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避免蘭壽的失鰾呢?

青城


蘭壽這個品種沒背鰭,並且身子短而圓。在身體結構上就已經比別的品種更容易造成是鰾,尤其是一些身子比例失調的,更圓、更短的。

餵食的時候,真是一言不合就翻給你看,翻了以後,可能過幾天就好,但會經常的犯毛病。拋棄還可惜,不拋棄看著還鬧心。

最主要的是挑選好體型。不要選頭過大或是肚子過大的,選擇體型勻稱的。

然後是餵食,條件允許的話餵食活的水蚤,魚吃了不漲肚,但要清洗乾淨。紅蟲,線蟲都可以,但都有一定風險。凍好的豐年蝦成蝦,紅蟲,水蚤也是不錯的選擇,比活的省時,省事。

最後就是喂人工魚食了。喂之前最好用水泡一下。可以很大減免魚食在魚肚子裡遇水膨脹給魚帶來的傷害。

餵魚最好根據溫度,水溫34攝氏度以上減少餵食,水溫12攝氏度以下減少餵食。水溫4攝氏度以下就可以停止餵食了。少量多次是最好的,但不適合現在的生活節奏,那就少喂一些,不要把魚撐到。餵食過多得腸炎也是蘭壽失鰾的主要原因。

記住挑魚的原則,魚食的選擇,餵食的溫度,喂的多少。可以有效的預防蘭壽失鰾。


聊個魚


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個人認為,要想盡量避免載頭失鰾,有些東西是必須注意的:

第一,體型挑選

這個肯定要多下功夫的,這是前提和基礎。

第二,水質控制

不好的水質可能引起氨中毒或者亞硝酸鹽中毒,這些會導致金魚機能絮亂,載頭是輕的,死亡是重的,且長期的輕微氨中毒會不斷侵蝕魚體健康,引發體內病變;同時水質不好會產生大量病菌,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令體質下降。

第三,食量把握

要學習積累足夠的經驗在不同的季節掌握不同的餵食量,要會分辨水質,不同的水質也需要調節餵食量,比如明明水質不是很好了,你還大量喂,拉一堆大便更嚴重的汙染水質,只會讓情況越來越惡化。

第四,重視溫差

金魚雖然非常耐寒,但肯定不是非常耐溫差,這是不同的概念,你說既然金魚零度都冷不死,那怎麼我把它放外面10度降到零度它就死了,我對這樣的問題無語得很,這個世界上確實有魚不怕大溫差的,遷徒魚類,它們可以從一種水體突然跳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水體中並且無不適應感,但絕不會是你的金魚,溫度的劇烈變化會令金魚迅速喪失體力和失去機能調節能力。

第五,不要喂不衛生的食物

金魚雖然幾乎什麼都吃,但實際上它的腸道是退化了的,抵抗能力絕對比你想象的要低得多,灰分多的飼料,細菌多的活食很容易導致它腸炎,腸炎經常引起其他併發症,如果你是喂飼料的,選好一點的,而且注意下飼料的保存,如果你是喂活食的,注意下消毒工作。

第六,注意金魚的體表炎症

相當多疾病會影響到金魚的側線功能,如果你會治療儘快把它治好,惡化以後往往來不及補救。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小吳聊犬


很多魚友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金魚橫七豎八,或側臥,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於水面或沉入水底。

這就是金魚的魚鰾失調,也叫失鰾病,是金魚的常見病之一。金魚魚鰾調節能力下降,或者是失去調節能力,就會造成失鰾。

造成失鰾的原因:

(1)餵養金魚的飼料營養過於豐富,營養配比不適合金魚,過度投餵會導致金魚過度肥胖,過多的脂肪也會容易壓迫魚鰾,造成失調。

(2)飼料影響:金魚在養殖魚農的池塘里長期所吃的食物是天然活餌料,如水蚤、血蟲和水藻等。當魚友購買帶回家後,立即換喂人工飼料,包括顆粒飼料、薄片或者貼片飼料。這些人工飼料雖然包含了更為豐富的營養,但沒有天然活容易消化,容易造成腸阻塞。造成魚的腸道膨脹,使金魚失去平衡。

(3)病毒侵染: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彈狀病毒會引起魚鰾上皮組織發炎變性,魚體內積存大量體液,壓迫體腔管,造成魚鰾內的空氣無處可去,浮沉調節機能實效。發病的金魚消瘦,體色發黑,反應遲鈍,頭朝下滾動。腹部膨脹,腹腔內有腹水,魚體表有瘀斑,常併發腸炎。發病的金魚會在一週左右死亡。

(4)水溫變化:金魚是冷血動物,對於水溫的變化非常敏感,當急劇地改變水溫時,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金魚皮膚的神經末梢,從而引起內部器官活動的失調。發病的症狀是皮膚失去原有光澤,側臥在水面或水底,懶於遊動。金魚特別是名貴品種長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精心呵護,換水時新舊水溫一致,因此更為“嬌氣”。當水溫突然變化在3度以上時,極易引發失衡的病狀。

(5)體型因素:根據經驗,很多金魚的品種,如文種魚中的珍珠,蛋種魚中的蘭壽,龍種魚中的蝶尾會較其它品種更易患上魚鰾失調症。體型因素並不是造成魚鰾失調症直接原因,但這些品種的體型短小,在正常的情況下加速遊動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魚鰾出毛病,更容易出現失衡的病狀。

(6)生理缺陷:有的金魚在生長過程中發生了魚鰭的不對稱生長及魚鰭的缺失,比如出現單臀鰭、無臀鰭或臀鰭的左右不對稱,都會使魚出現魚鰾病症狀。

(7)生理構型:特別是發頭類金魚,如果體型過短,在越冬期就很容易出現魚鰾病症狀,所以在留選種魚時,建議不要選擇體型過短的金魚當作親魚。還有一類構型問題就是尾鰭,當金魚的尾柄與尾鰭面的交接處的夾角小魚90度,尾鰭呈現一種上翹的感覺,隨著金魚肥胖程度的增加,就容易出現魚鰾病(這一情況常見於蝶尾金魚)。另外尾鰭過小的金魚也容易發生。

(8)缺氧造成:由於缺氧(悶缸)可以造成魚體內酶活力的降低,就會使一些金魚失去自身調節平衡的能力,從而發生魚鰾病。一些體質較好的金魚,在水體溶氧量上升後會自己恢復過來的。


一隻小蟲v


1、買藍壽之前,先評估一下自己的飼養水平。假如是十多年二十年經驗的養魚高手,那不說了,自然是能夠較好的規避藍壽失鰾的風險。

2、假如是新手,那就要從買魚說起。其他的諸如水質、飼料、餵食、環境等因素,屬於養魚基本功,也屬於老生常談的內容,不說也罷。

3、新手買藍壽,如果喜歡大魚,就一定買大的。千萬不要想著買小魚,慢慢養大。在你想把小魚養大的過程中,免不了過度餵食,極易造成失鰾。

4、直接買大魚的好處,就是不用考慮再拿飼料把它繼續撐大了。每日或者隔日餵食一點點,無非就是讓魚維持正常體態而已。而少餵食,正是避免失鰾的最直接的辦法。

5、所以說,直接買健康的大藍壽,回來之後堅持少餵食。只要魚在魚店裡不失鰾,回家自然不會失鰾。除非是病魚。

3.5、補充一點,要是喜歡小藍壽,那就買小魚。但是一定要堅持這個喜好,不要到第二天又改主意了又喜歡大魚,又開始拼命餵食,想讓魚快長大。養魚的心態變了,就會導致餵食量增大,藍壽吃多了,就容易翻。

6、養金魚,成果在缸內,功夫在缸外。養魚也是一種修行。新手注意不要把精力都放魚缸裡了,容易走偏。

以上幾點是給新手說的,高手請忽略。


我是蝌蚪在線


你好,如何避免蘭壽失鰾,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經常喂一些植物性的魚食,比如我們經常吃的蔬菜。2.要保持好水質,水質不好容易引起病菌感染導致失鰾。3.換水時要保持水溫一致,不要忽高忽低,這樣金魚就不容易失鰾。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養魚大全


失漂原因可能由於以下幾種原因造成:

1、飼料營養

現在餵魚一般都在用飼料。這些飼料雖然營養全面,但有由於不利於消化,造成腸道的堵塞或者過度肥,失去平衡。

2、水溫

金魚對於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快速的升溫或者降溫,都會導致金魚器官活動失調。因此千萬注意水溫度額變化。

3、病毒感染

病毒的入侵魚鰾會引起金魚的體內大量積液,身體浮沉失調,身體膨脹。金魚身體表面會有瘀斑。並且伴隨腸炎。

4、另外一種是天生的,生理缺陷!

對於已經有病魚的治療應急措施以及預防:

1、單獨隔離飼養,水位不要過高,比金魚體稍微高點就行。

2、在水中加入千分之一的粗鹽,防止與消滅病毒的入侵。

3、餵食植物性的飼料,如浮萍等。

4、穿插餵食植物飼料和人工飼料,保持營養均衡。

5、保持控制水溫。注意水質





撒椒女王


你好,蘭壽是比較嬌氣的金魚品種,我覺得養護不得當容易造成失鰾。如果是天生的體型或者魚鰾有缺陷,這個是無法避免的。

假設您的魚沒有這些問題,那第一點就是自己的魚缸是否選對,蘭壽喜歡低水位靜水飼養,如果用養熱帶魚的高缸或者水流過大,也可能造成失鰾。

然後就是餵食情況,這個您需要自己掌握了,如果喂的過飽或者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也容易有失鰾的情況出現。好在這種失鰾是可以恢復的 一般停食一陣或者換低蛋白飼料都可以解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歡迎關注:清清來了 或者:清清家來了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