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1961年,一个26岁的青年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咖啡店表演了自己编排的节目。


那时候除了他们村里的人之外,很少有人认识他,但在村里他算是明星。


4年之后,这个30岁的乡下小子将上流社会的男女编进故事,以偷情来排遣他们生活中的无聊,而且他本人在其中担任角色。


从此之后他几乎参演自己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了又一位自己拍自己剧本的人。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讽刺政客行径的喜剧片,由7个性问题组成的《性爱宝典》,展现现代人对未来科学的不知所措,讽刺机械破坏了文明等一些列故事,让这个美籍导演逐渐被人们所知。


直到1977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安妮·霍尔》获得奥斯卡导演、影片、编剧、女主角四项大奖。


他的名字在影坛几乎家喻户晓:伍迪·艾伦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这位热衷于讽刺喜剧的导演最近又有动静了。


其实算不上大新闻,因为不少人上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源于一则丑闻,相信不少人会因此对这位84岁的老头嗤之以鼻。


而近期他的消息是出了一本回忆录:《没啥关系》(Apropos of Nothing)。


当然也能译成《什么都没讲》,撰写本文时,国内的发行商还没有谈妥,不知道诸位看官见到这篇文章后,消息会不会出现更新。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伍迪·艾伦之前的丑闻肯定会对这本书产生不小的影响,就像很多人现在声称不会再看他的电影一样。


就连他2019年的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也未能在美国上映。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这位早些年被称为文艺装(哔—)男教父的导演,依然在抒发着自己的小资情调,文学性和音乐的品味让少数看了这部新片的人大呼,老爷子这次又装成功了!


片中依旧是对上流社会的刻薄讽刺、对虚荣、装腔作势的戏谑,顺便吐槽一下文青。


这些风格的保留算是他电影里不变的东西。


但生活中的他其实趋于内向,平日里也并不多见他去谈论自己的人生或者工作经历。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再加上绕不开的丑闻,这几年发声就更少了。


甚至有人往前追溯,发现上次他写的东西被发出来,还是2013年的事情。


相隔时间周期算是不短。


而且相较于市场上关于伍迪·艾伦的书,这本算是他自己首次全面撰写的东西,还囊括了茫茫多的私事。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要知道这几十年来,西方的电影学者至少为他写了不下十本书,解析加上生平经历和轶事,这个老头在坊间的传闻可谓是数不胜数。


就连刚入门的影迷都能在提起伍迪·艾伦之后,评价一句:“他的电影极具文学性”。


当然,就算如此,老爷子在要出版这本书时也是历经波折,而且背后还有一个潜藏的故事。


这里会出现一个人名:罗南·法罗。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这个名字在2017年以前,会被写成导演伍迪·艾伦与演员米娅·法罗的亲生儿子,但在今天提及时,已经不在是这个身份。


这位揭露韦恩斯坦性丑闻的记者早在四年前就几乎和父亲伍迪·艾伦成了仇家。


而在一年前大中央出版社就买下了伍迪·艾伦回忆录的版权,这家出版社是阿榭特出版集团下属的子公司。


阿榭特出版集团旗下还有两家历史悠久的图书公司,利特尔&布朗出版社。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这两家则是在去年出版了罗南·法罗揭露韦恩斯坦性丑闻纪实文学《捕捉并杀死》的出版社。


“性侵”事件在罗南成为记者之后,前前后后出现了多次。


他在之前,还鼓励自己的姐姐去指控养父(伍迪·艾伦)性侵。


且在2017年,当亚马逊和伍迪·艾伦签下合同,约定共同制作接下来的4部电影后,年底,这位亲儿子再次指控伍迪·艾伦多年前曾性侵自己。


丑闻再次爆发,直接让整个合作计划中止。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加上在韦恩斯坦事件之后,伍迪·艾伦曾公开表态:“韦恩斯坦这件事情,对于卷入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很不幸······对于那些卷入其中的可怜的女性来说,这是悲剧;对于生活就此被彻底搞砸的哈维(哈维·韦恩斯坦)来说,也很不幸。”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感觉他并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更不明白受害者所经历的痛苦,也无意间增大了父子间的仇恨值。


结果,这对冤家父子的新书却算是寄托给了同一家公司,着实讽刺。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这个消息出现之后,罗南就直接在社交媒体谴责,并且呼吁外界共同发声,要求出版社对此事做出回应。


这样看来,伍迪·艾伦不仅去年的电影无法在美国上映,今年的新书可能也会引来大量的争议。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实事求是的说,伍迪·艾伦在被曝出诸多新闻之后,不少人对其人品嗤之以鼻,连带对作品的抵制,算是理所应当的划清界限。


当然也有人会分开看问题,就像波兰斯基早期的作品依然会被很多学校做课上分析一样。


可以一棍子打死,也可以一码归一码的看问题。


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最后在欧洲卖出了版权,在欧洲各地发行,他新片的评论区依然会有人会评价,看懂了老爷子的浪漫,喜欢那些碎碎念的台词。


曾是奥斯卡全才导演,却因深陷丑闻,新作难以上映


伍迪·艾伦的事,现在写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人提起来这个名字就反胃。


而至于新书能不能国内发售,暂时还是未知,毕竟作者触碰到了禁区。


再回看他近几年的新片,本人已经不在出演了。


可能是再浓的妆也盖不住脸上的皱纹了,也可能是演不动了,但总归会有人来演他。


演那个弯着腰走在街头,总是对身边事情评价刻薄的伍迪·艾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