工招工,返岗率超七成

特写

中山“护工使者”:

接驳务工人员返岗“最后一公里”

3月2日13时33分,一辆可载50人的大巴车从中山市东区出发,赶往广州南站。中山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办工作人员冯北桂和陈润铭匆匆上车,手中电话不断响起。此时,来自湖南省双峰县的近30多名务工者正坐在“娄底南—广州南”G9625次返岗专列上,飞驰奔向广州,将于2个多小时后抵达。

“必须要在他们到达前赶到,把他们安全送到镇区去。”大巴车上,冯北桂和何润铭商量着下午的接送计划。从节后企业复工至今,这样的“追车”经历已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每天至少接送一趟专列,多时三四趟。从2月18日至3月3日,他们已对接33班专列、25班专车,累计接送近5000名务工者返回中山。

在返岗务工者眼中,他们是返岗路上的“护工使者”,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中山这座城市的温度。

星夜出发,天亮送达

3月2日下午的该趟专列是冯北桂和陈润铭当天对接的唯一一趟专列。该专列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从湖南娄底南站开出,免费搭载当地务工者返岗。来自中山、佛山、河源、肇庆、惠州等地的人社部门分别派出专车,接回这些务工者。

“我已经不记得这是我参与的第几趟车了。”坐在开往广州南站的大巴车上,冯北桂拿着即将到站的务工人员名单,核对着每一名务工人员的姓名、家乡、计划返回中山的镇区等信息。与此同时,他手中的电话响个不停,企业先后来电,咨询返岗员工数量、返程进度等。

冯北桂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经历过2008年南方雪灾后的劳务对接等工作任务,今年是他记忆中“特别”的一年。1月22日,除夕,正准备休假的冯北桂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工作。其时,新冠肺炎疫情不容乐观,冯北桂已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受疫情影响,各地务工者返岗流动受阻。为打通务工者的返岗路,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从2月18日起就派出多个工作组赶赴云南昭通、广西百色、四川泸州以及省内的茂名信宜、阳江、肇庆、清远等地对接用工,并通过政府包车,“点对点”接送企业员工返岗。经过工作组不懈努力,务工者跨省、跨市流动的障碍被扫除,接下来最关键的任务便是接驳中山市内输送的“最后一公里”。

务工者进入中山市后也遇到一些“堵点”。冯北桂表示,在前期,包括中山市在内各地仍实施较为严格的防控举措,其中,高速公路特定时间(凌晨2:00至5:00)以及各镇区部分区域限行,成为务工者返岗“最后一公里”上的主要“堵点”。在公共交通基本暂停运营和个人出行受限情况下,由政府部门和镇区协调组织运力,精准输送务工者成为必然选择。

2月20日中午,首批来自省内茂名信宜、阳春等地的近500名务工者乘坐免费专车抵达中山。从那时起,冯北桂就奔走在各车站和镇区之间。

专列专车昼夜不停地抵达中山,冯北桂和同事们的工作和作息时间早被颠倒。2月27日凌晨4时12分,“昭通—中山”扶贫专列K4829次列车抵达广州火车站,专列上有636名需前往中山的务工者。这是节后中山务工者数量最多的一趟扶贫返岗专列,也是冯北桂和同事们对接的到站时间最早的一趟专列。

为迎接这600多名务工者“回家”,冯北桂和同事们在当天凌晨2时许就从中山出发。636名务工者抵达广州火车站后,经过近半小时的组织,分别登上免费接送专车,在天亮时,顺利到达中山各镇区。当最后一名务工者走下专车时,已是早上8时许,冯北桂休息数小时后,又随即投入到新一轮对接工作中。

“他们安全到达,我们就安心”

“上车后是我们的最佳休息时间。”3月2日,在开往广州南站的接送大巴车上,今年55岁的陈润铭看着手中专列时间表,计划着今后几天的接送安排。十多天来,他始终忙碌在接车工作一线。3月2日下午的该趟专列是他参与对接的第18趟车。

3月2日15时,接送大巴抵达广州南站。“正常情况下,2小时应该就能送完,但疫情防控管制下,加上今天的下班高峰快到,今天可能要3个小时才能送完。”陈润铭表示,乘坐本次专列的近30名务工者分别前往南头、小榄、古镇等7个镇区,分布区域较广,需耗费一些时间。“但比之前的一些专列,这趟已相对轻松了。”他表示,此前部分专列班次的中山务工者几乎分布在中山24个镇区,大巴用了近6个小时,在中山“转了一圈”才把人员全部送达。

在陈润铭的双肩包中,除了有接送人员名单等材料,还有几个面包。这是陈润铭每次到车站接车的必备品,由于等待和接送时间较长,患有结肠炎的陈润铭为确保用餐规律,就常备面包干粮在身,为长时间蹲守和辗转作准备。

15时30分,在广州南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陈润铭和冯北桂与来自省内各城市的接送队伍进入车站内部,在出站站口等候务工者。

“请问是去中山的吗?”“是的,欢迎您回来,请到后面排队。”15时58分,列车到达,2分钟后,第一个务工者出站。此时,冯北桂手举“中山”标牌,召集前往中山的务工者,陈润铭则在队伍后一边向务工者确认情况,一边维持秩序。

“看到‘中山’两个字就觉得很亲切。”来自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的陈巧俏是第一个出站的中山务工者。节前,她在中山沙溪镇务工,在此之前,她已在中山务工一年多。“一路上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看到中山还派出专车来接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

16时30分,在冯北桂和陈润铭的组织下,务工者全部登车,车辆顺利出发。接送工作比计划有所提前,当晚19时,所有务工者安全到达各自的目的镇区。

护送之旅并不总是那么顺畅。在十多天的接送工作中陈润铭曾遇上多种“意外”,最让他难忘的是,曾有两名务工者在深夜误坐佛山市的接送大巴抵达佛山。经过多方协调,陈润铭才将他们顺利接送回中山。他也曾被高铁站和火车站工作人员误认为是“黑车”揽客者,赶离至车站外。“要像做保姆一样照顾到位,只要他们安全到达,我们就安心。”他说。

就接送大巴飞驰在护送务工者返岗路上时,陈润铭的手机再次震动,他所在的“返岗专列接站”微信群又再活跃起来,屏幕上不断跳动着信息,新一班专列即将开出,新一轮接站工作又开始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