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解鎖”海岸帶空間規劃②|生物資源豐富的潮間帶

“解鎖”海岸帶空間規劃②|生物資源豐富的潮間帶

海岸帶是陸地和海洋相接的地帶,一般由潮上帶、潮間帶和潮下帶組成。海洋政策法規與規劃領域的專家王殿昌認為,海岸帶空間規劃應堅持陸海統籌,按潮上帶、潮間帶和潮下帶分區,分類施策。潮間帶是稀缺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是海岸帶生態系統和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空間載體。科學實施潮間帶規劃,對保護空間資源和生態資源至關重要。對於潮間帶,在規劃上要注意哪些呢?讓我們聽聽專家的看法——

潮間帶具有哪些資源特徵?

王殿昌:潮間帶是介於平均大潮高、低潮位之間的海水活動地帶。據中國第一次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1980~1986年)數據顯示,我國潮間帶面積為2.1萬平方公里。潮間帶是稀缺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是海岸帶生態系統和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空間載體。

潮間帶地域狹長且不連續,沿海岸線不均勻分佈,其寬度隨地形地貌的不同而不同,寬度從零至十幾公里不等,呈現沿海岸線非連續的帶狀分佈特點。潮間帶生境類型多樣,包括灘塗、紅樹林、珊瑚礁等,且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近海生物重要棲息繁殖地和鳥類遷徙中轉站,具有十分重要和獨特的生態功能。

根據底質特徵與空間形態,潮間帶可分為基岩潮間帶、砂質潮間帶、淤泥質潮間帶和生物潮間帶。

基岩潮間帶的底質以基岩為主,經過長期的海洋動力過程作用形成岬角、港灣相間的地帶。一般而言,基岩潮間帶寬度較小,岸坡陡峭,海水直逼懸崖,海岸景觀秀麗。

砂質潮間帶的底質主要為沙礫,是在波浪的長期作用下由沙礫等沉積物質形成的相對平緩海灘。砂質潮間帶多發育於基岩海灣的內緣或直接毗連於海岸臺地(平原)前緣,其規模取決於海岸輪廓、物質來源和海岸動力等因素。砂質潮間帶沙灘環境優美,是構成海洋旅遊景點的重要地理單元。

淤泥質潮間帶的底質基本為粉沙淤泥,是長期在潮汐、徑流等動力作用下泥沙沉積物形成的開闊海灘。淤泥質潮間帶多分佈在有大量細顆粒泥沙輸入的大河入海口沿岸,地勢平坦開闊,寬達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淤泥質潮間帶的生產力較高,是濱海溼地的主要集中分佈區,海洋生物多樣性十分突出。

生物潮間帶是由某種生物特別發育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海灘空間。生物潮間帶多分佈於低緯度的熱帶地區,主要有紅樹林潮間帶、珊瑚礁潮間帶、貝殼堤潮間帶等。生物潮間帶的生物資源豐富,生境獨特但比較脆弱。

我國潮間帶空間資源利用與保護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王殿昌:目前,我國的潮間帶空間資源、潮間帶生物資源以及潮間帶生態系統安全保護面臨嚴峻挑戰。

一是潮間帶遭受屬性改變和汙染侵害雙重壓力。產業集聚帶動了城鎮發展,也加劇了近岸水質汙染,陸源和直排入海汙染物總量增加,海水環境質量整體下降;主要海灣規劃建設大型石化、鋼鐵、油氣儲備等產業,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增加。

二是最具潮間帶特色的海灣破壞嚴重。曾有兩會代表委員針對渤海問題指出:1958年,渤海面積為8.2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1986年,渤海面積變為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若按此速度減少,扣除海平面上升因素,200年後渤海面積將減縮1/3。

三是海洋生態服務功能下降。潮間帶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洄游生物的產卵場和遷徙候鳥的棲息地,具有十分獨特的生態功能。由於對潮間帶生態服務功能認識不到位,這種不可再生的稀缺空間資源多被視為沒有使用價值的荒灘,成為填海造地首選區域。海洋屬性的潮間帶從海洋變為陸地,海洋生態系統遭到毀滅性破壞,生態服務功能完全喪失。

四是外來物種侵害嚴重。我國沿海潮間帶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大有擴張趨勢,本土植物如鹼蓬、蘆葦等的生態位被互花米草取代,越冬水鳥的棲息和覓食場所遭到嚴重威脅。互花米草擴散已威脅到紅樹林生態系統健康,影響了紅樹林生長繁殖。防治外來物種侵害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對於潮間帶空間規劃,您有什麼對策建議?

王殿昌:要轉變用海理念,切實保護潮間帶自然空間,嚴禁改變潮間帶自然屬性;建立健全海洋督察和責任追究制度,全面保護海灣、海島、灘塗、河口溼地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制訂實施潮間帶保護行動計劃,整治外來物種侵害海域。

轉變潮間帶空間利用理念。潮間帶是稀缺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地位特殊,經濟價值極高。利用潮間帶空間資源,必須樹立科學用海理念,增強全民保護意識,規範用海活動行為;保護潮間帶空間資源,必須提高對潮間帶“生產要素”與“消費要素”的價值認知;保護潮間帶海洋物質資源,必須從保護承載海洋物質資源的空間抓起;提升潮間帶生態服務功能,必須從保護潮間帶的生態系統安全抓起。

建立健全保護潮間帶的協調機制。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涉海管理職責交叉問題。建立濱海地區鋼鐵、化工、核電、海上風佈局的跨部門、跨區域、跨領域聯合審批(核)機制。建立公眾參與濱海重大項目審議機制,尊重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建立重大工程項目用海督察與追責制度。

完善保護潮間帶的保障制度。堅持陸海統籌,研究制定全國海洋特色城市建設規劃和灣區協同發展戰略,創新引領沿海地區優化發展。推進海洋區域立法,啟動海灣保護條例研究,全面提升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推進實施潮間帶保護重大工程。全面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制訂實施海灣保護、灘塗溼地保護、外來物種整治行動計劃,保護潮間帶生境安全,提升潮間帶生態服務功能。開展互花米草整治工程,防治外來物種侵害。

記者:趙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