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左轮枪构造简单,自动步枪发明以前为什么不制造左轮步枪?

水生55635132


既然常见的6发弹巢供弹的左轮,能成为军警两用的一把手枪;那么,将左轮手枪的枪管加长,成为一把6发弹巢供弹的左轮步枪,理论上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
事实上,人类枪械发展史上确实存在过左轮步枪,从网络上能搜索到的图片来判断,就是加长枪管的一把左轮手枪,采用了木质枪托,就成了一把战斗左轮步枪。
但军迷一般都知道,左轮手枪尽管不用怕哑弹,可随时扣动扳机,打出下一发子弹,顶多浪费一发子弹,如果是自动手枪,不幸遇到哑弹,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
左轮手枪,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密封性能差,因为采用的是蜂窝状供弹方式,一般采用6发子弹,射出子弹以后,弹壳是留在蜂窝内的,待6发子弹全打光,才打开蜂窝退出弹壳,再开始重新装填子弹。
由于蜂窝和枪机是有间隙的,因此左轮手枪与生俱来的缺陷,就是密封性能较差,射击时往往会产生烟雾,影响射手的射击,或暴露具体的阵位。
左轮步枪的原理,其实,与左轮手枪几乎一模一样,就是将左轮手枪的枪管加长,枪柄则改成了木质枪托,可以实施抵肩射击,就成了一把真正意义上的步枪。
但左轮步枪和左轮手枪一样,存在枪机密封性能差的问题,即便是无烟火药代替了黑火药之后,发射时依然烟雾弥漫,燃气泄露是左轮手枪和左轮步枪,同样无法克服的弊端,只要继续使用蜂窝供弹,就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无论是杠杆步枪、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都比左轮步枪好使,且射程包括射击精度,都在左轮步枪之上。
实际上,随着5发弹仓供弹的栓动步枪成为军中枪械的主流,就彻底封杀了左轮步枪的地位,导致左轮步枪始终难以成为军中主流的步兵枪械。
综上,左轮步枪,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并未似栓动步枪一般发展起来,甚至都竞争不过杠杆步枪,主要原因还是密封性能差,导致的枪械射程和威力不足,燃气泄露对射手也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左轮步枪的进一步发展。

国平军史


其实左轮这种转膛的概念早在16世纪就有了,到了1718年的时候英国人也发明过帕克尔枪这种使用转膛原理的火器。

而严格意义上第一把转轮手枪是1818年的克利尔转轮。当然,那会这个技术还不成熟。


1835年,美国的柯尔特公司问克利尔买了专利,开发出了柯尔特左轮并大卖之后就开始尝试正经的把转轮这种形式用在步枪上,比如M1838转轮步枪的尝试。

但是相对成熟的转轮步枪是导1855年的柯尔特M1855

但当时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知道左轮的弹槽和枪管结合不严,会漏气。这对于手枪而言没问题。

但是步枪的话你如果用左手去支撑护木的话,就会烫到,所以左轮步枪只能这样拿。重心非常不好。而且因为漏气,也会导致精度和射程不好。

另外,左轮弹槽这种制造对于当时的工业水平造起来很复杂,所以相当的贵。没有办法大规模列装。所以相当程度只是私人持有的贵玩意。

对于制式步枪而言,还是单发的实惠划算的多。


疯狗的轻武


不瞒您说,连左轮霰弹枪甚至是炮都有,更何况区区左轮步枪。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左轮枪的话题。

左轮枪主要特征是枪上装有一个转鼓式弹仓,内有5—7个弹巢(大多为6个),枪弹装在巢中,转动转轮,枪弹可逐发对准枪管,由于常见的转轮手枪在装弹时转轮抽左摆出,左轮枪故而得名,在自动枪械发明之前,左轮枪是射速最快的枪械。

自枪械被应用于战争以来,尤其是自动步枪发明之前,射速一直是制约步枪发挥火力的重要因素,在马克沁发明导气自动枪机之前,枪械工程师们为了解决步枪射速问题,可以说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比如说霰弹枪的泵式结构、温切斯特步枪的杠杆式结构等等,而做为除了自动枪机以外射速最快的左轮式转轮结构自然也不会被工程师们放过,所以左轮式转轮步枪是存在的。

世界上第一支具有步枪特征的左轮枪是美国史密斯-韦森公司设计并制造的M320转轮步枪,该枪弹巢弹容量为7发,发射8mm有缘底火手枪弹。

很显然使用手枪弹的M320转轮步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严格来讲最多只算得上卡宾枪,由于该枪威力不足,因此总产量只有1000支。

而真正算得上“步枪”的左轮枪柯尔特公司研发的M1855式转轮步枪,该枪弹巢载弹量为5发,口径为11.4mm,装弹方式和转轮手枪一样,要先从弹膛前方倒入火药,塞入弹头,用通条压实,接着其余4个弹膛照样来一遍,最后再将5个火帽分别装在5个弹膛的后面,才能完成装弹。

由于当时定装弹尚未普及,因此美国陆军认为11.4mm口径的转轮枪在做为步枪使用时威力仍然略显不足,为此柯尔特公司特意为军方生产了4700支口径为14.2mm的M1855军用版转轮步枪。

军用版的M1855式转轮步枪有效射程为250米,战斗中士兵可以在3秒之内将5发子弹全部打出去,射速远远高于当时传统步枪6/分钟的爆发射速,一个120人的步兵连在使用该型转轮步枪时单位时间内火力输出力度是装备传统枪连队的30倍!

可见在自动武器发明之前转轮步枪是射速最高的步枪,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转轮步枪火力如此强大,为何没能大量制造和装备军队呢?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下图为使用定装弹的M320型转轮步枪,它拥有木制枪托、表尺、木制护木等步枪特征,必要时还能安装刺刀,唯一不足的是转轮式弹巢中依旧使用手枪弹,因此相较于M1855式转轮步枪而言,它还不是一款严格意义上的“步枪”。

转轮步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转轮步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转轮手枪基本相同,即枪管和枪膛是分离的,转轮步枪由3部分组成:枪把、转轮及其回转、制动装置和闭锁、击发、发射机构,可以说不管是左轮手枪还是转轮步枪,其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一种枪械,包括机枪在内。

枪底与一般枪上的机匣相类似,上面开有许多槽孔,以便将所有的机构和零件结合在一起,如枪管、框架、握把等;转轮、回转和制动装置通过回转轴固定在框架上,转轮既是弹膛又是弹仓。

在发射时要先用手压倒转轮步枪的击锤,使它处于待击状态,然后才能扣动扳机进行射击,子弹打空之后就得像转轮手枪那样甩出转轮重新装填弹药。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射手压下击锤以后,与击锤连接的齿轮驱动转轮绕轴转动,使弹巢中的子弹与枪管的延伸部吻合,这时候枪械完成击发准备;当射手扣下扳机后,扳机上的齿轮机构放开对击锤的束缚,击锤撞击在子弹的底火上,射击完成。

如果此时有持续射击需求,那么射手只需要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即可实现连续射击,直到弹巢内的子弹全部打光;如果弹巢内的子弹出现哑火,射手只需要再次压下击锤即可跳过该弹,击发下一发子弹。

▼下图为转轮式结构的左轮手枪剖面图(马格努姆转轮手枪),可见其构造是相当复杂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转轮式结构的枪械的构造是所有枪械中最复杂的!

转轮步枪虽然是一种解决了射速问题的步枪,却不是一款适合军队装备的制式武器

军队装备的枪支被称为“制式武器”,制式武器即同一种兵器的各种技术参数相同的武器装备。如此才能使生产、引进、配发、补给、维修等一系列事项,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军队对制式武器的核心要求是可靠,所谓可靠的含义包括性能发挥的水平以及安全系数水平,然而转轮步枪的管、膛分离结构注定了它的不安全性。

由于转轮步枪的结构与转轮手枪基本相同,因此弹巢与枪管延伸部分的结合部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个缝隙,在击发时子弹燃气也就不可避免地从这个缝隙中泄漏出来。

相信广大读者都知道子弹内的发射药在被击发后是以爆燃的形式释放高压燃气形成膛压,弹头在巨大的膛压作用下获得动力,比如9mm手枪弹所产生的平均膛压值为250兆帕。

然而左轮枪存在着一个缝隙,被击发的子弹有30%的膛压将会从这个缝隙中以高压气浪的形式喷出,这就意味着只有70%的膛压作用于弹头上。

这种现象将会造成枪械性能水平以及安全系数下降,性能水平的下降体现在枪弹威力明显下降,这也是军用版M1855式转轮步枪口径提高到14.2mm的主要原因。

安全系数的下降则体现在从缝隙中喷出的高压气浪,如果射手的手指放置在这个部位,那么极有可能会被火药气浪生生切断,即便射手通过训练养成了良好据枪习惯,气浪也不可避免地烧伤射手右手手腕,甚至是面部。

转轮步枪先天性的缺陷注定它不是一款合格的制式武器,所以从被发明出来以后只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到泵式步枪、杠杆式步枪、栓动步枪相继问世后就被迅速淘汰了,就连平民也无法忍受这种缺陷,以至于转轮步枪就此绝迹,这也是大多数读者不识转轮步枪的原因所在。

▼下图为口径为14.2mm的军用版M1855式转轮步枪以及转轮式弹巢的特写,基于性能和安全的考量,该枪只有少量装备18世纪的美军陆军,装备时间也仅限于美墨战争结束以后,此后便迅速被淘汰。

转轮枪另辟蹊径式的发展

很显然,转轮结构并不适合应用于步枪上,所以转轮结构的枪械至今只使用在手枪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转轮结构就此被局限于手枪上,由于它与生俱来的优势,另一个用途在“转轮炮”上得到发扬,即转轮式榴弹发射器。

这种另辟蹊径式的发展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军装备的M-32式转轮榴弹发射器,该型榴弹发射器由米尔科尔美国公司和马丁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是一种6发转轮式半自动榴弹发射器,配用与M203式枪挂榴弹发射器相同的北约制式40×46mmSR榴弹。

该型榴弹发射器的结构同样与转轮步枪基本一致,在护木下加装有前握把,用光学瞄准镜替代了M203榴弹发射器的机械瞄具,有效射程为150米,最大射程400米,战斗射速为6发/3秒,与M1855式转轮步枪差不多。

我国有同类产品,即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发的LG-4型40毫米转轮榴弹发射器,其性能指标与美制M-32式转轮榴弹发射器基本相同,不同的是M-32式转轮榴弹发射器是美军的制式装备,而我军目前尚未装备转轮榴弹发射器,所生产的LG-4也仅供外贸。

至于我军不装备转轮式榴弹发射器的原因恐怕与被广大读者誉为“狙击炮”的LG-5型35mm狙击式榴弹发射器有关系,当然这属于延伸话题了。

▼下图为正在试用国产LG-4型40毫米转轮榴弹发射器的我国陆军士兵,由于转轮式榴弹发射器的综合性能远逊于LG-5型狙击式35mm榴弹发射器,因此我军并不装备,只用于对外出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左轮枪的构造十分复杂,并不像读者朋友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第二、在包括自动/半自动步枪在内的自动武器发明出来之前,左轮手枪的转轮式结构已经被应用到步枪上,发明出转轮式步枪。

遗憾的是转轮步枪虽然可以达到左轮手枪那样的射速,提高了步枪的火力输出能力,但是因其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并不适合做为制式武器装备军队,所以才有了栓动步枪近百年的辉煌发展史,最终从侧面上促使以机枪为代表的自动武器的问世以及机枪配合步枪的步兵战术的出现。

虽说左轮手枪的转轮式结构不适合做为步枪使用,却催生了转轮式榴弹发射器,既然当不成枪,那就当炮使,相信这也是左轮枪转轮式结构的另一种形式的涅槃重生吧。

▼下图为正在为M-32式转轮榴弹发射器装填40×46mmSR榴弹的美军士兵,美军每年对该型榴弹发射器的采购量接近9000具,主要装备特种部队。


兵器知识谱


其实左轮步枪是存在的,但是并没有像栓动步枪一样发展起来,同时期的还有大量杠杆步枪这种传统的进攻型武器(assault weapon)。可是为什么后来这些种类繁多的枪支最后都被栓动步枪所取代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威力不足,威力不够还不如留着做手枪。

转轮枪支,成也转轮,败也转轮。由于转轮的结构,转轮枪支有多个枪膛,公用一个枪管,这样就解决了枪支重复装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枪支射击的速度。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枪支枪膛的气密性极差。由于弹膛与枪管并非一体的,所以大量的火药燃气与压力会从弹巢与枪管之间泄露出来,就算是类似于纳干左轮手枪采用了将弹巢前推的辅助气密设计依然也无法满足全威力步枪弹那5万PSI的压力需求,所以转轮手枪发出的子弹初速会大大降低。

而且由于弹巢的压力问题,左轮是无法使用具有弹颈弹壳的子弹的,这就意味着其火药容量与口径的比例及其有限。

左轮手枪子弹(左一、左二)与普通半自动手枪弹对比

由于左轮弹弹头速度与形状无法进行提升,这种枪支在大于200米的射击距离上,精度威力都会大打折扣。

射击时左轮手枪的的弹巢漏出的火药与压力

由于压力被泄露,左轮弹在经过大约8英寸(约20厘米)的枪管过后加速就少得可怜了,那么也就没必要使用更长的枪管了。如果使用梅林17英寸(约43厘米)枪管射击重125gr(格令,弹头重量单位)的.357马格南子弹,初速才不到1800英尺/秒,而就算使用16英寸(约41厘米)枪管射击7.62×39的中间威力弹,也可以轻松达到2600英尺/秒的初速。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带着左轮手枪,而要大费周章地去造一个达不到步枪威力要求的所谓的左轮步枪(长管有托手枪)呢?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轻兵器爱好者,期待与大家一起探索精彩轻武器、军事文化。 关注公众号 轻兵器爱好者,更多轻武器干货、大图、视频等你来看!


轻兵器爱好者


左轮手枪自1835年柯尔特发明以来,就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哪怕至今仍然具有庞大的家族以及大量的爱好者,但是作为转轮手枪的兄弟转轮步枪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好像现在已经消失了一样,其实转轮步枪作为非主流枪械,断断续续,不但没有消失,甚至至今仍然存在。比如下图美国勇士武器公司制造的“鲁格”左轮无声无声狙击步枪,优点是故障率低,易于维护。
还有俄罗斯在2010年也研制出一种用于民用的转轮步枪


转轮步枪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存在,柯尔特既然能发明出手枪,那转轮步枪肯定也不在话下,他将转轮手枪加长枪管,加装护木,小握把改成枪托,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还并不是转轮步枪,更像是加长版的手枪,不过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了转轮步枪的雏形。很快柯尔特又推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转轮步枪,柯尔特1855火帽击发式转轮步枪。

柯尔特1885转轮卡宾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栓动步枪开始出现,转轮式步枪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它赖以生存的射速优势不再明显,优点没了就只剩下缺点了,首先结构复杂,不容易大量生产,维护性也不强,这对一个国家的制式武器来说,这样的缺点显然是无法忍受的。其次转轮步枪在发射时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射击时一部分火药气会外泄,子弹载药量多的话,甚至会烫到手,转轮手枪还好,距离脸较远,但是转轮步枪就不同了,由于距离脸较近,很容易就会烫伤脸,并且转轮步枪特殊的结构,导致步枪的精度较低,射程较近。随着栓动步枪的出现,转轮步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柯尔特1885转轮长步枪


军武小咖


事实上是存在过转轮步枪的,但是和同时代的其它步枪相比,性能差,实用性不佳。

1.射程、威力差,枪管和转轮之间有缝隙,火药燃气会泄露。

2.精度差,还是因为漏气,导致每一发子弹膛压都不一致,非常影响精度。应用在手枪上问题不明显,因为通常手枪只用来应对50米内的战斗,应用在步枪上精度完全不够。

3.安全性差,结构所限,护木只能设计在转轮前方,一旦炸膛,射手握护木的整只手就废了。

4.转轮容弹量小,同时代的杠杆式步枪随便都有10发以上的容弹量。

诸多缺点,转轮步枪在历史上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wayne1126


题主的想法可能是制造左轮手枪样式的步枪,这样就能在较低的技术要求下实现堪比半自动步枪的快速射击能力。而历史上也确实搞过这种类似供弹结构的武器,但是由于性能实在太差,最终都无一例外被抛弃。 早在火器出现时,由于早期燧发枪等武器装填漫长,火力薄弱,为了提升火力,一些人就在供弹具上下了功夫,发射完之后供弹具直接切换到下一发未击发弹药,实现连续开火。而到了19世纪后期,使用弹壳的一体式子弹出现并成为了主流,这也帮助了当时武器的发展。

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左轮步枪,将弹巢改为装填步枪弹,同时加长枪管,这些左轮步枪基本达到了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但是这些武器除了射速较快之外,其他方面的表现均不如同时期的常规步枪。原因就是采用转轮结构势必就会导致枪械的气密性大大降低,因此发射时会有大量的能量损失,直接导致枪弹初速降低、射程衰减,而采用闭锁结构的常规步枪气密性好的多,自然在性能上表现更好。 而除了转轮步枪,还有杠杆式步枪,通过拉动杠杆实现快速抛壳、上弹,但是同样由于气密性的天生缺陷,杠杆式步枪在射程、初速、杀伤力等方面均不如常规步枪。唯一在实战中较大规模使用杠杆式步枪的是一战中的俄国,不过主要也是因为俄国过于缺乏武器,已经饥不择食了。


战壕


左轮步枪

不是绝对没造过,

但是转轮跑火漏气,在脸颊附近瞄准会烧伤脸。


星辉650


左轮手枪作为步枪的供弹方式不太合适,主要以下三个原因。

1.左轮手枪的转轮式供弹机构枪管和弹仓中间有空隙,击发后,燃烧的火药气体会从空隙散发出来,气密性不好,一定程度影响弹头的初速,在这种情况下,会降低初速,即使有步枪级别的长枪管也不能达到一般导气式半自动步枪的初速和射程。

2.左轮手枪由于发射后气密性的原因,大部分发射弹药都是亚音速子弹。为了增加弹头的射程和侵彻力以及停止作用,一般会增加口径或者增加发射药含量。但是现代的军用步枪普遍为了射程和连续发射枪体的可控性,使用中等或小口径,高初速,击中目标后能够产生较大瞬时空腔的弹丸。这种子弹普遍长度大,不适宜采用转轮式供弹具。

3.现代军用步枪提倡火力持续性,一般起码要有20-30发的弹匣容量,即使是精确射击的战术步枪或者狙击枪,也要在十发左右,而且目前狙击枪的发展趋势上,半自动步枪在通过精锻枪管,浮动式枪管,二道火扳机,震动较小的短行程活塞,比赛级枪托以及专用弹药和高精度瞄准具等方式,使得射击精度能够达到精确设计要求,而半自动较高射速却在实战环境下相比单发旋转后拉式步枪有很大优势,所以目前半自动狙击枪在军用市场逐步要盖过栓动步枪,不要求射速要求精度的警用反恐作战中,高精度的栓动单发步枪还是很有市场。

而转轮供弹具如果使用在步枪上,最多使用中大型步枪弹的转轮供弹具容量不会超过5-6发,这样较为复杂的供弹具会非常沉重臃肿,而且加大弹壳尺寸和发射药含量后,枪身闭锁机构和可靠性也会打折扣,难以高强度地持续射击。而左轮手枪最大优势,出现死火弹可以转过去直接击发下一枪的优势用在步枪上不会很明显,步枪相对来说要求更多的是火力的持续性和中距离以上的精度。

综上所述,加上目前弹药的可靠性很高,而步枪主流的弹匣供弹系统相当成熟,因此就很少有在步枪上使用转轮供弹机构的型号了。


matchbox军迷良品


左轮枪优点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不会卡弹。缺点气密性差,能量损失的多,近距离作战还行,远距离效果就差了。还有一点就是装弹慢,这在战场上可是生死攸关的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