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悉尼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各大电影节共计20余项大奖。这部影片,以30万美元这样一个低成本,横扫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柏林金熊奖&银熊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获得2400万美元的票房,国内评分网站豆瓣电影也将其列入了"Top250榜单",评分高达

8.7分

《一次别离》讲述了发生在伊朗两个家庭之间的故事,纳德和西敏因移民问题产生争执,导致西敏决定离婚。法官驳回了离婚请求,西敏一气之下回到娘家,纳德因为父亲无人照顾,请来女佣瑞茨。按照伊斯兰教义规定,女士不得与男士独处。而瑞茨为了偿还家庭债务,带着女儿索玛雅照顾纳德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在一次意外后,瑞茨意外流产,瑞茨丈夫哈德特将纳德告上了法庭。现实、亲情与宗教的纠结让每个人都一度迷失自我,最终,在道德面前每个人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导演法哈蒂在影片中善于使用镜头语言,拍摄的影片往往给人的感觉非常朴素,镜头中的两个家庭,就像从现实生活直接截取出来,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绚丽的声画,没有豪华的场景,朴实的镜语,舒缓的节奏,演员到位的表演,把信仰、人性、伦理做了充分的展示。

镜头语言,简而言之,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思想,并引导观众依据镜头、画面看出导演的深层次含义。

镜头语言的优点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带领观众很快进入剧情。导演通过一些生活实景,譬如:狭小的家居、隔间、墙壁、门、玻璃的大量呈现,公共场所及街道的杂乱,自然真切地渲染了环境气氛,也隐喻了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我们将以影片的镜头语言为例,从人性角度、人物情怀及拍摄中镜子的作用三个方面,剖析影片中“私欲”和“道德”出现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一次别离》剧照

01.镜头语言下彰显人的本性

法哈蒂导演的镜头语言带领观众去追求生活的本真,将影片中不同人物置于多重现实困境中,不断的显现出人物的动机与行为的合理性,从中品味出各个人物的个性特点。

① 西敏的“自私”

影片开头,西敏和纳德要离婚。西敏是自私的,虽然她和纳德的矛盾起因是离婚,也就是影片主题“一次别离”的导火索,其实是因为,西敏要移民的愿望没有得到丈夫纳德的认可和满足,也就是说,西敏觉得在家庭中的地位无足轻重,她不得已回到娘家。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西敏与纳德要离婚

在镜头语言下,西敏有三处流泪画面:

  • 西敏拖着行李箱,在重重的关门声后,西敏坐在车内,她流下眼泪,泪水中有伤心、有委屈、有不甘,有不情愿, 她不过是想给女儿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有错吗?
  • 纳德被拘留,西敏回家接爷爷,这时有个特写,西敏流泪哭诉着:“他连,你别走,别这样,我不想离婚这种话都没说过”,“好像十四年的夫妻生活都不算什么似的”,这个镜头语言证明夫妻关系早已长时间疏离,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
  • 当西敏愿意卖车出钱帮助纳德,谁知得到的却是纳德的指责,“我是说你为什么要插一手?”西敏第三次留下泪水。

镜头语言下的西敏三次流泪,她的自私离家,不是为了自己,根本原因在于夫妻的交流障碍和隔阂。

.

② 纳德的“自私”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纳德

西敏的出走,大部分原因在于纳德的“自私”,纳德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即使父亲已经不认得他。一方面来看,纳德的“自私”是传统道德,是孝道;另一方面,在伊朗这样的宗教国家,这种行为是《古兰经》所规定的。纳德其实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一切。

纳德把心思全花在了如何照顾父亲上,常常忽略和妻子西敏的日常交流。女佣瑞茨工作时间私自出门,把纳德的父亲绑在床上,当纳德回家发现父亲在地上躺着,他怒不可遏,对瑞茨进行了语言及行为的暴力,他忘记了瑞茨是个孕妇。

纳德对待瑞茨的态度,隐含着对父亲深沉的爱。

当纳德面对审讯官、面对女儿、面对西敏的说出不知道瑞茨是孕妇时,他不是单纯因为自私,要为自己洗脱罪行,而是担心女儿与父亲无人照顾。

生活的重重困境以及一地鸡毛的生活让纳德做出了违背道德的行动,他不得不撒谎。

③ 瑞茨的“自私”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瑞茨

瑞茨是一个善良、遵守道义的女人,镜头语言下,瑞茨最常做的动作是整理头巾,唯恐触犯禁忌和道义。

瑞茨在审讯官那态度坚决地说“他没有推我,他抓住我把我丢出去,我在楼梯上摔倒了”,她撒谎是纳德导致她失去了肚里的孩子。

瑞茨被纳德强行推出门口,返回再次讨要工钱,并申辩自己并没有拿钱。她在维护自己拿一点可怜的尊严。当瑞茨和西敏见面后,瑞茨道出了流产的真相,他恳求西敏不要去家里赔钱,瑞茨不希望因为她的撒谎而把厄运降临在索玛雅身上。

镜头下的瑞茨代表了伊朗无数忠于《古兰经》的妇女,即使经济状况窘迫,她们依然有着独立自主的人格。

④ 特敏的"自私"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特敏

纳德的女儿特敏,一个十一岁的少女,明明知道父亲说了谎话,面对审讯官时,却说“是我把电话号码告诉爸爸的”,这句谎言中有割舍不掉的亲情。

特敏眼睁睁看着这场家庭悲剧,却无能为力,他不希望父母分开,所以坚决留下父亲身边,帮助父亲一起挽回家庭,让家庭重回温暖。

可是,特敏的家庭有温暖吗?我们在镜头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特敏的微笑,她总是带着一种成年人的成熟,用她不符合这个少女年龄的眼光看着这个她不愿意支离破碎的家庭。

《一次别离》在多重镜头语言中,表现出了人类自私的本性,无论是西敏、纳德、瑞茨、特敏,他们都有自私的一面,但是他们的自私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亲情、爱情,为了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讲,这种自私夹带着感情的成分,它不是单纯的利己,也有利他的成分。

这种带着私欲的行为本身都是在合乎人伦情感的动机下催生出来的,导演只不过是通过镜头语言原生态地还原了伊朗的现实社会,为导演所欲表达的人伦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02.镜头语言下的《古兰经》,唤醒人性中的善良与道德品质

伊朗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古兰经》作为重要道具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古兰经》是穆斯林的个人生活和一切活动的主要准则。

镜头语言下,导演将瑞茨和家教贾哈伊夫人放在了《古兰经》前进行了行为的对照,并一再强调,《古兰经》在现实人性中的重要力量。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瑞茨丈夫手拿《古兰经》


  • 贾哈伊夫人在面对《古兰经》的反应

贾哈伊夫人出现在审讯室,审讯官问起,纳德是否知道瑞茨怀孕,贾哈伊夫人说,那天纳德在厨房,根本没听到她们之间的谈话,纳德从没做过什么坏事。

而在那场瑞茨与家教老师的交流中,确实没有出现纳德的身影。那么,以贾哈伊夫人的角度看来,她并没有撒谎。当瑞茨的丈夫哈德特拿着《古兰经》去学校要求贾哈伊对着古兰经发誓,她没有说谎。

纳德再次打电话询问贾哈伊夫人问询所给医生的电话,贾哈伊顿时明白,其实纳德听到了她们之间的对话,他知道瑞茨怀孕,于是,贾哈伊夫人去审讯官那里改了口供。

伊斯兰教要求人们信仰至高无上,贾哈伊夫人在《古兰经》前的行为明确显示出穆斯林人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 瑞茨的前后行为更体现出《古兰经》对穆斯林的影响。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瑞茨和女儿索玛雅


瑞茨是以一个善良保守的形象出现在镜头前,她生活在底层,为了还债,带着女儿出来打工。

纳德的父亲尿湿了裤子,《古兰经》要求女人不能喝陌生男人进行身体接触,可是瑞茨看着老人尿湿裤子,自己有换不了,她拿出电话本,给教会打电话,征求意见,是否可以给老人换裤子。征得教会的同意,瑞茨帮助老人换了裤子。在意外流产后,纳德一家去瑞茨家赔偿,但是当瑞茨被要求面对《古兰经》发暂时,她退缩了。

影片接近结束时,镜头给到了瑞茨的丈夫,由于瑞茨不敢发誓,丈夫情绪激动地煽打自己。瑞茨的行为体现出宗教力量对穆斯林生活的制约,真主在穆斯林心中的至高无上,宗教影响远远大于现实生活的困境。

纳德提出的赔偿虽然可以解决瑞茨家的欠账,使家庭经济情况趋于好转,可是穆斯林信真主,信后世,信果报,正是《古兰经》真正唤醒了瑞茨心中的正义与善良,她知道随意诋毁他人、诽谤他人、为自己的利益说谎,会得到报应,为真主所不容。

影片中的所有人的心都好似钟表一样,摇摆不定,亲情、友情、爱情随时牵引着行为的走向,古老的《古兰经》时刻束缚着伊朗现实中的人,使得人心不得偏离正轨,即使有所偏离,一定会被教义拉回到正轨。

03.镜头语言下的儿童视角,尽显纯净与和谐

伊朗电影擅长以儿童视角彰显电影中的纯净与和谐。导演法哈蒂有意设置了儿童视角来叙事,带领观众走向两个纯真的孩子,她们在“镜子”的语言中一步步走出童真,走向成熟。

在纳德女儿特敏和瑞茨女儿索玛雅出场时,导演法哈蒂多次使用到"玻璃"这一道具。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特敏隔着玻璃看着自己的家庭

特梅隔着玻璃看着她的父母和家庭,索玛雅也透过玻璃来看特敏的家庭。

索玛雅跟着瑞茨来打工,索玛雅把鼻子贴着磨砂玻璃门,从外面向里看着这个家庭;索玛雅掂着脚尖,隔着玻璃看向外面的世界;特梅和父亲隔着玻璃对话;玻璃门外,纳德、西敏在与瑞茨一家谈判,特敏和索玛雅在屋外嬉戏玩耍……这些“镜子”隔开了两个孩子与大人的世界。


《一次别离》丨法哈蒂“镜头语言”下,“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索玛雅隔着玻璃看着特敏的家

“玻璃”是孩童世界与成入世界障碍和屏障,一旦没有了这层屏障,两个孩子就远离了童年,走向成熟。纳德和特敏的对话常常隔着“玻璃”,纳德不想让特敏长大,不想让她过早承担长大的烦恼,然而,纳德的做法还是一次次把特敏推向了成熟。

影片结尾是开放式的,我们不知道特敏究竟选择了西敏还是纳德,镜头转向西敏和纳德,他们隔着玻璃,都远离对方,看来,这个家庭预示着再也不可能走在一起。特敏选择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场别离中,特敏已经成长,她的成长和改变是对成人世界道德观的重新认识。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不可丢掉的是人性本真最纯净的东西,社会的和谐本来就源自人性的平衡与和谐。

总结: 现实中“私欲”与“道德”的博弈

人类从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当中,存在于复杂的联系与关系当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有时我们无从选择,有时又做不了决定,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妥善处理这种关系的准则。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究其根本就是利益与道德的冲突,什么时候该选择利益?什么时候该选择道德呢?权衡“私欲”与“道德”时,我们只需谨记,是否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即不要让自私被道德绑架,也不要让道德的绑架而损失了根本的利益……这时就要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生活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鞋子合脚不合脚也只有自己知道,选择好了,哪怕背负道德的谴责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有时候,也许暂时放弃了利益,但我们安心地活着,这就是选择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