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偏心的父母,从来没去想你的痛苦压抑会在成长中变成怨恨,认同吗?为什么?

农在天涯


自古以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兄弟姐妹多了,做父母的肯定有所偏爱,怕就怕在父母偏心不自知,而你又是被忽略的那个。

说说我的老公吧,他是哥哥,底下有个妹妹,小7岁,一般家庭,大多偏心儿子了。但我老公家,却不是这样的。我的老公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亲戚家,80年代农村亲戚家都不是富有的人,我老公虽未受苛待,也小小年纪学会了收敛情绪,长到上初中的年纪,回归父母家的时候,家里调皮捣蛋古怪精灵的妹妹正是好玩的时候,而老公已到青春期,是个木讷不爱说话,沉默又无趣的儿子,又不是在跟前长大的,就更不能引起父母重视了。

老公读大学是靠勤工俭学做家教刷盘子,读研究生是靠国家公费和师母的偏疼,对象自己谈的,结婚时裸婚,买房买车都是自己拼的。一路走来,老公心里是有遗憾的,所以在婆婆不来带孩子,要领孩子回老家的时候,他不同意。可笑的是他的父母三十多年来从没意识到自己的偏心,从没去想老公为什么和他们不亲近,我的婆婆还把老公沉默的抗议当笑话讲给别人听,比如老公初中回家坐在沙发上跟客人一样,比如老公高中对去送饭的父亲都不喊一声爸爸,比如老公出门不给收拾东西带着,绝对不自己去拿。

最典型的一句话是他父亲当着我的面说的,那时老公妹妹未婚,单身,我们想着让她回临沂,找个工作,我们给介绍个对象,离得近也好互相照应,就跟公婆说起这个事,但是老公爸爸直接回复:我不想让**(小姑子小名)去临沂,临沂有地震。。。。看出来了吧,本能反映的回答啊,真真偏心不自知,我有时候恨我婆婆,其实是恨他不疼儿子,替我老公委屈。


肥小胖00


对于偏心的父母来说,那个被忽略的孩子,她们真的是压根不会注意到她的喜怒哀乐的,就跟个小狗一样,能长大就行了。而且她们一直感觉到:我并没有扔掉你,你不是还一样长大了吗?

因为他们对于所偏爱的那个,无微不至地关怀,替他考虑到一切所有的大小事情;她们都认为是应该的。

而对于忽略的那个呢,说像养条狗也差不多吧。她们不会细心地观察她的一切思维甚至情感。

因为忽略,所以压根不在乎。

就像我一个同事一样,在家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一家人极其偏爱那个弟弟。后来她慢慢长大了,对于父母也非常地怨恨,有一次鼓足勇气说了一点,结果遭到了父母的痛骂:说她多么不孝顺,不也没把你扔了嘛,还让你上学了嘛!怎么就不体谅父母!真就是白眼狼啊!

后来她再也没说过这事。对于父母来说,没把她扔掉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

那她还能计较什么呢?自己心里有数,然后也不再说这件事了。


Longsuixinyuan


我父母特别偏心!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不会顾忌我的想法和感受,唯一的想法就是怎么从我这里搞到多少钱,至于我的家庭有什么事发生什么跟他们没有关系。恨吗?曾经恨过!怨吗?现在慢慢释怀了!我不是圣人!没有那么多善良给他们伤害!得癌症后一辈子赚的钱在他们手上不认账,还要算计我的房子,化疗开刀半年我自己出去赚钱打靶向针。是从内心再没有把他们看做亲人了!道德绑架我没有用!当初癌症治疗我活了2年,如果当时不行的,又是谁受道德绑架?


蠢蠢34


好多偏心的父母,自己是认识不到自己偏心的,他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从我婆婆对三个孙子的态度上就很明显能看出来,老大老二是小叔子家的,我们家是最小的,他就是觉得老大好,老大摔东西都是可爱,弄坏东西我婆婆眼睁睁看着转头就跟别人说我们家弄坏的,因为我们家最小,反正也不会反驳,跟老大从来没有生过一次气,逢人便夸,弟妹回娘家都只让带老二,要把老大给她留家里她搂着睡。这俩小的就不行了,天天吼,她吼还嫌我们不吼,说惯的孩子长大了出门得杀人放火,孩子犯点错误我们一训,我婆婆就在边上赶紧加油添醋的你们家孩子这不好那不好,非得整的孩子父母转过头不让她说才能消停,天天拿这俩跟老大比,不如老大懂事,不如老大会说,不如老大聪明,反正就是样样不如,所以在她心里,老大就是好,这俩就是不好,是真的不如老大好,啥时候说她偏心的时候是死活不能干的[捂脸]


万金名


怕就怕明明偏向的厉害,自己却不承认,也许你认为的父母偏心都是有原因的,在他们心里想着就是最好的安排,我有两个儿子,自己受过偏向的苦,我很早就告诉自己尽量不要偏心,但是有时候我自己也拿不准自己到底偏心不偏心,

以我的经验分析爱孩子的心应该都是一样的,俗话说手心手背肉,哪儿受伤了家长都疼,之所以偏向谁,是因为被忽略的那个人好说话,从小皮实,他们忘了,他也是孩子,也渴望得到温暖,渴望宠爱。



闷头学做饭


真的是这样的,我从小母亲去逝了,父亲严重重男轻女,我是在他的 拳头皮鞭辱骂歧视白眼谣言疾病恐吓下长大的,没有安全感,出门就不想回家,多年了,一直到现在都是痛,他没有感觉,在这个家里,他就是天,他的拳头👊就是理,之前特别恨过,现在想想,毕竟他有养育之恩,现在不恨了,也放下了


妙真613


经典答案,看过来。

从生物学角度讲,父母对你,你对父母,之间的认定是血脉延续的认同度。

你的出生是一种生殖必定,而父母只是媒介。你的身体只是你完整意识的载体,只要不是先天残疾,你都要感恩他们把你制造的很好。

你来到这个世界唯一意义就是觉醒强化你所有的潜力的过程。成功了,人生美好。没成功,活得不如意。

最后告诉你一件事,这世界有一种鸟,出生没多久就得从悬崖上跳下去,振翅成功了翱翔天空失败了摔死。

跳下悬崖的那一瞬间,就是自斩人生来处。

记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每一个人都希望那一刻永远不要到来,你也一样。


异端裁决之剑


是说在孩子的成长中变成恨吗?会的,只是不同程度的。每一个孩子都期待父母的爱,接纳和支持,每一个孩子最希望沟通的人就是父母,不管父母怎样,可是父母却偏偏不喜欢自己,此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孩子希望和父母连结,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做,他很自责,气自己无能,气自己表现不够不好,以至于父母不喜欢自己,所有这些怨恨的情绪都指向了父母,也就形成了对父母的恨。另外,我认为,对父母恨,有时也是孩子对父母连结的一种方式,孩子一直期望和父母沟通,但是他没有学会正面的沟通,长大后即便明白了,又因为好面子等其他原因不想主动放下自尊去主动沟通,所以就用这种方式保持与父母的连结。


心行146939201


也对也不对。因为父母不一定认为他们有过偏心,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孩子从小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和认知很可能是从孩子的角度认知的,往往带着偏差和错觉。这些错觉确实是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有的人是被父母宠坏了,骄横跋扈惯了,有的是感觉父母偏心,委屈怨恨一辈子。

人的一生哪里有这么多正好的。父母给的多了觉得应该,少了就怨恨,这样造就了很多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人生在于,无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多或少,都具感恩心。你是否珍惜你的人生,是否过得有价值,与父母给你多少没有关系,要看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

一个人可以糊涂前半生,但是,不可以糊涂一辈子。独立,自律,自己负起责任,不怨天不怨地,是心智成熟的一些标记。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是要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一辈子任性的怨气冲天的活,只能自己苦自己。


荣姐一癌症康复者之路


很多人都在问,父母和孩子的问题,到底错在哪一方?其实,两者都没有错,父母和孩子就像天平的两端,当出现不平衡时,势必会有一方去影响到另一方的情绪和认知

我很想宽慰你,但不经他人苦,很多事情,也不会是我们旁人能看清楚的

无聊的时候,我推荐你看一部电影《伯德小姐》,希望你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有所收获

另外,孩子,恨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你还年轻。还有很多事情,会影响你的看事情的观念

有时候,父母只是一扇虚掩的门,只有你主动推开时,你才会发现,他们也有爱你的一面

所以,让生活尽量轻松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