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德國表的優勢有什麼?

qzuser1853599


正裝表講求簡約優雅,不需複雜功能,也不要刁鑽造型,我覺得大部分 A. Lange & Söhne (朗格) 的基礎款腕錶都符合這些要求。

然而A. Lange & Söhne明白纖薄身形更討好,因為這樣腕錶才不會與裇衫的袖口相阻,於是創作了Saxonia Thin,這既能滿足客戶對薄表的需求,也可以藉此展示一下品牌的製作實力。今年Saxonia Thin推出了砂金石款,錶盤看來像星空,如果厭倦了那些低調的錶盤,這也是另一種選擇。

Saxonia Thin 早於2011 年已經推出,採用40 毫米錶殼,厚5.9 毫米,至今仍是A. Lange & Söhne 旗下最纖薄的腕錶。系列於兩年前推出新版本,微調錶盤設計,並加入了37 毫米款(厚度不變),而今年新出的砂金石款(Ref. 205.086)則採用了新尺寸,直徑微減至39 毫米,厚度卻稍稍增加至6.2 毫米。既然內裡機芯不變,我猜可能是因為砂金石錶盤較厚,故要在錶殼尺寸及比例上作出微調吧。

砂金石的深藍色調及閃亮效果,看來像是繁星密佈的暗藍夜空,故常用於一些月相及天文曆法腕錶之中,不過Saxonia Thin 砂金石款仍舊是一款簡潔的時分顯示時計。其錶盤以實心銀製成,再塗上輕薄的砂金石,鑲貼上長棒狀的小時刻度,搭配細長指針,即使錶殼縮小了一點,畫面空間依然充裕廣闊,呈現出一片迷人星空。

為了能清晰顯時,錶盤上的18K 黃金刻度及指針為經鍍銠處理,與砂金石錶盤營成鮮明對比,同時與18K 白金錶殼相呼應,錶帶則以深藍色的鱷魚皮製,與錶盤相配襯。

腕錶內裡是A. Lange & Söhne 自制的L093.1 型機芯,厚度僅2.9 毫米,並利用扁平的發條鼓儲存長達72 小時的動力,擺頻為每小時21,600 次。

機芯採用3/4 夾板,飾有格拉蘇蒂菱紋,夾板覆蓋了大部分的零件,不過其擒縱系統上的手工雕刻擺輪夾板還是十分精美好看,還有以藍鋼螺絲固定的拋光黃金套筒,品牌該有的機芯裝飾,它也沒有少。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德國表一般以技術見長,喜歡德國表一定要多少對於機械、工業設計有點興趣,而且喜歡在審美方面與大眾有異。至於具體品牌,在極高端領域裡當然是朗格,斯沃琪集團下緊追朗格的格拉蘇蒂略次,還有同集團下比較少人提及的UNION,兩者都以高性價比爭取消費者,但在奢華程度方面離朗格還是有明顯的距離。

此外,德國還有許多特色鮮明的小品牌,如主打工業設計風的Nomos,與復古風加工業風的榮漢斯Junghans,以及一系列更加小眾的產品如Sinn,該品牌製造的專業色彩濃厚的產品,是藏家特別喜歡的東西。此外,如飛行風格的Laco,主打賽車的Elysee,潛水風格的Stowa等,都有非常固定的愛好者。

這些表的特色都是專業風格、工業風格明顯,強調功能,價格親民,而且主要在德國或者歐洲一個小範圍內銷售,對於追求個性,預算不多的買家吸引力不小。建議喜歡德國表的人先研究一下其品牌背景,以及專長所在,然後再出手,因為其個性一開始或許十分醒目,長久佩戴一款,也有不少人會心生厭煩的。


福祿嘻哈


提到德國,千萬別把“德國製造”的印象僅停留在德系名車之上,實際上製表已經開啟了德式工藝的另一個傳說,德國製表以嚴謹的做事態度為根本,成就了頗具德式傳統工藝的靈魂。就如大家所說的德表確實是高性價比高實用性。

位於瑞士以北的德國,在鐘錶世界裡,也是一塊極其重要的版圖,今天聊德表品牌。

1、齊博林(Zeppelin)

如果用造飛艇的那股勁來做手錶,齊博林說不定已是另外一番模樣。

是的,齊博林本是一間飛艇製造公司,其飛艇在20世紀初期大放異彩。特別是在一戰時期,當時的飛機性能還十分薄弱,德國在航空建設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培養齊博林飛艇。偵查、救援、攻擊,齊博林飛艇樣樣俱全,讓英國方面頗為頭疼。

齊博林飛艇在戰爭年代發揮軍事作用,和平年代則用於觀光。當然,普通市井小民是無法享受飛艇觀光的,僅限於上流社會、皇宮貴族。齊博林官方稱

貴族們在觀光時也將獲得一枚“齊博林手錶”,即“禮品表”,這算是它的品牌起源。

據聞齊博林手錶在德國本土銷量十分不錯,好賣的肯定不會太高端,齊博林手錶價位比較親民,機械錶1~2K即可入門,整體設計風格偏商務。機芯基本外購,所以一開始我說,如果製表能有造飛艇那種自主研發精神,齊博林這個品牌的地位不止於此。

2、朗坤(Laco)

朗坤於1925年創立,1940年與萬國、朗格、Stowa、萬普共同參與了二戰B-uhr計劃。B-Uhr意為“觀測表”,主要特點是:精準度高,讀認性好。

每隻B-Uhr在交付使用之前,須通過軍方的檢測部門嚴格進行測試,朗坤因此在二戰中名聲大噪,其獨創的標有阿拉伯數字的內外環無反光亞黑色表面及塗有熒光材料的三針,成為現代飛行員表的標誌設計。

然而出來混,遲早要還的。1945年2月,朗坤廠房在一次空襲中化為瓦礫。

幸運的是,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工廠迅速重建,並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達到黃金期,這段時間使用的是自家Durowe(杜洛維)機芯,該機芯也從1952年起向各種手錶製造商供應了大量可靠和高質量的機芯產品。時至今日,朗坤大部分錶款機芯採用日本西鐵城機芯,少數錶款採用瑞士ETA機芯。

相比齊博林的商務氣息,朗坤則看起來要“硬朗”很多,絕不多數錶款都包含濃厚的軍表風格,因此收穫了一些粉絲的鐘愛,機械錶入門價位在2~3K

3、司多娃(Stowa)

前面說到,參與德國納粹空軍用B-Uhr計劃的,還有Stowa,是個老品牌了。有了戰爭的基因,Stowa的部分錶款同樣含有硬朗氣質,除此之外,它的包豪斯風格也讓人印象深刻

Stowa紅12

Stowa年產四五千枚,一些觀念還是比較前衛,個人定製(前幾年常提的C2B概念),但發展性較差,很難形成規模生產,成本也無法很好地把控。

Stowa現在大多數採用ETA機芯,這也是被詬病較多的非純種德國血液。裝配和設計都在普福爾茨海姆市的工廠裡面進行手工製作完成,沒有Glashütte小鎮的符號,僅僅made in germany。

這裡補充一下,made in swiss和made in germany相差甚遠,我大天朝很多產品都可以寫made in germany,因為沒有法律來保護這個標誌。德國製造的標註並不如瑞士製造嚴謹,儘管2014年迫於這種混亂的情況,德國鐘錶協會採取措施和制定標準,卻依舊無法保證德國製造的“完整性”。

整體而言,Stowa的做工和技術實力不是很強,比較能炒。機械錶價格多在6~8K,前面講到,年產不高,強調定製,意味著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才能入手。

4、榮漢斯(Junghans)

榮漢斯誕生於1861年,起初只是生產個別零件,在零件逐漸得到外界認可後,榮漢斯建立錶廠開始生產手錶。

時間的易讀性,是榮漢斯發展的核心點,所以不少錶款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和諧,此外包豪斯也是它主打的玩法。

max bill和大師是品牌最火熱的兩個系列,外觀出眾,機芯外購,打磨一般。令我比較難以接受的一點就是:部分手錶晃動時會發出偏強烈的擺陀聲,且感覺擺陀轉動不太順暢。入門機械錶萬元以內可搞定

,加點月相、計時功能的話則要近2W。

5、辛恩(Sinn)

小眾品牌Sinn,在國內沒有成熟的銷售和售後渠道,但不妨礙許多表友通過代購等方式入手。相比之下,品牌在香港、臺灣省、日本的市場要完善許多,甚至推出過不少只在日本發售的特別限量型號。

從做飛行員用表起家,到各類工具表、任務用表領域,Sinn不斷引入創新科技和材料,締造了不少奇蹟,特色技術包含:氬氣保護、硫酸銅管除溼、抵抗極端溫度、安全外圈、硅油充填、泰氏硬化處理、德國潛艇鋼材的運用等。

作為功能性手錶,一切從實用出發,Sinn的錶款多在功能上做出改變,外觀設計不會變化太多,這是品牌有利有弊的一點。此外,由於國內市場不成熟,含有特殊功能的錶款在售後並不會太順暢,一般都會返廠處理,這方面可能會對錶友造成煎熬。

儘管採購和售後困難、外觀設計沒有過多改變,Sinn還是保有一定的用戶群,入門款556價格在6K左右,大火的潛水錶U1&U2、T1&T2也在2W內即可搞定。

6、諾莫斯(Nomos)

1906年,Nomos¹創立,自己並不生產手錶,而是定製類似與格拉蘇蒂小鎮標誌“藍鋼螺絲、四分之三夾板、鵝頸微調、黃金套筒”的瑞士懷錶,然後打上”Nomos”的商標,並加上“Glashutte I/Sachsen”字樣進行售賣。

然而這些標記有“Glashutte I/Sachsen”字樣的懷錶質量極差,明顯損害了格拉蘇蒂小鎮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等人經過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後獲得的優質鐘錶名聲,擾亂市場,把小鎮攪得天翻地覆。

隨後,朗格、阿斯曼、聯合三家公司提起訴訟並經過幾年的官司才結束這場糾紛,法院判決Nomos¹不能再標記“Glashutte I/Sachsen”,Nomos¹公司就此離開格拉蘇蒂。

現代Nomos²創立於1990年,網絡流傳的Nomos²宣傳文稿把歷史追溯到1906年,卻對當年轟動德國製表業的事件隻字不提。有人覺得:既要借屍還魂,又要否認歷史,這有點過了

所以Nomos²=Nomos¹?

還是Nomos²≠Nomos¹?

各位自己判斷。

歷史課上到這,來講Nomos的手錶。前面說到Stowa做包豪斯的款式,但把包豪斯做到極致的品牌,還得是Nomos。司多娃無論在軍事背景,還是歷史承襲都有優勢,為什麼包豪斯風格做不贏Nomos?一個很大的原因是Nomos只做包豪斯風格

機芯方面,Nomos起初也是外購。比如小三針經典手動機芯ETA7001(已停產),Nomos一開始只是稍作打磨;隨後,Nomos將7001逐漸升級成採用噴砂工藝、3/4夾板、更換精密調校方式等的Alpha(只採用7001的主夾板,包含超過60%以上的自產零件);最後,宣佈自產Epsilon(雖宣稱全部自產,但仍能發現7001的影子)。

Nomos後來居上,在機芯方面的付出,也把吃老米的司多娃甩在身後,成為了最知名的德表之一。Nomos的包豪斯,吸引了無數粉絲的目光,但很多人也會就此忽略一個問題——它天生殘疾

追求簡潔的包豪斯,手錶不可能做厚(只做手動機芯也是一方面,手動機芯可以比自動更薄),就意味著加工空間小、零件小,因此在後續使用會增加損壞風險,返修率較高。

最後說下Nomos的手錶價位,主要集中在1~3W

7、格拉蘇蒂原創(Glashütte Original)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段子:“格拉蘇蒂在研究什麼?在研究朗格。”

段子的意思是指格拉蘇蒂原創在初期找不著北,抄抄勞力士,抄抄寶璣,後來朗格火了以後,就回去做“德國”表了。

描述很幽默,至於這段“黑歷史”,我個人不多做評價,來聊聊兩者的淵源。

格拉蘇蒂原創,與朗格並列德國製表的兩座大山,英文名簡寫是GO,工廠地址與朗格比鄰而立,中間隔著一條几米寬的小草坪。

愛喝酒的人應該知道,我國國酒茅臺的生產地貴州省遵義仁懷市茅臺鎮,在解放前有很多的制酒燒鍋,最有名的有三家:成義(華茅)、榮和(王茅)和恆興(賴茅),解放後公私合營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在改革開放後,有以前燒鍋的後人回到茅臺鎮還生產如賴茅的醬香型白酒。

GO和朗格之間的關係完全就是國營茅臺酒廠和賴茅的德國版。在東德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之時,格拉蘇蒂鎮所有的製表廠合併成立了GO的前身GUB。而在東西德合併後,GUB私有化變成了GO,後來為Swatch集團收購。

朗格家族的後人從西德回到東德後,則以私企的名義重新拾起朗格這個品牌製作手錶。

說回產品,GO的產品線上擁有多達700+款手錶,3/4夾板、鵝頸微調裝置、黃金套筒、偏心大日曆等,幾乎每款手錶都帶著滿滿的德國味兒

拿GO的大日曆來說,兩個數字片處在同一個平面;而朗格的不是,十位數盤與個位數盤上下重疊,中間僅隔零點幾毫米,所以窗框才有中間的立柱。從這方面可以感受到GO的製表技術同樣不俗。

再來說雙鵝頸微調裝置,GO獨有的技術。前有手動雙鵝頸65、手動雙鵝頸“朝天擺”66;後有自動雙鵝頸90;自動雙鵝頸“朝天擺”91(朝天擺指擺輪在錶盤正面)。

鋼殼66曾是GO最火的一款,顏值高,條紋打磨、黃金套筒、雙鵝頸等全部呈現在錶盤正面,公價11萬多,有人認為在同等的價格下,沒有一隻手錶可以達到鋼殼66的“藝術高度”。

鋼殼91

隨後91變成自動陀,多了擺陀稍微增加了厚度(也僅有12.3mm),把66的動儲換成了德表標誌性的大日曆,更加毒人。

GO擁有自己的錶盤廠及零配件生產基地,所以產品能夠100%自主研發,整體零件自主製造達95%,從機芯到錶盤到一顆細小的螺絲,都可以由自己來完成。GO做過石英錶,也做鋼殼,入門價位一般在5W左右

,比如大熱的白盤藍鋼大三針39-59。

8、莫里茨·格羅斯曼(Moritz Grossmann)

格羅斯曼,德國復興品牌,它也是一位製表師的名字。這位製表師是曾與朗格大師齊名的存在,在向德國引進法國製表體系方面貢獻巨大,只是壽命不長,以其名字命名的品牌存在時間較短。

Benu Enamel

08年,引入投資的格羅斯曼在格拉蘇蒂小鎮重生,重新獨家開發的產品表現不俗,並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Calibre 100.1手動機芯

該品牌手錶有幾大特色:

1、少有的自制指針,特殊的深色燒藍;

2、機芯風格復古程度很高,德國銀夾板,特殊的螺旋微調,以及古懷錶式按鈕調時機制;

3、開發了獨家GROSSMANN式擺輪;

4、和朗格一樣進行二次組裝;

5、錶款簡潔大方。

缺點就是偏貴。如Benu Enamel小三針,價格在20W左右。

9、朗格(A.Lange & Söhne)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45年創立朗格,同時在他的帶領下,格拉蘇蒂小鎮逐漸成為了全德國最重要的製表地,湧現了一大批的製表品牌,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至於之後的懷錶如何如何受皇室歡迎、二戰時廠房被蘇聯炸彈摧毀導致歷史真空40多年等,這裡不加贅述。

真正的浴火重生。

1990年12月7日,瓦爾特‧朗格註冊新的朗格公司,標誌著現代朗格的開端。你可能不知道,在新朗格成立之時,沒有工人、沒有廠房、沒有圖紙、沒有錢,除了一位花甲老人和他的畢生夢想,剩下的全都空空如也。

瓦爾特‧朗格和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雕像

瓦爾特‧朗格於2017年1月逝世

鐘錶世界應該感謝這位老人,讓朗格得以浴火重生。

隨後經過4年籌備,朗格於1994年10月4日在德累斯頓皇宮發佈復興品牌後的四款嶄新手錶,成為了全世界鐘錶行業的焦點,也被看做是一個頂級品牌的全新誕生。

此中,就有朗格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塊手錶——LANGE 1。據瓦爾特‧朗格自己描述,這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打造的男裝手錶,18K黃金或鉑金950款式,附小時、分鐘和小秒針的偏心錶盤、動力儲存指示,以及當時全球獨一無二、之後引起業界競相仿效的大日曆顯示。

隨後20多年時間,朗格自始至終秉承著“只打造貴金屬”

的原則製表,這也導致朗格價格顯得不那麼親民,入門級別10W起,凡人怎能輕易摸到?

可朗格有錯嗎?並沒有。

L951機芯

朗格Datograph的推出,直接定義了“什麼是最美機芯”。L951機芯誕生就直接登上德國製表的巔峰,無論在業界還是坊間,垂涎於它的人群數之不盡。其標誌性的德國銀橋板、格拉蘇蒂條紋、雕花擺輪夾板、鵝頸微調、藍鋼螺絲、紅寶石黃金套筒無一不讓人驚呼絕世之作。

貓頭鷹

朗格Zeitwerk則用“荒誕不已”的外觀告訴你,一向嚴謹的德國人也藏著“玩世不恭”的心態。Zeitwerk,又稱貓頭鷹,是朗格最有趣的系列,9點鐘位置開設窗口顯示小時,3點鐘位置窗口顯示分鐘,並呈中心對稱,讀取時間非常簡便,一眼即知。

Grand Complication

朗格Grand Complication,具備七項複雜裝置,是歷來在德國製造過的最複雜腕錶。這枚腕錶售價近200W歐元,但填補了朗格在複雜款式上的所有空缺,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江湖中人喜歡將朗格與PP放在一起比較,先不管合理性,這對於朗格而言總歸是一種肯定。

金庸筆下,武力值最高的是誰?掃地僧?孤獨求敗?張三丰?

罷了罷了,它就是朗格,它只做朗格


萬表世界


德國表的優勢

1、性價比

德國手錶非常注重質量,這和德國人嚴謹的工作態度有關,所以德國手錶的品質是不用擔心的。相比瑞士手錶他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手表的材質和工藝技術上,而相對於宣傳推廣,就做的比較少了,這也是可能為什麼大家對德國手錶瞭解比較少的原因。不過倒是因為廣告宣傳費用佔比少了,讓德表從價格上有了優勢,成為高性價比的優質手錶。

2、實用主義

德國表在外觀的設計上,選擇了簡約實用的理念,他們覺得腕錶是為生活服務的,所以沒有太多必要過度裝飾腕錶。因此你很少能看到德國腕錶有雕花鏤空,或者面盤上有裝飾性紋理,當然珠寶鑲嵌更是難得一見。但是德國機芯在業內具有極高的品質聲望,材質、打磨與工藝設計也異常出色。他們的技術,鵝頸微調、四分之三夾板在鐘錶界也是讓瑞士製表人心服口服。

下面就來看看德國表有哪些值得入手的品牌。

格拉蘇蒂原創Senator Perpetual Calendar 議員萬年曆腕錶

沿襲了議員系列一貫的經典外觀,標誌性的午夜藍色電鍍錶盤由格拉蘇蒂原創錶盤生產廠自主研發打造。拋光精鋼錶殼,搭配深藍色鱷魚皮錶帶和精鋼摺疊表扣,不僅顯得儒雅穩重,還帶有一絲迷人神秘的色彩。

議員萬年曆腕錶需要手藝精湛的製表大師歷經40道工序才能打造完成。為了塑造出理想的色調,必須在整個電鍍著色過程中加以精確的控制。此外電鍍池中的原件之間也須保持準確合適的距離。一如格拉蘇蒂原創在製造每個機芯組件時遵循的原則,錶盤在製造時也必須符合規定的參數,包括錶盤的紋理、壓力和耐久性皆制定了嚴格的標準。

朗格LANGE 1

朗格LANGE 1 自 1994 年面世以來,一直是朗格的代表作,可以說是品牌形象的“經典招牌”。LANGE 1 是朗格重返表壇後推出的首款腕錶。錶廠最新研製的第 50 枚機芯,為這個目前擁有 15 款不同型號腕錶的系列寫下光輝歷史的新一章。 而獨具一格的錶盤佈局則基本維持不變。唯一可見的變動是表圈尺寸略為縮窄,使表面空間更為開闊,而腕錶直徑則依然是 38.5 毫米。 在著名的偏心錶盤、大日曆顯示,以及佔據主要位置的動力儲存顯示下方,隱藏著最新的 L121.1 型手動上鍊機芯,這項系統性革新技術,充分反映出品牌近 25 年的發展和經驗。

新機芯作出了數項改動。首先,精確瞬跳大日曆顯示的切換時間定於午夜。此過程所需的動力會在數小時內慢慢建立起來。此外,LANGE 1 的擒縱系統現備有偏心砝碼的平衡擺輪和自制的無卡度遊絲。裝置設於手工雕刻擺輪夾板下方,每小時振動 21,600 次。此表亦保留了可靠的雙發條盒, 動力儲存達 72 小時。

朗坤Laco海洋系列

除了薩克森地區,德國小城普福爾茨海姆(Pforzheim)也是歷史上的製表重鎮。普福爾茨海姆從18世紀起便一直是德國西南部的珠寶和鐘錶業中心,一度具有“小日內瓦”的美譽。二戰時期,德國軍方的B-Uhr精密飛行員表計劃聚集了朗坤(LACO)和萬國(IWC)、朗格(A.Lange&Soehne)、斯托華(Stowa)、WEMPE這四家制錶廠,共同研發製作精準度高、讀認性好的軍用手錶,創立於普福爾茨海姆的朗坤因此名聲大噪。

朗坤從1950到1959年便隨著普福爾茨海姆的復興迅速進入了黃金髮展期,其機芯品牌DUROWE 從 1952年起向各種手錶製造商供應了大量可靠和高質量的機芯產品。如今的朗坤主要生產萬元以內的具有純正德國軍表風味的腕錶,從原汁原味的飛行表到覆有驚人夜光塗料的潛水錶,選擇都頗為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朗坤一直在為德國現役SEK特警及駐阿富汗部隊製作腕錶。

1940年朗坤應德國軍方要求製造了海軍的航海觀測表。航海觀測表是航海史上的一大轉折點,也是現代鐘錶史上不可忽略的歷程碑。朗坤的海軍系列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環保無毒活性夜光塗料Super-Luminova(簡稱SL),光照10-20分鐘,就可以在暗處發光8-10小時,使得該表時間在黑暗中同樣具有很高的辨識度,部分錶款具有全字面夜光功能。


qzuser184965167


大家好,我是小羽watch8885

朗格表

是非常精準的德國機械鐘錶品牌,它的主要特色在於: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術和高水準的完美手工。少見的非瑞士名錶品牌,它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因前東德的專制統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一後再度煥發青春。

朗格

堅持只做機械貴金屬腕錶,使得它的品質和價位都據高不下,一般均在10萬元以上,而且國內一般商場買不到。



朗格a. lange & sohne的崛起,除了以傳統德式機芯的優雅風格一新表壇

氣象

之外,還創造出一個接近完美的視覺印象,代表了對製表技藝和美學境界絕對專注的宣誓。由透明表背觀賞到這些機芯的玩家,鮮少有不會沈迷其中的。重生的朗格A. Lange & Sohne 為頂級製表領域建立了一套非常高的新標準,迫使很多

瑞士

大廠必須在產品上對它有所回應,而它對「完美工藝」的詮釋手法也為錶廠與玩家帶來反思的契機∶A. Lange& Sohne 只製造機械錶,只使用自制的機芯 (In House Movement),而且不同的錶款系列必定使用不同的基礎機芯。朗格A. Lange & Sohne 手錶的所有機件都須經人工仔細精美打磨才算完工,因而成就出令人驚豔的機芯素質。

朗格手錶的主要優勢有:德國曆史上最優秀的品牌,強大的技術支持,現代機芯藝術化的復興者,良好的拍賣行情。但是,

朗格

也有其劣勢:曾經間斷的歷史,需要推廣的形象,過於低的產量(五千左右),大複雜功能的研發。

格拉蘇蒂也是德國表的最佳代表作之一,格拉蘇蒂的機芯,而這一點在目前競爭激烈的製表業是一項絕對的優勢,而PanoRetroGraph的倒數計時性能更是近年來難得一見、令人驚喜的的創新腕錶性能。

格拉蘇蒂的工廠已經有超過160年的歷史,並且完整保留著德國製表工藝的傳統,每一塊手錶都達到了該地區的工業標準。格拉蘇蒂能夠從產品的發明、設計,到製作工具、生產零配件,再到產品的裝配、打磨、包裝等等,完全是由

格拉蘇蒂

原廠完成。

德國表具有獨特的風格,格拉蘇蒂表也是如此,德國的工業比較注重技術,工廠的

技術含量

很高、功能性很強,產品耐用。而德國的鐘表業也保持著這種傳統。另外,德國表一般不像瑞士表那樣注重錶盤的設計,手錶的尺寸也不如瑞士表那樣精巧。德國表的設計比較簡單、實用。時至今日,格拉蘇蒂的多項專利仍為人津津樂道,為德國製表業奠定基業。格拉蘇蒂不僅雲集無數首屈一指的表匠,亦彙集不少錶殼匠、指針和擺輪製造商,併為致力研製優質腕錶的公司供應

德國

制配件。

格拉蘇蒂

不但是德國精確鐘錶業的典範,也是當代最重要的製表中心,與瑞士的製表業並駕齊驅。



原自東德的 Nomos 腕錶,位於擁有百年腕錶製造歷史的 Saxony Glashütte,手藝製造出品質上乘、設計獨特的

手工

機械錶,而 Nomos一目瞭然的設計意識即在每一支腕錶的性能與可讀性上「表」露無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