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疫情當前、逆行而上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戰線

944呂梁音樂廣播特別策劃

《我們在一線》


採訪/製作:張錫玉

前言


2月9號上午,山西省汾陽醫院再次派出三名醫護人員隨山西省第四批醫療隊馳援湖北。作為心血管內科CCU的一名護士,王淑娟也在其中,今天是她來武漢的第25天。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王淑娟:“自從來了這兒,睡覺就睡不好,壓力比較大,總感覺身上軟的不行,喉嚨裡面也感覺有點不舒服,後來我就想是不是被傳染上了,也吃的藥,上班的時候還感覺不要緊,但是戴上口罩,它會捂得疼,有時候感覺就是缺氧的狀態,每天看的那個報道,有醫護人員感染的、去世的消息,感覺很心痛。”


被分到江漢方艙醫院之後,王淑娟每天要負責27區兩個病房共45名確診患者的護理工作。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王淑娟:“第一天我跟病人聊天的時候,她說回去看她爸爸的時候,相處了三個小時就被感染了,後來上午看她爸爸還好好的,下午突然間就沒有了,第二天她去醫院檢查,結果她一家人都被感染了,前幾天我看她的時候還沒出院,這種事太多了。”

在當天的日記中,王淑娟這樣寫道:“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生命的珍貴和脆弱,在這裡,你會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活著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王淑娟:“主要是病人對我們確實挺好,說話的時候跟我們就是保持距離,他們就是刻意讓我們離他們遠一點,其實她們也想和我們多聊聊,多瞭解一些情況,但是她們就是刻意的後退一步,有時候這些細節確實讓我很感動。”


工作的日子裡,王淑娟和很多患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們彼此稱為生死之交,其中有一位患者也是方艙醫院的志願者,給王淑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叫張雅雪。

王淑娟:“就那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大概五點吧,她說有什麼事讓我們找她幫忙,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們幫忙,結果她們就特別主動,這個姐姐她也說了,如果她回不去了,讓她弟弟把她的遺體捐給其他需要的人。”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張雅雪(左)王淑娟(右)


2月6號,凌晨四點,武漢下著大雨,張雅雪收到了核酸檢測結果,她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看到結果的那一刻,張雅雪說自己的心情很平靜。

張雅雪:“當時去醫院的時候,那醫院裡邊哭的、叫的,真的我不敢進醫院,我就在門口晃悠、徘徊,一晚上好冷,又沒吃飯,我雖然中途回家了,我也沒敢進門,因為進門之後要消毒,家裡的物資緊缺啊,我也不敢浪費啊。

我不發燒啊,我從頭到尾都不發燒,我當時想我不發燒的人怎麼會感染,後來醫生告訴我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發燒,然後這個病毒感染的時候,也不是所有人的症狀都蠻明顯,我那個時候,我覺得我是平靜的,因為我知道自己染病是不幸的,但我更早的知道我可以少傳染人,我可以不害人。


來到方艙醫院,透過醫護人員的防護鏡,張雅雪看到的是充滿和善和關愛的眼神,連續幾日裡的奔波,遭受不少歧視的她,頓時覺得心安了不少。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張雅雪:我看不清楚那個防護鏡裡(人的模樣)是什麼樣的,但我知道看到的那個眼睛是發亮的,眼神是和善的,那個眼神可以安定我的心,那些醫生在裡面,我其實蠻心疼的,他們中途都是不吃不喝的,先前的時間都蠻長,接近九個小時,你們山西有個小夥子蠻高的,他說姐幫個忙吧,這箱中藥你幫我拿一下吧,我尿不溼裡邊都滲出來了,當時我就哭了,真的,那一個大小夥,90後啊。”

看到醫護人員如此拼命,按捺不住的張雅雪決定報名參加志願者,儘可能地去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第二天,我看到有的醫護人員暈倒了,我不知道她姓什麼叫什麼,後來我問了,她們說是低血糖,幾個小時不吃喝,她們受不了,方艙貼出通知要招募志願者,那個護士長首先問我你是黨員嗎?我說不是,她說你塊頭這麼小,我說我還能動啊,她說好吧,有事找你。

那些來的醫護人員,他們有父母,他們也是孩子,他們是父母,他們也有孩子,對吧,那我們作為病人來說,我們大多數病人都是這麼想的,我們能不能治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不希望所有來支援我們的醫護人員,他們被感染。”


雖然進入方艙醫院的大多是輕症患者,但焦慮和恐懼的心理一直伴隨著他們。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從事護理工作12年的王淑娟意識到,這裡的患者最需要的是人文關懷,也就是心理護理。


王淑娟:心理護理是每個病人都需要的,有的病人不喜歡說話,每天就在床上躺著,每家都有每家的情況,多多少少都有壓力了。

張雅雪:最主要的是她們的心理輔導,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她們能平復我們的焦慮和恐懼,我在旁邊挺著急的,離我們距離那麼近,萬一被感染了怎麼辦,真的,這是真心話,

王淑娟:病人說會傳染我們啊,我們就沒考慮過這些,感覺防護措施也做到那兒了。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除此之外,王淑娟和同事把各地捐贈給醫護人員的物資省了下來,分發給醫院的患者。

張雅雪:“她可能不太記得我是怎麼注意到她的,但是我記住了她,她是每次去的時候,她都會去問,你要什麼,誰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她會盡量的去安撫,然後口罩不夠用,她把省下來的口罩給我,我心裡接受不了,因為物資就比較緊俏,她也要做好防護,你說膏藥給我還行,但是你把省下來的口罩給我,我心裡不舒服,還有你們山西的蘋果、梨、核桃、棗,她每天都給我們,不是光給我一個人,那個時候,我沒覺得我在武漢,你們山西的特產和山西的那種善良就在我身邊,我就覺得真的蠻好。”


張雅雪把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用照片和視頻的形式拍了下來,她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孩子,方艙醫院發生了什麼,希望孩子不要忘記所有人的付出。

張雅雪:“孩子最感激、最心疼的就是醫護人員,因為她們直接面對的就是病毒,直接就跳進那個“火坑”裡面了,所以孩子也給所有醫護的叔叔阿姨寫了一封信。”

張雅雪的孩子今年14歲,聽了媽媽的講述,他給馳援湖北的山西醫療隊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寫道:這次疫情,也是我成長的教材,你們率先垂範,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師,在對苦難的閱讀中,我糾正了以往的幼稚和衝動,對父母也更加理解,待到山花爛漫的時候,我會和爸媽一起,舉杯祝賀,祝你們好人一生平安,友誼長存。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王淑娟:“我前天晚上問她還需要什麼東西,我幫她帶過去,順便給她帶點口罩。結果晚上十一點多,她告訴我她已經出院了。”

張雅雪:“我前天就出艙了,所有人都沒聯繫,我就窩在被子裡睡了一天,我今天才算是活過來了。”

3月1號是張雅雪出艙的日子,她說自己總算是活過來了,但她對王淑娟和其他醫護人員始終牽掛著。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張雅雪:“淑娟,我不知道她比我大還是比我小,我擔心她呢。我是離家近了一步,但是我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可以回家。她告訴我,疫情不下,她們也不回,我聽到這個話的時候,心裡難過你知道嗎?因為我出艙的時候,那天有個接我的志願者說:“又有51名醫護人員被感染送到方艙了,那時我心揪的啊,我只要聽到有方艙的有醫護人員被感染了,我就擔心!那些我熟悉名字的人怎麼辦?那些我不熟悉的人的名字又怎麼辦?

那天,我把你們山西的醫護人員聚在一起錄了一個小視頻,那視頻的背影可以說是我永遠忘不了的!


“我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們記錄你們有力量的背影,我們也記住了,你們最明亮最耀眼的眼睛。我們湖北,我們武漢,全國都感謝你們,但是你們最主要的是保持你們的體力,跟我們保持距離,一定要健康回家,家裡還有爸爸、媽媽,還有孩子,謝謝你們,武漢加油!加油。”


正是醫生和患者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關心,讓救治取得了新的戰果,20天的時間,王淑娟所負責的27區共45名患者全部出艙。


張雅雪:出艙的時候我們都哭了,都是捨不得,我們那屬於生死之交啊,每一個人都跟淑娟是一樣的,你們山西的醫護人員,那種大愛真的感染了我,要不然我覺得我還沒那麼堅強。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王淑娟:因為我們穿上防護服,他們也看不見我們的模樣,但是武漢人民確實都很感謝我們,千里迢迢來這邊支援他們,當時我聽了確實就哭了。

現在王淑娟和同事又轉戰到另外一個病區繼續工作。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張雅雪:如果疫情結束以後,她們還在湖北、還在武漢,我最想讓她看的是,我們武漢真正的繁華,是我們武漢人真正的笑臉,不是期望生的渴望的那個眼神,是出自於我們內心真正的笑容。

等疫情結束後,王淑娟最想去看的是武漢的櫻花,而張雅雪說等自己徹底康復了,她想帶著愛人和孩子一起來山西逛逛,她說,相信那會兒的相遇一定很美好。

【我們在一線】王淑娟:我們和患者是生死之交 |

播講:張錫玉

片花:張錫玉

策劃:張錫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