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侯耀华不会说相声却有人拜他为师?

老狼1705878


相声火了终归是好现象。

这是这要全拜托托郭德纲所赐了。

侯耀华本来也不会说相声,后来在《编辑部的故事》里本色出演了势利小人于德利,算是出了名,侯老爷子才松了口气觉得这下老二有饭了。

相声那时其实还很难等大雅之堂,只是跑江湖糊口的一门手艺而已,地位地下,与杂耍算卦摆摊卖菜没什么区别,而且开口饭没点真功夫很难走出困境,真正能进戏园子茶馆开场的没有几个人,我们现在知道的相声八德是最有名的几个,其他大多数要跟在别人后面要有人带着玩才有人认。这也就是相声江湖是非不断,至今还在讲师门辈份,甚至要拜很多干爹的原因。

解放后相声艺人地位提高,侯宝林等带头改良相声使相声进入剧场电台为人们喜闻乐见。同时相声艺人成了说唱团、文工团几级演员有了饭碗。而说相声容易入门,说好相声确是需要苦练基本功的,体制的改变新加入的人很难体验到这碗饭的艰辛,又有几个人会下那么大功夫去苦练。电视媒体的普及让小品综艺等各种娱乐节目崛起,相声这种表演形式受到局限,很多相声演员丢弃了传统,很多相声和相声演员都小品化了。

郭德纲这个草根艺人,开始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为了生存几上北京只能在小剧场刨食吃,如果不苦练基本功功夫,不用心不出活就真没饭吃,等于重走一变相声江湖路,才创立了德云社,创出名气才能吃稳相声这碗饭。

这也让看惯了类似小品滑稽戏是的相声的观众们又耳目一新,重新看到了传统相声的魅力。郭德纲的崛起让很多老艺人欣慰,看到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如少马爷、杨少华、常宝华等老一辈都曾表示赞赏,确也让原本那些半路出家的体制内混饭吃的相声艺术家们感到很尴尬。观众也一下明白了什么才是相声,什么才是闹着玩。相声江湖出现从没有过的怪现状,一边是老相声艺人的夸奖,一边是主流相声界的打压,一边是剧场相声的火爆,甚至走出国门一路高歌,一边是主流相声崩盘论的悲哀。

也让也许是侯耀文先生看到了郭德纲回归传统的重要意义,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又给郭德纲和德云社一个江湖名份,终于杀出一条生路。

不管怎么样郭德纲让相声艺人重新有了饭碗(这是观众买票给的,不是国家养着你的),让相声重新火爆起来。

于是很多跟相声着边不着边,也都玩起了相声。侯耀华更是广收门徒,自己也拜常宝华为师,本是关门弟子,确非要当带头大哥,还放言要整顿侯门。

其实相声既然重归江湖,名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功夫。侯宝林大师的徒弟人们能记住的也就只有马季师胜杰,侯耀文的徒弟人们知道的也就郭德纲了。观众是最好的裁判,当了带头大哥若说不好相声即使不花钱买票也没有人去听,观众的时间也是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