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志願者將1600斤魚送給居民,“好吃團”讓宅家居民吃得爽

志願者將1600斤魚送給居民,“好吃團”讓宅家居民吃得爽

武漢晚報3月7日訊(記者張奔設 通訊員王澎波)7日一早,劉榮軍就在小區微信群發起雞蛋團購,一上午就有70餘人下單。劉榮軍說:“鄰居要吃什麼我就帶他們團什麼,已經組織了8次,幫居民團購了6萬多元的菜。”在江夏經濟開發區聯投廣場小區,有一支居民自發組織的志願者團隊,他們不僅幫居民團菜,還自掏腰包請居民吃魚吃菜。

志願者將1600斤魚送給居民,“好吃團”讓宅家居民吃得爽

(圖為幫居民團購生活物資)

“我看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很辛苦,就想幫她們分擔一些。”45歲的劉榮軍是這個志願者團隊的發起人,也是小區業主。聯投廣場小區共有2200戶、現有4441人居住。2月13日,劉榮軍聯繫社區主任田豔梅報名成為志願者,跟另外兩名業主張定祥和陳勝組成了志願者團隊。

2月20日,張定祥的朋友聯繫他說“地裡有批菜賣不了,想捐出去”。當天下午劉榮軍他們就到張定祥朋友的村裡摘了500多斤蔬菜。他們當時看到菜地旁有一片魚塘,聽說準備換魚苗,魚只要5元錢一斤,他們便一起出錢買了600多斤魚。當天下午把蔬菜和魚運回小區,分給了小區裡的出行不便的居民。

志願者將1600斤魚送給居民,“好吃團”讓宅家居民吃得爽

(圖為志願者自掏腰包給居民買回魚)

3天后,陳勝又自掏腰包花了近9000元,購買了2000多斤青菜和魚塘裡剩下的1000多斤魚,並用自己的貨車運回小區。他們將菜和魚分裝成500多份,分發給了小區的居民。有居民領到魚說:“快一個月沒吃到活魚了,沒想到現在還能吃到這麼新鮮的魚。”

“我們自己掏錢只能幫少數人,不如組織大家團購。”劉榮軍說,為了讓小區更多居民吃好,他們組建了“好吃團”,對接商超幫居民團購物資。他們聯繫了多家商超,貨比三家,為儘量減少居民負擔,他們還跟超市談判,為居民爭取儘量低的價格。

“我們現在摸索出了經驗。”小區居民蔡先生也主動當上了志願者,“我們把準居民需求,儘量讓宅在家裡的居民吃得更好。”現在居民們都對他們說:“看到你們的團菜信息我都放心下單,對質量和價格一點都不懷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