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孟彦镇:绿壳蛋鸡养殖让农民走上增收路

翡翠群山,流水淙淙。一条小路从河谷底一侧沿着近60°的陡坡笔直而上,直通贵州省黎平县孟彦镇良常村吴珍宏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

这条根本算不上是路的山路,是吴珍宏一锄一锄挖出来的。

吴珍宏的养殖基地,坐落在良常村河谷一侧的坡梁上,占地面积50亩。4年前,他带着妻子,将这里改造成油茶林。为了以短养长,去年,在孟彦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他在油茶基地发展绿壳蛋鸡林下养殖500只。每天,吴珍宏都要从谷底挑一担鸡食、三担清水上山喂鸡,不管天晴落雨、刮风,日日如此。

孟彦镇:绿壳蛋鸡养殖让农民走上增收路

今年年初,吴珍宏按照每斤20元的价格,向市场出售绿壳蛋鸡300多只,除去饲料成本等开支,纯赚了7000多元。养鸡让吴珍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改变了他一家的生活。

虽然脱贫了,但当地党委、政府对他的扶持政策依然没有变。今年,吴珍宏再次向孟彦镇申请了500只扶贫绿壳蛋鸡指标并获批。4月25日,他还参加了该镇举办的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培训。每天天麻麻亮,吴珍宏就把剩余的100多只鸡喂好,然后驾驶自己的农用三轮车赶赴几公里外的八柳村参加绿壳蛋鸡养殖培训。

如今,孟彦镇为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鸡苗脱温、疫苗注射、疾病防疫、科学喂养等各个环节的养殖技术,该镇联合黎平县人社局对全镇20户绿壳蛋鸡养殖户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养殖技术培训,为绿壳蛋鸡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孟彦镇白岩村贫困户石含品从事养殖多年,过去由于缺乏技术,不懂科学喂养,导致养殖成活率不高、生长缓慢、产蛋率低等,一度对养殖失去信心。自从孟彦镇组织其参加培训后,让他对养殖技术有了更系统的了解,许多过去让他困惑的问题迎刃而解,他表示今年一定要好好干一场,按照培训的要求,科学养殖,把鸡养大养肥,多下蛋,多赚钱。

2016年以来,孟彦镇发展绿壳蛋鸡产业基地5个,养殖绿壳蛋鸡3万只,实现对贫困群众全覆盖。今年“春风行动”以来,孟彦镇以“五步工作法”为指导,紧扣农村产业“八要素”,以加强基层党建入手,多方面筹集资金,选准绿壳蛋鸡产业,对参与进来的养殖户进行养殖培训和技术指导,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最终实现公司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等多方面利益联结。

八柳村就是利益联结的受益一方。走进八柳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打造等各项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一个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农村呼之欲出。以前的八柳村却远不是这个样子,在村委会换届以前,该村是一个乡镇党委、政府通知开会村干部不到会场,群众办事找不到村干部的软弱涣散村。在第十届村党组织换届时,在当地党委的努力下,八柳村致富能人刘定朝放弃在外经营的生意,回乡担任起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并选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吹响了该村后进到先进的冲锋号。

2017年,孟彦镇统筹社会、一事一议、财政帮扶及“特惠贷”等资金220万元,在八柳村“两委”带领下,捆绑该村52户贫困户179人,以扶贫资金、土地、林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八棵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420亩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建成鸡舍80个,试产获利2万余元。

今年,合作社引进贵州牧镜源农业有限公司,按照政府负责资金筹措、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衔接、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和养殖防疫,养殖户负责末端养殖的产供销经营模式,第一期购进绿壳蛋鸡鸡苗10000只进行脱温。期间,按照每户养殖500只的计划,前期对20户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结业后,合作社把鸡苗发放给他们饲养,并按照统一鸡苗、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模式进行科学饲养,确保品质和质量。

“我们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养殖培训,合作社第一批脱温鸡苗10000只,分给先期培训的20户贫困户饲养,第二批我们将脱温40000只,全年养殖规模将达到100000只,还要分批次对养殖户进行培训。”贵州牧镜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凯介绍说。

“一只绿壳蛋鸡的养殖周期是500天,平均产蛋160枚,按照每枚鸡蛋1.2元的回收价计算,一只产蛋收益可达到192元,淘汰的蛋鸡回收价为每斤18元,平均体重达3.5斤,收益为63元,两项合计为255元。每只蛋鸡鸡苗为17元,防疫5元,养殖成本为每天2毛钱。折合成一年计算,除去成本和15%的死亡率,每只鸡的收益可达到85元,每个贫困户养殖500只,年养殖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以上。”八柳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刘定朝给我们算了一笔收入账。

合作社建立起来了,还要有人进行管理,八柳村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有机链接起来,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学技术、学管理,带头养殖。党员石含霞是合作社脱温场的管理员,每天,她都严格按照养殖规定给鸡苗喂食、喂水、喂药、防疫以及控制脱温场温度等,每天要在合作社工作10个小时以上,在她的带动下,许多贫困户都参与到合作社来务工。目前,八柳村有23个党员,在她的提议下,每个党员对接3户贫困户,对人对事进行产业帮扶,抱团发展。

目前,合作社已经与贵州欣美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供应绿壳鸡蛋900万枚,蛋鸡6万只的销售订单,订单额2100万元,为农民养殖绿壳蛋鸡吃下“定心丸”。

给他一个产业,不如配强一个支部。在八柳村两委的带动下,该村党建与产业的链接模式,成为孟彦镇打造精准脱贫的样本。

今年,孟彦镇计划发展绿壳蛋鸡养殖示范户100户,养殖规模将达到10万只。依托绿壳蛋鸡产业,孟彦镇力争将产业链做大做长,用2年左右的时间,将该镇打造成绿壳蛋鸡孵化基地、绿壳蛋鸡饲料生产基地、绿壳蛋鸡屠宰加工基地等,提升产业附加值,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就近创业就业。

“在绿壳蛋鸡养殖产业中,孟彦镇紧扣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着重抓好农民培训的生产源头和市场对接最后一公里问题,抓住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养殖户三个主体,解决产供销的问题,让农民在发展产业中轻松增收,实现高质量脱贫、高质量发展。”孟彦镇党委书记唐大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